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三地”分析理论是一种旅游形象分析和定位的系统性理论方法.以昆明市的旅游形象为案例做应用研究.采用现场问卷和网络问卷相结合的调查方法,运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对昆明市的旅游形象进行测量,得出以下结论:昆明市的核心旅游资源为气候、鲜花和云南民族村;昆明的旅游形象竞争地主要是丽江、大理、景洪;昆明市的理念形象为“春城”、“花都”和“民族文化大观园”;昆明现有的旅游口号——“昆明天天是春天”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低,但游客对昆明的认可度高.运用旅游形象口号的两轮检验法和“三度”评价法,发现昆明最符合要求的旅游口号为“高原明珠,魅力春城”.应用研究表明,旅游形象分析和定位要综合考虑旅游地、竞争地和客源地的各种因素和关系,是一个不断修正的过程,“三地”分析理论有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克拉玛依市西郊水库位于市区西南部,为发掘旅游资源,发展旅游经济,2003年,市地名委员会先后数次召开会议,讨论西郊水库的更名。会议讨论是十分热烈的,主要围绕是否赞同西郊水库通名改为“湖”这一观点展开。持赞同观点的人认为,只要能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地名的经济效益,可以把西郊水库的通名改为“湖”。由此,他门分别提出了改名为“明珠湖”、“新月湖”、“瀚海湖”、“克拉玛依西湖”等建议;持反对观点的人认为,水库和湖泊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地理实体,水库属建筑物,湖泊是自然地理实体,西郊水库本身是一个水库,并不是湖泊,因…  相似文献   

3.
平凉市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东邻陕西咸阳,西连甘肃定西、白银,南接陕西宝鸡、甘肃天水,北倚宁夏固原、甘肃庆阳,是甘肃省东部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承接中东部省区产业转移与开放开发的“东大门”,素有“陇东粮仓”、丝绸之路黄金旅游线上的明珠、“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美誉,以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而著称。区位优势明显。平凉位于西安、兰州1、银川三大省会城市几何中心,是古“丝绸之路”北线东端之重镇,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名》2011,(11):40-41
朱家角镇位于上海市青浦区中南部,紧靠淀山湖风景区,距离上海市中心48公里。朱家角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素有“江南明珠”之称。镇区36座古桥,古朴典雅,9条长街临水而建,民宅依水而建,一式明、清建筑,古风犹存。尤其是横跨于漕港上的明代建筑五孔石拱放生桥,造型优美,极为壮观,是上海地区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镇西北有马氏课植园,亭台楼阁,风格各异,  相似文献   

5.
城市旅游的特殊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朝隆 《热带地理》2005,25(2):133-137
把“度假区旅游”、“森林公园旅游”、“风景区名胜区旅游”等旅游类型泛称为“景区旅游”,运用比较分析法,从动力因子与制约因素、功能特性、空间过程与形态、建设与实施等方面分析了城市旅游的特殊性。认为城市旅游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发展城市旅游,应树立“大旅游”的观念,在政府的主导下,协调城市规划与城市旅游规划之间的关系,并把旅游建设融于城市的整体建设。  相似文献   

6.
承德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全市面积651平方公里,人口31万。境内群山连绵,平均海拔500米,属燕山低山丘陵地带;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处于暖温带和寒温带的过渡地带,夏季温凉、冬少严寒、雨量适中、风沙较小。是我国北方著名旅游城市,被誉为“塞外明珠”。本文针对承德市战略发展方向提出初浅意见。一、优势分析与战略方向选择一个城市的战略发展,主要是根据她本身的优势和劣势。战略发展方向一经确定,将涉及到城市的发展方向、产业结构、城市规划、生产布局等一系列问题。承德市的风景旅游资源丰富,这是其公认的优势。也有人认为:除了旅游资源之外,矿产资源丰富,全市已探明  相似文献   

7.
《地理科学进展》2004,23(4):i006-i006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地处具有皖江明珠之称的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芜湖。50多年来,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学生培养规格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8.
基于SPSS大连徒步旅游游客满意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徒步旅游已成为旅游市场主流,作为一种时尚的自助旅游形式,深受独立旅行能力的旅游者所喜爱。徒步旅游市场前景广阔,研究徒步旅游满意度对发展徒步旅游意义重大。以大连徒步旅游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和spss统计分析方法,通过相关分析以及配对样本r检验,了解到徒步者对徒步体验的重视度与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普遍存在高重视程度、低满意度的情形。徒步者最为满意的是“滨海、山体风景”,而“洗手间问题”、“休息饮水处”、“交通距离”、“医疗应急安全措施”以及“购物便利度及价格”这5项满意度最低。  相似文献   

