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基于全国地震速报信息共享与服务系统,搭建河北地震官方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实现地震信息即时推送、避难场所查询展示、地震科普知识自动回复、震区灾情上报等功能,为地震部门与社会公众提供新的信息互动平台,可将地震成果及时有效地展现给大众。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微信公众平台信息发布情况,以及相关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分析了微信公众平台的推广应用情况,详细阐述了微信公众号信息推送内容、种类以及阅读转发等情况,分析表明用户关注度较高的热点信息主要有地震速报、地震目录和震情灾情类信息。同时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研究发现文章阅读量与转发分享量存在正相关关系,而阅读量与文章数量不存在相关性。并就研究结论提出应重视地震速报和灾情信息推送、创新信息发布内容和形式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微信是一种快速的即时通讯工具,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厦门市地震局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发布震情信息,收集灾情信息,提供应急避难场所信息,有效发挥了地震微信公众平台在城市防灾减灾中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提升了地震部门的公众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4.
地震信息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开发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一种新的即时通讯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利用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开发模式下的高级接口,实现震情信息的即时推送、历史地震查询、位置服务、应急避难场所查询和地震科普知识宣传等功能,从而扩展地震信息的服务渠道,提升地震行业公众服务能力,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借助微信平台传播速度快、受众广、影响力大的优势,能有效发挥"地震微信"在城市防震减灾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提升地震部门的服务能力。文章阐述了微信公众平台的概念,介绍目前地震微信公众平台的震情服务、地震科普、交互平台等服务功能,并对进一步结合地震系统的行业特点,增加完善地震系统官方微信功能对地震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互联网+”大背景下,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接口技术和第三方代码托管技术,设计湖北省震情速报微信公众平台。该系统对EQIM数据库时时监听,产出权威地震信息;实现地震查询、科普宣传等功能,为地震工作者和普通大众提供交互平台;地震自救、灾情上报等功能可为防震减灾工作带来便利。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震局地震应急响应信息服务平台是国家级震后各类应急产品汇聚与共享平台。平台为各级应急指挥人员提供全链条地震应急响应业务信息,为应急指挥决策提供信息支撑。平台具有地震应急服务响应等级信息服务、地震应急产品汇聚、现场灾情汇聚和应急响应工作资料支撑等功能。平台用户涉及中国地震局下属各单位,信息服务内容涉及指挥中心、地震速报、震情研判、灾情快报和现场应急。平台通过用户分组和任务分工实现业务管理和业务工作的无缝衔接,充分发挥整个地震局系统各单位的业务优势,实现各单位应急协同和业务联动,在多次重大破坏性地震应急期间迅速完成了信息的汇聚与共享,为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一直以来应急避难场所信息服务形式单一化、用户体验不佳、软件不易推广的现状,陕西省地震局结合微信这一在移动通讯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即时通信平台和百度地图高性能集群式LBS云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应急避难场所信息服务系统。本文详细阐述了系统架构以及用户信息管理和位置上报、应急避难场所云数据存储和检索、避难路线规划导航等关键技术实现思路和方法。该系统具有使用便捷、易于推广、云计算性能高、人性化设计等优势,目前,已成为陕西省地震局最为重要的信息服务平台,为公众灾后紧急疏散提供了便利,提升了地震部门信息服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为防震减灾信息化服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地震信息传播平台综合服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形成了微博、微信等新兴的信息传播方式,因其传播快速和便捷的特点已成为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本文基于地震信息传播的特点和新兴媒介平台的优势,通过对地震信息资源的分析,提出了建立以地震监测、震害防御、应急救援为主体的地震信息发布构架。同时,借助大众新媒体传播及时快捷、立体多元、全面覆盖的信息平台,可为公众提供丰富多彩的地震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0.
地震应急救援差异性查询平台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介绍了地震应急救援差异性查询平台的设计思路,包括多源数据处理与集成方法、查询方式与结果展示方式设计、系统架构设计、功能模块设计和关键技术等内容。地震应急救援差异性查询平台将来源于不同部门的影响我国地震应急救援能力的各类因素数据纳入到统一的管理平台,向各级政府、不同部门和相关地震应急人员提供便捷直观的信息查询服务,建立部门之间信息共享的桥梁,有效缓解了部门之间数据孤立的壁垒。  相似文献   

11.
