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京津地区铁岭组、景儿峪组海绿石~40Ar-~39Ar年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海绿石40Ar-39Ar年龄校正公式,通过测量海绿石中的可膨胀层含量n以及中子活化过程中39Ar的丢失率,求出海绿石的年龄。经测定,京津地区铁岭组、景儿峪组海绿石中可膨胀层含量为5%~6%,中子活化中39Ar丢失率为17%~19%。由校正后的海绿石年龄推测出铁岭组年龄界限范围是1070±10Ma~1175±10Ma,景儿峪组为810±10Ma~900±10Ma。  相似文献   

2.
京津地区铁岭组,景儿峪组海绿石^40Ar—39Ar年龄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李明荣  王松山 《岩石学报》1996,12(3):416-423
利用海绿石^40Ar-^39Ar年龄校正公式,通过测量海绿石中的可膨胀层含量n以及中子活化过程中^39Ar的丢失率η,求出海绿石的年龄。经测定,京津地区铁岭组,景儿峪组海绿石中可膨胀层含量为5% ̄6%,中子活化中^39Ar丢失率为17% ̄19%,由校正后的海绿石年龄推测出铁岭组年龄界限范围。  相似文献   

3.
四川攀枝花地区的上震旦统把关河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攀枝花地区的上震旦统把关河组为滨海、浅海相碎屑岩建造 ,以灰白色、灰色中厚层细至中粗粒含海绿石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为主夹灰色薄层至极薄层粉砂岩、页岩 ,在盐源 -丽江台缘坳陷区与下伏冰水湖泊相杂色列古六组为整合或平行不整合接触 ,而在康滇地轴上与前震旦纪基底变质岩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在全区均与上覆观音崖组为整合接触。新建的把关河组在民政、务本及其以西地区相当于《四川省岩石地层》(1997)中的下震旦统澄江组 ,在米易县则相当于下元古界五马箐 (岩 )组的上部 ,而在盐边红格 ,则相当于 1∶ 2 0× 10 4 永仁幅中的会理群力马河组下部。主要论述新建把关河组的理由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按板块构造学说,郭令智等把“江南古陆”称为江南岛弧区。它的基底为前震旦纪浅变质岩系,上复震旦系。岩性特点是复理石建造广泛发育,并含有大量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凝灰岩夹层。目前该区已知主要的铀源层位有上震旦统及下寒武统,含矿主岩为炭硅泥岩。但前震旦系四堡群白云顶组、下震旦统板溪群的白竹组或五强溪组中局部也有铀源层的存在,其铀含量可高达30~40PPM。含矿岩性同上,但稳定性差,规模小,工业价值低。  相似文献   

5.
在河北秦皇岛柳江盆地鸡冠山新元古界青白口系长龙山组石英砂岩中发现有海绿石.对海绿石宏观特征分析表明,砂岩中海绿石的含量随着颗粒直径的减小而增大,含量大多为5%~20%.综合野外露头勘验、岩石薄片显微镜下观察和样品扫描电镜观察,对海绿石微观特征分析表明,长龙山组大多为晕边状和颗粒状,也可见其他形态,分析认为该区海绿石属于...  相似文献   

6.
长江三峡东部地区震旦纪事件沉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江三峡东部地区震旦纪先后发生了热事件、冷事件、重力事件等突发性灾变沉积。早震旦世发育由河流作用与陆地冰川作用形成的陆源碎屑沉积;晚震旦世则发育由两次台地-盆地-台地的海进-海退旋回形成的巨厚海相碳酸盐沉积。热事件沉积产物见于下震旦统莲沱组,夹于河流相沉积的砂岩及粉砂岩中。根据凝灰碎屑的岩石学特征,可将其分为降落型凝灰碎屑和水携型凝灰碎屑两类。冷事件沉积产物为下震旦统南沱冰碛层,属低纬度低高程的大陆冰川沉积。重力事件可分为滑塌事件和浊流事件,其沉积产物均分布于上震旦统,夹在大套的深水碳酸盐岩中。其中滑塌事件的沉积产物主要为滑塌角砾白云岩(石灰岩),浊流事件的沉积产物主要为浊积颗粒石灰岩(白云岩)。  相似文献   

7.
一、概述大乘山地区位于湖南省中部,包括巨口铺与禾青两幅1/5万图幅。面积近1千平方公里。构造部位处于湘中白马山~龙山东西向构造与华夏系构造带的复合处。次级构造为大乘山短轴背斜,其核部由下震旦统(Za)碎屑岩组成,两翼分别为上震旦、寒武及中晚泥盆系地层。图区东侧有易家岭复式小背斜,轴心地层为寒武系。北东向断裂发育,且垂直断距  相似文献   

