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金矿床以具有仅限于某一类金矿床的典型矿物组合(金-黄铁矿-毒砂;金-多金属-硫化物;金-碲化物;金-辉锑矿;金-辰砂)之一为特征。特征的矿物组合主要受沉淀环境的PH值和温度变化的控制。具有前3种矿物组合的金矿物的金矿床起源于花岗岩类或岩浆体系有关的流体,具有后2种矿物组合的金矿床起源于壳下非岩浆流体。  相似文献   

2.
论金矿床的分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研究国内外学者30科种金矿分类方案,结合多年的金矿床地质研究工作的认识,阐述了金矿床分类研究的历史,现状和趋势,并对金矿床分类的依据和原则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一套金矿床的分类方案。  相似文献   

3.
湖南金矿床类型和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东球 《湖南地质》1990,9(4):9-14,22
湖南金矿床类型按成矿地质环境和成矿作用划分为产于前寒武系浅变质岩中的变质热液金矿床、产于浅成相中酸性侵入体与沉积岩接触部位的次火山热液金矿床、产于中深成相花岗岩与前寒武系变质岩接触带周边的岩浆热液金矿床、产于泥盆系沉积岩中的浸染型金矿床,产于硫化矿床氧化带中的风化壳型金矿床,以及产于第四系河床冲积层中的砂金矿床六大类型。按照金矿床(点)集中区的大地构造特征和成矿控制因素的相似性,划分为湘西、湘东北、湘中、湘西南和湘南五个成矿区。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加里曼丹岛的成矿地质条件,着重介绍了克里安金矿床的地质及矿化特征,并建立了克里安金矿床的成矿模式。还对印尼中加里曼丹成矿带上的姆洛山金矿床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姆洛山金矿床与菲律宾的碧瑶、日本的菱刈金矿床一样,均为典型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详细研究三甲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确定了该矿床为两期迭加的中高温含金石英脉型金矿床,建立了其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6.
超大型金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五种主要类型超大型金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超大型金矿床的物质来源和形成机制是多样的,深部来源流体与浅部大气降水流体的混合是各种类型超大型金矿床形成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总结小秦岭金矿田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论述了该矿田的成矿物质来源、构造控矿、花岗岩与成矿的关系、区域变质及混合岩化对金矿床形成的影响等问题,认为太华群变质岩系为金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构造是本矿田的主要控矿因素;花岗岩对金矿床的形成起了“热发动机”的作用,是本区金活化转移的热动力中心;区域变质及混合岩化则使成矿物质活化、迁移,乃至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8.
硫化铜镍矿床中伴生金矿床的成因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源 《西北地质》1991,12(2):57-59
纵观国内外学者对金矿床的分类可看出,在以成矿作用为主要依据的分类系统中,硫化铜镍矿床中伴生金矿床的归类问题尚有一定分歧。有的学者将其划归为岩浆型矿床,如W·艾孟斯(1937)的分类中岩浆分凝型金矿床;胡伦积(1982)的岩浆分异型金矿床;有的成因类型划分中则无岩浆型矿床,如朱奉三(1983)等。事实上,硫化铜镍矿床中伴生金矿床主要为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的产物,其富集机理类似斑岩铜矿中的伴生金矿床。  相似文献   

9.
赤峰地区金矿床类型及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赤峰地区的金矿床依据金矿成矿物质来源、成矿作用和矿床地质特征,划分为混合岩化热液金矿床、岩浆热液金矿床、火山热液金矿床和伴生金矿床四个类型。叙述了每一类型金矿床矿体地质、矿石矿物、矿床同位素等特征。并指出混合岩化热液金矿床是赤峰地区找金矿的重要类型。  相似文献   