9.
海岛旅游,特别是群岛旅游是海洋旅游"皇冠"上的"明珠"。海岛因给旅游者远离城市喧嚣和彻底回归自然的心理感受而倍受青睐,已成为世界旅游热点地区。地中海地区是世界上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众多岛屿都已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本文首先对地中海海岛旅游开发经验进行总结,其次通过对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岛旅游的案例来分析海岛旅游的开发特征:以休闲度假旅游为主的海岛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以航海旅游为主的旅游产品体系;平衡旅游淡旺季,发展多种旅游;依托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发展文化旅游,最后讨论地中海海岛旅游的开发经验,以供其他海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全新世时期白洋淀地区环境演变的初步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较大的湖淀,素有“华北明珠”的誉称。然而近年来这颗“明珠”却面临着被湮废的危险,这一情况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这里,根据近两年来我们对白洋淀的考察研究,对全新世以来白洋淀地区的环境演变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或许对白洋淀的治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一、自然地理概况白洋淀位于华北平原的中部,保定市东40多公里的安新县城附近,是大清河中游的天然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三生”理念的指导,以西北五省的29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研究对象,建立一套城市生产—生活—生态旅游竞争力模型,利用ESDA方法测算旅游“三生”竞争力的空间集聚程度、自然间断点分级聚类展示旅游生产、生活、生态的空间格局,同时结合相关性分析与AHP赋权解剖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样本城市旅游“三生”竞争力整体趋弱,空间分布离散,局部地区聚集效应低,其中国内旅游消费、公厕个数和降水量是城市旅游“三生”竞争力的主导因素。最终,29个城市依据实证结果可划分为生产型、生活型和生态型旅游城市,在西北五省共同组建4个“三生”旅游圈,为区域旅游发展提供新型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2.
刘昌雪  汪德根 《地理研究》2016,35(5):977-991
随着创意经济的兴起和旅游者需求的变化,发展创意旅游日益成为消费热点和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创意旅游资源是创意旅游发展的基础,其产生的空间效应是区域旅游研究的重要内容,对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以苏州中心城区为例,综合运用最近邻指数、不平衡指数、核密度分析和使用者温度计量模型等方法,深入研究城市创意旅游资源空间效应。结果显示:① 创意旅游资源的融入使苏州中心城区整体和各区域的旅游资源空间分布集聚度增大,但各区域增大程度和资源空间分布状态变化不同;② 融入创意旅游资源后苏州中心城区整体旅游资源区域分布呈集中态势,且分布的均衡度降低;③ 创意旅游资源的融入促进了区域旅游资源空间效应的发挥,苏州中心城区由以姑苏区为“单核心”的“众星拱月”空间格局转变为以姑苏区—工业园区为“双核心”的“日月同辉”空间格局,从而实现苏州中心城区“双核”旅游空间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乡村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乡村旅游是中国近年来才兴起的一种旅游活动,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形式多种多样,而旅游文化资源是旅游资源中的“质”。对乡村旅游文化资源的特点、类型、开发模式以及开发的切入点进行论述,以期在乡村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的过程巾,根据自身情况选择VC、EC、SC3种模式,实现旅游与生产双重功能、传统与现代文化双重结合、“硬环境”与“软环境”双重建设、自然与人文双重保护、游客休闲与丰富当地居民文化生活双重目标,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区域旅游合作是整合旅游产品、优化旅游产品空间结构、实现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之一。文章在研究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从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客源市场等方面论证了贵池旅游区融入“两山一湖”旅游区的可行性.揭示了贵池旅游区与黄山、九华山等“两山一湖”重点景区合作的演化关系,最后提出强化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旅游产品开发与客源市场共享是贵池区成功融入“两山一湖”旅游区的3种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5.
陆林  任以胜  徐雨晨 《地理学报》2019,74(6):1267-1278
城市群“乡土—生态”空间是国土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群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城市群优化城乡空间结构、维持传统人文活动、传承地域历史文化、维系生态系统健康的战略空间。关注旅游建构城市群“乡土—生态”空间的过程、格局和机制对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旅游地理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系统梳理城市群空间、旅游发展影响、城市群“乡土—生态”空间基本属性等研究领域的相关成果,发现已有研究对城市群内部及周边的边缘地带关注不足,有待进一步探索和诠释新的功能地域空间;对旅游显著影响中国经济社会空间的事实关注不够,有待进一步强化旅游助推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典型“空间性”研究;对城市群“乡土—生态”空间的利用方式关注较少,有待进一步开展城乡空间利用和城乡关系演变研究。研究认为,以旅游作为新的产业路径、新的利用方式科学引导主体功能区规划落地,推动城市群“乡土—生态”空间转型升级,发挥旅游在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和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探索国土整治与国土空间优化中国特色道路的重要举措。在构建旅游建构城市群“乡土—生态”空间的“三阶段”理论假说的基础上,指出未来应该重点开展的研究内容:遵循“过程—格局—机制—效应”的研究路线,探讨旅游建构城市群“乡土—生态”空间的实践路径,提出旅游建构城市群“乡土—生态”空间的政策保障体系研究的技术路径,探索旅游建构城市群“乡土—生态”空间在不同尺度空间上的一般特征和规律。  相似文献   

