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稀土对球等鞭金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1995年8-12月,利用单因子实验法,首次研究了混合稀土对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galbana)生长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水中稀土最佳浓度范围为1.66-6.60mg/L,细胞浓度和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11.6%-23.2%和19.9%-45.2%混合稀土加入浓度高于9.9mg/L对球等鞭金藻的生产产生抑制作用,稀土对球等鞭金藻生长的促进作用与其他营养盐类浓度有关,当细胞处于指数生长  相似文献   

2.
球等鞭金藻胞外滤液对自身藻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个不同生长阶段的球等鞭金藻的胞外滤液为研究对象,将其直接或添加营养盐后用于球等鞭金藻的培养,通过监测培养过程中藻细胞的密度、培养液中硝酸态氮和可溶性磷等指标的变化,探讨球等鞭金藻胞外滤液对自身藻细胞生长的影响;并采用紫外光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对胞外滤液的乙酸乙酯粗提物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随着4组胞外滤液老化程度的增加,藻细胞的生长受到越来越强烈的抑制作用,即便是补充了足够的营养盐,也无法消除胞外滤液对藻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并且,胞外滤液对藻细胞吸收硝酸态氮和可溶性磷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推测是球等鞭金藻在生长过程中产生某种抑制物,该抑制物在进入稳定期时逐渐释放到培养液中,至细胞衰亡期时含量达到最大。紫外光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抑制物的特征吸收为235nm,且抑制物的粗提物中包含5个主要化学成份。  相似文献   

3.
球等鞭金藻细胞生长抑制因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球等鞭金藻老化培养液的乙酸乙酯粗提物处理微藻细胞,通过对细胞密度、叶绿素a含量、胞内多糖含量及蛋白质含量等生理指标的测定,证实了乙酸乙酯粗提物对球等鞭金藻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比较乙酸乙酯粗提物对球等鞭金藻细胞密度、叶绿素a含量及胞内多糖含量96h的半抑制剂量,得出细胞密度、胞内多糖及叶绿素a可以作为反映乙酸乙酯粗提物对球等鞭金藻抑制作用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4.
球等鞭金藻的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分批培养实验研究了氮、磷、铁、硅、碳、维生素B1、B12等营养因子对球等鞭金藻生长的影响,确定了氮、磷、铁、硅、维生素B1、B12对球等鞭金藻生长的必要性,并通过正交实验得出球等鞭金藻生长的最佳配方,即在天然海水中添加NaN03-N 7.5g/m^3,KH2PO4-P 0.5g/m^3,FeCL3-Fe 0.1g/m^3,Na2SiO3-Si0.2g/m^3,B1 100mg/m^3、B12 0.5mg/m^3。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不同浓度Zn2 对球等鞭金藻细胞生长及细胞内多糖、叶绿素、蛋白质等生化成分含量的影响.研究表明,浓度低于4.0 mg/L的Zn2 对球等鞭金藻的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当Zn2 浓度高于10.0mg/L时,则对球等鞭金藻的生长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Zn2 浓度的升高,球等鞭金藻胞内叶绿素和多糖含量降低,而蛋白质含量则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研究了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galbana)8701一次性培养过程中,不同温度(10、15、20、25、30和35℃)对其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绿素相对含量及细胞密度的影响.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培养过程中,温度对球等鞭金藻8701的生长及各叶绿素荧光参数均有显著影响(P<0.05).多重比较结果表...  相似文献   

7.
营养盐对球等鞭金藻生长和脂肪酸含量及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球等鞭金藻细胞内可富集丰富的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这些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ed fatty aicd,PUFA)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采用气相色谱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NaNO3和NaH2PO4对球等鞭金藻生长和脂肪酸含量及组成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NaNO3和NaH2PO4对球等鞭金藻生长和脂肪酸含量(占干重的百分含量)及组成成分均有影响。在初始NaNO3浓度为1~74.8mg/L和初始NaH2PO4浓度为0.47~4.48mg/L范围内,随着NaNO3和NaH2PO4浓度的增加,球等鞭金藻的细胞密度和比生长速率都增大,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则都呈现下降趋势;C22∶6(DHA)占干重的百分含量随着NaNO3和NaH2PO4浓度的增加而下降,但在总脂肪酸中的百分含量则增加,当NaNO3浓度为74.8mg/L时可达到9.92%,当NaH2PO4浓度为4.48mg/L时可达到7.81%。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球等鞭金藻3011和8701一次性培养过程中,培养基中不同磷浓度(0μM、2.27μM、18.15μM、36.3μM、72.6μM、290.4μM)对其PS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叶绿素含量以及细胞密度的影响。培养温度为(23±1)℃,盐度为31,光照强度为5000 lx。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磷浓度对两株微藻的光合作用及生长均有显著影响(P<0.05)。球等鞭金藻3011和8701的Fv/Fm比值、叶绿素含量以及细胞密度均随着起始磷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290.4μmol/L处达到最大值;球等鞭金藻3011和8701进行光合作用和生长的最适磷浓度均为290.4μmol/L。  相似文献   

