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地质矿产工作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作之一,也是地球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新中国成立40年来,四川地矿工作积累了重要的经验,主要的是: 1 正确认识地质矿产工作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应遵循的工作方针 地质矿产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缺少的基础工作和前期工作。这一性质决定了地矿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经济建设也必须依  相似文献   

2.
地矿工作是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不可缺少的前期工作,它处于工业生产的最前端,对各相关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全局和长远发展都有重要影响.在未来的十年中,我们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地矿工作担负着十分艰巨而繁重的任务,既要为保证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和下世纪初经济的持续发展准备矿产资源和地质资料,又要通过队伍的结构调整,开辟多种资金渠道,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地矿事业的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要顺利地完成这些任务,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总结建国以来特别是过去十年地矿工作发展与改革的经验,针对新形势、新情况,研究制订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正是这个时候,朱训同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地矿工作》这部文集问世了,它为我们更好地  相似文献   

3.
“九五”和到2010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重要时期的开端,地矿部党组根据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在回顾总结“八五”期间地矿工作改革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推进“两个转变”,全面开展“二次创业”,建立地矿工作新体制的宏伟目标和工作部署,这就为今后15年以致更长时期内地矿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明晰的思路,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在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十四大通过的江泽民同志“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是具有历史意义的纲领性文件.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们在计划和市场关系问题上的又一次思想大解放,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问题上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对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联系地矿部门实际,地矿工作如何适应和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各级领导和广大地矿职工最关心的问题,也是一个需要从实际出发,群策群力,抓住时机,大胆探索,积极推进,才能逐步解决的难题.本刊特从本期起开辟专栏进行讨论,欢迎读者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5.
党中央确定的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决策,这一决策给地矿工作的开放、改革和发展指明了继续前进的方向,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地矿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有利的机遇.我们要不失时机地认真贯彻实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质勘查事业以怎么的起点走向二十一世纪,这是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地质勘查事业的人们所关注的重大课题.十六年来,地矿部改革开放的探索和实践证明:要瞄准世界地学前沿,占领地学制高点,加强国家战略性地质勘查工作,发展壮大地矿部门产业经济,搞活队伍,稳定队伍,使中国的地质勘查事业充满朝气和活力走向二十一世纪,其必由之路是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地质勘查工作新体制.这既是地质勘查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了解资源开发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探讨地矿部门如何通过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地矿部、国家民委组成的联合调查组,于1991年11月份赴新疆阿勒泰等地,就强化资源管理、发展地矿事业、振兴地方经济进行了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8.
我党制订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路线,和十三大制订的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战略.其根本任务和目的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因此,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指导下,研究制定地质工作的发展战略是十分必要的,是地矿部门贯彻十三大精神的一项重要措施.笔者就思考所及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结合地矿工作改革开放面临的任务,以及新疆自治区“资源转换、矿业开发”、“贸易起步,产业联动”等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的新形势,对于从根本上突破长期以来地矿工作实行单一的计划体制的束缚,建立社会主义地勘市场经济新体制,使我们在认识上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在总结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基础上,有可能探索出地矿工作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新的思维框架,全力推进地矿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接轨.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大地矿职工继承和发扬我们这支队伍“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奉献精神,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以地质-找矿为中心,顽强拼搏,使我国的地矿事业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地质勘查取得  相似文献   

11.
全国地矿工作会议7月30日在北京召开,宋瑞祥部长作了题为《加快改革 真抓实干 努力促进地质矿产事业的发展》的报告.报告分五部分,本文摘自前两部分内容.该报告是在基层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经过了地矿部党组认真的讨论和研究,又广泛征求并吸收了地勘行业各部门、各省(区、市)地矿厅(局)的意见.报告既是对党的十一后三中全会以来地矿部党组所制定的一贯方针政策的继承,又对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贯彻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加速推进地矿工作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该报告强调加强地矿行政管理的重要作用并明确了当前需要突破的重点;强调了找矿是地勘行业首要任务并提出了加强主业的措施;明确了省(区、市)以及市(地)、县地矿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的原则和指导意见;提出加强队伍建设一要顺气,二要鼓劲,三要立足办实事.报告的基本精神,将对今后地矿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和改革起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地质矿产工作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和基础,国民经济能否顺利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下资源和地质资料的保证程度.党和国家历来都十分重视地质工作,老一辈革命家对地质工作曾做过许多重要指示,为我国地质工作的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毛泽东同志指出,地质工作是先行官,是地下侦察兵,“地质工作一马挡道,万马不能前行”.最近江泽民总书记又为全国地质工作者做了“献身地质事业无尚光荣”的题词,对我们又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和勉励.回顾祖国四十多年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所取得的每一项经济建设成就,无不凝结着地矿工作者的辛勤汗水.对此,祖国是不会忘记的,历史也不会忘记.  相似文献   

13.
《当代四川地矿事业》是《当代四川》丛书中记述我省地矿事业的一部专卷,已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印刷出版。该书反映了四川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现代地矿工作发展历程及其重大成果。现将该书的序言和结束语转载于本刊,以供读者了解一个概貌。  相似文献   

14.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一个提了多年而又一直没有很好解决的老问题,为什么,要在庆祝地矿部建部四十周年、全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时重新提出来,并作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来强调呢?这是因为在当前“两个加快”的新形势下,创造性开展工作,对于摆脱困境,发展地矿事业,实现“四二二工程”,显得特别重要.我们应该从地矿事业的兴衰存亡,地矿队伍的前途命运的高度来进一步认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原地质矿产部南京综合岩矿测试中心在中国地质矿产勘查战线上已奋斗了50个春秋,为地矿事业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以及岩矿测试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可颂可贺。回顾50年的历程,如走过弯曲奔腾的江河。地质实验工作是地球科学与分析科学等多种学科的交叉领...  相似文献   

16.
通过学习贯彻中央2号文件和邓小平同志重要讲话及“两会”精神,地矿部政治部的工作目标进一步明确:为地矿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作好组织保证与舆论导向和宣传鼓动.一、为配合部门工作改革,抓好干部队伍建设1.准备好各层次和各方面的干部队伍.主要抓好两个层次:即局(司)、队(处);  相似文献   

17.
1995年地矿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贯彻党的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二十字方针,密切联系地矿工作实际,积极推进地矿行政工作,打好队伍结构调整的攻坚战,依靠科技教育,切实加强战略性地质勘查工作,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18.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各种工程建设项目不断上马,城市建设速度加快,老城市进行建设和扩建,新城市不断出现.在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的城市经济发展相当快,已形成了城市群,城市联成片,农村乡镇已城市化,逐渐消失了城乡界线.今后,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城市地区的工程地质工作更加繁重,这是城市现代化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结果.实践证明,地矿部门有条件承担城市地区工程地质工作.因为地矿部门自建国以  相似文献   

19.
在过去的一年里,广大地矿工作者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以地质-找矿为中心,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种种困难,进一步推动了地矿工作的发展,地质找矿,地质科技、地质教育、改革开放以及两个文明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果,为“八五”期间地矿工作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0.
李军  杨东来 《山东地质》1999,15(3):53-57
回顾了40多年来计算机技术在山东地矿工作中从无到有,从简单的数据处理到各种各样专用软件的开发应用的发展历程,总结了计算机技术在数据库建设,遥感影像的处理,制图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展望了GIS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GIS技术与IT技术相结合应用于地矿事业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