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北与广东省深圳特区毗邻。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的要冲。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组成。包括港(香港岛)、九(九龙半岛南部)他区的10个区和新界地区(九龙半岛中、北部及235个岛屿)的8个区,共18个行政区,总面积1084平方千米,人口630多万,其中98%以上是华人,外国人总共不到2%。香港是享誉全球的国际性大都会,每年流动人口达1000多万人次,大大超过了定居香港的人口数。香港原是广东省沿海的一个小渔村;秦汉时属南海郡。东晋时属宝安县。唐、宋、元、明属东范县。明万历元年归新安县管辖。清道光计…  相似文献   

2.
我们所说的香港,并不仅仅指香港岛或包括九龙在内的香港市区,而是广义的香港概念,它具体由香港岛及附近小岛,九龙括昂船洲和九龙城寨,以及新界包括附近的235个岛屿这三部分组成。整个香港地区的面积有1084平方公里(又有1069、1092平方公里之说),这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仅约占万分之一,所以素称“弹丸之地”。  相似文献   

3.
1997年7月1日零时,英国将结束它在香港长达150多年的殖民统治,中华人民共和国将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原为我国广东省新安县(今深圳市)的辖区。1842年,英国政府根据《中英江宁条约》强占香港,其后又根据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和l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等不平等条约,先后强占九龙、租借新界(为期99年)。这样,香港及周围近千平方公里土地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相似文献   

4.
卢佩莹  王波 《地理科学进展》2018,37(12):1623-1632
高铁的网络化规划和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内居民跨城活动提供便捷的快速公交式服务,是粤港澳大湾区形塑“一小时生活圈”的重要支撑。高铁站与城市公共交通的接驳在高铁出行链中占据重要位置,对更好发挥高铁时空压缩效应、提升居民高铁出行满意度、增加高铁出行选择及载客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融合交通理论与旅客换乘经历,提出高铁站与城市公共交通接驳理论框架与实地观察指标,并应用到广深港沿线香港西九龙站、深圳北站、广州南站的观察式调研中,分析和对比3个高铁站的公共交通接驳表现。研究发现:在信息衔接层面,香港西九龙站展现出更好的国际化形象与对特殊人群的人文关怀;在设施和服务衔接层面,深圳北站与香港西九龙站以商场作为公共交通换乘点/路线连接点的设计,优化了换乘环境;在车票制度衔接层面,广州南站与深圳北站更好运用信息化技术,便利换乘服务。最后,基于调研结论提出相关建议以提升高铁站点城市公共交通接驳水准,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相似文献   

5.
喜联美酒醉诸夏, 庆典高歌震宇寰。 九龙璧合耻辱雪, 七星斗转日月欢。 香江长江一水系,喜联美酒醉诸夏,庆典高歌震宇寰。九龙璧合趾辱雪,七星斗转日月欢。香江长江一水系,港岛宝岛两制连。回首沧桑百年梦,归我河山万代传。喜庆九七香港回归(鹤顶格嵌题组联诗)@黄思源  相似文献   

6.
1990年 1 2月~ 1 991年 1月从南极普里兹湾及其毗邻南印度洋获得的微小型浮游植物样品 ,经鉴定、分析表明 :调查海区有 5门 40属 1 2 2种、变种和变型 ,其中硅藻类占 73 .0 %,甲藻类占2 0 .5 %,其它仅占 6 .5 %。表层水样微小型浮游植物平均丰度为 2 5 5 1× 1 0 4个 /m3 ,其密集区主要分布在普里兹湾内邻近陆架区的 7站和西冰架与沙克尔顿冰架之间的以北海域 ( 3、 4、 2、 3、 1站及 1站 ) ;位于普里兹湾西北部海域断面 和 1~ 5站丰度最低。网采浮游植物平均丰度为 81 2× 1 0 4 个 /m3 ,其密集区则分布在普里兹湾邻近陆架区 ( 2、 4、 5、 7、 4、 5站 )和西冰架北部海域 ( 1、 3站 ) ;低丰度位于沙克尔顿冰架东部海域 (断面 、 的测站 )。微小型浮游植物垂直分布密集区位于测区中部 ( 3、 3站 )和东部 ( 3站 ) 0~ 5 0 m水体 ,水深1 0 0 m以下至 2 0 0 m随深度的增加而丰度逐渐减少。微小型浮游植物丰度与大磷虾的丰度和营养盐 (N、P、Si)浓度成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利用市场集中度中的CRn和HHI指标、空间格局统计中的标准差椭圆以及路径选择模型分析香港航运业的发展变化,结果发现:1)香港的自由港政策间接增加了香港港的货物运输量,促进其港口航运业的发展。2)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政策使得香港的港航运输业比20世纪80年代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航运业的发展速度位居世界前列。3)中国加入WTO促进了大陆和香港航运业的共同发展,但香港的吞吐量增速远远低于中国大陆的上海、深圳等港口。4)中国大陆的保税港区与启运港退税政策使得大陆的港口竞争力超越香港,香港的港航运输业进入缓慢发展期。即,香港的航运业的发展主要历经3个阶段:20世纪70―90年代的快速增长期、2000―2005年的稳定发展期、2005―2015年的速度放缓期。  相似文献   

