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2.
3.
辽东湾周边河流沉积物碎屑矿物组成及其物源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利波  李军  赵京涛  翟滨 《沉积学报》2013,31(4):663-671
对辽东湾周边七条河流下游段河漫滩沉积物的碎屑矿物进行了鉴定,分析了轻重矿物组分的差异、流域基岩类型和沉积物粒度对碎屑矿物组成的影响。轻矿物组成以石英和长石占绝对优势。由于辽东湾西侧河流(六股河、小凌河和大凌河)和东侧河流(双台子河、大辽河、复州河)位于两个构造块体之上,不同的基岩类型导致重矿物组合差别很大。湾西河流普通角闪石含量低、金属矿物含量高,湾东河流则相反,这两种组分能有效区分辽东湾东西两侧的河流,同时也可将滦河与上述河流区分开。石榴子石和普通辉石含量特征可区分湾西三条河流,特征为大凌河前者含量高,小凌河后者含量高,六股河两者含量都很低。绿帘石和阳起石的含量在湾东河流沉积物中差别较大,特征为双台子河前者含量高,大辽河后者含量高,复州河两者含量都很低。七条河流片状矿物和碳酸盐矿物含量低的特征有别于黄河沉积物。  相似文献   

4.
西藏错鄂湖沉积旋回与古环境变迁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湖泊作为陆地上相对独立的自然综合体,是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和陆地水体相互作用的联接点,是区域环境的镜子。青藏高原中部从班长错至怒江分布密集的构造湖群,其东部位于印度季风区边缘的西藏那曲错鄂湖,发育有巨厚的湖泊沉积物,是研究高原环境演化的理想材料。本文对采自西藏那曲地区错鄂湖盆中心钻孔近200m、形成于2.8Ma以来的湖泊沉积物中的沉积旋回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沉积岩性、粒度和孢粉组合等,分析了该地区2.8Ma来的古地理环境演化过程。研究表明,2.8Ma来错鄂沉积物揭示了10个沉积旋回的变化和3大古环境演化阶段(2.8~2.5Ma,2.5~0.78Ma,0.78~0Ma)与8个次级环境波动过程。初步研究认为,错鄂地区的环境演化主要是由高原构造活动和气候波动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总体上,大的环境演替与构造运动有关,各旋回中的次级波动则与气候变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南黄海表层沉积物的碎屑矿物、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黄海中、西部表层沉积物的测试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表层沉积物的碎屑矿物组合特征、分布规律和能灵敏指示物源的CaCO3、TiO2、Cu、Sr和Ba的含量特征、分布规律,将这些特征分别与黄河和长江沉积物、黄土进行对比,探讨了南黄海中、西部的物质来源。南黄海西北部主要来源于现代黄河物质和山东半岛及邻近海域的侵蚀基岩;苏北黄河三角洲沉积物主要来源于全新世海侵期海水对古黄河沉积物的改造,其次为海水对基岩的侵蚀,现代黄河物质的影响较小;中部表现出多源性,沉积物部分来源于海侵期海水对海底基岩的侵蚀、改造、再沉积,部分来源于长江物质、黑潮物质及古黄河物质,长江物质影响大于古黄河物质;南部主要来源于长江物质。研究结果表明,现代黄河物质影响的范围小于长江物质;古黄河曾于晚更新世在苏北入海。  相似文献   

6.
黄土高原红粘土古气候与古环境研究取得巨大进展。已知最老的红粘土时代达到22 Ma,在亚洲晚新生代环境演变研究,特别是在指示亚洲内陆干旱荒漠化、高原隆升的环境效应等方面有重要意义。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和室内粒度、磁化率、扫描电镜和地球化学实验分析结果,对南京附近灵岩山剖面的沉积特征与风尘沉积证据进行了探讨。在灵岩山剖面玄武岩下覆的松散沉积层中有厚度超过4 m的风尘沉积层,时代在12 Ma以前,为迄今中国东部发现的新生代最老的风尘沉积物,是中新世季风气候出现之后的产物,推测与秦安红土剖面记录的15~13 Ma快速强烈粉尘沉积阶段一致,并和南极冰盖15 Ma开始扩大造成的全球降温事件有关联。  相似文献   

