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20万德化,福清幅区域重力异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慧  林宏志 《福建地质》1996,15(3):117-162
本文主要依据1:20万德化、福清幅重力场特征,结果合其它区域物探及地质、区域化探、遥感资料、把本区构造单元划分为3个Ⅰ级构造单元,3个Ⅱ级构造单元;推断解释环状构造两个,断裂构造带33条,其中深断裂带5条,大断裂带9条,一般断裂带19条;圈定隐伏、半隐伏酸性一超基性岩体38个,半隐伏地层5处,推断火山构造一个,把测区火岩基底划分为三大区,将Ⅱ区又进一步划分为3个次级区;圈定成矿远景 预测区5个;通  相似文献   

2.
自80年代以来,随着专题制图仪(TM)图象的问世,油气遥感勘探技术已作为非地震勘探方法中的最新技术之一。近几年来,在四川盆地油气资源构造勘探中同样取得了新的进展,显示TM图象在勾绘隐伏穹地层或岩性、统计分析地表裂缝与破裂构造和深化认识地表断层、发现浅层及基底隐伏断裂、  相似文献   

3.
铜陵地区构造变形系统复合时序及复合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构造复合系统分析方法,在划分构造变形系统、分析构造变形系统复合时序的基础上,对安徽铜陵内生金属矿区构造变形系统复合效应进行了研究。揭示了该区构造变形历史及构造应力场的更迭,较详细地阐明了该区构造变形系统的复合关系、复合方式及复合效应。这项研究对探讨本区成矿规律及隐伏矿床预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建谱 《铀矿地质》1994,10(3):175-180
本文介绍了土壤样氦气测量方法勘查隐伏陷落柱及其找深部铀矿的简要原理和应用效果。通过对5个实例的氦异常特征研究,表明在陷落柱边缘及其中部氦含量变化明显;在隐伏铀矿体的垂直投影部位,地表有较好的氦异常。从而说明:用该法可为煤矿寻找隐伏的陷落柱,可以探测与成矿有关的岩溶塌陷构造,寻找铀矿及各种断裂构造,可以为各种受断裂控制的热液矿床指明远景地段,为勘探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汤伟明 《广东地质》1998,13(3):44-48
在广东省1:50万陆地卫星TM遥感图像上,并解译出138个反映地质内容的环形影像-环状构造,它们主要分布在6条深大断裂通过的山地及丘陵地区,根据形态的不同将它们划分为全环(包括单环,套环,连环和群环等4个亚类)和半环(包括半单环,半套环和半连环等3个亚类)两大类,根据成因的不同,将它们划分为岩浆活动成因(包括出露岩体,半隐伏岩体,隐伏岩体和火山机构等4个亚类)和构造变动成因(包括褶曲构造,断裂构造  相似文献   

6.
铜陵及其邻区的深部找矿仍然存在巨大的找矿潜力,找矿勘查难度主要表现在隐伏矿床的埋藏深度大、深部构造格架及成矿过程等找矿信息不足。要实现找矿勘查的高效增储,维持这一地区铜工业持续发展的战略,就必须对深部构造和成矿过程进行研究。通过发展找矿信息探测技术和钻探技术,提高矿床预测的准确度,使投资决策更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7.
杨牧  彭省临  邵拥军  赖健清  杨斌 《矿床地质》2006,25(Z3):495-498
文章以安徽铜陵凤凰山铜矿南区深边部隐伏矿勘查预测为例,针对研究区矿床和矿体的定位规律和控制因素,采用了构造地球化学、地电化学提取 g 能谱测量、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伪随机多频激电探测方法等多种技术方法在靶区开展多方法技术的隐伏矿定位预测,运用因子分析和层次分析法对不同探查方法技术及其组合在综合信息优化集成技术体系中的有效性和有效度进行了研究。通过综合预测,在研究靶区圈定了4个异常带,其中Ⅲ异常已得到工程验证。  相似文献   

8.
在上饶地区1∶5万区调构造地质研究中,运用了航磁数据专业化处理及遥感—航磁数据图像融合处理方法,通过对融合图像深部构造和隐伏地质体的特征信息提取,增强了对区域基底构造的认识能力,揭示了该区中生代盆地下垫面的深部构造的产出状态特征,建立了区域深部地质构造的结构框架。  相似文献   

9.
川东梁平向斜隐伏断层与气藏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东地区海相地层沉积早(Z-T2)。断褶构造发生晚(N-Q)。断褶构造发育程度低及隐伏构造内致密储层后生孔洞缝发育区控制气藏分布。梁平向斜内及两翼变陡部位发育众多的隐伏构造,向斜是气源区。根据地震资料解释出隐伏断层及构造,优选了3个构造,定出4口井位供钻探。  相似文献   

10.
在松辽平原(吉林省部分)第四系盖层广厚的白垩系泥质岩层中,寻找隐伏构造裂隙水是多年来没有解决的问题。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与引进,将航天技术所提供的多波段摄影扫描所获得的图象与数字信息,用于研究隐伏贮水构造、寻找地下水资源,国内外皆有较好的先例。我们在榆树县缺水地区,利用卫星照片对大荒沟等贮水构造解译,收到了较好的找水效果。探明了四条隐伏富水断裂,建成14眼深井,总出水量  相似文献   

