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在查阅"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的基础上,以《Flora of China》、《中国植物志》、《福建植物志》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为依据进行比较研究,结合近年来有关专家、学者对福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实地调查所取得的成果,对2012年公布的《福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50种进行增补,并对部分种类的中名或拉丁学名进行修订或提出归并建议。研究显示:补充、完善后的福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共有60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9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1种。研究结果可为福建省有关部门完善《福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开展福建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以及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中国沙区仍属植物标本整理、鉴定和文献考证,认为中国沙区有杨属(PopulusL.)植物17种、5变种和1变型;《中国沙漠植物志》记载的青甘小叶杨应由变种提升为种;额河杨、伊犁杨、光应银白杨、辽东小叶杨和菱叶小叶杨等2种、2变种和1变型《中国沙漠植物志》应予收录。  相似文献   

3.
塔吉克斯坦区系位置特殊、物种独特丰富,研究其植物区系特点对于进一步全面了解中亚植物资源现状、起源及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搜集、野外调查和标本查阅,对塔吉克斯坦种子植物区系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塔吉克斯坦境内共有种子植物4 115种,隶属于110科864属,种子植物丰富、种类分布表现出多数种集中于少数科属中,同时单种及寡种科属多的两端分布的特点;植物区系主要表现为温带性质,但也受到热带植物区系的深远影响,区系成分复杂、过渡特征明显,特有属少。特有成分在种级水平上分化明显,种子植物区系性质表现出与所处自然地理条件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张秀伏 《中国沙漠》1997,17(1):80-82
《中国沙漠植物志》第1卷中,水毛莨属(Batrachium S.F.Gray)只收载了1种,通过对中国沙区植物标本鉴定和文献考证,认为中国沙区该属植物有6种。  相似文献   

5.
以2009~2012年实地样方调查和前人研究资料为基础,对山西省37个自然保护区中的湿地种子植物区系和地理成分进行了研究。在山西省37个自然保护区中,共记录有湿地种子植物56科154属294种;在4个生活型中,草本植物种类最多,共有278种,占总种数的94.56%。将湿地植物的生态型划分为7类,其中,湿生植物269种,占总种数的91.5%,是山西省自然保护区中湿地种子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沼生植物88种,水生植物74种,构成山西省自然保护区中湿地植被的建群种和优势种。在属的水平上,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以温带分布区类型为主,共有82属,占总属数的53.25%,表明温带性质比较明显;种子植物种的区系成分中,温带分布占绝对优势,达160种,占总种数的54.42%,中国特有分布种有40种。山西省自然保护区中的湿地植物区系与温带亚洲和东亚植物区系联系最为紧密。在湿地种子植物区系中,有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种。  相似文献   

6.
西藏阿里西部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路线调查和样地调查资料,鉴定记录到西藏阿里西部地区共有种子植物319种,隶属于53科159属。其中,裸子植物1科1属2种,被子植物52科158属317种,表明该地区植物种类贫乏。种子植物的区系成分复杂,划分为5个科分布区类型和9个属分布区类型,其中温带成分分布占绝对优势:温带科16科,占总科数的72.73%,温带属99属,占总属数的77.34%,说明本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而热带成分仅有几个科属作为代表,表明本区系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曾经历过与热带相联系的历史渊源。此外,特有性程度极低,没有中国特有科和特有属分布,证实了本区系植物的年轻性及其较短的演化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7.
安徽种子植物特有属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安徽种子植物特有属的物种组成多样性、生态类型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多样性及其生态地理特性和区系特征,探讨了安徽与邻近地区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的地理联系及其重要地位,并对特有属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发展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8.
无量山种子植物区系迄今为止含207科,1027属,2548种,极其丰富,通过对区系相似性系数、云南各自然小区的共有种频率以及中国特有属三方面的分析,把无量山置于东亚植物区的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的云南高原地区。  相似文献   

9.
中国荒漠区蒲公英属订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葛学军  翟大彤 《中国沙漠》1998,18(3):268-272
《中国沙漠植物志》第3卷中,蒲公英属(TaraxacumF.H.Wigg.)只收载了9种,通过对中国荒漠地区蒲公英属标本鉴定和文献考证,认为中国荒漠地区该属植物有12种,并记载了每个种的产地和生境。  相似文献   

10.
在哈尔滨市阿勒锦岛国家湿地公园,采用样线和样方调查法,对野生种子植物进行了野外调查,研究该湿地公园野生种子植物的多样性和区系特征.在该湿地公园共记录野生种子植物58科170属272种(包括2亚种和2变种),都为被子植物.其中,物种数较多的科有禾本科(Gramineae)(48种)、菊科(Compositae)(37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中国沙区兰科植物标本整理、鉴定和文献考证,对《中国沙漠植物志》兰科的大花杓兰和十字兰的名称做了订正,补充了四裂红门兰。  相似文献   

12.
2020年5月至8月期间,在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沼泽中,采用样方调查方法,进行了两次野生种子植物野外调查,研究野生种子植物的组成及其区系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该保护区的沼泽中,共有野生种子植物56科141属251种(含4变种),占东北湿地野生种子植物总物种数的33.6%;其中,野大豆(Glycine soja)...  相似文献   

