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笔尖上发现的行星星兵数以千计的大、小行星,都是用望远镜发现的,唯独1颗例外,这就是海王星。天文学家当初是用笔尖先“看”到了它。海王星是在1846年被发现的。在此之前半个世纪,即1795年的5月,法国著名天文学家拉朗格的侄子,曾经两次记录了海王星的位...  相似文献   

2.
公元前28年的今天,即西汉汉成帝河平元年的今天,《汉书·五行志》记载了观察到的太阳黑色斑点,这是世界公认的人类观察到的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以后许多世纪里,西方人不仅不知道这种天文现象,甚至不承认有这种现象的存在。中国对太阳黑子的记录,比西方要早1400年!这是我国古代天文观察在世界上领先的光辉例证。为人类认识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到今天,人类不仅亲自踏上了月球,发射飞船探索木星,登上火星,并且构想着如何建立太空城,如何改造火星,甚至到火星上去旅游或居住,这真是古代人连作梦也梦不到的事。就连古代人们害怕见到的彗星,今天,人们也要乘飞船就近去看一看!1986年,哈雷彗星曾...  相似文献   

4.
七抗战胜利到解放(1946-1949) 复员回宁 1945年,历经八年的抗战终于胜利了,不久,天文研究所奉中央研究院之命:复员回宁。所长张钰哲先是主张全部搬回南京,后来,我把当初建设凤凰山天文台,就是要在昆明留下一座永久性天文台的意图向他说明,他也很赞同。谁来管呢,我提议:“可以和云南大学联系,以天文研究所和云南大学合办的名义,把这个台保留下来。陈展云是  相似文献   

5.
从2007年初到今天,笔者编写的天象预报已经陪伴了大家四年。如今又是一年即将过去,就让笔者以回顾今年的精彩天象的方式作为本期的开篇。虽然缺少了在我国境内可观测的日全食,但今年天象的精彩程度毫不逊于前两年。1月15日的日环食再次掀起了一股天文热,我国环食带内大部分地区的观测也非常成功。希望12月的月全食发生时东北地区的天气可以一如既往地天随人愿。  相似文献   

6.
回顾与展望     
《天文爱好者》问世至今,已出版300期了。作为一名《天文爱好者》的老编辑,对于经历了风雨阳光历程,能有今天这种风格和面貌的杂志倍感亲切和兴奋。遥想近半个世纪前的1957年9月,我从大学毕业后即被分配到北京天文馆工作。那时正值北京天文馆落成准备开  相似文献   

7.
1923年,德国耶那蔡斯光学仪器厂鲍尔斯菲尔德研制出天象仪,开辟了天文普及教育的新途径,成就了天文馆事业。1957年9月29日,北京天文馆落成开放,由此开创了我国的天文馆事业。50年来,北京天文馆不断发展壮大,同时带动了我国天文馆事业的全面发展,使我国跨入到世界天文馆先进行列之中。百废待兴中的开创1954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国家还处于经济困难、百废待兴之中。然而,党和国家着眼于天文馆是为广大公众的科学普及服务的,毅然决定建造北京天文馆。今天,回顾这项决定,备感英  相似文献   

8.
中子星之谜     
1932年,在发现中子后不久,苏联学者朗道就预言在宇宙中可能存在中子星。两年后,巴德和茨维基甚至明确提出超新星爆发可以产生中子星。当人们第一次听到这种小得惊人、密度大得出奇的恒星,一定会问,真有这样的恒星吗?当初,在物理学家提出宇宙中可能存在中子星时...  相似文献   

9.
和风袅袅,夏日融融,又到了一年之中不错的出游时节。看着窗外的莺歌燕舞,就不禁想约上三五好友,逃离喧嚣闹市,舒活舒活筋骨,放松放松身心。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功能强大的手机和GPS为我们出游提供了相当可靠的联络和定位保障,不过电子设备终归有太多局限,当你的宝贝们因为各种原因和意外罢工时,又该如何是好?不妨试试利用天文观测来确定自己的方向吧。  相似文献   

10.
今天,中国天文学会在1944年在这里召开大会54年之后,再一次来到繁花似锦的春城昆明,召开它的第九次代表大会,我感到十分荣幸。大会得到了云南省和昆明市党、政、学各界领导和云南天文学会和云南天文台大力支持,我们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天省市领导,本会...  相似文献   

11.
憧憬狮子座 2010年10月27日,我在傍晚时分进行过一次寻彗,之后天气变坏,一直持续阴雨。今天又到了凌晨寻彗的时候了,而上次凌晨寻彗是在10月19日,距今已逾两周了。关勉曾著书提及,在10月这段时间内,不少新彗星正是在狮子座被发现的,因此我一直憧憬着狮子座,希望能够在那里有新发现。然而很遗憾,10月份天气太差,一直没有机会在狮子座寻找彗星。  相似文献   