11.
燕长海  刘良才 《河南地质》1992,10(4):251-258
通过对1:5万付店幅航磁△T异常的化极、延拓、求得等电算处理,在区域地质、矿产的先验前提下,侧重研究了区域物性特征及深部构造的基本轮郭,探讨了深部构造控制岩浆岩和铅锌多金属矿产的地球物理背景,推断出本区隐伏花岗岩、闪长岩带和断裂构造。本文还对成矿远景区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2.
<正>杨冲里金矿区位于铜陵市区东郊,与舒家店斑岩型铜矿南邻。舒家店岩体包括辉石闪长岩和二长闪长岩两种类型,其中前人对辉石闪长岩及舒家店铜矿的成矿年龄做了报道(赖小东等,2012;王世伟等,2011,2012),而对二长闪长岩还未开展研究;同时在钻探施工过程中,在矿区深部见到了隐伏的正长花岗岩,与已知的铜陵地区燕山期岩浆岩明显不同。因此都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杨冲里金矿处于铜陵至戴家汇东西向控岩控矿构造成矿带中,位于铜陵断隆区与繁昌断凹区(盆  相似文献   

13.
对藏东玉龙斑岩型铜矿带进行二维综合信息找矿预测与分析,提取与深入分析多源找矿信息,揭露研究区的隐伏矿体,为该区日后的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提供有利证据。通过对研究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地球化学信息及蚀变等要素与成矿之间的关联性进行研究,建立该区的证据权找矿模型。利用证据权重法进行找矿预测,圈定了8处成矿有利地段,其中A类靶区4处、B类靶区2处、C类靶区2处。A类靶区可作为重点勘查区,B类靶区为研进一步找矿区。  相似文献   

14.
武夷山西坡花岗岩类深成侵入体的岩石谱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高维敬  方宗斌 《江西地质》1994,8(4):281-295
闽赣交界的武夷山地区出露着数百处规模不等的花岗岩类深成侵入体。通过对早古生代至第三纪的不同年代花岗岩类综合类比,在该区建立单元48个,归并12个序列,5个超单元和1个超单元组合。基本上形成了该区内具有地方性特色的岩石谱系单位,反映了构造岩浆旋回的特征和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陕西金矿床类型及其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齐文  侯满堂 《陕西地质》2004,22(2):1-8,106
通过对陕西金矿资源的分析、总结,将陕西金矿成因类型划分为7类14亚类;与金矿有关的成矿系列划分为3个矿床成矿系列组合,7个成矿系列类型,10个成矿系列和4个亚系列;金矿床空间分布严格受隐伏基底和出露基底,隐伏岩体、重磁吻合构造,构造和成矿时代的控制;与金成矿有关的Ⅲ级成矿区(带)有4条,有关的Ⅳ级成矿区(带)有10条,有关的Ⅴ级主要金成矿区(带)有16条;提出了金矿新的找矿方向,为今后本区金矿地质找矿的新突破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6.
安玉林 《现代地质》1995,9(2):244-253
摘要:地球物理方法不仅在发现和勘探隐伏矿体和能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区域地质填图中探测隐伏地质结构方面也大有作为,是地质和遥感填图的重要补充。本文阐述了采用重磁电资料研究内蒙古苏尼特左旗6幅1:5万填图区探测隐伏地质结构的工作:(1)推断了隐伏断裂构造;(2)推断了隐伏区岩性;(3)反演了一些局部地质体的几何参数与物性参数,以及前中生代地层顶界面和侏罗纪、白垩纪大型花岗岩体下界面的深度;(4)论述了苏尼特左旗复背斜构造;(5)指出了新的成煤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7.
TM图象解译德阳──中江地区浅层隐伏断裂构造格局袁佩新(四川省遥感中心)德阳-中江地区侏罗系次生气藏资源的分布受深、浅层断裂构造的控制,与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密切相关。气藏的主要类型为裂隙-裂缝型。因此查明深、浅层断裂构造展布规律是该区油气资源勘探的关...  相似文献   

18.
王纪中 《物探与化探》2011,35(4):468-472
在对豫西南地区1∶20万区域重力资料和1∶5万航磁资料综合整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地质资料对豫西南地区的深部构造、断裂构造及岩浆岩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圈定了隐伏、半隐伏岩体和断裂构造,并根据地质、矿产和物化探综合信息,分析了成矿区带与岩体及构造的关系,总结出了成矿区带的区域重磁场特征,圈出了9个成矿远景区,为豫西南地区寻找深部矿和隐伏矿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9.
成都地区构造上属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四川沉降带西侧的成都断陷盆地,市区则处于龙泉山背斜的西翼。 利用美国第二颗陆地卫星(LANDSAT—2)于旱季多波段扫描的CCT图象磁带(MSS—4、5、6、7)经S101计算机系统多种功能处理及光电解译,较好地突出了该区的“隐伏信息”—与成都市隐伏断裂直接相关的线形影象。另外五十年代拍摄的航片较多地保留了原始的自然风貌,加上图象的宏观性和立体性,能排除城市建筑物的干扰,利于地貌、第四纪等的认识。经野外实地调查,并与物探及较多的钻探资料及已有地质资料对照综合,现对成都市地貌、第四纪地层与隐伏断裂及其活动性的认识简述如后。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地质、地震和钻井等成果探讨了该区遥感图象中的线性构造与油气分布关系,建立了线性构造带状分布的空间格局。指出了区内线性构造主要为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其次为近南北向、近东西向和北北东向。许多产油气的圈团就是位于多组隐伏断裂的交汇部位及其附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