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刘树江 《地球》2013,(5):47-49
正作为每年重要的政策风向标,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家庭农场的概念,在这一春风的吹拂下,全国各地家庭农场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2013年3月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江苏、上海考察时,专门调研家庭农场运营情况。李克强指出,家庭农场、股份合作、专业合作等适度规  相似文献   

2.
岳尚华 《地球》2013,(12):23-25
正11月15日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公布,明确提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决定》的说明中指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主要是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试点。由此可见,农民的财产权利是促进农村土地流转、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环节。农民的财产权利有哪些?怎么让农民获得这些权利?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  相似文献   

3.
蓝颖春 《地球》2015,(3):40-44
<正>农村土地承包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是近年来备受各界关注的一个热门问题,近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此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从2009年开始,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先后组织了几批试点。不久前农业部会同中央农办等六部门联合下发文件,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确权登记颁证工作,2015年春节前又共同召开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视频会议。近日在农业部新闻发布会上,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详细介绍了  相似文献   

4.
唐日清 《地球》2014,(8):102-103
农户在当地农村合作银行办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时,常常被银行以种种理由予以拒绝。银行拒绝办理该项业务的主要理由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目前尚属一种难以变现的无形资产,一旦到期贷款收不回,难以通过拍卖等方式实现这些资产的抵押物权。  相似文献   

5.
岳尚华 《地球》2013,(12):22-25
11月15日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公布,明确提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习近平总书记存关于《决定》的说明中指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主要是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  相似文献   

6.
根据三工河流域绿洲1978,1987年航片、1998年TM影像以及土壤、水文与社会经济资料,综合运用遥感、GIS、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指数模型、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及所提出的因子加权和指标,分析表征影响因子对区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影响程度,比较小规模家庭承包和大规模农场耕作的两种典型土地经营模式下的LUCC过程和驱动力.耕地、草地控制全区土地利用的基本格局,耕地、城镇村工矿用地面积逐年增加,家庭经营区林草地面积均大幅度减少,而农场经营区仅草地有所减少(减幅12.0%),林地却增加了(增幅13.7%);研究区前期(1978~1987年)土地利用变化比后期(1987~1998年)剧烈,家庭经营区土地利用变化比农场经营区剧烈.政策是土地利用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水资源是土地利用的先决条件,在政策的宏观控制和水资源的约束下,全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为人口和经济,主要的限制因素为土壤肥力和地下水埋深;家庭经营区人为驱动占主导地位,农场经营区自然因素的限制作用更加突出.影响因子波动越大的区域或时段,其土地利用的变化也越显著.  相似文献   

7.
根据三工河流域绿洲1978,1987年航片、1998年TM影像以及土壤、水文与社会经济资料,综合运用遥感、GIS、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指数模型、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及所提出的因子加权和指标,分析表征影响因子对区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影响程度,比较小规模家庭承包和大规模农场耕作的两种典型土地经营模式下的LUCC过程和驱动力.耕地、草地控制全区土地利用的基本格局,耕地、城镇村工矿用地面积逐年增加,家庭经营区林草地面积均大幅度减少,而农场经营区仅草地有所减少(减幅12.0%),林地却增加了(增幅13.7%);研究区前期(1978~1987年)土地利用变化比后期(1987~1998年)剧烈,家庭经营区土地利用变化比农场经营区剧烈.政策是土地利用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水资源是土地利用的先决条件,在政策的宏观控制和水资源的约束下,全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为人口和经济,主要的限制因素为土壤肥力和地下水埋深;家庭经营区人为驱动占主导地位,农场经营区自然因素的限制作用更加突出.影响因子波动越大的区域或时段,其土地利用的变化也越显著.  相似文献   

8.
根据三工河流域绿洲1978,1987年航片、1998年TM影像以及土壤、水文与社会经济资料,综合运用遥感、GIS、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指数模型、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及所提出的因子加权和指标,分析表征影响因子对区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影响程度,比较小规模家庭承包和大规模农场耕作的两种典型土地经营模式下的LUCC过程和驱动力.耕地、草地控制全区土地利用的基本格局,耕地、城镇村工矿用地面积逐年增加,家庭经营区林草地面积均大幅度减少,而农场经营区仅草地有所减少(减幅12.0%),林地却增加了(增幅13.7%);研究区前期(1978~1987年)土地利用变化比后期(1987~1998年)剧烈,家庭经营区土地利用变化比农场经营区剧烈.政策是土地利用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水资源是土地利用的先决条件,在政策的宏观控制和水资源的约束下,全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为人口和经济,主要的限制因素为土壤肥力和地下水埋深;家庭经营区人为驱动占主导地位,农场经营区自然因素的限制作用更加突出.影响因子波动越大的区域或时段,其土地利用的变化也越显著.  相似文献   

