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研究非对称配钢钢骨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基于12根T形配钢钢骨混凝土柱的拟静力试验研究进行非线性数值模拟,了解其破坏机制、承载力、延性及耗能能力,探讨轴压比、配钢率、剪跨比对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T形配钢钢骨混凝土柱滞回曲线饱满,具有良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在峰值荷载前,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轴压力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了试件承载力,但降低了延性;增大配钢率能提高试件的承载力、刚度和延性,使得峰值荷载后试件的性能退化趋于平缓;剪跨比对试件破坏形态有显著影响,随剪跨比的增大试件延性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2.
异形截面钢骨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通过1/4缩尺的3根异形截面钢骨混凝土柱和1根圆形截面钢骨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分析比较了各试件的承载力、延性、滞回特性和破坏特征。用基于平截面假定的条带法计算了试件承载力,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3.
蜂窝状钢骨混凝土L形柱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考察轴压比对蜂窝状钢骨混凝土L形柱抗震性能的影响,本文进行了3根不同轴压比的蜂窝状钢骨混凝土L形柱的低周往复水平荷载试验,研究了该L形柱的破坏形态、滞回特性、延性、黏滞阻尼系数等抗震性能.研究表明:蜂窝状钢骨能增强钢骨与混凝土间的黏结能力,提高其协同工作与整体受力性能.蜂窝状钢骨的存在,延缓了L形柱的刚度退化,提高了延性,增强了结构的耗能能力及抗震性能.轴压比对该新型构件的破坏形态及抗震性能影响明显.随着轴压比的增大,构件的破坏形态由类似于剪切破坏向轴压破坏形态转变.轴压比越大,构件的极限承载力越大,但延性与黏滞阻尼系数越小,耗能能力越低,抗震性能越差.研究还发现,该新型构件的正、反方向承载力及延性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4.
钢骨混凝土框架滞回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非线性有限元原理,编制了基于恢复力模型的钢骨混凝土框架滞回全过程分析程序。程序设计中考虑了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预应力作用、轴力二次矩等因素的影响,并考虑了钢骨的特点。通过与已有钢骨混凝土框架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该程序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应用该程序对八榀钢骨混凝土框架进行了滞回分析,分析表明钢骨混凝土框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5.
低周反复荷载下预应力混凝土门架结构的抗震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一榀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门架结构和一榀普通通钢筋混凝土门架结构在低周反复荷载荷的试验,对预应力混凝土门架的抗震性能进行了 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预应力混凝土门架结构的非线性分析程序,本程序实现了包括下降段在内的滞回全过程计算,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似合性。本文结果为预应力混凝土门架结构在地震区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桁架式钢骨混凝土框架梁-钢筋混凝土柱组合框架的抗震性能,制作了2榀单跨两层框架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框架模型按"强柱弱梁"原则设计,在节点核心区和梁端采用交叉腹杆连接上、下T形型钢。试验观察了试件的破坏过程,测得了试件的荷载-位移曲线和骨架曲线以及各阶段的应变、荷载和位移值,分析了框架模型的延性、能量耗散能力、强度降低、刚度退化以及破坏机制。试验研究表明,该形式框架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延性和能量耗散能力,满足延性框架的抗震性能要求。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交叉腹杆的设置相当于一个被动阻尼装置,能够有效地起到耗能作用,有利于框架形成梁铰耗能机构,从而提高框架的整体耗能能力。研究成果可供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7.
谢灿东 《华南地震》2014,(Z1):168-172
分别考虑了钢材和混凝土的非线性性能,在开源软件OpenSees的平台上,采用纤维截面模型对钢骨混凝土受弯构件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并将计算结果与相关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纤维模型得到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吻合,验证了在OpenSees的平台上,选择合理的本构及计算参数的纤维模型分析钢骨混凝土梁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钢管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分别对钢管混凝土柱及钢盘混凝土柱的5层框架结构进行了抗城性能对比试验研究,从理论上分析比较了两种结构的动力特性、多种地震波输入下的结构加速度反应和位移反应,综合评定了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抗城性能。为该类结构的设计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9.
轻钢骨混凝土剪力墙延性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轻钢骨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作为新型结构在工程界要得到认同并推广使用,必须对该结构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系统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本文应用ADINA有限元软件对轻钢骨混凝土剪力墙延性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根据不同的高宽比、轴压比、轻钢骨配筋率以及端部配筋模型的计算结果,对该结构体系的延性及其破坏形态进行综合分析,并对轻钢骨混凝土剪力墙轴压比设计提出建议。分析结果表明,高宽比主要控制轻钢骨混凝土剪力墙的破坏形态,轴压比对其结构的延性的影响最为显著,而端部配筋对其延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不对称钢骨混凝土梁抗弯刚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5根不对称钢骨混凝土梁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现行规范[1]中对称钢骨混凝土梁截面抗弯刚度的计算公式,提出了不对称钢骨混凝土梁截面抗弯刚度的计算方法,建立了相应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按照本文公式得到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1.
截面中部配置型钢的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本文通过试验研究了型钢混凝土(SRC)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对16个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得到了这些构件的延性比;研究了高宽比等参数对型钢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在试验中,研究了在中部配置型钢的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的型钢混凝土剪力墙具有更好的抗震性能。在试验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型钢混凝土剪力墙恢复力骨架曲线的数学模型,为分析高层结构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2.
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型钢混凝土剪力墙(亦称为SRC剪力墙)是一种新型的剪力墙,其抗弯承载力、抗剪承载力及延性均好于普通剪力墙。本文简要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型钢混凝土剪力墙抗震研究的成果。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较高轴压比下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高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试验研究表明,内藏钢桁架的存在明显改善了高轴压比下型钢混凝土高剪力墙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3.
型钢高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通过14根型钢高强混凝土柱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得到了型钢高强混凝土柱在压、弯、剪共同作用下的主要破坏形态,并探讨了剪跨比、配箍率、混凝土强度对型钢高强混凝土柱滞回曲线、耗能能力以及延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型钢高强混凝土柱具有抵御二次地震作用的能力,其抗震性能优于钢筋混凝土柱。  相似文献   

