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从小受父亲的影响,我对星空很感兴趣,但一直没能“装备”起来。2005年我出差去了一次北京,专门参观了心目中的圣地:北京天文馆,带回来一台折反望远镜。当时迫不及待地使用望远镜、幢憬看到天象奇观的心情我永远都忘不了。  相似文献   

2.
两星期后,我从上海来到北京,当我走下火车时,没有想到有很多人来接我。过去,也常有人到车站接送,都是些熟悉的亲戚朋友。这次可不同,除了李元,其他人我都不认识。有科学院、中国科协的领导和一些年轻人。我生平第一次遇到这种场面,真有种“走马上任”的“官”感觉。翌日,到科学院向两位院长报到后,正式开始筹建工作。我住在北魏胡同的科学院招待所,那时中国科协和科学院都在文津街办公,早有人为我在那里安排了办公室。我一日三餐都在食堂就餐。吃午饭时人最多,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谈,煞是有趣。有一天,一位女青年一边吃饭、一边对我说:“那天在车站接到你以前,我们猜想你一定是西服革履、戴金丝眼镜。很严肃,不苟言笑,说话摇头晃脑、慢吞吞的。”她还表演起来,把在场的人都逗笑了。和年轻人在一  相似文献   

3.
詹想 《天文爱好者》2011,(12):48-50
随着“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下文简称天宫)和“神舟八号”飞船顺利发射并成功对接,我国又掀起了一股航天热潮。同时,许多人都很好奇,我们在地面上能不能用肉眼看到天宫,又能否用相机拍下它的倩影呢?答案是肯定的,不过要想看到其形状几乎不可能,且听我慢慢道来。  相似文献   

4.
有一位署名“lazy1004”的天文爱好者给我写信,表达了一个很具有代表性的疑问:天文学在学校中为何不受重视?他(或她)写道:“同为六大自然学科,偏偏没有开设天文课,即使有。也只是一个星期才一节的选修课。给我们上课的是一位地理老师.他是一位狂热的天文爱好者,但似乎比校长还忙。学校的望远镜坏了,校方也一拖再拖,迟迟没有联系人来修。这样的选修课在他们眼中是那么的不重要。所有的人都在为考试而忙碌。这让我感到孤独。为什么?!”  相似文献   

5.
我的天文梦     
长安一中是我心中向往以久的学校。在这里开始了我的高中时代,也是我踏上天文之路的起点。1996年9月,我来到一中不久,我就听说学校有一个天文兴趣小组和一个天文台。那时天文组正好要在高一级吸收新组员,由于我对此很感兴趣,所以就报了名。非常可惜,入围考试时...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90年代初在我刚刚接手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工作之际,认识了山西的贺宪恒同志。那时大家都叫他“小贺”,而我一直叫他贺老师。现在想来,认识贺老师的近20年来,他一如我们初见:身材不高,永远的蓝制服外衣,脚蹬一双布底鞋,清瘦的脸上大大的眼睛里永远带着微笑。今天想来,这微笑依然是那么年轻,以至于直到他去世才知道他已经是50多岁的人了。  相似文献   

7.
2012年3月26日,天空中会上演一幕壮剧——金星、木星合月的美丽天象,在这之前的2月26日,也曾出现过一次“金木合月”的天象。在短短的一个月期间内,集中出现了两次“金木合月”实属少见,正是利用这难得一见天象出现的机会,我们青少年宫科普部决定深入社区开展“天文科普进社区”活动。因为往年我们搞的基本上都是“天文科普进校园”活动,像这种活动形式还是第一次。我们早在半个月前就与“休门街道居委会”取得了联系,居委会领导很重视、很支持我们这种想法,经过协商,他们负责组织小区居民,我们负责提供天文望远镜和辅导员。于是,前期准备工作就紧锣密鼓地开始了。  相似文献   

8.
不到美国不算出国我第一次走出国门是1980年,那时出国的人很少,把国外看得很神秘,刚到英国时,一切都感到新鲜。在英国,我们一般都住在私人家里,彩电、冰箱、洗衣机,样样令人羡慕。记得我第一次用到洗碗用的洗涤灵,还在给家人的信中描述了一番。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就听到了另外的声音,英国人抱怨和中国人打交道不容易,他们既不像日本人那样擅长行贿,又不像美国人那样趾高气扬,全用“尖头鳗”(英文“绅士”)的方式可行不通。当时的驻英大使是黄华,他在批评某些中国人时说了一句气话“到了英国还不知足,不到美国不算出国,那我也没出过国”。我才知道,原来美国比英国还先进!  相似文献   

9.
拍摄星空下很近的静物(以花朵为代表),且要令近景和星空对焦都清晰、曝光都正确,是一个很经典的拍摄题材。这个题材是日本著名星空摄影师宫坂雅博发明的,所以这个方法被戏称为“鸭脖大法”。最传统的“鸭脖大法”作品可能需要用手动镜头一次拍成,但改进后的方法,可以让只有自动镜头的人用两次曝光再后期合成的方法拍成,而且这样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10.
到现在为止,每一位《天文爱好者》的读者都应该已经无数次看到“国际天文年”这个短语了。大家都看饱了吧?好的,那么这次我要说的……还是国际天文年。不过这次确实是要说点不同的东西。  相似文献   