9.
《地球》2012,(5):82-83
为帮助职工再就业,开展项目开发,促进国有农场经济的后续发展,日前,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根据《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加强国有农场土地使用管理的意见》、《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收回国有农场农用地有关补偿问题的复函》以及我省相关文件规定,结合该县实际,制定了国有土地安置补助费使用意见。  相似文献   

10.
萧山农业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实施可持续战略,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是一个核心问题。通过对萧山土地资源的分析与评估,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为目标的技术措施,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改革开放25年,中国城镇化迅速发展,每隔十年经济社会发生一次大变化。第一个十年是上个世纪的80年代,以农村土地家庭承包为动力,推动经济发展上了一个大的台阶。第二个十年是上个世纪的90年代,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中国经济社会以外向型经济发展为重要的动力源,迅速地成为全世界最大的贸易体。到2013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量已达到4.16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成为典型的开放型经济大国。第三个十年,我们  相似文献   

12.
《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2,21(2):262-262
由江苏大学出版社出版、全军医学影像中心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王骏与江苏大学甘泉教授主编的《医学影像技术操作指导(图示版)》日前出版发行。规范化的临床操作对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和新上岗的人员来说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3.
正"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的《归田园居》描述了优美惬意的田园农耕风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家一户、男耕女织曾经是中国人认为最美的田园生活。传统上,以家庭为主的农业经营是我国农业经济的最基本单位。  相似文献   

14.
刘奎峰 《地球》2012,(7):29-30
提起刘老庄,可能鲜为人知,但说起抗日英雄部队"刘老庄连"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刘老庄乡刘老庄村是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第3师第7旅第19团第4连82位勇士,在江苏淮阴刘老庄战斗中,与敌人展开殊死肉搏,全部壮烈牺牲。  相似文献   

15.
灵山游     
有缘前往无锡名胜——灵山寻美探美,是因了国土资源部在江苏开展全国土地日活动。我们媒体一干人受邀采访镇江、宜兴、无锡土地整理工作成果,东道主盛情,给我们挤出半天的时间感受灵山。  相似文献   

16.
对2005年改版后的江苏防震减灾网站访问流量进行多方位的统计,并通过统计数据对地震专业网站浏览者的情况做全面的分析,从而为地震专业网站今后的开发平台和发展方向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韩俊 《地球》2015,(2):71-73
<正>中央一号文件中聚焦的主题往往是国家当前需要重点关注和亟须解决的问题,在全年工作中具有纲领性和指导性的地位,因此历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会受到各界的高度关注。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必须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靠改革添动力,以法治作保障,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2,21(2):230-230
由江苏大学出版社主办的第三次全国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图书编委会暨学术研讨高峰论坛于2012年4月10日至14日在太原召开,来自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江苏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石河子大学、川北医学院、湖北医药学院等10余所高等院校的20余名专家与会。  相似文献   

19.
蓝颖春 《地球》2014,(3):10-11
改革开放25年,中国城镇化迅速发展,每隔十年经济社会发生一次大变化。第一个十年是上个世纪的80年代,以农村土地家庭承包为动力,推动经济发展上了一个大的台阶。第二个十年是上个世纪的90年代,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中国经济社会以外向型经济发展为重要的动力源,  相似文献   

20.
王睿 《地球》2013,(9):100-101
生态农业复垦是根据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土地复垦技术和生态工程技术,对因采矿损毁的土地进行整治和利用。文章利用能值分析理论构建复垦区评价指标体系,对复垦区能值投入、产出状况、环境承载状况以及土地利用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生态农业复垦是潘家窑井工矿土地复垦的发展方向。农业生态复垦不仅能整治因采矿活动损毁的土地,恢复、改善矿区的生态环境,有效增加矿区耕地面积,而且有利于促进矿区农业长期、快速、稳定发展,具有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