7.
新生代以来,受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和持续汇聚作用的影响,西昆仑造山带重新活化,并向塔里木盆地强烈挤压冲断,形成塔西南新生代再生前陆盆地。本文以塔西南叶城地区柯克亚剖面新生代砂岩样品为研究对象,进行碎屑锆石LA-MC-ICP-MS U-Pb测年,探讨其主要物源方向,以期对西昆仑隆升历史进行约束。结果表明,碎屑锆石的年龄存在70 Ma,200~500 Ma,800~1000 Ma,1600~2000 Ma和2400~2800 Ma五个年龄段,反映了该区物源的复杂性。综合分析潜在的物源区岩石属性、年龄构成及古流向等研究资料,认为物源区主要包括铁克里克、奥依塔克及喀喇昆仑地区,来自西南天山的可能性比较低。其中70 Ma的碎屑锆石主要来自于南部的帕米尔和喀喇昆仑地区;而200~500 Ma年龄段的锆石来自南部的铁克里克和西南部奥依塔克地区,这两个地区是主要的物源区;800~1000 Ma年龄段的锆石主要来自库地缝合带;1600~2000 Ma和2400~2800 Ma年龄段的锆石主要来自于铁克里克地区的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研究区与奥依塔克地区位于同一弧形带,二者具有相似的物源区。上新世阿图什组地层沉积前后锆石形态具有明显突变,代表了西昆仑一次快速隆升过程。  相似文献   

8.
临夏盆地晚新生代沉积物元素特征与古气候变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青藏高原东北临夏盆地发育较完整的晚新生代地层,特别13~4.34 Ma段以稳定低能细粒湖相沉积为主、发育的不同尺度和各种形式沉积韵律旋回记录着古气候变化信息。本文通过对临夏盆地稳定细粒湖相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变化序列研究,结合其它气候指标,揭示13~4.4 Ma时段气候演化经历了四个阶段:13~12 Ma期间气候湿润、12~7.8Ma期间气候以湿润为主夹短暂干旱事件、7.8~6.2 Ma期间气候以干旱为主、6.2~4.4 Ma期间气候进一步干旱加剧,并认为7. 8 Ma左右的气候转型可能与冬季风加强有关,而6.2 Ma以来的有规律的高频气候波动可能与现代季风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9.
正Objective The Qinghai Lake in North China is the largest interior plateau lake in Central Asia,and is sensitive to climate change and the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Tibetan Plateau uplift.An almost continuous 626 m long sediment core was drilled in an in-filled part of the southern lake basin in the Scientific Drilling at Qinghai Lake.Previous  相似文献   

10.
青海湖底沉积物中球状白云石集合体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青海湖为盐度低于海水的微咸水湖。为了探索白云石的成因,在青海湖二浪尖以北约15 km的湖底采集了长25 cm的沉积物柱状样品。对样品所做的X-衍射矿物物相定量分析表明其中含有2.2%的白云石。文献中也曾报道青海湖底沉积物中含有高达10%的白云石矿物。对这些含白云石矿物的湖底沉积物所进行的扫描电镜研究发现了其中呈球状、椭球状,大小1~2 μm的白云石集合体及其伴生的草莓状黄铁矿的存在。其特征与文献中报道的现代近海高盐度泻湖和萨勃哈中发现的微生物成因的白云石极为相似。这是内陆低盐度环境中此类白云石的首次发现,对于探讨不同盐度环境中白云石的形成机理,促进“白云石问题”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新5钻孔晚新生代地层中的主要氧化物、微量元素和主要元素比值的变化特点进行研究分析。表明该地区自新近纪以来该地区气候总体趋势是由温暖湿润向温和干旱气候方向发展。其中经历了3个较大的氧化阶段。本文综合分析磁化率、古地磁和孢粉等资料。分析了主要氧化物、微量元素在不同地层中的分布特征。从地球化学角度把新5钻孔的沉积环境分为6个变化波动区间。揭示该地区晚新生代以来的气候经历了温暖湿润-温和湿润—温和偏干—温暖湿润—温凉湿润—温和偏干的气候波动。  相似文献   