11.
生日通常都是用数字来表示的,天文爱好者却完全可以用一个天象系列来表示自己诞生的年月日。在这“天增岁月人增寿”的新年新岁,我们就说说怎样来编组一个人的天文生日密码。天文生日密码可以使一个人的生日显得更形象化、趣味化,甚至还多少有些“神秘化”,因为确实有不少人很希望从一些与自身有关的天体和天象来预测吉凶祸福。所以我们还要进一步分析一下构成天文生日密码的天体和天象与本人的命运是否有关。  相似文献   

12.
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似乎更加钟情于月亮。寂静的夜空,她带来的虽然只是那么一点点光明,却是那样的温柔可亲和延续了白天的生命。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脍炙人口的月下名句。“中秋节”更是将“赏月”定为我们中华民族每年一度的一个节日。除了皎洁的、银盘似的月亮,另一类很有观赏价值的就是月食了。图1是2007年3月3日的月全食照片。说起“三月三”,使我想起我们云南大理有“风花雪月”一说,即“下关的风,上关的花,苍山的雪,洱海的月”,  相似文献   

13.
小龙 《天文爱好者》2009,(10):66-68
对大多数天文爱好者来说,日全食之前的那十几天,意味着紧张、期待、兴奋。可对我来说,还意味着更多的一些东西——责任、压力、天天工作14个小时。我要干的事情很简单:尽最大努力、最大可能去准确“猜测”7月22日的天气。这件事完全是凭个人兴趣揽来做的,但或许也有那么几个理由:1、我经营“晴天钟”(自己开发的一个天文用途数值天气预报系统)已经有4年时间,  相似文献   

14.
“您上网了吗?”朋友们见了面都爱问上这么一句。现今,计算机网络已渗透到我们生活、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上网冲浪正逐渐成为许多朋友的新时尚。借助网络,我们可以得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天文知识当然也不例外。下面就让我带领大家到国内天文网络空间浏览一番,看看能否找到您感兴趣的去处。 天文研究机构网站 1999年4月中国科学院把国内各大天文台联合在  相似文献   

15.
刚刚过去的二月份,有两则新闻让我最感兴趣。 其一是二月五日美国宇航局(NASA)的深空网络(Deep Space Network,DSN)项目组向北极星方向发出了一组电波信号,内容是一首由披头士乐队演唱的歌曲“Across the universe”(穿越宇宙),他们期望它能被太阳系外的文明收听到。但与NASA的踌躇满志相反,我和不少人一样,对此有些担忧。这其实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相似文献   

16.
真有“外星人”吗仁清苑现在许多人对地球以外是否存在理性生命很感兴趣,其实,这是自古以来就困扰着人类的一个问题,现代人对那些不明飞行物(英文缩写为UFO)感到惊讶,却无从下手研究,因为可供研究的资料太少了许多不明飞行物样子象飞碟,它们不知什么时候就会突...  相似文献   

17.
上一期的“观测攻略”,我们已经给大家介绍了用相机拍摄日全食的几种常用方法。不过,如果你们这次计划去观测日食的是一个团队.那大家都拿相机直接拍日食难免会题材重复。  相似文献   

18.
太阳黑子、日晕、虹霓在古代都属于“天象”范畴。今天我们知道,太阳黑子的确属于天象,而且我们的先人早就注意到了这种天象,比西方人早了足足一千多年。至于日晕、虹霓,现代解释是它们属于“大气光象”范畴,是气象因素造成的。不过,黑子也好,日晕、虹霓也好,它们毕竟都起源于太阳,所以这里我们把它们合为一讲,以古代诗词中的黑子、太阳光象描述为线索,讲述一下有关这些“天象”的有趣话题。  相似文献   

19.
我的科普之路·李元·科普工作并没有一定的轨道和模式。路是人走出来的,而且各人有各自的道路。与其说我是一名科普作家,还不如说我是一个科普活动家。由于6741号小行星被命名为李元,我也成了被采访的“人物”,从已发表过的一些报道来看,不免有些走样,因此我愿...  相似文献   

20.
在人们的心目中,科学和政治是截然分开的,搞政治的人搞不了科学,搞科学的人玩不了政治。两族人群,彼此间还有某种成见。我国老一辈的天文学家,原南京大学天文系系主任戴文赛先生曾因传播过一句英语的名言,而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批判。这句英国人的名言是:“Politics is a dirty game”,即政治是一种肮脏的游戏。自古至今,搞学术的人都玩不过搞政治的人,历代学者被政治家坑害的太多了。通常情况下,也有一些学者从政,不过,这些学者往往不是真正的学者,徒有虚名,本来就没搞出什么名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