14.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加固方法述评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本文讨论了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加固的原则,对目前常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方法进行了简要的论述,给出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以及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文中还提出了加固方法将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型钢混凝土低矮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剪力墙构件是现代高层建筑结构中的主要抗侧向力构件.为了对比型钢桁架混凝土组合低矮剪力墙与型钢框架混凝土组合低矮剪力墙以及普通钢筋混凝土低矮剪力墙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本文进行了四榀1/4缩尺模型的低矮混凝土剪力墙在单调和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对比试验,其中单调加载试验包括一榀内置型钢桁架的型钢混凝土组合低矮剪力墙,反复加载试验包括一榀普通钢筋混凝土低矮剪力墙、一榀内置型钢框架的型钢混凝土低矮剪力墙和一榀内置型钢桁架的型钢混凝土低矮剪力墙,给出了各试件的刚度、承载力、变形、延性和破坏形态等试验结果,并对其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这三种墙体中,型钢桁架混凝土组合低矮剪力墙的承载力、变形能力、耗能能力较其他类型剪力墙好,并为型钢桁架混凝土组合低矮剪力墙在实际中的应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型钢混凝土剪力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高层混合结构中的剪力墙形式。本文采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DINA,以边缘构件含钢率为主要参数,对不同剪跨比的几组剪力墙承载力和变形能力进行了分析,并与考虑了剪力墙混凝土等级、轴压比、配筋率和边缘约束指标等参数影响的剪力墙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层结构中采用较高强度的混凝土是有利的,但剪力墙的轴压比需要严格限制,且墙体配筋率并不是提高其抗震性能的有效手段。在高层混合结构剪力墙中,通过边缘构件设置型钢可有效增加墙体延性,且边缘约束构件的约束指标可取0.32左右。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 parametric study of self-centering seismic retrofit schemes for reinforced concrete (RC) frame buildings. The self-centering retrofit system features flag-shaped hysteresis and minimal residual deformation. For comparison purpose,an alternate seismic retrofit scheme that uses a bilinear-hysteresis retrofit system such as buckling-restrained braces (BRB) is also considered in this paper. The parametric study was carried out in a single-degree-of-freedom (SDOF) system framework since a multi-story building structure may be idealized as an equivalent SDOF system and investigation of the performance of this equivalent SDOF system can provide insight into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the multi-story building. A peak-oriented hysteresis model which can consider the strength and stiffness degradation is used to describe the hysteretic behavior of RC structures. The parametric study involves two key parameters -the strength ratio and elastic stiffness ratio between the seismic retrofit system and the original RC frame. An ensemble of 172 earthquake ground motion records scaled to the design basis earthquake in California with a probability of exceedance of 10% in 50 years was constructed for the simulation-based parametric stud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wo seismic retrofit schemes considered in this study is evaluated in terms of peak displacement ratio,peak acceleration ratio,energy dissipation demand ratio and residual displacement ratio between the SDOF systems with and without retrofit. It is found from this parametric study that RC structures retrofitted with the self-centering retrofit scheme (SCRS) can achieve a seismic performance level comparable to the bilinear-hysteresis retrofit scheme (BHRS) in terms of peak displacement and energy dissipation demand ratio while having negligible residual displacement after earthquake.  相似文献   

18.
根据我国现行的建筑结构抗震规范,无论是新建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还是既有建筑结构的抗震评估与加固,均通过小震弹性承载力计算 抗震延性构造措施来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对于不规则且具有明显薄弱部位的建筑结构还需要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层间变形验算)。对于抗震延性构造措施不满足现行规范的既有建筑结构的评估、改建、扩建,如果仅通过小震弹性的承载力计算,显然无法达到"大震不倒"的目标。本文通过引入国际上先进的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思想,以结构层间位移和结构构件变形作为性能目标,从定量上解决了既有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抗震评估与加固问题。  相似文献   

19.
套建增层预应力钢骨混凝土框架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套建增层改造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一种新型外套增层结构型式,即以内置H型钢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为框架梁、以配置4个或8个角钢的角钢混凝土柱为框架柱的套建增层用框架结构,并给出了节点构造。根据不同的场地条件和地震设计分组,对基于现行设计标准设计的跨度为16m的新型套建增层框架进行了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满足常遇地震作用下的设计要求时,在7度和8度罕遇地震作用下,建造在I、II、III类场地上的部分套建增层框架将会倒塌。根据弹塑性反应分析结果,提出了在罕遇地震作用下避免这种套建增层框架发生倒塌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不同剪跨比下型钢再生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型钢再生混凝土柱的破坏形态和抗震性能,进行了4个不同剪跨比的型钢再生混凝土柱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观察了其受力过程及破坏形态,分析了剪跨比对柱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承载力、延性、耗能及刚度退化等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剪跨比的不同,型钢再生混凝土柱的破坏形态主要为剪切斜压破坏、弯剪破坏以及弯曲破坏.随着剪跨比的增大,试件水平承载力降低,但滞回曲线愈加饱满,承载力下降越缓慢,刚度退化速率越慢,延性及耗能越好.总体上看,剪跨比较大试件的抗震性能较好,可以用于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