16.
卞显红  王慧  施琳霞 《地理科学》2016,36(1):99-106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农村居民旅游动机,然后通过构建对数回归方程研究旅游动机对“现代化的大城市”、“中小城市”、“历史文化城市”、“旅游城镇”、“山区”和“乡村旅游地”等六大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农村居民外出旅游动机主要停留在观光游览层次。长江三角洲农村居民对探亲访友旅游动机的赞同感知度较低,但探亲访友对于不同目的地选择具有一定影响。长江三角洲农村居民外出旅游非常重视通过旅游能提升其在家人、亲戚、朋友中的地位与声望的功能。 旅游安全问题对提升农村居民出游力非常重要,同时农村居民非常注重旅游目的地住宿设施能营造家外之家的感觉。  相似文献   

17.
黄秀卓 《中国地名》2009,(10):22-33
渤海明珠——海港区 海港区作为秦皇岛市中心城区,东临历史名城山海关, 西连避署胜地北戴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依山傍海,气候宜人,是一个魅力独具,资源丰富的旅游地区。  相似文献   

18.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旅游扶贫对于改善民生,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云南传统农耕文明区是云南省贫困人口的主要集聚区,地理环境复杂,贫困问题严重,脆弱性突出,贫困具有长期性特征。本研究以云南传统农耕文明区的典型代表巍山县为例,结合当地贫困农户和县、乡、村各级扶贫工作人员的问卷调查及访谈,对巍山县扶贫及旅游扶贫工作实践及成效进行研究,总结评价“巍山经验”,在综合分析云南传统农耕文明区贫困问题特殊性的基础上,从“多元主体参与”和“产业融合”两方面来探讨云南传统农耕文明区旅游扶贫问题,总结出了“乡村生态农业模式”、“旅游+特色小镇模式”、“O-RHB模式”以及“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模式”四种旅游扶贫模式,通过本研究以探索云南传统农耕文明区旅游扶贫开发实践的有效路径,推动贫困地区的旅游扶贫开发。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多要素综合视角,论文从土地与生计2个维度构建微观尺度的乡村地域系统概念模型;融合遥感影像数据、问卷调查数据及访谈资料等多源数据,以西安市上王村为例,探究“城郊村”在旅游驱动下的土地利用和农户生计转型,并对其与“景边村”的转型发展进行案例较析。结果表明:① 伴随乡村旅游发展的规模化和专业化,上王村的土地利用日益多样化、复合化、旅游化,农户生计方式组合渐进更替,家庭就业、收入、消费与旅游的相关性不断提高,由传统农业村转型为乡村旅游目的地。② 上王村的转型发展是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优越的区位条件是其前提和基础,政府的适时调控是“稳定器”和“方向盘”,乡村旅游客源市场的壮大和农户的理性选择是外源拉动力和内在驱动力。③ “城郊村”和“景边村”因区位不同而在地形条件、依托资源、客源市场等方面存在差异,引致两者乡村旅游开发的分化,同时深刻影响了各自的转型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0.
收集网络关注度等数据,构建趋势线模型测算“一带一路”对我国国民出境沿线国家旅游需求的促进效应、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①“一带一路”共对27个国家旅游需求有促进作用,且各国家所受影响程度差异较大;人口、经济发展水平、资源丰度和空间距离是“一带一路”对沿线各国旅游需求促进作用空间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②“一带一路”共对30个省域国民出境旅游需求有促进作用,且各省域所受影响程度不同;人口、经济发展水平、受教育程度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一带一路”对各省域国民出境旅游需求促进作用空间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