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多宝山斑岩铜矿床位于早古生代多宝山岛弧带上,地处兴安地块东缘,是东北地区正在开采的最大的超大型铜矿床。本文通过对含矿斑岩韧性变形构造序次的分析,发现矿石矿物的赋存状态除早期的星点状、细脉浸染状斑岩型矿化外,还叠加有后期沿片理面和糜棱面理分布的脉状、透镜状矿化。NW向韧性剪切变形造成原斑岩中的铜矿化发生迁移与再定位,使变形带中的铜矿化局部富集。在详细的矿区调查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的基础上,发现研究区存在五期岩浆侵入和三期成矿作用,其中早奥陶世花岗闪长岩(~478Ma)及中奥陶世花岗闪长斑岩(~460Ma)为主成矿期,晚三叠世更长花岗岩(225.8±0.4 Ma)产生弱铜钼矿化,中侏罗世安山玢岩(170±5.6 Ma)及早白垩世闪长岩(118.1±6.6 Ma)没有产生铜钼矿化。多宝山斑岩铜矿床受古亚洲洋及蒙古-鄂霍茨克洋两大构造域叠加控制,经历了多期构造-岩浆和成矿事件,发生了叠加改造。  相似文献   

3.
斑岩铜矿床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5.
6.
藏东玉龙超大型斑岩铜矿床成岩成矿系统时间跨度分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藏东玉龙超大型斑岩铜矿床是目前西藏发现的最大斑岩铜矿床,含铜岩体主要由早期石英二长斑岩及晚期正长花岗斑岩组成。本文用LA-ICP-MS法测定早期石英二长斑岩及晚期正长花岗斑岩锆石U-Pb年龄及Ar-Ar法测定钾质蚀变带黑云母的Ar-Ar年龄,发现玉龙含矿斑岩体早期石英二长斑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41.3±0.3Ma, MSWD=0.92)与晚期正长花岗斑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41.3±0.2Ma, MSWD=1.24)基本相同,也和黑云母Ar-Ar坪年龄(41.7±0.8Ma)及等时线年龄(41.3±0.8Ma)在误差范围内一致。玉龙斑岩铜矿早期及晚期岩体锆石U-Pb年龄一致表明含矿岩体在地质上的早期及晚期主要是岩浆在较短时间内脉动侵入所致。玉龙含矿岩体锆石U-Pb年龄(封闭温度约800℃)、39Ar-40Ar 年龄(封闭温度约300℃)及前人获得的Re-Os年龄40.1±1.8Ma(封闭温度约500℃)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表明含矿岩体岩体快速冷却,玉龙超大型斑岩铜矿床成岩成矿系统时间跨度小于1Ma。  相似文献   

7.
应立娟  唐菊兴 《矿床地质》2015,34(6):1309-1320
矿床成矿系列理论在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被广泛应用于找矿勘查实践。文章在以往矿床成矿系列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铜矿床的成矿系列进行了补充与完善,厘定出30个以铜为特色的矿床成矿系列。结合全国地质与成矿演化,分析铜矿床成矿系列在主要地质历史时期的特点与时空分布规律,其中,前寒武纪7个铜矿床成矿系列,矿床类型以变质型和岩浆型为主;古生代8个铜矿床成矿系列,矿床类型以海相火山岩型为主;中生代13个铜矿床成矿系列和新生代2个铜矿床成矿系列,矿床类型均以斑岩型和矽卡岩型为主。西藏地区铜矿找矿突破显著,新增2个全国范围的铜矿床成矿系列。矿床成矿系列的复合,是中国铜矿床成矿系列研究的重要成果和特色。  相似文献   

8.
斑岩铜矿产出在会聚板块边界,包括大陆边缘和岛弧环境。近年进一步认为多半形成在挤压弧系中。大型斑岩铜矿床不论与板块俯冲消减带关系密切与否,都与区域性深大断裂有关,常见于陆相火山断陷盆地边缘。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图以数学推演和计算机图形显示相结合的手段,对安徽沙溪斑岩型铜矿床多年来勘探成果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归纳分组,应用趋势分析方法揭示了沙溪斑岩型铜矿体的空间形态在不同构造部位的变化特征。结合全区的地质构造、矿化蚀变特点探讨了矿体空间分布与控矿构造以及矿化蚀变之间的对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趋势分析和计算机成图技术求得的矿体空间分布与矿区勘探揭露的结果有着较一致的对应性。  相似文献   

