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同心锑矿床产于新元古界板溪群五强溪组,变质砂岩和板岩为矿体赋存的直接围岩.五强溪组地层中锑丰度高,比克拉克值高出90~500倍,比区域背景值高出3~25倍,为矿源层.由主干断裂派生而成的次级构造——断裂、裂隙、层间破碎带和层间剥离,都是矿体赋存的场所,通过华夏系断裂构造改造、迁移而富集成矿.矿床受一定的地层控制,改造富集作用明显,成矿物质来自地壳上部矿源层.初步认为同心锑矿为沉积-改造层控型矿床.  相似文献   

2.
杨甫成 《矿产与地质》1993,7(3):188-189
金霞金矿床产于元古界板溪群五强溪组变质石英砂岩和石英砂岩中.矿化富集受控于背向斜中不同级次的断裂构造.硅化、退色化和黄铁矿化是矿区金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3.
渣滓溪大型脉状锑矿中异体共生有白钨矿化,受同一层位(岩性)、不同构造期次(类型)控制。矿区位于2条NE向区域性逆冲断层所挟持的抬升断块内,岀露地层为新元古界板溪群五强溪组浅变质的碎屑-火山碎屑沉积岩;已发现含钨矿化(体)层28层,层控(岩控)特征明显;白钨矿化主要呈细脉状产于岩石节理裂隙中。锑矿化富集段亦为钨矿脉富集段,钨与锑为同源不同期的产物。构造应力是完成元素活化、迁移和沉淀富集的主要成矿机制,矿床属于动力变质热液成因。区内含钨(体)层众多,成矿空间较大,具有侧伏延深、分段富集的特点,其找矿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4.
渣滓溪锑钨矿床处于雪峰弧形构造带转弯内缘处,其空间定位和矿体展布受区域性北东向岳溪(F1)、马家溪(F2)两导矿断裂和控矿断裂F3控制,锑矿脉成群成带分布,沿倾向往深部向F3收敛,矿体变厚变富;且深部新发现数量众多的盲矿脉,矿体向南东侧伏,倾向延深大于走向长;白钨矿(化)层产于五强溪组第二段第三层凝灰质砂岩、石英砂岩的节理裂隙中,受构造、地层岩性两者控制;白钨矿(化)层与锑矿脉近于垂直相交,但充填于节理裂隙中的钨细脉则与锑矿脉产状一致;在锑矿脉密集分布地段及近锑矿体富集两侧,白钨矿化增强,两者形成异体共生矿床。根据矿区锑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分析,认为深部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5.
江东湾锑金矿床位于雪峰造山带中段,产在区域主干断裂控制的断块上升隆起区.矿体呈脉状、薄板状赋存于新元古界板溪群五强溪组上段浅变质岩系中.通过矿床成矿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垂向分带、找矿前景等方面的综合分析,认为江东湾锑金矿床是湘西龙王江金矿集区最具有找矿潜力的矿床.矿床浅部以锑或锑金为主,深部以金为主,且越向深部,金矿化...  相似文献   

6.
桃江县板溪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构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楚南 《湖南地质》1991,10(4):317-320
桃江县板溪锑矿,主要开采2号矿脉,它赋存在上元古界板溪群五强溪组上段,由中矿脉、东支脉和西盲脉组成,矿石矿物主要是辉锑矿,平均厚度0.40 m,平均品位Sb 25.48%,属燕山期中低温热液型锑矿床。矿区成矿构造V_2和V_(2-1)断裂,成矿前显张扭性,成矿期转化为压扭性质,西盲脉,则充填V_(2-2)断裂派生的“多”字型构造。它们为矿区富厚矿体提供了主要成矿空间,展示了构造与矿床的密切成生联系。  相似文献   

7.
溆浦县龙王江锑金矿带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鲍振襄 《湖南地质》1990,9(1):35-42
矿带主要赋存于板溪群五强溪组上段之韧性剪切断裂带内,由近80条规模不等、含金性不一的锑金石英脉组成。金的富集与金属硫(砷)化物关系密切,毒砂是其主要载金矿物。褪色带内硅化、毒砂化是近矿围岩标志,砷是其标型元素。  相似文献   