12.
太空之旅     
2003年12月初,我到李元先生家取稿。李先生将写好的文稿及相关图片交给我之后,很高兴地说:"小张,今天我要送给你一本很好的书。"当时我的"谢"字还未说出口,李先生就从书桌上拿起一本印装非常精美的杂志,递到我的手上,说:"瞧,就是这本太空美术专辑--太空之旅。由《幻想》杂志社出版。"  相似文献   

13.
今天所说的“星座占卜”,是西方占星术的一种简化形式。占星术反映的一种幼摧的世界观,是从远古到17世纪科学革命以前的观念。科学进展和社会科学研究早已否定了占星术所依赖的基础,但在大众层面上,这种迷信依然大行其道。  相似文献   

14.
在2011年第七期《天文爱好者》上,我们看到了N体问题所呈现出来的一些对称、漂亮的周期轨道,这体现了N体问题和谐有序的一面。但是这仅仅是N体问题的冰山一角,笔者也提到过N体问题的本质是混沌、无序的,通俗来讲就是非常乱,无法用数学方程来精确描述。这看起来是一种不完美。但试想,探索当初伽利略将望远镜对准月球后,看到的是如想象中光滑的月面,那么他还会惊叹宇宙的神奇吗?  相似文献   

15.
二十年后的今天,一度被看作前途渺茫的中巴车,又成为了客车企业眼中的香饽饽,中巴车市场大有卷土重来之势。  相似文献   

16.
在准备这一期专辑的工作中,我承担了三百期杂志封面的扫描输入。尽管事情本身似乎很枯燥,但对于我却是很有吸引力的,因为这是我与这本曾经启蒙我天文爱好的良师益友的又一次亲密接触。在整理三百期的过程中,我看到了杂志从简陋到精致的发展历程,她前进的每一步都深深震撼着我,不仅如此,工作中我还注意到一个有意思的小事情:杂志从上世纪50年代创刊以来,价格几经变化。最初的8年中一直都是0.15元,1978年复刊后经过短暂的0.17元后,在八十年代中从0.2元调整到0.6元,而到了九十年代则从0.9元发展到了今天的6.3元。将近五十年中价格变化了四十多倍,而且八十年代以来的这后一半时间中,价格变化最大。定价的变化,虽然仅仅是《天文爱好者》杂志发展中的一个小小的侧面,但我想这无疑也是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后,实现经济腾飞的一个真实写照吧。今后的《天文爱好者》杂志一定会紧紧跟随社会发展的步伐,成为科教兴国的先锋。  相似文献   

17.
一百年莉 一百年以前,我们对天文学的认识完全不能和今天相比。当时人们并不知道宇宙大爆炸、宇宙膨胀,也不知道宇宙的年龄、宇宙的尺度。正如宇宙微波背景辐射那样,当时人们对于宇宙膨胀和暗能量这些概念是完全想象不到的。我们对银河系外的星系知之甚少,对星系团和暗物质则完全不了解。而对于活动星系核、黑洞和喷流(图1),我们也是一无所知。我们甚至都还没观测到中性氢或巨分子云(图2)。  相似文献   

18.
提起《世界之战》,科幻迷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这是19世纪末两大科幻大师之一的H·G·威尔斯的代表作,描写火星人入侵地球的故事。这部作品于1898年出版,当时就引发了阅读狂潮。此后的1938年,又被一位名叫奥森·威尔斯的人改编成了广播剧在美国播出,由于采用了新闻式的播出形式,加上其高超的演播水平,令许多美国人信以为真,引发了一场社会恐慌,许多人甚至逃出城市到乡间避难。后来,这部作品又被多次搬上大银幕,因此在西方可谓家喻户晓,即使在今天也有很高的知名度,这次给大家介绍的这部同名影片是最新拍摄的版本,因其独特的切入点而受到许多资深影评人的肯定。  相似文献   

19.
从小就喜欢看天上的星星,喜欢听那些遥远的星汉银河的传说。记不清是母亲还是外祖母最先给我讲了牛郎织女,那是传了一代又一代的美丽动人的故事。尽管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人都会渐渐地明白那是不可能的事,然而年长者还是愿意再讲给自己的后代听。有时也会突发奇想,如果王母娘娘是一位极为善良的老太太,当初成全了牛郎织女,让他们结为万年之好呢?牛郎织女两人会很幸福,但是,人世间也就没有了那么让人感动的故事。这极其简单的故事为什么就能一代一代地令人梦牵魂绕呢?细想起来,人生从小到大,再到下一代,在每个人的心中,牛郎织女从来就没有长大…  相似文献   

20.
低年组试题 1.今天是“太空时代”开始的46周年纪念日。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史波尼克一号的成功发射使历史发生了变化。这颗卫星有篮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