10.
李洪梁  李光明 《地学前缘》2019,26(3):202-210
黄铁矿作为成矿热液活动的产物,是热液金矿床中最为重要的载金矿物,其成分标型特征记录了大量矿床成因信息。在分类总结了各类型热液金矿床关键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采用比较矿床学的研究思路,较为系统地分析了不同类型热液金矿床中主成矿期或与金矿化同期的黄铁矿的主微量元素及组合特征、(Fe+S)As特征、δFeδS特征、AsCoNi特征以及热电性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热液金矿床中的黄铁矿成分特征具有显著差异,彼此显示出特征性的成因标型特征,可作为判别热液金矿床成因的依据。结合各类热液金矿床形成的构造背景,提出热液金矿床是研究大陆动力学的理想对象。通过这些研究,初步建立了不同类型热液金矿床地质与黄铁矿成分标型特征之间的耦合关系,为今后热液金矿床成因的判别和黄铁矿标型特征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西秦岭成矿带总结了 11个矿床成矿系列:①早古生代沉积作用有关钼-钒-锰-磷-石煤-石灰岩矿床成矿系列.②晚古生代沉积作用有关铅-锌-铁-磷-石灰岩-白云岩-石膏-煤-黏土-砚石矿床成矿系列.③晚古生代岩浆作用有关铜-铅-锌-锡-铬-饰面超基性岩矿床成矿系列.④中生代沉积作用有关白云岩-石灰岩-煤-油页岩矿床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12.
应立娟  唐菊兴 《矿床地质》2015,34(6):1309-1320
矿床成矿系列理论在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被广泛应用于找矿勘查实践。文章在以往矿床成矿系列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铜矿床的成矿系列进行了补充与完善,厘定出30个以铜为特色的矿床成矿系列。结合全国地质与成矿演化,分析铜矿床成矿系列在主要地质历史时期的特点与时空分布规律,其中,前寒武纪7个铜矿床成矿系列,矿床类型以变质型和岩浆型为主;古生代8个铜矿床成矿系列,矿床类型以海相火山岩型为主;中生代13个铜矿床成矿系列和新生代2个铜矿床成矿系列,矿床类型均以斑岩型和矽卡岩型为主。西藏地区铜矿找矿突破显著,新增2个全国范围的铜矿床成矿系列。矿床成矿系列的复合,是中国铜矿床成矿系列研究的重要成果和特色。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疆矿床成矿系列类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认为在不同时代、不同地质构造单元中重复出现的矿床成矿系列,可称为矿床成矿系列类型。新疆主要矿床成矿系列类型带有鲜明的古生代造山带成矿作用特点,它们联系于新疆各造山带古生代地壳发展的拉张型过渡壳-洋壳-汇聚型过渡壳-古生代新陆壳的各特定阶段,与各阶段地质构造作用密不可分。矿床成矿系列类型本身也随着地壳发展、地壳成熟度的提高而有规律地演化  相似文献   

14.
新疆东准噶尔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及成矿规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对东准噶尔大量矿床(点)研究,在对成矿类型、成矿控制因素和地质构造演化分析的基础上,将金属矿床划分为4个矿床成矿系列;与海西早期蛇绿岩有关的Cr-Au-Cu矿床成矿系列;与海西中期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Au-Cu-Sn-Fe矿床成矿系列;与海西期陆相火山岩有关的Au-Ag-Cu-Hg矿床成矿系列;与变质作用有关的金矿床成矿系列。总结了东准噶尔各矿床成矿系列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条件和成矿的特点,探讨了它们的成矿规律。  相似文献   

15.
新疆北部幔源岩浆矿床的类型、时空分布及成矿谱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新疆北部与幔源岩浆有关的矿床种类齐全,成矿环境复杂,时代和类型繁多,在中国乃至世界颇具特色。主要矿床类型包括铬铁矿矿床、钒钛磁铁矿矿床、铜镍硫化物矿床、铂族元素(PGE)矿床、铜镍-钒钛铁复合型矿床、含钴磁铁矿矿床、玄武岩自然铜矿床、热液型钴-多金属矿床,以及非金属矿床等。按照含矿地质体的类型,可分为6种类型:蛇绿岩型、层状杂岩型、小侵入体型、阿拉斯加型、浅成岩型和喷出岩型。这些幔源岩浆矿床可划分为3个成岩成矿系列:铜镍系列、钛铁系列和铬铁系列。钛铁系列以碱性层状岩体型钒钛磁铁矿、铁磷矿为代表,岩石具有明显的富Fe特征,属于碱性富铁质的高钛玄武岩系列;铜镍系列以小侵入体型铜镍矿、阿拉斯加型铜镍-PGE矿为代表,岩石属于铁质的拉斑玄武岩-钙碱性系列;铬铁系列主要为蛇绿岩型铬铁矿,岩石具富Mg贫Fe特征,属于镁质系列。3个系列的岩浆都具有亏损地幔源特征,可能都与地幔柱活动有关;岩浆源区富含相应的成矿元素,是形成3个系列矿床相应成矿地质体的主要条件。3个系列矿床的成矿机制可分为深部熔离/岩浆分异、就地分凝、矿浆贯入、岩浆热液等过程。根据各系列矿床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建立了与幔源岩浆作用有关的3个系列矿床综合模式: 亏损地幔部分熔融产生的幔源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发生熔离/分异,分离为3个系列,由于外部物质加入在地壳深部发生分异和熔离,在不同深度富集形成铬铁矿、钒钛磁铁矿和铜镍硫化物矿床,临近地表时流体富集和分离成含矿流体,分别形成浅成岩型磁铁矿和喷出岩型自然铜矿。新疆北部各类幔源岩浆矿床从早到晚主要产于3期构造阶段/构造类型: 大陆裂解期、板块俯冲期、碰撞/后碰撞造山期(又分3个阶段: 碰撞后伸展阶段、幔柱叠加造山阶段、后碰撞结束阶段)。  相似文献   