8.
楚科奇海和白令海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与分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 1 999年 7月至 8月我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雪龙”号考察船在楚科奇海 ( 66°0 .3′N75°1 8.6′N ,1 5 3°36.5′W 1 74°5 9.5′W )和白令海 ( 5 5°5 9.8′N66°0 .3′N ,1 73°2 1 .1′E1 75°5 3.9′W)采集的 5 1份网采样品和 2 4份水采样品 ,鉴定浮游植物 3个门类 38属 1 2 1种 (含变种和变型 ) ,都是真核藻类。其中楚科奇海有 33属 1 0 3种 ,白令海有 2 5属 71种 ,两海区共有种 49种。这些种类可分为 4个生态类群 :( 1 )北极类群 ;( 2 )北极、亚北极北方类群 ;( 3)北方温带类群 ;( 4 )世界性广温类群等。主要优势种有楚科奇海的格鲁菱形藻 (Nitzschiagrunowii)、诺登海链藻(Thalassiosiranordenskioldi)和聚生角毛藻 (Chaetocerossocialis)等和白令海的西氏细齿状藻(Denticulaseminae)、柔弱菱形藻 (Nitzschiadilicatissima)、成列菱形藻 (N .seriata)和长海毛藻(Thalassiothrixlongissima)等。楚克奇海浮游植物的平均丰度 ( 8.32× 1 0 7个 /m3)远高于白令海( 1 .5 8× 1 0 6个 /m3)。文中还讨论了调查区浮游植物的分布特点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华南地区1961-2014年夏季长周期旱涝急转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慧  廖雪萍  陆虹  陈思蓉 《地理学报》2016,71(1):129-141
根据华南地区110个气象站1961-2014年5-8月逐月降水资料,计算夏季长周期旱涝急转指数(LDFAI),经与降水量和灾情比对,LDFAI能反映出华南夏季的旱涝急转特征.采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趋势系数计算,线性倾向计算,T检验,M-K检测等方法,对华南地区夏季LDFAI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 从整体上看,华南区域平均的LDFAI趋势变化不明显,但其强度呈显著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存在2个偏强时期和1个偏弱时期.② 从区域变化特征上可以分为5个主要空间区域,通过对各空间区域代表站的资料进行分析,1区(粤北和桂东北)和2区(粤西和桂东南)夏季LDFAI呈下降趋势,且1区下降趋势显著并在1988年发生了显著下降的突变;3区(粤东)和5区(海南岛)LDFAI呈显著上升趋势,且3区在1980年发生了显著上升的突变;4区(桂西)LDFAI呈现阶段性变化特征.③ 从年代际特征看,1区和2区LDFAI随年代下降,相应5-6月降水随年代增多.3区和4区LDFAI在1990s和2000s为较大值,该时段7-8月降水明显偏多.5区LDFAI随年代上升,相应7-8月降水随年代增多.  相似文献   

