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代郭守敬等1280年编制的《授时历》是中国本土科学家研制的最后一部历法,具有极高的精度。采用其仍可预报2012年5月21日发生的日食,其预报北京地区的见食情况时食甚时刻误差4 min,食分误差为0.04。给出了《授时历》推步的1990~2050年北京的见食情况及精度,其中食甚时刻的标准偏差为103.04 min,食分的标准偏差则不低于0.33。通过考察1280~2050年间186个日食计算结果,可得出《授时历》自行用以来推步日食的误差,考虑到存在错报(不可见)和漏报因素的影响,其食甚时刻和食分的标准偏差分别不低于50.65 min和0.19;同时指出,随着行用时间的延长其推时误差也逐步放大。  相似文献   

2.
历书是历法的民用本.考察了明嘉靖六年(1527年)<大统历>历书,根据历书所颁朔日和节气时刻,以及先期恢复的<授时历>和<大统历>推步术,并利用现代天文历算结果,可考校得出:(1)历书所载朔日和节气日期、时刻确由<大统历>推得;(2)<大统历>与<授时历>推步结果存在差异,推朔平均差33.35 min或34.93 min,推气平均差86.40 min,且两者均有差1日现象;(3)<大统历>与现代推算合朔时刻的平均误差为24.50 min或44.03 min,与现代推算节气时刻的差平均为1.25 d,若扣除太阳中心差则节气推步的误差将减少到86.40 min.  相似文献   

3.
该首先对公元九世纪初汉译佛经《七曜攘灾决》中的木星历表进行了释读,然后对木星历表中的留、伏、见等特征天象的时间和位置坐标进行了分析计算,并讨论了木星历表的编制精度。章最后进一步讨论了木星历表作为一份星占学手册在日本古代被星占家们使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历经朔数据的恢复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勇 《天文学报》2005,46(4):474-484
中国元代的《授时历议》保存了44部古历的推朔参数及比验资料.借助古代朔望计算方法:1)恢复了诸历行用初年的天正经朔数值;2)修正了史载的错误数据.3)根据Meeus方法计算出经朔的理论值,并由此确定古历经朔的推步精度;4)尝试应用这些数据考察地球自转长期变化,得出日长变化为1.8ms/cy.  相似文献   

5.
着重考察了《授时历》的步五星术,考校、复原了其推步方法.(1)推步了1299年木星历,并与已有研究进行比对,从而确认恢复方法的正确性.(2)得出《授时历》在1280~1650年间推步五星黄经的精度,木星、火星、土星、金星和水星的误差的绝对值平均分别为0.49°、1.91°、0.70°、2.82°和5.01°,木星、土星的精度较高.(3)指出将现代天文方法获取的《授时历》五星参数(周率、历率、度率、合应及历应)精确值代入《授时历》推步模型,木星、土星的推步精度并未提高,误差分别为1.83°和1.21°,而水星、金星和火星的误差却大幅加大,结果分别为30.04°、54.86°和10.82°.说明某些重要参数的修正并不能改善推步结果.  相似文献   

6.
一星漫三国 东汉末年,三国鼎立,而天历测星畴人,则飘落各方,为所栖身之国提供推行天文律历之术。蜀国使用后汉四分历:魏国早期也使用此历,后改用景初历:吴国使用乾象历(上次聊六介绍的刘洪那部优秀的历法《乾象历》,在东汉末期的时代并没有被采用,竟被冷遇了四十多年后才在三国时期的东吴得以颁行)。  相似文献   

7.
《历学骈枝》是清代名的天、数学家梅鼎的早期作。本全面分析了它的特点和得失,指出它至今仍不失为一部了解中国古代历法的较好的参考书。  相似文献   

8.
李勇 《天文学报》2012,53(1):62-71
考察明末邢云路所撰《古今律历考》中述及的日躔推步实例与先期恢复的《授时历》和《大统历》方法进行推步比对.采用邢云路改进的《授时历》法推步万历己亥岁(1599年)日躔交宫时间,结果与邢氏的标准偏差为5.93刻(=85.39 min),同时交宫夜半黄道宿度的偏差0.06古度(=0.059°);其中若扣除戌宫可能因数据错误产生的较大误差,则标准偏差将降为1.38刻(=19.87 min)和0.01古度(=0.0099°).其次,采用《大统历》计算该年日躔交宫,与邢云路计算的标准偏差为1.09刻(=15.70 min),交宫夜半黄道宿度的标准误差为0.05古度(=0.049°).据此可认为:基本恢复了邢氏的日躔推步方法;邢云路并未对《授时历》的日躔推步方法作本质上的改进,只是修改了其中的年长、周天分及宫界度.研究表明,邢氏所得《大统历》推交宫的结果与《授时历》偏差过大,原因在于其修改了《授时历》的参数,邢氏有厚《授时》薄《大统》之嫌.  相似文献   

