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淦铭 《中国地名》2014,(8):39-41
楷书又称正书、真书,是与篆、隶、草、行并立的一种书体。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历代名家辈出。楷书的名家很多,历史上把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并称"楷书四大家"。柳公权(778-865),字诚悬,唐代著名书法家,汉族,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柳体"与"颜体"齐名,并称"颜筋柳骨"。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名》2014,(8):36-36
楷书又称正书、真书,是与篆、隶、草、行并立的一种书体。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历代名家辈出。楷书的名家很多,历史上把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并称"楷书四大家"。欧阳询(557~641),汉族,潭州临湘(今长沙)人,字信本,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之一。欧阳询出生于衡州(今衡阳),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欧阳询祖父欧阳颁(498~563)曾为南梁直阁将军,父欧阳纥曾任南陈广州刺史和左卫将军等职。因举兵反陈失败被杀,并株连宦族。欧阳询因年幼幸免于难,被父亲好友收养。  相似文献   

3.
黄炜 《中国地名》2014,(8):37-38
楷书又称正书、真书,是与篆、隶、草、行并立的一种书体。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历代名家辈出。楷书的名家很多,历史上把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并称"楷书四大家"。颜真卿(709~784,一说709~785),字清臣,汉族,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中国唐代书法家。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和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  相似文献   

4.
孟念华 《地理教学》2014,(23):36-37
20世纪80年代,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约翰·M·凯勒教授提出了"ARCS学习动机设计模型",ARCS为注意(Attention)、关联(Relevance)、自信心(Confidence)和满足(Satisfaction)相对应的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其核心是"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写到:"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可见问题是创新的起源。  相似文献   

5.
将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由文字转化为曲线图,是"人口增长模式"一节中重要的知识点。"图"、"文"之间的相互转化,也是高中地理学习中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种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在学习了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高—高—低"模式、"高—低—高"模式、"低—低-低”模式)或四种类型(原始型、传统型、过渡型、现代型)后,我在黑板上画出这样一幅坐标图:  相似文献   

6.
一、师生纠错图表包括一般地图、景观图、示意图、解剖图、等值线图和统计图表等。1.思维误区分析【问题1】下图是一张反映"滴水叶尖"现象的照片。据此回答(1)-(2)题。(1)该现象常年出现在A.温带落叶阔叶林  相似文献   

7.
《西部资源》2013,(1):70-71
"稀土"一词源于芬兰化学家加多林(John Gado-lin)。1787年瑞典军人阿伦尼乌斯(C.A.Arrhenius)从斯德哥尔摩附近伊脱比(Ytterby)的一位矿工工头手里得到了一块形似沥青的重质矿石,这块稀有的矿石后来辗转落到加多林手里。加氏1794年从这块后被称作硅铍钇矿的矿石中分离出一种白色物质,经分析证明含有一种新的"元素"(后人称作钇土的Y2O3)。当时由于受古希腊哲学思想:世间万物皆由空气、水、  相似文献   

8.
"楷书"这个名称,历史上有两个意思。一是指具有法度,可作为楷式、模范的书法。清代刘熙载《艺概》中说;"楷无正名,不独正书当之。汉北海敬王睦善史书,世以为楷,是大篆可谓楷也。"卫恒《书势》云"王次仲始作楷法",是八分为楷也;又云"伯英下笔必为楷",则是草为楷也。另一个意思则是指正楷字。因为有这两个不同的含义,故古往今来,在楷书的界定、起始和外延等问题上争议很多。  相似文献   

9.
一、教材分析1.文本范围:"形式多样的国界"由领土、国界、国界的多样形式构成。这部分内容既是对之前所学的"景观?地图篇"中相关知识进行渗透,又为后面学习各个国家的地理知识打下基础。2.文本广度:国家领土由领陆、领水(内水、领海)、领空、底土构成,是一个立体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西部资源》2014,(6):6-6
近日,鄂尔多斯市国土资源局积极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关于印发鄂尔多斯市关于整治"会所中的歪风"工作方案的通知》和《关于转发关于进一步整治"会所中的歪风"的通知》(鄂群组办发【2014】40号)文件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落实市纪委和市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相关要求,坚决反对"四风",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要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自治区28项配套规定和市委21条具体规定精神,确保不发生出入私人会所、吃喝玩乐等违规违纪行为,不接受和持有私人会所会员卡,自觉克服各种陋习,时刻做到廉洁守纪。  相似文献   