10.
1998 /1 999年南极夏季 ,作者随“雪龙船”在南极普里兹湾及其北部海区 (63° - 69°1 2′S ,70°30′- 75°30′E) 3条断面 2 4个测站进行浮游生物现存量和初级生产力的现场观测 ,研究叶绿素a浓度和初级生产力的分布特征。测区表层叶绿素a浓度为 0 .1 6 - 3 .99μg/dm3,普里兹湾内和湾西部四女士浅滩海域浓度在 3 .5μg/dm3以上 ;平面分布趋势从湾内向西北方向递减 ,深海区浓度在 0 .5μg/dm3以下。从垂向看叶绿素a浓度的最大值大多出现于 2 5m或 50m层 ,50m以下更深层的浓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 ,2 0 0m层叶绿素a浓度分布范围为 0 .0 1 - 0 .95μg/dm3。粒径分级叶绿素a浓度以微小型浮游生物的贡献占优势 (56 % ) ,微型浮游生物的贡献占2 4 % ,微微型浮游生物的贡献占 2 0 %。测区潜在初级生产力为 0 .1 1~ 1 1 .67mgC/(m3·h) ,平均值为 2 .0 0± 2 .80mgC/(m3·h)。高生产力区位于普里兹湾 ,平均现场生产力达到 0 .86gC/(m2 ·d) ;依次为陆架区、陆坡区 ,深海区生产力较低 ,平均现场生产力为 0 .1 7gC/(m2 ·d)。光合作用同化数较低 (1 .53± 1 .1 1mgC/(mgChla·h) )。粒径分级初级生产力以微小型浮游生物的贡献占优势 (58% ) ,微型浮游生物的贡献占 2 6 % ,微微型浮游生物的贡献占 1 6 %。浮游植  相似文献   

11.
天山雪崩灾害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天山广大山区雪崩灾害普查和野外台站定点观测资料写成。天山雪崩灾害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2.摧毁工程建筑;3.影响设施正常使用;4.破坏山地资源和生态环境。自然释放雪崩和人为释放雪崩构成灾害,是天山雪崩灾害的成因。随着山地开发不断扩大和深入,天山雪崩灾害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2.
香港水资源特征和供需水量平衡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季冰 《地理研究》1997,16(2):11-21
论述香港水资源特点与水量供需平衡问题,内容包括:(1)香港自然地理和水资源特点;(2)香港目前的供水来源;(3)香港目前总需水量及各行业、各地区需水量情况;(4)东深工程对香港的供水情况;(5)对未来香港供需水量的预估;(6)香港未来供水存在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北京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连作条件下NO3-N淋失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黄满湘  章申  张国梁 《地理研究》2002,21(4):425-433
分析评价了北京草甸褐土冬小麦 /夏玉米连作条件下NO3 N累积、淋失以及同氮肥水平的关系。设置 4个氮肥处理 :0、 1 2 0、 2 4 0、 360kgN/ha。在每一处理区 2 0、 40、 60、 80、1 0 0、1 4 0、 2 0 0cm埋设土壤溶液提取器 ,在试验地同期设置两个直径 0 48m、深 2m的原状土柱 ,氮肥水平为 0和 2 4 0kg/ha。土壤剖面取样分析发现 :不施肥种植降低土体NO3 N储量 ,施肥种植增加 0~ 1 0 0cm土体NO3 N储量 ,但只有 360kg/ha才能维持 1 0 0~ 2 0 0cm土体NO3 N储量 ,种植和施肥改变了土壤中NO3 N的含量和空间分布。利用土壤溶液提取器取得剖面2m处土壤溶液NO3 N年均浓度和土柱底部同期排水量估算得到大田不同氮肥水平NO3 N淋失年均通量分别为 :1 8、 2 41、 5 52、 1 7 1 2kg/ha ;施肥处理表观氮淋失百分率为 :0 33 %、 1 0 3 %、3 1 9%。试验结果有益于指导合理施肥和更好地认识农业氮肥应用与地下水NO3 N污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将粤港澳大湾区的珞珈一号辐射亮度数据和高精度土地类型数据融合,在区县级行政区划上构建分区逐步回归模型,获得大湾区2020年500 m人口格网数据并进行精度验证,从人口数量和密度、空间方向性和空间集聚分散等角度分析2020年人口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珞珈一号夜光遥感数据与土地类型数据的融合提高了人口空间化精度;2)大湾区人口数量与密度具有高度协同的空间分布关系,存在五大人口集聚区,分别是广州天河、越秀、海珠、荔湾和白云西南部组成的集聚区;东莞内部环形集聚区;深圳西、中和北部集聚区;港澳集聚区和肇庆端州集聚区,边缘城市人口稀疏;3)人口分布沿广州—东莞—深圳—香港方向性显著,说明经济水平是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4)人口集聚特征明显,68%的人口分布聚集在27.64%空间范围内,人口热点区位于东莞、深圳和香港一带,冷点区域主要分布在肇庆和江门内部。  相似文献   

