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我国地震监测工作乃至防震减灾事业的核心基础,中国测震台网为地震监测预报和地震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站点参数包括站点经纬度信息和站点仪器信息。站点参数准确性,决定观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影响防震减灾工作和地震科学研究的效能。本文聚焦目前在网运行的全国测震台网1 182个站点,对其参数信息进行准确性校核,同时以仪器类型为索引,整理产出此站点的观测系统参数。在此基础上,对国家测震台网中心建立站点参数数据库进行站点元数据管理的最新进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
地震数据质量直接影响地震监测和速报的准确性及可靠性,对防震减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以上海测震观测资料为研究基础,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围绕测震台网运行率、波形可用率、台基背景噪声、干扰以及台网布局合理性,对测震观测数据质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发现:上海测震台网总体运行稳定,数据连续率较高;部分地震台站背景噪声偏大;受基岩出露影响,上海东部和西北部地区布设台站较少,导致地震监测能力较弱,测震台网布局有待优化。本项工作的开展对今后地震台站改造以及新台站建设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依托公共安全信息化工程,测震台网数据管理平台在数据资源池环境下,采用分层架构和模块化开发,实现了实时流波形接入和存储、站网基础信息管理、常规数据产品产出、针对特定地震的产品产出、波形数据质量分析等测震台网核心业务的信息化。通过平台的接口和界面,事件波形处理与服务、数据质量分析、震源参数基础数据库建设等测震台网业务取得了长足进步。该平台具有业务集成性、功能实用性、资源共享性和技术先进性等特点,有效提升了测震台网信息化水平,为测震台网现代化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阐述全国省级测震台网共享数据中地震目录数据整合的基本原则、工作流程、整合平台建设,以及对整合数据的分析认识.以6个省级台网1996年、2006年、2008年3年数据为例,从台网子台分布、单组定位事件和多组定位事件的发震时刻、震中位置、震级对比等几方面做分析.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地震监测工作的需要,继全国地震基本台网之后,在我国及各地区又相继建立了一批区域测震台网、流动测震台网、大震速报台网、763长周期台网等。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又出现了数字地震台网。数字测震观测技术与系统的出现无疑在测震技术与测震观测上是一次巨大的变革与进步,对各类测震台网的  相似文献   

6.
根据对测震台网台站方位角普查校正的工作要求,四川省地震局西昌测震台网采用STH-2型陀螺寻北仪对台网地震台站地震仪进行了方位角校正、方位标志安装和地震仪输出极性检测。通过陀螺寻北仪与地质罗盘仪定位地理正北方向两种方法相比较表明,采用陀螺寻北仪具有精度高,不受外界磁场或其它环境的干扰和影响的优点。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大部分地震台站方位角偏差超过规范要求。经校正后,台网所有地震台站方位角偏差小于1°,符合规范要求。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西昌测震台网的地震观测资料的可靠性和地震分析处理精度。  相似文献   

7.
张佑龙  金艳  夏仕安  李发 《华南地震》2012,32(1):99-106
安徽测震台网"十五"期间通过升级、改造、新建24个子台并汇集周边6省19个测震台站的数据,建成安徽省省级测震台网,极大提高了测震台网的监测能力、速报能力、数据产出能力。综合分析了安徽测震台网"十五"项目建设后的监测效能,并对进一步提高测震台网效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为作好“八五”期间我国监测台网的调整优化工作,国家地震局科技司针对测震台网的技术装备现状,采取了仪器更新与技术改造相结合的措施,以优化台网的技术装备系统。为解决测震台网中短周期地震仪存在的如记录初动不清、小振幅失真致使某些地震漏报、错报等问题,1990年我们所接到将DD-1地震仪记录器技术改造的任务。经仪器研制人员的努力,已  相似文献   