8.
厄瓜多尔奥连特盆地白垩系Napo组UT段发育一套分布广泛的富含海绿石的硅质碎屑岩,针对海绿石的岩相、矿物学、地球化学及时空属性进行分析,可以揭示海绿石的组分、成熟度、形成及成因类型,结合地质约束有助于理解其形成的沉积地质意义.利用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及Qemscan对海绿石矿物的岩相、矿物组成和主量元素进行系统地分析.暗绿色、呈弯曲玫瑰花状的海绿石具有高的K2O含量(平均值为8%,质量百分比),是形成于海相低沉积速率环境的高演化成熟型海绿石云母矿物或狭义范畴的海绿石.化学组分和时空属性揭示研究层段的海绿石经历了一定程度风暴流和/或潮汐流作用的搬运改造,属于层内准原地海绿石.UT段海绿石含量向上的增大趋势和成熟度的变化,以及横向上从盆地东部斜坡区埋深2~3 km到西部盆缘露头区相距约120 km的海绿石在形态和化学成分上具有相似性,指示其主要是层内准原地海绿石的特点.UT段垂向上海绿石含量增大的趋势同时反映外陆棚物源区原地海绿石向岸方向的短距离迁移,反映了相对海平面持续上升的海进过程;而且同时期海绿石平面上的广泛分布指示沉积时期的环境属于构造稳定的陆表海.   相似文献   

9.
胡家燕 《贵州地质》1998,15(1):57-60
在贵州省瓮安县、福泉市境内的上二叠统吴家坪组(P2W)地层中,首次发现海绿石砂岩。海绿石砂岩具层位稳定,海绿石含量高特点,具有开发价值,是一种天然元机钾肥矿物原料,经活化处理施于土壤中,有改良土壤结构和使作物增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鄂西地区上震旦统陡山论组含磷岩系下伏砾岩的性质和时代归属问题,目前在认识上仍有分岐。笔者通过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和研究,在原来有争议的地区发现了冰川擦痕、压坑、磨蚀面、漂砾等冰川遗迹和种种可进行划分对比的标志,认为本区该层砾岩是等时的,均为冰碛砾岩,其时代为下震旦统南地组。  相似文献   

11.
张丕孚 《地层学杂志》1993,17(1):40-45,51
<正> 苏皖北部晚前寒武纪地层是指凤阳群不整合面之上,寒武系下统猴家山组平行不整合面之下的一套地层。这套地层在没有进行1:20万区域地质调查之前,前人的地质工作主要是在淮南,所建立起来的晚前寒武纪地层层序是正确的,如徐嘉炜(1959)所确定的晚前寒武纪地层层序及其划分(自下而上为下震旦统八公山统下部石英岩,它不整合在前震旦纪角闪片岩为主变质岩系上,其上为刘老碑页岩,再上为上部石英岩和上震旦统四顶山统泥质灰岩及泥灰岩层,其上是矽质灰岩,并被寒武系下统猴家山组平行不整合覆盖)是比较完善的。  相似文献   

12.
1 矿区地质概况 矿区位于木里-盐源推覆构造的前缘冲断带上,属石棉-里庄韧性剪切带南端。出露地层为呈北北西向分布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上震旦统灯影组和观音岩组,以及中下泥盆统。地层倾向南西、倾角较陡,沿层间有蚀变辉绿岩侵入。龙马溪组与灯影组呈断层接触(菜子地断裂),而东侧的中下泥盆统与上震旦统接触为大沟断裂,派生的构造破碎带及层间剥离构造成组发育。  相似文献   

13.
大连上震旦统地震灾变事件研究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彭阳  李黄志等 《地质学报》2001,75(2):221-227,T004
笔者在大连工作区的上震旦统南关岭组、甘井子组和营城子组碳酸盐岩地层中,识别出以震动液化脉、震动液化角砾岩、碳酸盐岩注积岩等震积岩为代表的古地震灾变事件层(工作区缺失上震旦统顶部的兴民村组震积岩),这在工作区属首次发现,这一发现进一步提高了辽南震旦系的研究程度,证明了辽南地区晚震旦世存在4个地震活跃期,从而为区域地层对比提供了新的实际材料,新发现的甘井子组白云岩中的地震灾变事件层表现为白云石质的震动液化脉及液化卷曲变形,是对辽南震旦系研究程度的提高和丰富。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盆地盆内震旦系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结合前人对盆地周边露头研究成果,根据钻井和地震资料给出了盆地上、下震旦统的沉积体系分布。以阿满地区相对隆起为界,震旦系厚度总体上为东西厚、中间薄,沉积中心分布在盆地的东、西两端,并以东北角的库鲁克塔格山前地带沉积最厚,下震旦统达3400m,上震旦统也达2000m以上。早震旦世塔里木盆地主要发育了塔东和塔西两个沉积沉降凹陷,构成了塔东海洋冰川—浅海沉积体系区、塔西滨浅海沉积体系区、阿满海岸沉积体系区以及塔西南浅海—次深海沉积体系区,塔东和塔西两个沉积区以阿满海岸沉积区为界近乎对称分布。晚震旦世是在早震旦世沉积填平补齐的基础上的继承性沉积。  相似文献   

