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铊(Tl)是典型的毒害重金属元素之一,对生物体的毒性高于汞、镉、铅等元素。金属铊的熔点较低(303℃),大多数Tl盐的熔点沸点也较低,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因此含Tl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过程极有可能将大量的Tl带入到大气环境中,特别是含铊矿石的冶炼、燃煤发电等工业生产过程。大气细颗粒物(包括PM10和PM2.5)是大气环境中组成最复杂、危害最大的污染物之一。大气细颗粒物中的痕量重金属  相似文献   

2.
<正>铊(Tl)是一种典型的毒害重金属元素,其对生物体的毒性远大于Hg、Cd和Pb等元素,严重的铊中毒可导致神经植物人甚至死亡[1]。铊的含量通常较低,但某些硫化物(Pb、Zn、Fe、Cu等)矿物和煤矿中会富集铊,含量可达上千ppm。作为有色金属行业中的高污染行业,铅锌冶炼排放的含铊等重金属废水对生态环境已构成严重威胁。2010年10月,广东北江中上游河段发现重金属Tl超标而震惊社会,典型涉铊  相似文献   

3.
由于中国西南低温成矿域独特的地质成矿环境,从而形成了矿种齐全,不同规模的矿床组合,特别是大型和超大型金属矿床组合.它们包括Tl、Hg、As、Sb、Cu、Pb、Zn、Cd、Ge、Sn、Au和Ag等在内的一套亲铜族元素组合的系列矿床.在矿产资源紧缺的今天,研究它们的成矿和找矿问题尤显重要.基于对Tl的亲硫亲砷性质、区域地质成矿环境、表生地球化学循环和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本文以铊矿床为例,从铊(含铊)矿物、元素组合、多岩性岩、生物成矿和表生地球化学5个方面对铊(含铊)矿床找矿某些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稀散元素也称分散元素, 是指在地壳中丰度很低(多为10-9级)、且在岩石中极为分散的元素, 包括镉(Cd)、锗(Ge)、镓(Ga)、铟(In)、铊(Tl)、硒(Se)、碲(Te)和铼(Re)等八种元素(涂光炽等, 2003).铊(Tl)是一种典型稀散元素, 也是一种剧毒元素.铊的地壳丰度为0.45×10-6(温汉捷等,...  相似文献   

5.
<正>铊(Tl)是典型的毒害重金属元素,具有蓄积性,是世界上公认的13种优先控制的金属污染物之一。其毒性大于Cd、Pb、Hg等元素。2010年10月份,广东北江饮用水源铊污染事件的爆发,震惊全社会。毗邻北江典型的涉铊企业某铅锌冶炼厂被责令关停整顿。笔者首次通过改进的BCR分级提取法及ICP-MS法分析典型含铊铅锌冶炼过程中铊的含量及在各个地球化学中的形态分布,了解其迁移转化特征,厘定铊  相似文献   

6.
<正>铊(Thallium,Tl)是一种高毒性的重金属污染物。Tl对哺乳动物的毒性高于Hg、Cd、Pb、Zn等元素[1]。其在环境中的富集机制、迁移转化行为、毒性和生物效应与其赋存化学形态密切相关[2-4],仅研究其在环境中的总量特征已不能阐明其环境地球化学行为。深入开展环境介质中Tl的化学形态及其演化特征研究,对阐明Tl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预防和控制Tl污染具有重要意义。黔西南铊矿区位于我国贵州省西南部,其行政区划上隶属于黔西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兴仁县回龙镇  相似文献   

7.
<正>铊(Tl)是一种剧毒重金属元素,其对生物的毒害作用远远大于Hg、Cd和Pb等元素。在自然土壤和沉积物中,Tl的含量一般很低。以国内为例,据1990年《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资料所示,全国土壤中Tl的平均含量为0.62mg/kg,沉积物中含量低则更低,如辽宁地区沉积物Tl含量低至0.30mg/kg[1]。随着国内一些含Tl矿床的开采和冶炼,大量的Tl被释放到土壤、大气和地表水中,通过沉降作用最终聚集在  相似文献   

8.
<正>铊(Tl)是一种高毒害的稀有金属元素,严重的铊中毒可导致神经植物人甚至死亡[1]。由于Tl这种剧毒重金属长期以来并不是我国环境监测对象,且大多数Tl化合物无色无味,Tl污染具有极大的隐蔽性。随着近年来广东北江和广西贺江等铊污染事件的爆发,铊污染逐渐引起重视。水体中的重金属容易沉降并汇集到沉积物中,导致重金属的富集和污染。一旦水体环境条件如氧化还原电位,p H值、温度等发生变化,沉  相似文献   