12.
重液材料多钨酸钠在青海湖沉积物重力分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钨酸钠是一种无毒、易配制、可循环使用、密度高的新型无机重液.本文利用多钨酸钠重液,用离心机重力分离的方法将青海湖沉积物分成低(≤1.9g/cm3)、中(1.2-2.8g/cm3)、高(≥2.8g/cm3)三个密度组分,平均回收率为96.5%.重力分离后的沉积物测试分析发现,有机质主要分布在富粘土矿物的中密度组,揭示了粘土矿物的表面吸附是青海湖底沉积物有机质的主要赋存形式.  相似文献   

13.
青海湖沉积物中的甾醇及其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7,C28和C29甾醇(△5.22,△22,△5和△5.24(28)和5α-甾烷醇)在青海湖三孔近代沉积物(QH,QE和QO)中被检出。其中以C29甾醇占优势。在QE和QG孔沉积物中还检出了低浓度的三个C30甾醇(4α,23,24-三甲基-5α-胆甾-22E-烯醇(甲藻甾醇),4α-甲基-24-乙基-5α-胆甾-22E-烯醇和4α-甲基-24-乙基-5α-胆甾烷醇]。在QH和QG孔上部层段沉积物中,C27,C29.饱和的和不饱和的甾醇的碳数分布的平行性,甾烷醇/△5-甾醇及△22-/△5.22-甾醇的比值随沉积物埋深而增加提供了甾酸氢化作用的间接证据。青海湖沉积物中的甾醇主要来自湖区丰富的高等植物和湖中的藻类等。在QG孔80~100cm和120~140cm层段沉积物中,5a-胆甾烷醇浓度迅速增加可能反映特殊的生物(介形类)对该二层段沉积物中高浓度的胆甾烷醇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正>The Weihe Basin,which is known as a Cenozoic rift Basin,is special for its location where not only enrich oil,gas and water,but also is a"sweet"for environment evolution research.It sits in the transition area between the ordos basin with full of oil and gas resources in the north and the Qinling Orogenic Belt with rich mineral  相似文献   