9.
在本文上篇,将简说那位撰写廿四史中第一部史书《史记》的史官、天文学家司马迁,还有那部史书以外的、有系统简述天文历法的典籍《淮南子》及作者刘安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天学真原》一书中,通过对《尚书·尧典》等作的剖析,认为中国古代历法从尧的时代(约公元前2200年前后)起主要就不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而是用于“安排统治阶级的重大政治事务日程”。通过几方面的分析,对这一见解提出了截然相反的看法,希望引起进一步的学术讨论。  相似文献   

11.
我第一次见到《天文爱好者》杂志是在1978年。记得1978年10月末,我第一次到邮局订杂志,在刊登了邮发代号和杂志名称的报纸上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当翻到北京出版的杂志版面时,我看到了《天文爱好者》。那时我喜欢学习天文知识已有10年,经常为买不到天文书籍而苦恼,突然发现还有这么好的杂志,当时的感觉真是欣喜若狂!于是定购了1979年的《天文爱好者》,从此我与《天文爱好者》结下了不解之缘。每月杂志到手后,总是迫不及待地匆匆浏览一遍后,再一页一页的慢慢地细看,有的文章甚至看了三、四遍,然后,又盼望下一期杂志早点儿到来。  相似文献   

12.
一、本刊刊登反映国内外天文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和作者见解的述评、研究论文、前沿介绍、专题讲座、研究快报。反映新思路、新手段、新成果的短评优先发表。  相似文献   

13.
1.本刊刊登反映国内外天文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和作者见解的述评、研究论文、前沿介绍、专题讲座、研究快报(应少于5000字)、学术活动报导和短评(均应少于1500-7)。反映新思路、新手段、新成果的短评优先发表。  相似文献   

14.
在《天文爱好者》上读到王玉民先生的中国古诗词和张镇先生的诗词咏天,联想起美国泰勒(Taylor)姊妹的“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一诗,有人译为“一闪一闪小星星”,包含两组诗。不久前,我在美国偶然发现原来全诗共为5组,而我尚未见到国内有全文介绍,因而试译全诗全文,与天文爱好者们共事。  相似文献   

15.
《天文爱好者》2011,(7):5-5
在电子星图大行其道的今天,纸质星图仍然是天文爱好者手边不可或缺的工具。多年以来,我国天文爱好者们所使用的多是翻译或者翻印自国外的星图。现在,《实用全天星图》的出版弥补了这一缺憾。  相似文献   

16.
《天文学进展》2005,23(4):354-354
关键词是学术论文进入流通和引用的窗口。规范关键词的选择有利于检索和引用。按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关于在中国科协系统科技期刊中规范关键词选择的决定》,《天文学进展》要求发表在本刊的所有学术论文,必须在摘要后列出不少于4个关键词,但不应多于10个。  相似文献   

17.
《天文学进展》2006,24(2):188-188
关键词是学术论文进入流通和引用的窗口。规范关键词的选择有利于检索和引用。按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关于在中国科协系统科技期刊中规范关键词选择的决定》,《天文学进展》要求发表在本刊的所有学术论文,必须在摘要后列出不少于4个关键词,但不应多于10个。其顺序如下: 第一个关键词为该文主要工作或内容所属二级学科名称。第二个关键词为该文研究得到的成果名称或文内若干个成果的总类别名称。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天文历法的置闰方法判断《黄帝内经》历法是一部阳历,因此寻找早期历法中出现的阳历,发现《吕氏春秋》中的月令体系是阳历。比较其他学者对《黄帝内经》成书年代的分析,认为内经的成书年代应在秦汉之际。在此过程中,发现《吕氏春秋》十二纪的天象并不是该书成书的年代,推断是由于历史上月令的持续应用,现在看到的月令中的天象实际上是以东汉时期的天象记录为基准,上至公元前620年,下至公元900年的长时间观测记录的整合。  相似文献   

19.
1.本刊刊登反映国内外天文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和作者见解的述评、研究论文、前沿介绍、专题讲座、研究快报(应少于5000字)、学术活动报导和短评(均应少于1500字)。反映新思路、新手段、新成果的短评优先发表。  相似文献   

20.
李竞 《天文爱好者》2009,(12):89-89
皓首穷经书做枕,数黑论黄难获真。东西南北纵观宇,横空出世大英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