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原则与方法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土壤质量标准是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基础依据。初步分析了西方发达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研究现状,着重论述了中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考虑土壤污染物生物毒性的影响因素,结合当前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的成果资料,提出了研究建立区域性地方标准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周亚利 《吉林地质》2007,26(4):109-112
随着改革及施工市场的需要,工勘施工企业都需要进行质量体系认证工作.2000版质量管理体系国家标准在总结1994版质量管理体系国家标准实践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以及与供方的互利关系.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科学总结了世界各国多年来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的经验,体现了质量管理的基本规律,是2000版GB/T1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国家标准的基础.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可以作为工勘施工企业制定质量方针的基础,工勘施工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可以运用这些原则领导本单位进行业绩改进.实际上,这些原则不仅体现质量管理的基本规律,也适用于工勘施工企业的全部管理.质量管理原则的提出和应用,为进一步提高工勘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科学性,乃至为提高工勘施工企业管理科学性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郭厚军  宫门零 《安徽地质》2010,20(2):143-146
临时性施工用电因作业时间短,用电器具的流动性大,作业环境比较差而成为施工作业管理的难点,这样的问题在地质队的野外作业机台表现的尤其突出。野外机台的临时用电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技术措施,二是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4.
周艳 《浙江地质》2009,(8):32-33
温州市国土资源局于2002年底达到档案管理省一级标准,对档案的规范化管理较为重视。但档案的规范化管理。需要依赖相对稳定的设施条件的保证,作为档案库房的容量程度,也是直接决定影响档案的规范管理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如何使档案保证入库空间,如何使档案的库藏管理有序和安全已成为当前档案管理的一个突出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逄礴 《探矿工程》2009,(Z1):182-186
土耳其贝帕扎里(Beypazari)天然碱矿溶解采矿项目是目前为止,世界最大规模的水平对接井工程,技术难度之高在国内外均属罕见,钻井工程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其钻井地质技术工作的难度。本文对施工实践中钻井地质工作的组织与管理经验进行了总结,对将来其他同类型钻井工程的地质技术工作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试论矿床成因的基本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回顾了作者矿床学研究经历和成果,据此探讨了研究矿床成因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机理。作者将系统论与历史观相结合,把成矿系统理论扩展为"源-运-储-变-保"五阶段过程,认为"储"即成矿机理是矿床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成矿基本机理可概括为"多因耦合,临界转换,边界成矿"。多因耦合指控成矿因素在同一时-空域中的最佳组合,是成矿的基本条件。成矿参数的临界转换是导致成矿作用发生,是成矿的决定因素。边界成矿也称"边缘成矿"或"界面成矿",是指矿床形成在地质体的边缘或两个地质体的界面,如板块边缘、盆地边缘。文中以多个实例说明广阔地质时-空边界成矿的普遍性,还提出了进一步研究成矿机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试论城市人工滑坡的若干问题——以大连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地质问题和地质灾害,城市边坡稳定和人工滑坡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有其独特的发生发展规律,过去的研究很少专门涉及这方面的问题。在城市建设日益发展规模日益扩大的今天,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对某些城市的影响日益突出,因此很有必要对城市人工滑坡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和探讨。本文以大连为例,探讨了城市人工滑坡的特点、形成的诱发因素和天然因素、它的分类和研究方法,并介绍了在大连的工程冶理实践,探讨了人工滑坡的防治与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陶奎元  沈加林  姜杨  余明刚 《岩石学报》2008,24(11):2647-2656
雁荡山岩石地貌由叠嶂、方山、石门、柱峰、锐峰、岩洞、天生桥和峡谷、涧溪、瀑、潭、湖等岩石地貌组合而成。其形成的地质学、岩石学基础是白垩破火山岩相与构造。不同类型地貌景观反映了这一破火山构造。断裂切割、重力崩塌与流水侵蚀是形成此类地貌的主要外动力地质作用。雁荡山岩石地貌在形态、成因和审美学意义上均有别于我国砂砾岩岩石地貌、碳酸岩岩石地貌和花岗岩岩石地貌。雁荡山地貌可作为流纹质火山岩地貌的代表。  相似文献   

9.
北塔山金矿床成矿流体成因及金沉淀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北塔山地区金矿床及矿点的含金石英脉与闪长玢岩、闪长岩及斜闪煌斑岩等岩脉及小岩体有密切的空间关系,其一般产于岩脉内部及其接触带附近。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流体为近中性低盐度和富CO2的K^+ ̄N^+(Ca^2+)-Cl^-型热液,推测主要属于来自深部的变质流体。金的成矿具多阶段特征。早期中-高温阶段减压引起CO2和H2S等组分溶解度减小和强烈挥发应是金沉淀的主要机制。晚期中-低温阶段,降温引起  相似文献   