8.
湖南江溪垄金锑矿床赋存于新元古界板溪群五强溪组浅变质岩系中.成矿严格受NE向剪切断裂带控制.该矿系金锑共(伴)生矿床.矿体呈陡倾斜的交错脉状产出,沿走向、倾向变化均较稳定.金主要产于近矿蚀变围岩中,毒砂为金的重要载体矿物;锑的富集则与硅化关系密切.矿石为高砷含金锑矿石.以锑为主的选矿试验结果表明,主要回收对象为辉锑矿,并可综合回收金.  相似文献   

9.
司徒铺白钨矿床及其含矿溶液和岩体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质概况司徒铺白钨矿区位于沩山杂岩体西北部岩体之内缘.矿(脉)带呈北北东向展布,距岩体与围岩之接触带数至数百米.矿区南北两端分别以倒皮垄和肖家冲两条区域性断裂为界.矿区面积约8 km~2,从南至北,由杨家塅、牛喜仑-仑上和麻竹冲三个矿段组成. 1.地层从老到新,矿区出露地层有: 板溪群五强溪组(Ptbnw)为一套砂岩、砂质页岩、页岩和火山碎屑岩组成的复理石建造. 震旦系下统江口组(Z_1 j)、湘锰组(Z_1 x)、洪江组(Z_1 h)由碎屑岩组成.  相似文献   

10.
张建新 《湖南地质》1993,12(2):86-88,97
同心锑矿床受断裂和地层岩性组合双重控制,赋矿层位五强溪组曾被认为是主要矿源层,实际上留茶坡组和小烟溪组可能才是主要矿源层。本文对含矿断裂、矿床特征及主要控矿因素作了浅析。  相似文献   

11.
湖南雪峰山金钨锑矿带西带成矿规律和矿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雪峰山金钨锑矿带位于雪峰山弧形构造带上。西矿带包括有四个矿田,各矿田呈长圆形、等间距右行斜列。矿脉成群成组分布。矿床受地层(板溪群五强溪组)、岩性(浅变质细碎屑岩)和华夏系压扭性断裂控制带。富矿段呈柱状或板状聚集在断块中的次级构造交汇处,矿体延深远远大于延长。矿床的形成是在板溪群矿源层的基础上,经构造—变质作用的改造富集而成。本矿带有广阀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2.
陶金坪金矿区主要矿体均产出于新元古界板溪群五强溪组上段浅变质碎屑岩系岩层劈理化带由陡变缓的交接部位,严格受陶金坪―龙鼻桥复背斜控制,成带状分布,褪色化、硅化、毒砂化、辉锑矿化等与成矿关系密切。矿区内单个矿床规模均为小型金锑矿床,江溪垄―中都连接部位的晒谷岩矿段构造成矿条件好,重砂异常明显,预计能探明一处小型砷金矿床。芭蕉冲区域是江东湾矿段的北东延伸,伞溪坳区域水系沉积物异常明显,是下一步预查工作的选择靶区。  相似文献   

13.
湖南渣滓溪锑钨矿地质特征、富集规律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梦君 《贵州地质》2015,32(4):256-261
位于雪峰弧形构造带中段的渣滓溪锑钨矿床,其空间定位和矿体展布受区域性北东向岳溪(F1)、马家溪(F2)两导矿断裂和控矿断裂F3控制,锑矿脉成群成带分布,矿体向南东侧伏,倾向延深大于走向长;白钨矿(化)层与锑矿脉近于垂直相交,其富集地段与锑矿密集区一致,分布于锑矿脉Ⅰ脉组范围内。根据矿区锑钨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条件及富集规律分析,认为矿区深部及外围黑冲坑一带具有较大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4.
粤东宝山银(锑)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粤东宝山大型银(锑)矿床产于早侏罗世火山-沉积地层中,银、硫(锑)化物矿体呈脉状,沿下侏罗统金鸡组上段碳质页岩和粉砂岩的层间断裂中分布。矿床深部具青磐岩化蚀变,中部以黄铁矿化、硅化、碳酸盐化主,上部以硅化为特征。矿区自西向东锑矿化减弱,银矿化增强,在垂直方向上,60m标高之上为锑矿化富集带,0m标高以下为银矿化富集带,研究表明,区域早侏罗世火山-沉积地层可能是矿源层,矿床是与燕山中一晚期火山-次火  相似文献   