11.
杨玉君 《地理教学》2014,(22):56-58
关于"昼夜长短变化规律"的教学目标,《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的相关建议是:(1)认识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2)分析昼夜长短变化规律的成因;(3)分析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以及人类活动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其中,第三条更为重要。针对近几年的高考,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若干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2.
曾卉妍 《地理教学》2014,(21):25-26
《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是高中地理知识的必要载体。"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文综试题都注重对区域的考查,区域地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区域地理是研究整个地球或行政分区的自然地理(地理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湖泊、土壤、植被等)和人文地理(民族、人种、人口、城市、交通、经济发展等)的地理学科分支。如果按部就班进行传统式教学,从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  相似文献   

13.
张文 《地理教学》2014,(14):22-24
本节的内容设计主要是依据新课改精神与迁安一中提出的"三熟"理念和高效课堂"六环节"教学模式。通过"问题"的形式开展教学,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具体体现在:第一,运用地图(图表、资料等)的能力,即通过读图培养学生分析、说明、归纳的能力;第二,指导学生在新材料新知识情境下提取信息,实践联系理论的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4.
苏军超  陆骏 《地理教学》2012,(12):40-42
一、学习目标设定 1.基础分析 (1)课标分析本节内容对应的课程标准是: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本条课程标准内容表达了两个要点:一是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这是"标准"要求的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15.
牛录 《中国地名》2014,(7):35-36
鬼谷子,姓王,名诩,又名王禅,号玄微子,春秋末战国初人。"王禅老祖"是后人对鬼谷子的称呼,是先秦诸子之一。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其实也是兵家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战国策》)。另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之说(见《孙庞演义》)。鬼谷子与老子、孔子等齐名,在"九流十家"中创立纵横学派,被尊为纵横家鼻祖。然而,2000多年来,关于鬼谷子的故乡在何处,却一直争论不休。  相似文献   

16.
贺丹君 《地理教学》2014,(15):16-19
英国学者爱德华·德波诺(ed-ard.de.bono)提出的关于思维训练中的"滑过"现象在地理教学中也普遍存在。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当下地理教学中"滑过"现象产生的原因,从"突出重点,重构教材;研究学情,因材施教;引导质疑,突出主体;激励创新,共享生成;重视概念,提高素养"五方面入手,寻找消除"滑过"现象、塑造有效课堂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教学设计最早可追溯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他们的一些思想渗透在教学设计中,20世纪60年代在国外形成的一项教学技术于80年代渗透到我国,并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完善。我国从2001年开始新课程改革(九年义务教育)(2001年6月颁布《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由此掀起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研究高潮,由传统"经验型"写教案向现代"研究型"的教学设计转变。2004年高中进入课改实验,2004年成为传统教案与现代教学设计转型的"分水岭",传统教案一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8.
吕新美 《地理教学》2014,(21):32-34
【课标要求】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教学目标】1.知道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是地图的基本要素,并了解地图基本要素的重要性。2.运用"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等已有知识和信息,掌握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重难点)3.了解野外辨别方向的方法,增强野外生存能力。【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等方法。【教具准备】画图纸、课前量取的自家客厅的长度和宽度、实物展台等。  相似文献   

19.
地理教学案例既是辅助教学的素材,也是教学内容的一种呈现方式。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在"区域可持续发展"部分,明确提出案例教学的要求。以"区域可持续发展"部分为例,进行了四个版本高中地理教材案例选取比较研究,为教学实施提供依据,并从中提出了若干问题与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王森 《中国地名》2014,(7):52-53
井陉关,又称井陉口,隶属于河北省平定州(县)的故关,在平定县城东九十里的平定与井陉县界的万仞丛中,为战国时期所筑赵长城的重要关卡,冀晋通衢的战略要冲。历史上,井陉关的地位极其重要,它不仅是兵家必争的要地,而且是东西交通的必经之道。在古代交通工具不发达的情况下,其地位益加突出,久享"燕晋通衢"的盛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