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张坊岩溶地下水库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属半开放式山前浅埋岩溶地下水系统,其补给条件好。文章应用多种技术手段,对区域构造应力场、水动力场等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张坊水源地地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岩溶地下水库,区内岩溶水的分布明显受构造控制,富水性不均匀。拒马河自西北向东南纵穿整个水源地,为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联合调蓄创造了条件。区内拒马河平均年径流量在五渡以上为7800×104m3/a,地下水可采资源为2330×104m3/a,年内最大可调蓄库容为4690×104m3/a。张坊应急水源地和拒马河河水具备联合调蓄条件,二者结合可满足年平均供水1~1.2×108m3/a。  相似文献   

2.
贵州普定马官岩溶地下水库成库条件及效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汪文富 《中国岩溶》1999,18(1):47-55
从岩溶水文地质基础、成库条件、水文计算原理和方法、工程评价等方面,对马官地下水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官地下水库成库地质条件较好,按水资源工程评价指标评价,该库的土地淹没和人口迁移、环保投资几乎为零,工程效益十分显著,是贵州岩溶区水资源综合、有效开发利用的典型范例.  相似文献   

3.
4.
岩溶地区地表地下水库联合优化调度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岩溶》1999,18(3):4
岩溶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表地下结构,地表水资源较为缺乏。如何充分合理地利用岩溶地区宝贵的水资源,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以贵州普定后寨地下河流域为例,根据地表、地下水库的不同储水特性,建立了地表地下水库联合优化调度模型。采用本模型调度,可增加保灌面积179.2ha,减少弃水129×10  相似文献   

5.
邓永光  邓悦敏 《地下水》2012,34(6):42-43,63
分析在桂西北建设岩溶地下水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地下水库建设和管理中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探索,提出在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充分发挥雨水集蓄利用工程作用的基础上,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修建地下水库,工程、生物、农业措施相结合,充分调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解决桂西北大石山区水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抽水型岩溶地下水库的设想:以广西来宾县小平阳乡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伟海  张之淦 《中国岩溶》1996,15(1):140-149
抽水型岩溶地下水库的基本原理是在枯水季节抽取超过天然径流量的地下水,形成人工疏干漏斗(即地下水库调节库容)以获得需要的水资源量;雨季通过天然回灌,把调节库容重新充满,岩溶平原区水资源天然调节能力差,地下水丰,枯流量变化大,即使开发利用全啊的枯季径流也难以满足灌溉需要。在平原区浅层岩溶带管道多呈网络状发展,岩溶发育强烈且相对均匀,岩溶渗漏问题严重,通过修建地表水库或堵洞成库调节径流,成功率极低,利用  相似文献   

7.
长治盆地岩溶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耀军  武强  李树文 《中国岩溶》2003,22(2):96-102
用历史的观点,研究了长治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发育规律,系统地分析了岩溶水赋存及盆地岩溶水系统特征。研究表明,长治盆地属辛安泉岩溶水系统部分,是其西部一个相对独立的岩溶水子系统。该盆地岩溶水受不同类型和规模的蓄水构造控制。单斜蓄水构造及地垒蓄水构造是建设集中水源地的理想地段,各煤矿矿井用水可在背斜蓄水构造中就近解决。根据各蓄水构造的岩溶水文地质特征,合理布置水源地、科学确定取水量是岩溶水合理开发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环渤海地区地下水库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补给水源、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生态环境效应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分析了环渤海地区建设地下水库的可行性.划分了滨海河谷型、山间盆地(河谷)型、山前冲洪积平原(扇)型、冲积平原埋藏古河道型等四种地下水库类型,并对地下水库的调蓄能力和新增地下水开采量进行了评价.其中,在辽宁、山东沿海地区尚有宜建滨海河谷型地下水库库址35处,总库容28.85×108m3,可新增地下水开采资源2.60×108m3;有宜建山间盆地(河谷)型4处,总库容1.22×108m3,可新增地下水开采资源0.24×108m3.目前,区内已建滨海河谷型地下水库8处,新增地下水开采资源2.89×108m3,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因此,在滨海河谷等地区选择适宜地段,建设地下水库,对于缓解环渤海地区缺水、改善水质、防止海水入侵等均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陈定容  韩行瑞 《中国岩溶》1996,15(1):150-156
岩溶区修建地下水库,其库容在修建前是难以确定的,本文利用仁怀县长岗山水洞地下河资料,以地下河蓄水空间几何形态概化法和水箱模拟法对拟建地下水库不同水头高度的水库库容进行了计算,其蓄水空间几何形态概化法和水箱模拟法计算结果分别是:坝前水头30m时,库容量为19.57万m^3和19.68万m^3;坝前水头20m时,库容量为9.19万m3和9.35万m^3;坝前水头10m时,库容量为2.43万m^3和2.  相似文献   