15.
就粤港澳大湾区及其发展规划提出若干观点:1)粤港澳大湾区概念的关键词是"粤港澳",而不是"大湾区";2)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核心和实质,是促进粤港澳合作的拓展和深化,保障一国两制下香港、澳门的长期繁荣稳定,帮助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升粤港澳地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3)要在全球格局、国家战略中认识粤港澳大湾区的使命,在引领中国发展新高度、连接中国和世界、引领改革与创新三方面凸显其角色;4)粤港澳合作要从优势互补走向优势整合、从各施所能走向协同争取、从各有精彩走向共同缔造。  相似文献   

16.
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和GIS技术,构建福建省越冬期极端最低气温(Td)和4个等级冻害指标(-2℃Td≤0℃、-3℃Td≤-2℃、-4℃Td≤-3℃、Td-4℃)发生频次空间分析模型,根据荔枝冻害评价指标,对漳州市荔枝种植区进行区划。结果表明:1)漳州市荔枝种植区可分为微冻害区、轻度冻害区、中度冻害区、重度冻害区,其中最微冻害区、轻度冻害区、划区结果与实际荔枝种植分布较吻合;2)漳州市荔枝种植微冻害区、轻度冻害区主要分布在漳州市东南部及西北部低山丘陵,中度冻害区、重度冻害区主要分布在适宜区以西海拔较高区域。  相似文献   

17.
《地理学报》2016,(夏季长周)
根据华南地区110个气象站1961-2014年5-8月逐月降水资料,计算夏季长周期旱涝急转指数(LDFAI),经与降水量和灾情比对,LDFAI能反映出华南夏季的旱涝急转特征。采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趋势系数计算、线性倾向计算、T检验、M-K检测等方法,对华南地区夏季LDFAI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从整体上看,华南区域平均的LDFAI趋势变化不明显,但其强度呈显著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存在2个偏强时期和1个偏弱时期。2从区域变化特征上可以分为5个主要空间区域,通过对各空间区域代表站的资料进行分析,1区(粤北和桂东北)和2区(粤西和桂东南)夏季LDFAI呈下降趋势,且1区下降趋势显著并在1988年发生了显著下降的突变;3区(粤东)和5区(海南岛)LDFAI呈显著上升趋势,且3区在1980年发生了显著上升的突变;4区(桂西)LDFAI呈现阶段性变化特征。3从年代际特征看,1区和2区LDFAI随年代下降,相应5-6月降水随年代增多。3区和4区LDFAI在1990s和2000s为较大值,该时段7-8月降水明显偏多。5区LDFAI随年代上升,相应7-8月降水随年代增多。  相似文献   

18.
周强 《西部资源》2022,(1):64-68
本文综合广东省封开县某花岗岩矿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分析采矿终结的9段边坡,预测终结1号排土场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可能性较大;采场边坡和2号、3号排土场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可能性为中等;采矿活动对地形地貌景观和土地资源影响严重.划分4个重点防治区域(A-1、A-2、A-3、A-4)和一般防治区(C),提出几点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记者 :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主办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香港溢达集团承办的“新疆生态环境、文化遗产与经济发展论坛”国际研讨会于 2 0 0 2年 6月 2 1日在乌鲁木齐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为 :“保障生态安全、保护文化遗产、促进经济发展” ,中心议题为 :“可持续发展一机遇与挑战。”来自国际重要组织的代表、国内、外知名学者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政和有关厅、局、办领导参加了此次会议。为期 3天的会议就西部大开发以及中国加入WTO后西北干旱区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0.
浙江台风(热带风暴)灾害的若干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949-1992年的气象、水文和灾害资料分析,浙江台风灾害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登陆或严重影响浙江的台风日期与天文大潮期相遇机率高,沿海地区潮灾严重;2.台风大风是浙江沿海城市台风灾害危害的主因之一,且其危害具有连锁反应倾向;3.台风灾害对浙江农业的危害一般是直接和继发性灾害叠加而成的;4.台风灾害区的地理分布具有明显的山脉走向性;5.台风重灾年在年际分布上具有阶段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