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8 毫秒
1.
英美经济地理教材特点及我国同类教材改革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小建 《地理科学》1998,18(3):273-278
近10a来,英美诸国使用的经济地理教材可被概括为理论分析型、部门分析型、实际问题型和综合型。我国面向21世纪经济地理教材应以理论和研究方法为重点,在理论选择上以可选用理论为主同,尽是反映我国经济地理学家的理论成果,在教材组织上应利于培养创造型人才。此外,在教材编写中树立严谨的学风,给学生以样板。  相似文献   

2.
徐伟 《世界地理研究》2010,19(1):176-176,175
由杜德斌教授主编的《世界经济地理》是一本非常及时、新颖、而赋有创新意义的综览世界经济体系和地理格局的区域经济地理教材。区域地理教科书传统上侧重于区域的整体性特点描述、突出区域间差异性的归纳与总结,这类教材虽然具有地理事实与知识丰富多样,但学生在这类课本的学习过程中往往以知识点的繁琐记忆为主,对区域地理现象的形成机制的认识和地理过程的理解把握相对就十分缺乏。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经济地理部分一直是教学的难点,因而如何让学生学好经济地理,这也令教师大伤脑筋,如果我们在分析有关经济地理教材时,不难发现:一个地方经济的发展是与当地的地形,气候,交通,资源等自然地理方面有一定联系,因而,我们把这自然和经济二者结合起来,往往会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相似文献   

4.
英国是重视地理课程传统的发达国家,拥有丰富的地理教材编写经验。本文以《Evolving Planet》为范本,在阅读与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得出该教材的四大编写特色:设置"以学为中心"的教材栏目,精选多类型优质的地理图像,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和注重对学生地理技能的培养。简析该教材的编写特色,以期为未来我国中学地理教材的编写提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各地使用的初中地理新教材,除了在教学内容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外,在编排上逐步向图像化发展。所谓地理教材图像化,即是以系统化的图像语言(包括地理图表、照片、幻灯和录像片等)为主,辅之以精炼的文字语言(包括插图语言和众多类型的设问等)。  相似文献   

6.
地理教材是学生进行地理学习最重要的学习资源,是地理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最重要的凭借。地理教师为完成地理教学任务、实现地理教学目标必须正确分析和合理运用地理教材。地理教材的分析与运用是地理教学设计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王克平 《地理教学》1995,(3):7-8,23
课程教材改革,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地理教育界为适应这一改革大势,勇敢地冲破传统的统一地理课程模式,变“一纲一本”为“一纲多本”或“多纲多本”。变地理学科中心课程为分科、综合课程实验并进。新编几个版本地理教材在体系、内容和编制方法上各显神通,力求新颖、独特.与国外教材不相上下。  相似文献   

8.
李小建  娄帆 《地理研究》2023,42(2):563-579
教材在经济地理学学科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为加强中国经济地理学教材建设,本文选择英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德国、法国、日本等国近期出版的13本教材,进行内容特点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所有教材均侧重于经济活动的不同空间维度分析,较少考虑经济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的关系;但近期显示出对能源和矿产资源利用、绿色发展问题的部分关注。(2)对学科理论和实际问题的权衡差别较大,除少数(4部)教材理论分析内容占重要地位外,多数(9部)以对近期世界和相关国家出现的重大且空间性明显的实际问题分析为主,同时注重其理论的解释。(3)面向英语国家使用的教材较多关注世界性问题和国际上代表性理论观点,其他教材在理论和实际问题分析中,注意突出本国经济地理学特色:俄罗斯经济地理学已转向社会经济地理学,德国在承继规范研究传统基础上突出关系经济地理学,法国关注世界经济地理多样性,日本关注城镇和乡村社区经济地理研究。受此启迪,中国特色经济地理学教材建设中,应注重把握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的背景特色和研究成果特色,坚持经济地理学的地理性,突出特殊政府体制下和特殊文化积淀下的经济地理机制,突出大国经济空间格局规律和经济...  相似文献   

9.
宋晋艳  张卫青 《地理教学》2021,(21):26-29,41
随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出版,地理实验在地理课程中的重要性进一步突显.地理教材作为地理实验的载体,多数学者从地理教材的角度来探讨地理实验.为促进地理实验教学和提高地理实验教学效果,笔者从地理实验的实施主体出发,从地理教材中地理实验设计的原则、理科教材中的实验比较维度、地理教材中的实验比较维度、地理教材实验的实施四个方面来研究,构建具有五项设计原则和十七个具体维度的比较模型,把零散的实验比较维度整合起来,丰富地理实践教学理论.  相似文献   

10.
地理教材的编写受到社会经济、社会政治、社会文化(观念形态的)、哲学思想、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学科特点、教师素养、学生心理,教材建设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地理教材编写是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在运用学习理论指导地理教材编写方面,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均存在许多需要研究问题。本文以高中地理新教材编写为例,拟就这些问题,做出以下探索。  相似文献   