10.
王腊春  汪文富 《中国岩溶》1999,18(3):245-250
岩溶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表地下结构,地表水资源较为缺乏,如何充分合理地利用岩溶地区宝贵的水资源,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以贵州普定后寨地下河流域为例,根据地表,地下水库的不同储水特性,建立了地表地下水库联合优化调度模型,采用本模型调度,可增加保灌面积179.2ha,减少弃水129×10^4m^3。充分提高了岩溶地区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1.
天山北麓玛纳斯河流域山问洼地位于低山丘陵区山前坳陷带的南部,该区褶皱、断裂、近NS向次级张性断裂与平移构造以及山间洼地的第四系沉积物发育.山区地表水流经该段入渗,加之南部中山区的侧向补给形成山间洼地地下水库.正确认识玛纳斯河流域山间洼地地下水库的形成机理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对解决玛纳斯河流域季节性缺水及枯水年缺水有重要意义.笔应用构造及地表水由山区水站至山口渠首站实测流量损失的研究成果,揭示了玛纳斯河流域山间洼地地下水库的形成及调蓄作用,并概算了补给量,为今后开发利用山间洼地地下水库水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鄂尔多斯盆地周边岩溶区岩溶含水岩组主要由奥陶系和寒武系灰岩组成,岩溶发育受层状裂隙和构造裂隙控制,主要分布在盆地的东缘、南缘和西缘。文中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周边岩溶区碳酸盐岩分布特征和埋藏条件的分析,提出3种岩溶发育模式:斜坡顺层岩溶发育模式、裂谷逆层岩溶发育模式和逆冲断层岩溶发育模式,对3种模式下岩溶发育的地质构造特点、水动力及水化学条件、岩溶发育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初步探讨了3种模式下岩溶地下水资源量和开发利用规划。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周边岩溶地下水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海底沟岩溶地下水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钟灵 《中国岩溶》1991,10(4):306-312
海底沟岩溶地下水库建造在川东平行岭谷区带条状背斜山腹内,是以石灰岩和白云岩岩层以及石膏矿层的溶洞通道为主要储水空间的地下水库。库容加23万m~3,正常水压85~90万Pa,库区面积约12km~2。它系堵塞江北煤矿平硐一突水点而成,水库造价35万元,自七十年代末期建成以来,灌面逐年扩大至20000余亩,具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研究其岩溶发育规律和地下水库成库条件,对开发川东褶皱带岩溶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岩溶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表地下结构,地表水资源较为缺乏。如何充分合理地利用岩溶地区宝贵的水资源,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以贵州普定后寨地下河流域为例,根据地表、地下水库的不同储水特性,建立了地表地下水库联合优化调度模型。采用本模型调度,可增加保灌面积179. 2ha ,减少弃水129× 104m3。充分提高了岩溶地区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库蓄水构造的特点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旺林  束龙仓  李砚阁 《水文》2006,26(5):16-19
本文讨论了地下水库的基本概念,提出了地下水库蓄水构造需要具备的四个基本条件,即库容条件、水量交换条件、可利用条件和封闭性条件。同时分析了影响地下水库蓄水构造的因素,指出了地下水库蓄水构造和普通蓄水构造的差别,并介绍了三个典型的已建地下水库的蓄水构造。  相似文献   