16.
矿床的成矿系列(简称成矿系列)是矿床学领域的一个理论性概念,由五级序次组成。矿床成矿系列是成矿系列的第二序次,是成矿系列的核心部分。矿床成矿系列的划分,以岩浆、沉积、变质、表生和流体(非岩浆-非变质成因流体)5种成矿作用为基本原则,以成矿地质环境为基础,结合成矿的时段与形成的矿床组合进行划分。本文对矿床成矿系列时空范围、时空组成结构、矿化强度与演化、成矿区带内不同矿床成矿系列之间的演化、叠加和复合作用及对指导找矿的意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矿床成矿系列研究是当前区域成矿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自70年代末提出矿床成矿系列的概念以来,矿床成矿系列的研究无论在金属矿床方面还是在非金属矿床方面都已取得重要进展。笔者对比了非金属矿床与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的概念、层次划分、分类、研究内容和命名,分析了矿床成矿系列研究的现状,并讨论了矿床成矿系列研究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成矿系列的概念应予统一,在层次划分和分类上应有统一的标准,还应考虑到金属矿床与非金属矿床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新疆北部主要金矿床的成矿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主要依据成矿作用方式,基本成矿特点及关键控矿标志等,将新疆北部的主要原生金矿新划分为7个矿床类型,分别是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韧性剪切带蚀变岩型金矿、微细粒浸染型金矿、浅成岩-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变质热液型金矿、石英脉型金矿及铜、金伴生型矿床。通过分析比较各矿床类型典型金矿的REE分布型式、其矿石的微量元素含量与分布型式、硫与铅同位素组成及流体包裹体成分等资料,探讨了其成矿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19.
甘肃北山富铁矿床类型、成矿系列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甘肃北山区域地质背景、含富铁矿岩石建造、富铁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基础上,着重对黑鹰山、碧玉山、狼娃山、白山泉、双井子等5个富铁矿床进行了剖析研究。提出甘肃北山富铁矿床有6种矿床类型、5个含富铁矿岩石建造、3个成矿系列(矿浆-热泉成矿系列;火山-热水-沉积成矿系列;火山沉积-气液叠加成矿系列),指出找矿方向,进行了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20.
Widespread in more than ten provinces of southern China are the Lower Cambrian black argillaceous-arenaceous rock series consisting of black carbonaceous shales,black carbonaceousargillo-siliceous rocks,black carbonaceous silicolite and black silicolite and black carbonaceous argillaceous siltstone.The Ni,Mo,V,Cu,U,Ba,Ag,P contents of these series are usually several to tens of times higher than their average values in shales.As viewed from lithological sequence,element association and evolution,these black series can be diveided into two types.There occur a variety of deposits in the black rock series,such as phosphorite deposits,Ni-Mo-V polymetal deposits and “Stone coal“ seams.According to ore composition,texture and structure,the phosphorite deposits fall into three types,i.e.,thick-bedded,lenticular and nodular,The Ni-Mo-V polymetal deposits,V deposits and reworked sedimentary CU-U-Cd polymetal deposits in terms of their element assiciation and ore genesis.As for the stratiform deposits in the black rock series,three mineralization stages have been recognized,i.e.,the formation of phosphorite deposits,of Ni-Mo polymetal deposits and of V-Cu-U-Cd polymetal deposits as well as of “:stone coal“ seams.Evidence strongly suggests that lower organisms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mineralization. Our studies indicate that the Lower Cambrian black argillaceous-arenaceous rock series in southern China and their associated stratiform deposits occur generally in the basal parts of a big sedimentary cycle,i.e.,the initial period of a transgression,or in the fine detrital-siliceous formation between two carbonate formatons,formed in a humid climatic zone between two arid ones.As for the environment of deposition,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Lower Cambrian black argillaceous-arenaceous rock series and associated stratiform deposits(excluding thick-bedded phosphorite deposits)were formed mainly in a restricted and poorly-fed sea basin of stagnant shallow water containing abundant lower or ganisms and organic matter under statically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