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珍汉 《地质与勘探》1993,29(11):10-15,38
燕山地区金、银、铜、铅、锌、钼矿床主要形成于中生代。中生代构造是主要控矿因素之一。区内中生代构造对矿体、矿床的控制作用有6种基本型式。环状构造是最主要的控矿构造之一。大量中生代矿化皆分布于环状构造内部或周边。控制矿体分布的入字型构造、多字型构造、帚状构造皆系区内二、三级主干断裂带的次级派生、伴生断裂构造。韧性剪切带对矿化具有直接控矿与间接控矿两种型式。一些矿床矿体的分布同时受两种或两种以上构造型式  相似文献   

2.
在漫长的地质发展历史中,福建经过多次剧烈的构造变动,每一次构造变动,留下的构造形迹,常组成典型的构造型式或形成有成生联系的构造体系,已经被认识的主要有:纬向构造,经向构造,多字型构造,山字型构造,棋盘格式构造,帚状构造,环状构造,弧形或S型构造等。本文试图从福建境内主要构造型式的组合,结合地质历史中与时间和空间上有紧密联系的沉积槽地、岩浆的喷出和充填方式以及展布型式等特征,对本区地壳运动的方式和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煤矿中煤层断层与层间滑动构造(简称层滑构造)发育普遍,可出现不同形式的组合。进行煤层断层与层滑构造及其组合型式的研究,对分析区域构造变形史、查明和预测煤层赋存规律、研究煤的耗散流变、煤层气的开发以及预防煤与瓦斯突出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淮北矿区海孜煤矿为例,在现场观测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7、8、9和10煤层的断层与层滑构造的组合型式,并探讨了其形成机制。由于7、8、9和10煤层及顶、底板岩层组合的差异,不同煤层构造变形有较大区别。由于海孜煤矿岩层和煤层经历了多次构造活动,断层和层滑构造间产生了不同的空间组合,具体表现为3种型式:断层与层滑构造的同期扩展、断层与层滑构造组成块体及断层与层滑构造间的相互切割和限制。煤层的构造组合型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构造应力作用、含煤地层的岩石力学性质和应变环境等。  相似文献   

4.
樊春  曾佐勋 《地学前缘》2002,9(4):408-408
在同一场变形过程中 ,由于岩石之间、不同地质层块之间的流变学差异 ,会引起牛顿流和非牛顿流的扰动 ,这种扰动以构造变形的方式保存下来。通过理论研究和模型实验 ,我们可以利用保存在天然岩石中的构造形迹或应变型式 ,反演形成这些构造变形时所处物理化学条件下的岩石古流变参数。这类采用构造形迹或应变型式来反演岩石流变性质的方法 ,国外学者称为流变计。目前已提出的构造流变计主要有香肠构造流变计、能干层褶皱流变计、应变折射流变计等 ,其中香肠构造流变计的研究程度较高。Fletcher (1974 )和Smith (1977)推导出幂率…  相似文献   

5.
沁水盆地南端煤层气赋存的构造条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永  冯富成 《西北地质》1998,19(3):28-31
本文通过对沁水盆地区域构造背景分析,沁水盆地南端构造型式分析和赋气构造类型分析,笔者总结出沁水盆地南端煤层气赋存的构造条件为:①位于稳定克拉通之上、后期构造变形较弱的向斜盆地的环状斜坡带,有利于煤层气的生成和聚集;②位于环状斜坡带上,由断裂构造所围限的区块,是煤层气富集的有利地区;③在有利区块内,次级宽缓型向斜是主要的赋气构造,背斜翼部是次要的赋气构造,背斜轴部不利于煤层气赋存,伸展型正断层是导气构造.  相似文献   

6.
秦巴地区金属矿产丰富,其分布与断裂构造、环状构造、褶皱构造、岩浆活动、矿化蚀变带等密切相关。通过重磁解译的断裂构造和环状构造,结合矿床(田)或矿集区的地质条件,总结了二者的对应特征及规律。  相似文献   

7.
从大多数产在中心式火山构造中的铀矿床实例来看,铀矿化与环状断裂的关系极为密切。笔者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对中心式火山环状断裂形成机理的概略分析,探讨它们在铀成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铀矿床(体)的一些分布规律,供读者参考。一、中心式火山环状断裂的形成机理中心式火山构造主要分为火山穹隆构造和火山洼地构造两大类。本文所述的中心式火山环状断裂,系指由火山作用形成的围绕中心呈环状或半环状(弧状)分布的断裂构造。现将其形成机理概述于下。  相似文献   