15.
攀西地区晚新生代沉积研究回顾与问题讨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攀西地区晚新生代沉积是研究青藏高原东南缘隆升演化历史及其周缘环境响应、中国第一第二阶梯地貌格局演变和高原东南缘水系变迁的天然地质记录,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对该区晚新生代河湖相沉积,尤其是昔格达组和大箐梁子组的研究历史、岩性内涵、形成时代、古地理与古气候意义等进行了较全面的回顾。在此基础上对晚新生代冰碛物记录的冰川发育过程、青藏高原东南缘新构造运动和隆升历史、水系格局变迁等过程进行了评述。针对该区晚新生代沉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分歧,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认为在详细的地层学和地貌学等综合研究基础上开展高精度的年代学研究是当前攀西地区晚新生代沉积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酒西盆地晚新生代沉积物重矿物分析与高原北部隆升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沉积物的形成是地壳差异升降运动的物质记录.位于青藏高原北缘的酒西盆地晚新生代沉积比较敏感和全面记录了高原北部的构造运动和隆升过程.老君庙剖面晚新生代沉积物重矿物分析表明13 MaBP以来酒西盆地南部沉积物中重矿物具规律性变化;依据重矿物具规律性变化和沉积特征,揭示了青藏高原北缘晚新生代以来地壳运动经历了稳定期(13~8.26 Ma)、逐步阶段性隆升期(8.26~<4.9 Ma)和急剧强烈整体阶段性隆升期(>3.66~0 Ma)三个重大构造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
The detailed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nisotropy study on the sediments of two sections, which are located in the lake-center and the lakeshore of the Huangqihai Lake,Inner Mongolia, revealed their hydrodynamics and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changes in the recent 2000 year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diments of two sections both display normal depositional magnetic fabrics,of which the minimum susceptibility axes(K3) are oriented perpendicular to the bedding plane and the maximum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xes(K1) lie parallel with the bedding plane.In addition,the lakeshore presents higher magnetic anisotropy degree(P),magnetic foliation(F) and current factor (Fs) than the lake-center,showing that the lakeshore has higher flow velocity.For the west Huangqihai Lake(HQW) section in the lake-center,the magnetic matrix grain degree(Q) and the inclination of the minimum susceptibility axes sharply increased and decreased,respectively,at a depth of about 10 cm,24 cm,45 cm and 74 cm,which indicate abnormal depositional events with strong kinetic energy.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the HQW sec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from top to bottom.The upper stage was a stable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with strong hydrodynamic energy and low water level,which shows relatively higher Fs value and the Q value varies similarly with P and F.The middle stage was a stable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with high water level and low hydrodynamic energy,intermitted with high-energy abnormal events,which shows relatively lower Fs and the Q value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P and F.The lower stage was an unstable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with low hydrodynamic energy and high water level,which shows relatively lower P,F,and Fs value.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渤海莱州湾GK138、GK111及GK95孔的255个沉积物样品中的有孔虫定量统计分析,共鉴定出底栖有孔虫15属32种。根据底栖有孔虫的丰度和分异度等分布特征和AMS14C和光释光(OSL)测年结果,揭示晚第四纪以来研究区共发育3套海相地层,分别是中更新世晚期的第三海相层、晚更新世的第二海相层和全新世的第一海相层,通过与全球海面变化曲线对比,发现其与MIS7、MIS5和MIS1阶段的高海面有良好的对应关系。样品的Q型聚类及主成分分析划分出3组代表不同沉积环境的有孔虫化石组合,第III化石组合带为中更新世晚期海侵的产物,为河口-滨岸浅海环境。第Ⅱ化石组合为晚更新世海侵的产物,为潮间带-潮下带沉积环境,第I化石组合带为潮上带-潮间带沉积环境。海相地层顶、底板高程和厚度的分析结果显示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期间发生过不同期次、不同强度的构造活动,而进入全新世以后构造活动相对减弱。  相似文献   

19.
南方志留系碎屑矿物热年代学分析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碎屑矿物热年代学是恢复多旋回沉积盆地构造演化的有利手段。本文通过对南方5个地区志留系的碎屑锆石和磷灰石的裂变径迹年龄和热历史模拟研究认识到,印支期以来研究区志留系至少经历了3次区域性的岩石抬升、冷却事件,即早中三叠世(235~250 Ma)、晚侏罗世—早白垩世(110~140 Ma)和始新世—渐新世(45~25 Ma)。其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和始新世—渐新世是志留系后期改造的两个关键时期,前者是志留系烃源岩生烃基本停止的时期,后者是志留系抬升到地表,油气盖层受到广泛破坏的时期。  相似文献   

20.
新疆博斯腾湖表层沉积物的孢粉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新疆博斯腾湖的表层沉积物孢粉的分析, 探讨了干旱区大型湖泊中表层沉积物孢粉与周围植被的关系以及孢粉在湖泊中的分布和传播规律. 研究发现, 博斯腾湖表层沉积物中孢粉主要是来源于周围荒漠植被中的藜科、蒿属、麻黄等植物以及湖泊四周浅水地带生长的香蒲等水生植物. 藜科、蒿属、麻黄等花粉的传播过程主要受大风作用的影响, 而且百分比含量在整个湖盆中的分布比较稳定, A/C值能够反映区域目前的干旱状况; 香蒲等水生植物花粉的百分比含量主要受其母体植物分布的影响. 云杉花粉在河口区域的相对高百分比含量表明其河流传播特征; 云杉花粉在湖泊中的低百分比含量与整个流域的植被及其分布状况以及区域的气候条件有关; 云杉花粉具有超代表性. 近河口湖泊表层样品孢粉组合受河流和近岸植被的影响较大, 但距离超过2 km以后湖泊沉积花粉百分比含量较为稳定. 孢粉的质量浓度分布显示, 孢粉在湖盆中的分布有比较强的趋中性. 博斯腾湖中部沉积物孢粉序列能够很好记录区域的植被变化历史和环境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