针对地震日常信息和地震应急信息发布不及时、发布工作量大的问题,本系统通过EQIM系统和地震日报数据库获取数据,经过数据的解析和重组生成地震速报、地震快报和地震日报等信息,利用网站内容管理平台、微信公众平台及微博的信息推送接口,实现了地震信息的多平台快速发布,已应用在日常工作中,提高了地震行业的服务水平,并展示了系统应用情况及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12.
基于层次分析法,围绕93个地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了实证评价研究。经过统计分析及计算,得出各个指标权重值,并依据评价体系计算,得出排名前十的微信公众号。同时,发现地震微信公众平台均存在信息发布数量不足、个性化内容和特色功能有待提升等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环境下地震政务服务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先从地震部门微博、微信的开通现状谈起,将粉丝数排名前十的地震微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微博信息发布的种类及特点。同时运用WCI指数对地震微信公众号进行综合排序,分析研究前十位在文章数、阅读量以及功能和栏目设置方面的情况,将微博与微信在地震政务服务方面的优缺点做比较,为地震系统进一步优化运用新媒体推动宣传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介绍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地震应急救援协同联动系统架构与设计,阐述系统的实现技术和各模块功能,并以2020年1月19日新疆伽师MS6.4地震灾情获取和多方协同联动为例,展示了地震灾区公众、现场指挥部和协同联动成员等多方的信息互通与共享,初步实现地震灾情信息获取和应急指挥的数字化和平台化.结果 表明,作为当前新型应急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以地方地震基础数据为依托,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基础数据库建设、数据挖掘、模型建立,采用B/S开发模式,以PHP+MySQL结合JavaScript编程语言作为开发工具,利用图像预处理技术、LBS技术、AJAX技术实现WebGIS地图服务,构建智能化、情景化、自动化的地市级地震信息服务系统,实现地震专题服务及公众服务无缝对接。利用微信公众号快捷传递信息的优点,为社会公众快速了解震情、应急避险提供服务,为地震部门、应急指挥机构、学校、大型企业模拟演练提供技术支持,为政府抗震救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上海地震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介绍上海市地震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数据服务内容,详细讨论强震、测震、空间信息、地震地质背景等4类数据的共享方式、内容以及平台建设过程中采用的关键技术。地震科学数据具有类型广、种类多、数据格式不一致以及年代长等特点,地震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在如何对这些分散的海量地震数据整合应用服务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研究并建立基于Web的地震科学数据可视化发布系统。深度挖掘并探索地震科学数据的普及性和社会应用潜力,实现了地震科学数据服务方式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7.
人工地震数据的存储管理及共享技术发展迅速,但是存储管理方式、资源利用率及服务水平等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针对以上问题初步建立人工地震数据平台,利用Web和数据库技术,整合并存储已有人工地震数据资源,以便向公众及地震科研人员提供最新工作进展和研究成果。该平台的建立,利于科学研究工作的交流合作和观测资料的充分利用,从而为我国防震减灾事业做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设计的地震信息服务系统,通过对地震信息、多监测台网分布、城镇空间分布和人口热力数据进行充分整合,基于可视化技术Echarts实现了国家、省、市三级地震信息活动大屏可视化、地震震情信息和历史地震统计等功能,并通过Kafka分布式数据处理技术,优化整合现有地震信息数据资源,提升信息服务实效性和可靠性;系统部署在公有云计算平台,用户无需部署系统就可获取相关数据,提供了更便捷的地震信息服务,为政府和应急管理部门提供高效、标准的地震信息服务,提升面向地震灾害的公共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9.
翁少林  陈晓发 《华南地震》2006,26(3):103-108
地震数据资源信息检索的不便和交流的缺乏,使研究者不能充分得到地震资料,影响了对地震科学的研究,所以有必要加快地震数据网络间的共享,建立专门的地震数据资源信息服务系统。以东南及沿海地震数据资源信息服务系统为例,从系统的体系结构、功能模块、具体设计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建立系统,实现地震数据的共享。  相似文献   

20.
各类应用服务的不断深化,对地震数据服务的可视化和便捷性需求提出更高要求,而当前数据服务多依赖于电脑环境,直观性与通用性有所欠缺。利用天地图、Highcharts等先进技术,构建基于Android的地震科学数据可视化综合服务平台。通过丰富、直观的表现形式,向公众展示河南省区域内地震监测台站分布与概况、地震目录及测震波形等信息,提供观测数据查询下载、可视化动态浏览,同时具备震情速递、地震科普宣传功能。利用该平台将建立触手可及、高效便捷的地震科学数据传输渠道,大幅度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增强地震科学数据的可读性与普及性,实现数据服务与防震减灾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