13.
西藏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特征及其保护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朱万泽  范建容 《山地学报》2003,21(Z1):31-39
西藏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和最典型的地区之一,拥有较多的珍稀濒危植物。综合《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册)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西藏有珍稀濒危植物33科48属54种,在对其区系成分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区系成分特点及地理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西藏珍稀濒危植物具有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温带性质较热带性质明显,特有属少而特有种类较多,水平和垂直分布不均匀等特征。提出了进一步加强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种子植物特有科属的分布型   总被引:47,自引:2,他引:47  
王荷生  张镱锂 《地理学报》1994,49(5):403-417
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有268属,归78科,其中有8个单种属中国特有科。本文根据特有属的地理分布及与环境的关系,区分为9个分布型和23个亚型(包括本分布型),对各分布型和亚型进行了统计分析和详细阐述,讨论了分布区的间断和替代现象。提出特有科属分布型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5.
张国梁 《中国沙漠》1992,12(3):42-45
通过对中国沙漠地区植物标本鉴定和文献改证,对《中国沙漠植物志》禾本科有1族、1属、13种和1变种名称需要订正。它们是:小麦族、披碱草属、冠芒草、芦苇、小画眉草、獐毛、小花獐毛、小獐毛、新疆獐毛(变种)、甘蒙雀麦、垂穗披碱草、披碱草、圆柱披碱草、莜麦、西北针茅、野古草。  相似文献   

16.
经对中国沙漠地区植物标本整理、鉴定和文献考证,新增加了Iris flavissima Pall和I.pandurata Max-im。并认为《中国沙漠植物志》收录的I.potaninii Maxim、I.goniocarpa Baker和I.thoroldii Baker在沙漠地区没有分布。  相似文献   

17.
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维管植物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在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内,进行了野外植物调查,研究了维管植物的物种多样性、重要值和植物区系。研究结果显示,在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内,共有维管植物318种,隶属61科191属;植物区系以温带成分为主;其中,绶草(Spiranthes sinensis)和野大豆(Glycine soja)为《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宽叶香蒲(Typha latifolia)、黑三棱(Sparganium stoloniferum)和眼子菜(Potamogeton distinctus)为《河北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的河北省重点保护植物。在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内的5处调查样地中,官厅水库西北岸浅水河漫滩-沼泽中植物群落的优势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都相对最高。  相似文献   

18.
为厘清云南省湿地珍稀濒危野生维管植物名录,根据文献资料统计分析其濒危等级、生活型与生态型、区系和资源植物。结果表明:云南省湿地共有珍稀濒危野生维管植物50科96属157种,其中被《国家重点野生保护植物名录(2021版)》收录37种,被《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收录108种,被《云南省生物物种红色名录(2017版)》收录115种,被《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名录(2021版)》收录4种,被IUCN物种红色名录收录102种;生活型划分为多年生草本138种、一年生草本13种、灌木5种、乔木1种;生态型划分为湿生植物118种、沼生植物15种、沉水植物11种、挺水植物9种、浮叶植物4种;属的分布区类型可划分为12种类型和8种变型,温带性质明显,热带性质是其重要组成,中国特有分布突出;从资源多样性来看,可划分为观赏植物、药用植物、食用植物等8类。提出云南省湿地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建议,以期为该区湿地植物的保护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9.
《柽柳属植物综合研究及大面积推广》是中国在柽柳属植物研究方面第一本系统的科学专著,是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刘铭庭研究员主编。由兰州大学出版社于1995年9月出版。全书分为16章,每章分为若干小节。从柽柳属植物的研究史开始,以分类特征、检索及种的描述,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特征、抗旱分水生理,茎叶形态解剖,花粉形态、染色体、育苗及不同立地条件下的造林技术、群落结构,固沙性能、效益、大面积推广技术及柽柳属植物的广泛用途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及实践应用。填补了我国柽柳属研究领域的许多空白。…  相似文献   

20.
在野外调查和大量查阅植物区系资料基础上,运用植物区系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中国天山与吉尔吉斯斯坦天山山区蔷薇科植物区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出了两区该类植物区系显著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中国天山蔷薇科植物共有24属85种,植物区系以北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属占62.50%、种占83.53%),兼有一定的地中海成分,与旧世界温带、温带亚洲植物区系联系较紧密;吉尔吉斯斯坦天山山区计有该类植物85属118种,北温带成分同样占有很高的比例(属占50.00%、种占77.19%),旧世界温带、温带亚洲成分也占有较高比例,但其中旧世界温带分布成分的种类较丰富,与地中海区,西亚和东亚间断分布、北温带和南温带间断分布成分的关系较密切。吉尔吉斯斯坦天山蔷薇科植物的种类在属、种的水平上比中国天山要多,特别是中亚山地分布种明显多于中国天山。两地蔷薇科植物区系的共同特点是北温带成分都占有绝对优势;属、种的相似性系数分别为83.02%、54.90%,但特有性差异极为显著,吉尔吉斯斯坦天山山区拥有13种特有种,而中国天山山区无种一级特有种,仅9变种为特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