15.
湘西上震旦统层状硅质岩沉积环境的地球化学标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彭军  徐望国 《地球化学》2001,30(3):293-298
湘西上震旦统层状硅质岩化学成分纯净,硅质矿物平均含量95%以上,且FeO/Fe2O3比值大于1,MnO/TiO2比值为6.1,P2O5含量极低。微量元素Sr/Ba比值小于1,稀土以总量低(5.64-31.54μg/g)和铈亏损为特征。硅质岩的δ^30Si值变化在0.0‰~0.7‰之间,硅质岩中有机碳含量较高,介于0.443%-1.993%之间,Pr/Ph比值小于1。硅质岩的上述特点反映其沉积大陆边缘斜坡半深海至大洋盆地深海环境中。  相似文献   

16.
贵州习水河坝矿区磷矿,产在上震旦统灯形峡阶中上部位,矿层厚.0.65~1.85m,P2O5含量20%~31.85%,是贵州境内新近发现的磷矿。岩矿石中富含藻类、古孢子及软舌螺化石,经研究认为磷矿磷质来源与生物有关,是水体生物-化学作用生成的磷矿床。分布在贵州习水、开阳、瓮安及都匀一带,是在本区寻找优质磷矿有远景、有希望的地区。  相似文献   

17.
张乃娴  曲永新 《地质科学》1993,28(4):383-389
产于四川省铜街子电站玄武岩沉积夹层中的绿鳞石,具有二八面体1M云母结构,与海绿石结构相似,但以其八面体层中的高Mg含量与海绿石相区别。该绿鳞石是玄武岩两次喷发间断中,凝灰物质沉积后经蚀变而成。  相似文献   

18.
海绿石相沉积物中的自生海绿石的形成与超覆于河流沉积体系之上的浅海环境(相)关系密切。不论下伏沉积物的性质如何,再造的海绿石沉积物普遍发育。长岸滨流可能是形成“近位成因的再造海绿石”球粒的动力。在埃及、约旦和科威特等国的石炭系中,经常有关于含自生海绿石沉积物河流沉积物覆盖的报导。埃及北缘的始新统—渐新统出露良好,使作者得以研究海绿石相组合的释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东海西湖凹陷渐新统花港组海绿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武法东  陆永潮 《沉积学报》1997,15(3):158-161
在西湖凹陷渐新统花港组中首次发现非正常海相海绿石。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团粒状海绿石、胶结物海绿石和碎屑假象海绿石。前两者属沉积过程或成岩初期的产物。通过沉积学研究,结合微量元素及介质条件分析认为,花港组总体为滨岸湖泊三角洲-河流体系,但是曾程度不同地受到海水或咸水-半咸水影响。花港组的时代就可能归属为始新统。这一认识上的突破除了花港组年代地层的对比意义以外,还将引起对盆地演化阶段、沉积体系空间配置及油气有利相带预测等问题的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20.
徐州大北望寒武系徐庄组发育不同类型海绿石,为探讨不同类型海绿石的成因,基于海绿石的矿物学、地球化学及沉积环境分析,利用偏光显微镜、X 射线衍射及电子探针等方法对各含海绿石岩层及不同类型海绿石进行系统对比研究查明海绿石的指相意义。结果表明,徐庄组发育颗粒状、碎屑假象状和胶团状三种类型海绿石,其中颗粒状海绿石具有中—高含量钾、高含量铁、砂岩中—高含量铝、石灰岩中低含量铝等特征;碎屑假象状海绿石具有变化大的钾、铁、铝,且保持着其母质形态特征;胶团状海绿石具有高钾、高铁、低铝特点。颗粒状海绿石成因符合颗粒绿化理论,砂岩中海绿石易受环境影响;碎屑假象状海绿石成因符合层状晶格理论及假象替代理论,受到交代和溶蚀作用,因受较强的水动力条件影响成分变化较大;胶团状海绿石是凝胶状海绿石通过胶结作用沉淀,形成于稳定环境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