9.
曹彦波  李永强  曹刻  杨军 《地震研究》2007,30(3):285-290
分析了GIS技术应用于地震监测研究的现状和传统的测震台网选址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用"数学模型 GIS空间分析"进行测震台网选址的方法,主要包括影响因子评价模型的构建、台网基础数据库的设计及选址模型与GIS的集成等方面。以云南下关区域遥测台网的选址为例对选址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0.
2019年镜泊湖火山测震台网新增2个测震台后,共有5个测震观测子台对火山区进行地震监测.利用其观测数据,进行噪声功率谱和监测能力计算,绘制地震监测能力图,并与原测震台网监测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镜泊湖火山测震台网监测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可满足火山地震监测需要.  相似文献   

11.
采用百度地图提供的API,利用Java EE的MVC框架技术,为河北测震台网设计、开发了一套在线电子地图服务系统。该系统能够为管理员用户提供B/S模式的台站基础信息管理、台站电子地图服务和系统用户管理等功能。在河北测震台网投入运行后,显著提高了台站维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回顾西藏自治区地震监测台网发展历程,介绍西藏测震台网、地球物理台网和GNSS台网的建设与发展现状,并对西藏地区测震台网、地球物理台网和GNSS台网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建议进一步优化各类台网布局,提升西藏地区地震监测能力和地球物理参数获取能力,为防震减灾工作和地球科学研究提供高质量观测数据。  相似文献   

13.
从测震数据处理系统、通信链路、观测仪器一致性相融合出发,对观测场地处理方式、数据处理服务器配置模板、应急流动测震台网中心服务器配置优化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山西测震台网和流动测震观测中数据流流向优化,数据共享、处理和误差的降低,便于为流动测震台网中心提供可靠的地震三要素。同时,也使其在接入省测震台网中心数据处理系统后,较好地用于余震监测,为进一步研究震源特征、探索地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积累可靠科学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4.
15.
安徽测震台网接收邻省19个测震台站数据,评估该数据对地震监测能力效益的改进,并对今后提高测震台网监测能力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晋冀蒙交界地区微震事件监测能力,以现有固定测震台站为基础增设临时地震台,并组网形成高密度临时测震台网;本文系统介绍了该临时测震台网的架设、运行方式、数据产出等关键环节。通过1年多的运行,该临时台网的组建使晋冀蒙交界地区的监测水平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测震台网地震台站地震计方位角检验与校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7年8月—2013年9月甘肃省测震台网记录的549个MS≥6远震事件的P波资料,对所属44个地震台站分量方位等问题进行检核计算。考虑到地震计维修、更换等因素,提供了甘肃省测震台网地震台站按时间序列计算的方位角偏差及方位校正变化情况,以保障测震台网数据的连续性与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反演的方位偏差与文献[1]的结果基本一致,表明中国"十五"数字地震网络确实存在部分台站方位偏差较大等方面问题。因此,在进行现代地震学研究中应充分考虑台站地震计方位误差较大和研究时间段内方位角变动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数字测震台网中心自建立以来,数据产出与应用能力极大提高,数据应用范围也有很大拓宽。向预报中心提供波形数据、地震目录、地震观测报告和地震新参数等,进行地震会商和科学研究;向信息中心提供基础波形数据、地震信息,建立数据共享服务,进一步发挥了测震台网在防震减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山西区域测震台网的基本情况,分析总结近五年来山西省地震局监测信息中心测震台网室在完善管理制度、加强业务培训交流、细化工作目标等方面取得的经验,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为今后山西区域测震台网各项工作的改进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0.
辽宁地区地震目录最小完整性震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目录完整性震级MC是地震学中最为基础的研究工作之一,对完整性震级的科学评估,是进行地震活动性及其他统计相关研究的基础,同时MC也表征了台网监测能力的强弱。以1970年以来辽宁地震台网记录的目录为研究对象,利用"震级—序号"、"最大曲率"、"90%拟合度"等方法对辽宁地区不同时段的最小完整性震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1975年之后,随着辽宁测震台网的加密,MC逐步降低;在1989—2007年,辽宁地区一直处于MC1.5的较低的时段;2008年的台网改造对MC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达到了ML2.0,但在2012年已恢复。表明1989年之后,辽宁地区的测震资料较为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