10.
楚雄盆地砂岩型铜矿床构造-流体耦合成矿模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韩润生 《地质学报》2010,84(10):1438-1447
砂岩型铜矿床是楚雄陆相红层盆地的典型矿床类型。在构造-流体-成矿体系的动力学演化中,该类矿床的形成经历了沉积-成岩成矿作用、改造成矿作用及后期断裂作用的演化过程:燕山中晚期形成煤-铜-盐"三色建造"和盆地流体;喜马拉雅早期构造-热演化形成褶皱圈闭盆地流体,来自基底的富铜流体沿同生断裂(隐伏断裂)上升将一些亲铜元素从深部带入煤层而被吸附,形成富铜的还原性流体(H2O-SO2-CO2-CH4(C3H8-C2H6)-HSO4-HCO3-型),还原性流体沿次级断裂、隐伏断裂和层间断裂及轴面变形带上升,与大气降水深循环淋滤膏盐层形成高盐度的氧化性流体(H2O-SO2-CO2-N2-CO-HSO4-型)在砂(页)岩相遇时发生水-岩相互作用,并封闭于高孔渗的砂(页)岩储层,在褶皱翼部或核部的中细粒砂岩和层间断裂带中形成层状、似层状矿体;喜马拉雅中期由于构造改造,在更次级断裂带中形成脉状矿(化)体。所以,该类矿床是褶皱构造圈闭盆地流体-含矿岩相和构造裂隙封闭成矿流体定位成矿的产物,是铜矿源、构造与流体三者耦合作用的结果,更好地解释了矿床既沿褶皱分布又沿含矿层定位及矿物、元素分带的主要原因。故建立了该类矿床的构造-流体耦合成矿模型。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多宝山超大型斑岩铜矿的成矿作用和后期改造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黑龙江多宝山斑岩铜矿的形成与加里东期的火山岛弧密切相关,并因海西期的岩浆活动进一步富集成超大型铜矿,在燕山运动时遭受改造。燕山期变形可分为两期,早期为陆内造山带发育及坍塌,构造线方向北东东,晚期为北东向断裂左行走滑。在此基础上剖析了铜山断裂的活动方式及对矿体的破坏。作为成矿期后的改造断裂,铜山断裂既切断了地质体、矿体和斑岩型矿化蚀变带,同时又起到了保护下盘矿体免遭剥蚀的重要作用。对铜山矿床成矿条件、特别是热液蚀变与铜山断裂“控矿”构造细节的配套研究表明:铜山矿区南部仍然隐伏着含矿蚀变环带的上盘,有矿体存在,为寻找超大型斑岩铜矿提供了可靠的证据。事实证明:深入研究成矿构造控矿规律是行之有效的矿床预测工作基础,细致研究成矿期后构造运动是在已知矿区寻找新矿体的捷径。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多宝山和铜山斑岩型铜(钼)矿床的高精度航空物探综合异常:高精度航磁为弱正异常;航空伽玛能谱测量总道、钾道、铀道为弱相对高异常,钍道为弱相对低异常, F参数有明显相对高异常;航电异常实分量为高(峰)值异常、虚分量为低(谷)值异常.根据多宝山和铜山斑岩型铜(钼)矿床产出的地质环境、岩石蚀变特点,以及实测的岩(矿)石物性参数和航空物探综合异常特征,探讨了斑岩型铜(钼)矿床引起航空物探综合异常的前提条件,并认为航空物探综合站测量是普查斑岩型铜(钼)矿的一种有效的物探方法组合.  相似文献   