11.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地理学科的发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陈才 《地理学报》1995,50(2):185-191
我国由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为经济地理学科的发展提出许多新课题。本文从总结经济地理学科发展特点入手,分析我国经济地理学科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探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拓宽我国经济地理学科研究与实践领域,认真总结已有的经济地理理论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地理学科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付旭东  张桂宾 《地理科学》2015,35(10):1294-1298
近20 a来,植物地理学研究已从描述走向解释和分析,并在不同水平不同时空尺度上全面地探究植物的分布格局、形成过程和机制。然而,国内现行的植物地理学教材仍然沿袭20世纪60~70年代的结构体系,内容陈旧、时效性差,明显滞后于学科的发展。因此,在分析植物地理学教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建议:① 在现行教科书的结构和内容上增加全球变化对植物分布格局的影响和植物地理学的实践应用2个版块;② 删减教科书中常见的植物学、生态学知识以及植物区系和植被专著的内容;③ 在绪论中补充近20 a来该学科的主要进展和发展趋势,主要理论和研究方法,国内外刊登该学科研究的重要学术期刊简介,在每章末尾增加一个建议阅读书目和文献;④ 用彩色照片更新教科书中的黑白图片;⑤ 制作质量精良的教学课件和光盘;⑥ 编写与教科书相互呼应的实习教材,补充和更新植物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如植物谱系地理学研究方法、植物群落取样设计与野外监测技术、数据处理与分析、植被遥感与植被制图等。  相似文献   

13.
《The Journal of geography》2012,111(5):208-219
ABSTRACT

Geography textbooks contain chapter or review questions that may engage students in spatial thinking. This research used Jo and Bednarz’s (2009) Taxonomy of Spatial Thinking to evaluate the percentage of spatial thinking questions in four university-level world geography course textbooks. The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were then compared to the findings in Jo and Bednarz’s (2009) analysis of high school geography textbooks. Thirty-five percent of university level textbook questions are related to spatial thinking compared to twenty-four percent in high school geography textbooks. The results provide information useful to stakeholders, such as teachers, administrators, and textbook writers and may help these stakeholders to consciously incorporate the three components of spatial thinking as defined by the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2006). A simplified taxonomy for identifying spatial-thinking concepts in textbook review questions is also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4.
面向21世纪的我国区域经济地理学科理论体系建设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陈才  刘曙光 《地理科学》1998,18(5):393-400
通过分析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地理学理论发展的因素,探讨了区域经济地理学科的研究对象,理论主线,主要分支理论以及学科理论框架等理论建设问题。文章提出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和经济地域运动理论同为学科理论基础;阐述了经济地域条件与要素的区别与联系;强调经济地域结构-功能研究与经济地域类型分析评价;在已有经济地域系统类型基础上提出地缘经济地域系统。在学科建设的原则中强调学科间交叉渗透与自主发展并重,指出本学科与区域  相似文献   

15.
“新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分异与对立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最近几年来,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西方经济学家又开始对经济地理学产生兴趣。“新经济地理学”或“地理经济学”应运而生。首先介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框架和方法,综述西方地理学家对所谓“新经济地理学”的评价,最后概述经济地理学最近的发展以及地理学家对新经济地理学理解。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地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小建 《地理科学》1999,19(4):332-337
从三方面评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的地理学的研究进展;不同观点的引入与融合;结合中国经济转开幕垢实践研究;以及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总结。为了继续提高中国工业地理学的地位,应注意:思维方式的转变;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协调;中国特色和国际主流兼顾。  相似文献   

17.
试论地理科学与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简述二十世纪以前传统地理学漫长的发展过程,并论及研究内涵、领域的演化。本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地理学不仅扩展了研究领域,且在理论、方法和技术上都取得了长足之进展。现代地理学逐渐成为一个分支众多的学科体系,地理学的研究领域正经历着横向扩展与纵向深化的新的过程,这种既有学科综合,又有学科分化的趋势,适应了现代科学发展的潮流。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引入,极大地提高了地理学的系统分析与系统综合能力,从而相应地提高了地理科学体系的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21世纪无疑地将为地理学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地理环境的持续发展将成为研究重心。在第三次科学大综合浪潮推动下,改革传统的地理学结构,构建地理科学的新体系与方法论,对其科学价值与功能进行新审视,在理论和应用领域不断进取与开拓,才能释放这门学科所蕴蓄的科学力量。  相似文献   

18.
熊梅 《地理科学进展》2013,32(8):1296-1304
地理学的区域研究传统由来已久,后形成了独立的分支学科——区域地理学,经历了古代地志的分区书写、区域差异的描述解释、空间关系的定量分析和社会过程的深度建构4 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区域地理学演进中遭遇的计量革命与理论创新,实质上是对传统区域学派过分强调区域所导致的静止、孤立的研究僵局的打破与修正,是区域地理学不断总结和完善自身的发展之路。区域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范式与研究内容和方法深受区域地理学的影响和启发,并形成了连续的地理剖面复原研究、区域的景观文化生态研究、区位与结构—功能体系研究和分区分类分级的综合研究等多个分支。与西方相比,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在研究内容和方法方面显得比较滞后,今后应加强对特定地方的社会、文化及经济空间的深度剖析,进一步深化人地关系理论及研究方法,不断拓展研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争取有更多、更有影响力的区域历史地理研究成果问世。  相似文献   

19.
西方"马克思主义"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顾朝林  刘海泳 《地理科学》1999,19(3):237-242
本文全面地概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形成过程、理论脉络和研究方法以及新的进展,并着重介绍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三个核心内容,即政治经济学分析、空间理论和社会-自然关系理论,最后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地理学进行了简要的评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