9.
超声波对球等鞭金藻脂肪酸组成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球等鞭金藻对5种金属离子的吸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不同生长过程中对5种重金属离子(Cd2+,Cu2+,Zn2+,Pb2+,Cr6+)的吸附作用,探讨了其生长与金属离子吸附的关系,同时比较了其对不同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在生长初期,球等鞭金藻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较强,而在对数生长期后吸附能力变弱,其对5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依次为:Pb2+≈Cu2+Zn2+Cr6+Cd2+。  相似文献   

11.
金藻中EPA的分离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建立金灌Isocrysis galbana中EPA的分离与分析方法,对金灌中的脂肪酸进行萃取分离和乙酯化,硅胶薄板检验乙酯化程度,利用气相色谱(GC)进行定性分析,用内标法对EPA进行定量分析,测得藻粉中EPA含量为1.92%。  相似文献   

12.
室内外培养海洋单细胞微藻的生长及生化组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现有的螺旋藻培养基地 ,初步尝试了对海洋单细胞微藻(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galbana)的大规模室外培养 ,研究了藻细胞在室内外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规律 ,并对其生化成分进行了分析 ,发现实验藻种对培养条件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在室外条件下 ,细胞内脂类、蛋白质的含量都有较大的下降 ,分别从细胞干重的17.045%和4.412%下降为9.746%和2.254 %。与此同时 ,细胞内糖类含量却大大增加 ,高达干重的30.067 % ,比室内培养增加了25.08 % ,且是所有组分中最高的。室外培养细胞内灰分的含量也高于室内。  相似文献   

13.
在培养基中添加鲍及牡蛎内脏团可溶物来培养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测定了藻细胞密度、藻细胞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结果表明,适宜添加量的鲍及牡蛎内脏可溶物对金藻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发酵过的内脏团比不发酵的促进效果更好。1∶1 000比例添加的发酵牡蛎内脏可溶物促进金藻生长的效果最好,其次是1∶100比例的发酵鲍鱼内脏可溶物;这2组的藻细胞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低于其它组。按1∶100比例添加的牡蛎内脏可溶物对金藻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球等鞭金藻的生长速率与培养液中营养盐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一次培养试验,分别研究了培养液中营养盐N、P、Si、Fe浓度变化对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galbana)生长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生长速率与单一营养盐浓度符合Monod方程,而且将Monod方程扩展得到了可以表示多种营养盐对球等鞭金藻生长的复合限制模式。  相似文献   

15.
利用交叉培养的方法,研究了球等鞭金藻与纤细角毛藻、牟氏角毛藻、新月菱形藻和三角褐指藻等4种海洋微藻间的化感作用。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了这4种海洋微藻的胞外滤液萃取物。结果表明,(1)球等鞭金藻胞外滤液浓度大于40%时,显著抑制三角褐指藻、新月菱形藻和牟氏角毛藻的生长,而对纤细角毛藻的生长则有明显的促进效果,但当胞外滤液浓度大于80%时则对纤细角毛藻的生长也表现出抑制作用。纤细角毛藻、新月菱形藻、牟氏角毛藻的滤液浓度大于40%时,对球等鞭金藻表现出显著抑制作用,三角褐指藻胞外滤液浓度大于80%时才能抑制球等鞭金藻的生长。(2)4种海洋微藻胞外滤液的萃取物能明显抑制球等鞭金藻的生长。(3)纤细角毛藻、牟氏角毛藻、新月菱形藻和三角褐指藻的胞外滤液分别包含8种、5种、6种和7种物质,同时结果还表明4种海洋微藻产生的抑制球等鞭金藻生长的化感物质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16.
Phenol is a common industrial chemical produced and transported worldwide largely.Therefore,accidental spillage of phenol in the ocean causes an increasing concern.Microalgae are promising to remove phenol from marine waters.However,temperature and light intensity are two main factors that markedly influence biodegradation in marine environments.In this study,a marine golden alga Isochrysis galbana is selected to research the removal of phenol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s(10-30℃)and light intensities(0-240μmol/(m^2·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st suitable temperature and light intensity for phenol removal are 20℃and 180μmol/(m2·s),respectively,and 100 mg/L of phenol can be completely removed by microalga in 24 h at these conditions.I.galbana can also remove phenol under dark and low-temperature conditions.The removal of phenol by I.galbana at diverse temperatures and light intensities conform to first-order kinetics,and the process under dark conditions conform to zero-order kinetics.Thus,I.galbana can be used in the in-situ bioremediation of polluted seawater by phen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