8.
笔者提出了"旋卷状构造组合"(简称"旋卷状构造")的概念及其型式。旋卷状构造组合演变过程的研究表明,其成因与平行剪切作用下的普遍变形方式——层状岩石的层间走滑和褶皱作用密切相关;各组成要素形成于层间走滑和褶皱作用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的构造型式由不同的组成要素组合而成,它们都是这一演化过程中的系列产物,其中"涡轮状构造组合"为其最完整的构造型式。较为完整的旋卷状构造组合型式中还常具有核湾、两分面、切出虚脱区和扭折三角区等反映平行剪切成因特点的伴生构造特征。文章着重对其中最为完整的"涡轮状构造组合"的演变进程(模式)、鉴定标志及其形成时的平行剪切指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小比例尺的重力资料,除了作为探讨宏观地质构造的重要依据外,在成矿预测、确定找矿靶区方面,同样能够发挥显著的作用. 浙江省1∶50万区域重力成果的一个新收获,突出地表现在盖层构造反映相当清楚.规模在百余平方公里以上的一些地质构造,多有异常显示.仔细分析1∶50万布格重力异常图,可以发现一个重要的现象:已知矿种(金银、铜、铅锌、铁、钼、铀)不同成因类型的大、中型矿床,都产在环状重力异常的内部或其周边上.这就有力地说明,环状剩余重力异常实质上是矿区成矿地质背景(控矿构造或矿源层)的反映.很明显,把这种类型的异常作为划分成矿远景区的基础,无疑是妥当的.从环状异常入手普查找矿,必将缩小靶区,并缩短找矿周期.  相似文献   

10.
遥感方法有获取有关断裂、褶皱构造以及深部构造新信息的可能性。甘肃西城铅锌矿田的航天影象(以Landsat—2 77年3月26日的《天水幅》为例)反映出区内不同特征影象的地质区,并揭示出各地质区的构造特征,展布型式以及古老的和年轻的构造要素的互相关系。本文根据甘肃西成铅锌矿田航天影象上显现出来的线型和环状的构造要素编制的航天影象构造图,进行构造分析及铅锌矿床分布与影象构造间的关系研究,建立起成矿影象模型,提出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1.
调节带(或传递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总被引:24,自引:10,他引:24  
陈发景 《现代地质》2003,17(2):186-186
传递带 (TransferZone)的概念是由DahlstromDDA1970年在研究挤压变形中褶皱 逆冲断层的几何形态时首次提出的。挤压变形带中的应变和位移量在区域上是守恒的 ,但逆冲断层带各段内的单个构造型式不是不变的。当逆冲断层带沿走向变化时 ,可以见到一条主逆冲断层通过其他型式的构造 (如分支断层或褶皱 )传递到或者变换为另一条主逆冲断层。Dahlstrom把这种首尾主逆冲断层之间的构造带称为传递带 (图 1)。1990年 ,MorleyCK等将这种传递带概念应用于研究伸展构造。在裂谷发育期间 ,控凹的一条主正断层沿走向可以通过其他型式的构造 (如分支…  相似文献   

12.
亚州大陆东部濒太平洋地区存在着一系列北北东向的山脉(或岛屿)和平原(或海洋),它们呈长条状的形态相互平行,间隔斜列着,构成了一个规模宏大的隆拗相间的“多”字形构造型式。李四光教授早在1929年《东亚一些典型构造型式及其对大陆运动问题的意义》一文中就已有专门研究,后来在他的许多著作中将东亚出现的这一特有的构造型式称之为“新华夏构造体系”。  相似文献   

13.
火山岩型热液铀矿床具有多种的容矿构造型式,除产于主断裂中或破碎带中的大脉型和透镜状矿体以及产于层间破碎带中的似层状矿体外,脉群也是常见的一种,而且是我国火山岩中某些大型热液铀矿床的主要容矿构造型式。它具有一系列特点。本文拟就这种脉群的构造特征及其形成机制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4.
康滇地轴东缘铅锌矿的成矿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地构造控制了含矿建造的分布,区域地质构造的不同发展阶段发育了不同的含矿建造类型,不同的含矿建造孕育了不同的矿床成因类型。“两隆夹一陷”的构造格局、晚二叠世玄武岩沿断袭的喷溢,是区内构造热卤水驱动和运移、基底铅锌物质活化的重要条件。基底复活断裂、倒转背斜加“一刀”(断层)、长寿断裂加次级褶皱是区内的重要控矿构造型式。容矿构造不管是断裂或层间破碎带,当它与导矿构造(如基底复活断裂、深断裂)毗邻时,是区内大、中型矿床的重要构造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15.
全文论述三个方面:(1)对比不同剖面熔岩层单层厚度的统计特征值,确定其频率分布均为对数正态型式;根据内部结构构造将每一熔岩层划分为四个亚层。(2)讨论了裂隙的成因类型、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指出:同时发育有构造裂隙和成岩裂隙,但以前者为主;不同构造盆地中的裂隙参数与熔岩层厚度具相反的线性相关关系,分别反映了构造裂隙和成岩裂隙的分布特征。(3)将所有裂隙分为四级储容—渗透空间,提出了两种类型的含水系统模型及其渗流特征。  相似文献   

