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地震保险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地震保险中所涉及的一些有关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见解,包括:地震保险列独立险种还是附加险,地震保险是政策性业务还是商业性业务、地震保险是强制保险还是自愿保险、如何经营地震保险。  相似文献   

2.
指数保险具有触发参数客观、理赔反应迅速的特点,是政策性保险的优先选择。云南省作为地震灾害频发且损失严重地区,率先开展了地震指数保险的试点工作。2021年5月21日,云南省漾濞县发生6.4级地震,触发了地震指数保险赔付。本文对地震指数保险赔偿原则及其在云南试点地区的实施情况等进行介绍,根据漾濞地震损失和赔付情况,总结地震指数保险实施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地震保险在我国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将商业保险引入建筑物防震减灾是减少地震损失的一种有效经济手段。对建筑物地震保险进行讨论,对地震保险的形式、承保—理赔机制、保险基金等主要问题作了详细的阐述,建议将年震害期望损失比作为纯费率厘定的主要原则,同时以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最大期望损失率估算地震保险基金的规模。  相似文献   

4.
袁庆禄  孙瑞婷 《中国地震》2023,39(2):395-411
从巨灾保险视角,运用层次分析法测度居民震灾保险素养水平,构建有序Probit模型分析居民震灾保险素养、公共服务感知对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居民震灾保险素养水平较低,且差异较大。震灾保险素养与公共服务感知对公共服务满意度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居民的家庭收入水平对公共服务的满意度表现出负向影响,但其程度不及震灾保险素养与公共服务感知。防震减灾部门应进一步拓宽公共服务渠道,增加服务种类及方式,注重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居民的震灾保险素养水平和公共服务感知能力。保险公司需要与防震减灾部门展开深度合作,开发适合不同收入层次人群的地震保险产品,加大地震保险知识普及力度,藉以提高居民的防震减灾公共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保险机制得以深入救灾领域的社会环境氛围,进而从政策和法规的角度阐述了科学震灾保险的运行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6.
震灾保险研究融会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紧密结合和相互渗透,基于这一认识,本文联系震灾保险的社会属性,分析并指出这一险种的非强制性质;保护应用的权益与责任;对社会不规范投保行为的制约;正确理解“与国际惯例接轨”、地震系统的协作模式、政府部门的政策导向等等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以启示人们把握研究的大方向,从而加快我国该项研究的实用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刍议国际地震保险投保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宏 《山西地震》2005,(1):25-26
地震灾难带来的损失日益增加的问题,让保险业至今难以应对。地震发生频率低、损失巨大而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又十分有限,加之,社会公众的投保意识薄弱,造成地震保险投保率过低。从地震灾情入手,介绍了国际地震保险开展情况,剖析了地震保险投保率过低的原因,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强地震保险同其他自然灾害保险一样是一种社会福利保障事业,它既是一项经济政策又是复杂的科学工作。就有关地震保险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为经济部门提供科学成果和对策意见,是地震社会学研究应尽的社会责任。一、保险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及职能根据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在再生产过程中,从物质方面来看,总是处在各种会使它遭到损失的意外和危险中,因此,利润的一  相似文献   

9.
地震保险研究应用与市场的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地震保险研究应用与市场的社会环境发展趋势,科学技术研究内容的发展趋势以及地震保险研究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处于全球主要地震带的30多个多地震国家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地震保险经营期,这是一个破坏性地震多发期,也是伴生地震保险经营苦乐参半的时期.根据作者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对地震保险营销市场状况作了初步汇总,对地震带上有关国家的地震活动及其地震危险性的估计、地震保险经营决策过程和营销结果以及从中学到了什么、怎样运用到21世纪前20年代中去的几个问题作了概括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