9.
贺州地区是重金属铊污染高发区,本文以贺州石龙河上游段为重点研究区,采用等间距取样,开展地下水重金属污染调查,探讨地下水铊污染机理。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存在重金属铊、锰污染,Tl元素含量超标的地下水有3处,超标率11.5%,Mn元素含量超标的地下水11处,超标率42.3%。研究区地下水重金属铊污染主要分布在矮山、莲花及莲花西侧村庄一带,矮山村民井地下水重金属污染最严重,Tl元素超标3.0倍,Mn元素超标19.0倍。研究区矿山抽排废水重金属Tl、Mn元素含量都未超标。对比研究表明,石龙河上游段地下水重金属铊污染来源不限于矿业活动,与地质环境背景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10.
袁莹  祝新友  王艳丽 《矿物学报》2011,(Z1):316-317
铅锌矿床中常具有较高品位的各种稀散元素,如镉(Cd)、镓(Ga)、锗(Ge)、铟(In)、铊(Tl)、硒(Se)、碲(Te)等,是近代发展尖端科技产业所急需的矿产资源之一。前人在对铅锌矿山中伴生有益分散元素的规模查定、分布规律及存在形式等研究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程度的资料和经验。为了更有效率地开展我国铅锌矿山中稀散金属资源的评价工作,有必要对这些基础和现状  相似文献   

11.
<正>铊(Thallium,Tl)是一种剧毒的重金属元素,对哺乳动物的毒性高于泵、镉、铅和锌等元素,为美国环保署规定的优先控制污染物之一[1]。为加深了解Tl的环境化学行为,笔者对其提取方法、化学形态与定量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和最新动态进行简要的综述。土壤、沉积物和市政污泥等包括Tl的重金属元素提取方法主要采用"BCR连续提取法"。自Perez-Cid等[2]和Martin,R等人[3]使用Tessier等[4]提出的"连续提取法对"分别对市政污泥和河道沉积物的重金属进  相似文献   

12.
<正>铊(Tl)作为一种亲硫元素,常以类质同像的形式存在于硫化物(如Fe S、Zn S、Pb S)矿物以及硅酸盐矿物中。铊污染通常很少与铀矿冶联系在一起。然而,最近爆出广东某铀矿区废水中铊含量超标并被责令限期治理,使得铊污染概念的外延得到了进一步扩展。为追踪铀矿区铊污染内因,本研究开展了该铀矿区尾矿的半动态淋滤(Wang,et al.,2012),以掌握尾矿中铊释放的内在机制与通量。方法:采用去离子水模  相似文献   

13.
<正>铊(thallium,Tl)是最毒的稀有金属元素之一,严重的铊中毒可导致神经植物人甚至死亡[1]。由于其剧毒性,铊已被各国政府严格限制使用,故职业性的铊中毒鲜有发生,表生环境中的铊污染主要来源于含铊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铊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1~1.7mg/kg,平均值为0.7 mg/kg。据调查,广东省云浮硫铁矿和韶关凡口铅锌矿,都发现了铊的超常富集。但同时由于铊在这些矿床中高度分散,在资源利用中往往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多道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的广泛应用,铊(Tl)同位素成为当前非传统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Tl同位素的最新研究进展。Tl是自然界迄今为止发现的具有同位素自然分馏效应的最重的元素之一。自然界中Tl同位素分馏值ε205Tl(ε205Tl指样品与标准物质NIST SRM 997 Tl的205Tl/203Tl值的万分偏差)的变化为-6.8~+4.8,陨石中ε205Tl值为-18.8~+29.7。Tl同位素可用于示踪低温过程中的物质迁移、海洋沉积物沉积过程等,也可用于指示古气候的变化,以及佐证特定时期有机碳输出量。因此,Tl同位素可为深入了解局域海洋沉积环境的氧化还原条件、碳循环和海洋化学演化等提供新信息,将在地学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铊的丰度很低(0.75 mg/kg),相对比较而言,铊造成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像As、Cd、Pb、Hg等元素普遍,目前Tl尚未纳入各级环保部门的监测范围,尤其在我国土壤研究中常常排斥在研究对象之外.含铊资源在利用过程中会向环境排放大量的铊,并通过大气、水体或食物链直接或间接地进入土壤并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相似文献   