16.
形态结构分析揭示出基底岩块中发育有同心环形、卵形或线性断裂(dislocation),它们被沉积-火山盖层所覆盖或被变形事件或侵入事件所淹没。这种分析揭示了基底岩石的演化及覆于基底断块之上并影响到它们的一些事件而且还构绘出这些断块的周期性抬升和沉降运动。这些基底断块与线性不连续带的交汇部位是地壳深部区或地幔物质(岩浆、气体或含矿物流体)喷发地带。这些断层或基底断块的存在,其规模及其形态可以利用地形、目前的隆起和起伏情况、水系型式、地质分布、古构造型式、相型式、卫星图象的线性特点、构造特征、地球物理异常及矿化分布等方面进行确定。同心构造或穹窿的规模可以是Ⅰ级或全球规模(直径1500~2000km)、区域规模(900~1200km)、亚区域规模(500~800km)、省级规模(300~450km)、直至地区规模(80~200km)。线性构造或断层带标志着基底线性断层带((?)isl(?)catio(?)s)带,其规模也可由全球规模(Ⅰ级)至局部范围。全球线性构造(宽300~500km,长1000~10000km,间隔500km)可以将深部流体穿过地壳,并限定了侵入体的位置。线性构  相似文献   

17.
对南黄海盆地构造层特征及含油气性的新认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南黄海是由古、中、新生界叠置而成的一个大型叠合盆地,发育4个特征各异的构造层:构造层Ⅰ(Z-S)、构造层Ⅱ(D-T)、构造层Ⅲ(T3-E)和构造层Ⅳ(N-Q)。构造层Ⅰ在海区广泛分布,主要为一套下古生界的盆地相-台地相沉积建造,最新地震资料推测,其厚度大且稳定,但构造特征不清楚。构造层Ⅱ由上古生界至中生界三叠系组成,是以碎屑岩和灰岩为主的一套海相地层,主要受到印支运动和早燕山运动的强烈影响,南、北部残留地层及结构不同,但以挤压构造样式为主。与陆区比较,南黄海盆地海相构造层Ⅰ和构造层Ⅱ的构造格局相对稳定,变形强度较弱。构造层Ⅲ发育白垩系和古近系,局部存在上三叠统—侏罗系,白垩系和古近系主要赋存在坳陷或凹陷内,隆起或凸起基本缺失,为一套陆相砂泥岩沉积,在北部坳陷分布较广,但厚度变化快,剖面上表现为地堑、半地堑的结构特征,以拉张构造样式为主。构造层Ⅳ(N-Q)为区域沉降的产物。南黄海盆地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的改造,不同构造单元具有不同的油气成藏特征和富集规律,北部坳陷发育有古生古储、古生新储、新生古储等油气成藏组合类型,是油气勘探最有利的区域。  相似文献   

18.
杨开庆(1979;1986)通过实践和总结,探讨了矿田构造型式的研究方法.这一研究思路具有重要的地质找矿意义.矿田构造型式试图将地质力学的构造体系和构造型式的概念,延伸到三维空间,运用到构造结合岩石地球化学的解析上,深化了构造矿规律的认识,开阔了隐伏矿床预测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滇西勐海西定地区,在大地构造上位于西南“三江”造山带南段昌宁-孟连结合带东侧的双江-澜沧俯冲增生杂岩带内。该区分布有一套晚古生代的浅变质碎屑岩系--南段组(DCn)。该套地层既显示层型面状构造型式,又发育有顺层片理、顺层掩卧褶皱、粘滞型石香肠及顺层韧性剪切带等构造形迹,具明显的分层剪切变形、横向构造置换和顺层固态流变特点,构成较典型的褶叠层构造。本文对其构造变形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与总结,结合区域构造背景研究成果认为,南段组褶叠层构造总体形成于昌宁-孟连古特提斯洋闭合后同碰撞造山收缩挤压背景下的伸展剪切机制。同时指出,南段组是经过构造改造重建而形成的构造地层单元,应称其为南段岩组;现今露头剖面所见南段岩组岩性组合及厚度只代表改造后构造地层的岩性组合特征及褶叠层的露头厚度,不能完全代表南段组原沉积地层的韵律组合及沉积地层厚度;应按构造地层单位进行划分、填图和研究。褶叠层构造作为浅变质岩区一种普遍的构造型式,是对岩石变形组合特征的客观认识,其构造型式、形成机制、形成层次以及形成时间的研究对分析造山带构造演化过程和深化大陆动力学机制的认识具有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26口井岩心观察,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在鄂尔多斯盆地富县探区三叠系延长组中识别出典型的震积岩。该区震积岩代表性沉积构造有液化砂脉、液化卷曲变形、环状层理、负载构造、球枕构造、微断层、微裂缝、震裂岩与震碎角砾岩,其中液化砂脉和液化卷曲变形是地震引起的主要软沉积变形构造。震积岩垂向序列划分为两类:一种以脆性变形为主,自下向上依次为下伏未震层,扰动层,微断层、微裂缝及震裂岩层段,液化卷曲变形层段,震碎角砾岩层段,液化砂脉层段及上覆未震层;另一种以软沉积变形为主,自下至上依次为下伏未震层,环状层段,扰动层,球枕构造及负载构造层段,液化砂脉及液化卷曲变形层,枕状层及上覆未震层。富县探区延长组中的震积岩说明在该盆地晚三叠世存在一个强地震事件活跃期;震积岩中的微裂缝、微断层、震裂岩及液化砂脉可改善储集层物性,同时震碎角砾岩和网状砂脉也是良好的储集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