15.
板溪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板溪锑矿床是湘中锑矿矿集区内的一个中型石英脉型锑矿床,赋存于板溪群五强溪组浅变质碎屑岩中,受NE向的桃江—城步断裂带控制。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板溪锑矿流体包裹体类型包括富液相水溶液包裹体(Ⅰ型)、富二氧化碳包裹体(Ⅱ型)、纯液相包裹体(Ⅲ型)三类;流体盐度为w(NaCl,eq)=3.4%~7.7%,均一温度为181~331℃,流体的密度为0.78~0.92g/cm~3,矿区成矿流体具有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的特点,成矿流体的pH值为5.72,估计成矿压力为49~91 MPa,成矿的地壳深度为5.6~7.8km;均一温度与盐度呈正相关关系,成矿过程中两种流体发生混合作用而成矿。  相似文献   

16.
沃溪金矿床断裂构造控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沃溪金矿是一著名的大型综合矿床。在研究矿区的断裂构造特征基础上,论述了各期各级断裂构造控制沃溪矿床的空间展布、规模及形态的规律,这些断裂构造在其形成和演化过程中,使矿源层的板溪群马底驿组岩层的温度、压力和氧化还原条件发生变化,导致有用组分金、锑、钨及其伴生组份的活化、重新分配、迁移和集散,形成含金石英脉型矿床。  相似文献   

17.
桃江王家冲锑矿床地质特征及其科技咨询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楚南 《湖南地质》1994,13(2):79-82,90
桃江王家冲中型锑矿床,赋存在上元古界板溪群五强溪组中段灰绿色板岩中,背斜翼部的层间剥离、破碎裂隙是矿床形成的储矿构造,东西向断裂V_4、V_5为控矿构造。矿区一般见2~3层矿,平均厚度1.24m,平均品位Sb4.98%。矿石矿物主要是辉锑矿。矿床成因属燕山期中低温液型锑矿床。该矿床已有70年开采历史,去年曾出现资源危机,矿山面临关闭。笔者应邀赴矿对井下未知矿体进行预测,旨在指导生产找矿。由于科技咨询与生产找矿紧密结合,短时间内就取得了找矿突破,解了矿山燃眉之急,延长了矿山生产服务年限,社会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8.
渣滓溪锑矿是本队近年来探明的一处大型锑矿床。为继续扩大找矿领域,根据矿床控矿特征,开展了以F3断裂构造为主要对象的构造地球化学找矿工作。经初步实践检验,获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1 区域及矿区地质背景渣滓溪锑矿带位于湘西钨锑金矿带中段的西南侧,西南起自溆浦羊皮帽,经  相似文献   

19.
中国南方奥陶纪-志留纪之交广泛沉积了以五峰组和龙马溪组为代表的笔石页岩。基于对重庆巫溪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底部页岩段中近400件页岩样品中笔石丰度的统计及100件页岩样品有机碳含量(TOC,%)的分析测试结果,选择其中23件不同笔石丰度与TOC的页岩样品开展页岩中笔石体与围岩(非笔石体部分)TOC的对比实验,并结合能谱分析测试结果,探讨笔石与有机质富集的关系。初步研究认为:①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中笔石体的C、O等元素含量较高,其TOC明显高于围岩,是页岩有机质的贡献者之一;②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全岩TOC与笔石丰度及笔石体TOC相关性均较差,而与围岩TOC相关性较好,这指示着页岩中笔石丰度对有机质富集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0.
湖南保靖地区为页岩气勘探新区块,其页岩气地质特征和富集规律有待进一步研究。通过对区内沉积环境、储层孔渗、地球化学特征及地层含气性等研究,总结区内龙马溪组页岩气的地质特征; 根据生烃发育史、裂缝发育特征、滑脱层运移特征以及断裂作用等研究,探索页岩气的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 湖南保靖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有机质丰度较高,热演化程度适中,脆性矿物含量较高,物性特征较好,具备页岩气富集成藏条件; 页岩从二叠纪开始进入生气阶段,并持续到中侏罗世; 中侏罗世末期研究区形成隔槽式断裂褶皱冲断带,龙马溪组储层中形成垂直层面多组网状裂缝及顺层滑脱层; 湖南保靖地区龙马溪组具有“滑脱层运移、裂缝聚集、孔隙残留、断层封堵、高位富集、箱状成藏”的页岩气富集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