13.
西藏厅宫铜矿激电异常特征及找矿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伟寿 《物探与化探》2003,27(3):180-183
通过对西藏尼木县厅宫铜矿激电异常及其特征的分析研究,指出了在该成矿地质-地球物理背景上用物探电法寻找斑岩铜矿的思路及方法技术,并就有关找矿效果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希望对在冈底斯带应用勘查地球物理方法探寻斑岩铜矿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红卓铜矿具有很好的斑岩铜矿找矿前景,研究区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铜矿床为岛弧型斑岩铜矿,成矿岩体具有壳幔混合岩的特点;通过对斑岩体、蚀变分带及找矿标志研究,建立了红卓斑岩型铜矿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15.
AN INTRACONTINENTAL EXTENSIONAL TECTONIC SETTING FOR THE ORIGIN OF YULONG PORPHYRY COPPER DEPOSIT IN EAST TIBET  相似文献   

16.
在黑龙江多宝山斑岩铜矿床的花岗闪长岩中获得了锆石SHRIMP U-Pb同位素年龄453.2~486.9 Ma.结合野外地质接触关系,这个年龄是多宝山斑岩铜矿床的成岩成矿年龄.而以往测定的311~219 Ma成岩成矿年龄,应该是成矿期后岩浆活动所引起的热叠加事件年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形成于火山岛弧环境,与多宝山组火山岩形成环境一致.  相似文献   

17.
大兴安岭中南段铜成矿带已探明铜矿床众多,矿化类型主要为热液脉型与斑岩型.布敦化铜矿床由于同时存在两种矿化类型而备受关注,然而针对该矿区内相邻两个矿段(金鸡岭、孔雀山)成矿特征差异性缘由尚未得到解释,有关该矿床成矿机制综合研究尚显薄弱,整体成矿模式亟待建立.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认为布敦化矿区如此小范围内存在两种矿化类型,有可能与晚侏罗世成矿阶段构造演化的不同相关。布敦化挤压带两侧地质体发生垂向位移,孔雀山矿段所在部位(上盘)相对上升,得以形成浅成高温热液脉型铜矿.(165±2)~151.95±0.73Ma,极有可能在金鸡岭矿段深部存在当时未上升的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其内、外接触带极有可能形成浸染状铜矿化,可以作为今后该矿段找矿方向.在上述认识基础上构建布敦化铜矿床成矿模式,为揭示大兴安岭中南段铜多金属成矿规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多宝山铜矿硫同位素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宝山铜矿是一大型斑岩铜矿床.矿床位于大兴安岭隆起带与松辽沉降带的接舍部位.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是奥陶系中统多宝山组地层岩性主要为安山岩、凝灰岩、凝灰质砂岩、砂岩;侵入岩主要是华力西晚期花岗闪长斑岩和花岗闪长岩;围绕花岗闪长斑岩体具有蚀变分带现象,由内向外分为钾化带-绢云母化带-青磐岩化带,矿体多产于绢云母化带内;研究表明,多宝山铜矿形成于中低温条件下,矿体内金属硫化物具有分带性,由矿体中心向边缘依次是斑铜矿-黄铜矿-黄铁矿.文章对多宝山铜矿硫同位素空问分布特征以及与矿体富集部位的对应关系进行了分析,并解释了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小赛什腾铜矿受控于加里东期花岗闪长斑岩及细粒闪长岩体,在岩体内部的构造裂隙系统中发育钾长石化、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等围岩蚀变,矿体主要赋存在钾长石硅化带内;共有3个铜矿体,矿化以铜为主,伴有金钼矿化;矿石类型主要为细脉状、细脉浸染状及浸染状。矿床具有斑岩型矿床的特征,预测可达中型规模。  相似文献   

20.
小赛什腾铜矿受控于加里东期花岗闪长斑岩及细粒闪长岩体,在岩体内部的构造裂隙系统中发育钾长石化、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等围岩蚀变,矿体主要赋存在钾长石硅化带内;共有3个铜矿体,矿化以铜为主,伴有金钼矿化;矿石类型主要为细脉状、细脉浸染状及浸染状.矿床具有斑岩型矿床的特征,预测可达中型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