16.
含砷尾矿中砷(As)及伴生元素铊(Tl)等毒性元素易向周边水和土壤介质中迁移,揭示尾矿中毒性元素的矿相特征及其释放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某雄黄矿区含砷尾矿为研究对象,结合化学分析、矿物学表征等手段,通过静态浸出实验探究含砷尾矿中As和Tl的矿相特征及其释放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含砷尾矿中As和Tl的环境行为明显受到其矿相特征及赋存形态影响。矿物学分析结果显示尾矿中As的主要矿物相为砷铂矿和砷铁矿,矿物解离度表明砷矿物处于风化状态,As释放风险较高;而Tl则以伴生元素形式存在于Ca、Mn和Mg等矿物相中,这些矿物的沉淀溶解控制着尾矿中Tl的释放。尾矿中As主要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存在,Tl主要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存在。酸性浸出条件下金属的活性态比例增高,可交换态As由0.29%上升至1.67%,可交换态Tl从5.46%升高至8.67%;尾矿中As释放加强而Tl受到抑制,表明尾矿中As与Tl释放存在竞争关系。As的浸出符合双常数模型,为多因素控制的物理和化学过程;Tl的浸出符合抛物线扩散模型,由结构掺入和表面吸附等扩散机制控制。本研究明确了含砷尾矿As和Tl的释放特性、化...  相似文献   

17.
<正>铊(Tl)是典型的稀有分散元素,其天然丰度为8×10-7,克拉克值为0.48,是国际上确定的最毒元素之一[1]。其被广泛的应用于电子、合金、玻璃、医药、化工等行业[2]。铊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各种水体,但由于含量普遍较低[3],且具稀有分散特性,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并未列入生活饮用水标准的检测项目。如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水质准则》、《欧盟饮用水水质指令(98/83/EC)》、《日本水质标准》和我国《生活饮用  相似文献   

18.
<正>铊(Tl)是一种稀有、分散重金属,它对哺乳动物的毒害作用远远大于Hg、As、Cd、Pb、Cu等重金属,仅次于甲基汞,对人的致死剂量仅为10~15 mg/kg[1]。Tl在自然界中有一价(Tl(I))和三价(Tl(III))两种价态,但Tl(I)更稳定,广泛存在于环境中。而Tl(I)(1.49?)与K(I)(1.33?)离子半径相近,其毒性表现为对动植物的无差别吸收,毒害作用远远大于常规重金属。近年来,由于含Tl资源的开发及利用过程中向  相似文献   

19.
铊(Tl)是一种战略性关键金属,在高科技领域具有重要用途。作为“稀散元素”之一,Tl主要富集于低温贱金属硫化物矿床中,黄铁矿和白铁矿是其主要载体矿物。滇东北火德红MVT铅锌矿床中黄铁矿和白铁矿显示Tl的富集,其中白铁矿中Tl含量显著高于黄铁矿,为探究Tl在不同矿物之间的差异性富集机制提供了理想对象。本文对火德红矿床共生黄铁矿-白铁矿开展系统的结晶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结果表明,热液黄铁矿、白铁矿晶粒组构具有一定继承性,与闪锌矿紧密共生,暗示为同一成矿事件的产物。激光剥蚀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原位微量元素含量分析结果显示,黄铁矿和白铁矿中的Tl含量分别为127×10^(-6)~516×10^(-6)和356×10^(-6)~1046×10^(-6),不同含量测点Tl的激光剥蚀时间分辨元素信号曲线均较为平滑,暗示Tl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进入黄铁矿和白铁矿晶格。透射电镜(TEM)进一步证实Tl类质同象直接替换Fe为主,即2Tl^(+)←→□(空位)+Fe^(2+)。结合黄铁矿和白铁矿中Tl与Zn含量的正相关关系,本文认为白铁矿中Tl的超常富集可能与偏酸性条件下富Tl、Zn和Fe等金属成矿流体有关。综合研究表明,火德红矿床黄铁矿与白铁矿中Tl的差异性富集与晶体结构、Tl赋存状态无关,而是流体成分、物化条件共同制约的结果,受到矿物和矿床等不同尺度苛刻成矿条件的影响。与闪锌矿共生的白铁矿是未来寻找铊资源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20.
铊在自然界中主要呈分散狀态存在,在各种地質体內它的含量一般为十万分之几至百万分之几。铊的矿物在自然界中发現非常少:如紅铊矿TlAsS_2、輝铊锑矿(TlAs_2SbS_5)、硫砷坨鉛矿(Pb,Tl)(Cu,Ag)As_5S_(10)和硒铊銀銅矿(Cu,Tl,Ag)_2Se。前两种矿物常与砷、銻的硫化物及鉄的胶狀二硫化物共生,硫砷蛇鉛矿則与各种硫砷化物和硫輝銻矿以及铅、鋅和砷的硫化物共生。对少数铊矿物的共生組合研究后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