10.
黄文清 《安徽地质》2012,(4):278-280
翡翠作为一种稀缺的宝石资源,近年来价格一路飙升,对翡翠成矿理论的研究也逐渐升温。本文简述了作为宝石级翡翠的主要产地--缅甸的硬玉矿床地质概况,综述了硬玉的四类成矿理论,包括岩浆成因、变质成因、双交代成因和交代成因,认为硬玉由硅酸盐熔体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直接结晶而成的观点比较科学合理。该岩浆成因理论根据硬玉的结构、包裹体、矿物组合、以及形成时的温压条件,推断出硬玉岩是岩浆在结晶压力低限为p>1.5GPa,温度变化范围在650~800℃之间的温压条件下形成的。本文对熔体来源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硅酸盐熔体可能与变质深熔的成岩成矿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
初论幔柱构造成矿体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红阳  侯增谦 《矿床地质》1998,17(3):247-255
从板块构造与板块边界矿床、超大陆旋回与大陆边界矿床、地幔热点与大陆内部矿床的角度 ,阐述了幔柱构造成矿体系的基本思想、分类、成矿特征及旋回性 ,提出了热幔柱和冷幔柱两个成矿体系和地幔热柱 -热点、地幔热柱 -大陆裂谷、地幔热柱 -大洋扩张、冷幔柱 -前寒武纪硅铝壳造山、冷幔柱 -显生宙硅铝壳 /洋壳造山等五个成矿系统 ,并初步划分了矿床成矿系列 ,例举了某些典型矿床。  相似文献   

12.
湖北白果园银钒矿床中银的成岩富集机制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白果园银钒矿床中不同形态和不同期次含银黄铁矿的研究,发现富银矿体在空间上与含银量高的黄铁矿密切相关,反映在时间上,趋向于成岩晚期富集,本文从热水沉积成矿的观点出发,结合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和含银黄铁矿的演化特点,探讨了银在不同成岩阶段所处的物理化学环境及其迁移富集条件,从而提出了银在热水沉积-成岩过程中的迁移富集机制。  相似文献   

13.
成矿单元划分原则和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强调,区域成矿图的编制原则和方法虽然应当以大地构造为基础,但却更应考虑成矿作用本身。成矿作用本身是确定成矿单元及其边界的首要因素。笔者在文中仍采用了成矿省这一概念。但与前人的用法不同,在这里,成矿省不仅具有空间概念,更为重要的是它具有时间属性。本文所说的成矿省是指在一定大地构造基础上,在相同或相似的地质背景中,在相同或相近的成矿时代,经相同或相关的成矿作用所形成的一种或彼此相关的几种矿床的分布范围。在此基础上划分成矿区(带)、成矿潜力区和成矿远景区。成矿区(带)是指根据所存在的矿床分布情况和成矿有利地质条件划分出的成矿单元。成矿潜力区是根据成矿有利地质条件划分出的成矿单元;潜力区内有时会存在有关矿床的矿化显示。成矿远景区是根据成矿有利地质条件推测(预测)出的成矿单元。根据这一思路,笔者提出了成矿单元的划分步骤以及在大地构造基础上划分成矿单元的原则框架,将克拉通地区的成矿单元按克拉通基底发展阶段、克拉通盖层发展阶段和后克拉通发展阶段划分成矿省;将造山带地区的成矿单元按造山带发展早期阶段、造山带发展晚期阶段和后造山带发展阶段划分成矿省;与基性-超基性岩带有关的矿床按其发育的断裂带、裂谷带和蛇绿岩带划分成矿单元。在克拉通和造山带晚期特别是后期发育的成矿单元,其界线可能与大地构造界线不尽一致甚至可能穿越构造界线。笔者结合中国情况对成矿单元进行了初步划分,例如华北克拉通东端的胶—辽菱镁矿-滑石-石墨成矿省、华北克拉通北缘的燕—辽铁-金成矿省、西秦岭华力西造山带的西秦岭铅锌成矿省和大兴安岭华力西造山带的大兴安岭多金属-铁成矿省以及这些成矿省中的成矿潜力区和远景区等等。这样的划分,实际上已经预示了找矿范围和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4.
"抽注式"注浆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孔隙性围岩注浆参数大多是根据浅表土的渗透系数确定的,这不适合深层土注浆。本文从注浆压力对浆液扩散影响最显著的特点出发,提出用注浆孔与抽水孔同时工作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使浆液水力坡度增大,增加浆液有效扩散半径,提高深表土层注浆效果。  相似文献   

15.
浅析安徽省新桥S-Fe矿田的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新桥(S-Fe-Cu-Au)矿田的成因,笔者在近10年野外系统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对野外地质的系统分析研究和部分硫、铅同位素测试,认为新桥矿田的形成经历了两期成矿作用,即沉积成矿作用和与岩浆活动有关的成矿作用。沉积作用形成了菱铁矿矿体和胶黄铁矿矿石等,而岩浆作用是形成块状硫化物矿体的主要原因。硫化物矿体围绕岩体具有岩体→磁铁矿、黄铁矿→黄铁矿、黄铜矿和自然金→黄铁矿和铅、锌矿的分布特征,原生金矿体具有围绕岩体呈环状分布的地质特征。形成富的块状硫化物矿体的成矿流体可能为类似矿浆的富硫化物流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