16.
朱远峰  闫志为等 《中国岩溶》2001,20(1):F003-F003
项目来源: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管理司 起止时间: 1998年6月—1999年6月 项目负责人:朱远峰 主要完成人:朱远峰闫志为范爽秋薛跃规周游游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本项目针对西南岩溶环境特点和洛塔的实际情况,在“以水能资源为龙头,以生态工程为基础,带动全乡经济、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永续利用”的思想指导下,具体开展了水源及水能资源的有效利用、土地资源调查、生态工程规划等项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1、对洛塔盆地的水文地质系统进行了详细划分。除南端局部地区外,盆地构成一个完整的岩溶水文地质系统,该系统又可划分为屋檐洞地下河系、天锅潭地下河系和西南独立地下河系三个子系统,岩溶水主要赋存运移于地下河中;根据多年统计资料,计算出在降水保证率分别为50%、75%和95%时,岩溶水天然资源量分别为6490.88×104m3/a、5259.6510×104m3/a和4532.76×104m3/a。岩溶水资源丰富,若能进行合理有效开发利用,可满足工农业发展及生活用水需求,并提出了水资源开发利用宜实行“以引为主,引蓄并举”的模式;将全乡划分为地下河引灌区、地下河与岩溶泉联合引灌区、岩溶泉自流灌区、望天田区;针对现有溶洼水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重点提出八仙洞溶洼水库群的治理方案,进行了大瓜拉洞引水工程的可行性论证、并提出工程设计。 2、根据水能资源丰富及地质条件优越等特点,提出了①洛塔河梯级开发;②低水头岩溶水库;③高水头岩溶水库等三套开发水能资源的方案。经过投入产出比论证初步选定第三套方案,即在白家坳堵屋檐洞地下河,以地下河和车大戏谷地、洛塔河谷为储水空间,建成设计库容为7000×104m3的地表地下联合水库,并在屋檐洞洞口处建坝后式电站、在下游2.5km处建引水式电站,设计两电站总装机容量12500kW,年总发电量约5500×104kW*h。工程措施方面,针对白家坳古滑坡体和周围岩溶发育的岩体可能存在的渗漏问题,提出了高压帷幕灌浆的方案。 3、以石灰土、粗骨土(含始成土)、黄壤三大类自然土壤为基础,划分出8种土壤组合类型;根据土壤类型、土层厚度、地形坡度划分出23个土地类型;依据土地类型的分布、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其所处的气候条件,分别对各类土地进行了适宜性评价。 4、对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洛塔有维管植物706种,隶属150科441属,种的多样性(密度)指标为6.317种/km2,显示出岛屿植物区系的特征;植物群落的生活型组成中草本植物成分大于40%,充分显示植被破坏严重,植被整体覆盖度约60%森林覆盖率约7%。初步研究认为,(1)洛塔森林植被可划分为6类植物群落:①喀斯特常绿-落叶林;②人工林;③自然恢复林,可详分为疏林和疏林-灌丛两亚类;④高山灌丛;⑤矮灌丛;⑥荒草灌丛。(2)洛塔植物群落自然恢复演替过程为:荒草灌丛→矮灌丛→疏林-灌丛→疏林→(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或荒草灌丛→矮灌丛→高山灌丛;(3)在不考虑人为干扰的自然封山条件下,恢复至准原始林状态大约需要40~50年左右。 制定了洛塔乡生态林业工程规划。具体部署了五项工程:(1)在盆地周边高地建保护与自然封禁区;(2)视土壤条件,在海拔1100m的斜坡地、岗地建生态林、用材林。(3)在海拔800m以下斜坡、宅地、路旁建薪炭林;(4)在海拔900m以下不宜耕作的斜坡地建经济林;(5)以“养殖-沼气-种植(经济林)”为模式发展庭院经济。 在项目组成员的技术指导、经费和实物支持下,现已完成大瓜拉洞地下河引水隧洞工程;生态重建试验也取得初步成效,建立庭院生态经济设想也将在全县推广,适生速生薪炭林树种——任豆树引进成功,沼气示范池产气效果非常好,已作炊用,现在不仅许多村民自发地进行推广,而且县政府已决定抽出30万元资金在全县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岩溶高原山区缺水的问题,合理开发利用表层岩溶水,开展了水文地质详细调查。查明区内表层岩溶泉出露13个,流量0~67.53 L·s−1,动态变化与降水关系密切。文章总结了表层岩溶水“泉-池(窖)-库”优化调控、绿能高效开发利用模式:①在有砂泥岩夹层分布的凹部山岩溶洼地,采用防渗帷幕灌浆,建设悬挂式凹部山水库,积蓄地表水、表层岩溶水形成自流供水;②在湾半孔表层泉处建设蓄水池直接引流利用;③在湾半孔表层泉附近建设水泵站、光伏电站,平水期时通过光伏电站发电,由泵站自动控制抽取表层岩溶水补给凹部山水库,形成地表、地下水优化调控,联合调度调蓄利用25.3万m3·a−1,解决了区内13 000余人的生活生产用水困难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关中盆地秦岭山前地下水库调蓄功能模拟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本文从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角度出发,分析研究了关中盆地秦岭山前地下水库调蓄条件下调蓄方式,依据野外实际调查测试的数据,利用有限元和有限分析数值模拟技术对地下水库的调蓄功能进行了模拟,在此基础上,对地下水库调蓄的效益进行了分析.得出关中盆地秦岭北坡地下水库调蓄条件优越,水量丰富,蕴藏着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开展该区地下水库人工调蓄是挖掘水资源潜力、增大可供水量和涵养地下水源、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对维持黄河流域地下水可再生性,缓解黄河断流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淮北市岩溶水源地超采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安徽淮北市水源地为例,结合水位动态过程与开采影响程度,确定超采的临界水位;利用水位动态模拟模型和超采临界水位,对1997~2003年实际开采过程进行超采程度评价;分析研究区的超采成因,探讨限采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20.
陇东盆地西部岩溶地下水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陇东盆地西部处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逆冲推覆构造带,新元古-下古生界碳酸盐岩裸露或浅埋,构成-南北向展布的岩溶水富集带。通过运用构造控水分析、水化学同位素等方法,对岩溶裂隙水系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讨论。指出本区岩溶水的空间分布明显受南北向逆冲推覆构造控制,储水空间以岩溶裂隙为主,构造条件是岩溶发育和岩溶水富集的主要制约因素。岩溶水化学特征具有明显的南北差异,在补给条件优越的中南部平凉-华亭地区,水化学主要由含水层岩性及其赋存条件决定。岩溶地下水以大气降水来源为主,对于埋藏型岩溶水表现为多源水混合而成。根据岩溶水的空间分布与水动力场特征及其补径排条件,全区可划分为平凉、华亭和环西3个相对独立的岩溶水系统.并以此可作为水资源评价的基础。这些认识对于深入了解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岩溶水赋存及富集规律、形成与演化机理和在该区开发利用岩溶地下水资源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