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地下不位固体潮响应的地震异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建民  张昭栋 《地震》1994,(1):73-78
本文从理论上讨论了承压井不位与含水层固体应变的关系以及在非线性失稳状态井水位对固体潮响应的变化,重点讨论了其响应率与响应比的变化。对水位观测资料的计算分析表明,震前响庆率有一些变化;响应比有一个背景值1,与理论是一致的,而且震前也存在一些变化位固体潮响应可以反映含水层岩石参数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井水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的地震短临前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昭栋  陈学忠 《地震学报》1997,19(2):174-180
从岩石的应变与应力的非线性响应分析了井水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的物理机理,分析了承压井含水层对固体潮体应变的响应,给出了计算井水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的两种方法,并以距菏泽5.9级地震震中较近的豫01井为例,计算了该井水位对固体潮体应变的响应率和两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震前响应率和响应比都有增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三原井水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的地震异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三原井水位在泾阳4.8级地震前的变化特征,重点是泾阳地震前水位对固体潮响应的变化,即固体潮加卸载响应率与加卸载响应比的变化,对水位观测资料的计算分析表明,震前加卸载响应率及响应比有“平稳-升高-恢复”的特征,说明水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方法有可能捕捉5级左右近震的前兆信息。  相似文献   

4.
陈玲  王道  张洪斌 《内陆地震》2000,14(1):71-77
根据加卸载响应比理论,利用1990~1997年新疆04井水位动态观测资料,分析了井水位对地球固体潮汐的响应。通过彼尔采夫滤波、气压和水位相关分析,剔除水位长趋势变化和气压的影响,计算出井水位固体潮体应变的响应率,合理地选取加载和卸载的时段,得出水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其值为1左右。水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变化特征为年变平稳、幅度小,在中强地震活动时出现比值短期增高现象,异常大多出现在震前1~3个月内  相似文献   

5.
黄骅井水位对苏门答腊5次地震的同震响应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ARX模型分析了河北省黄骅井水位对气压和固体潮的响应特征,并利用该模型消除气压和固体潮对该井水位的影响,准确地提取了5次苏门答腊大震引起的同震水位变化异常.分析了该井水位对这5次地震的同震响应模式与震级和震源机制解的关系,初步探讨了引起该井水位同震变化复杂性的可能原因.认为,即使发生在同一地区,震源机制解基本相同的地震也会引起远距离同一井水位不同的响应特征,其响应幅度与发震震级有关,响应方式可能与井孔所处地区的局部应力应变状态或井-含水层系统的结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6.
井-含水层系统对固体潮的动态响应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对于井水位固体潮的研究主要是建立在瞬时响应基础上的,鉴于瞬时响应模型不能反映井-含水层系统对固体潮响应的真实过程及含水层水力学特性对水位潮汐的影响,本文提出了动态响应模型,系统地研究了井-含水层系统对固体潮的动态响应过程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对井水位潮汐动态过程的研究,可以了解含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井-含水层系统作为灵敏的体应变仪,井水位异常变化反映了地下应力、应变的变化。监测地下水位变化,只有在对井水位固体潮等正常背景有了明确的认识后,才有可能从水位变化中排除正常干扰,得到可靠的异常信息。 本文将在研究含水层渗透性、贮水率、井径、含水层厚度及潮汐频率对水位潮汐影响的基础上,研究井-含水层系统对固体潮响应的动态过程,力求反映井水位潮汐的真实图象。  相似文献   

7.
深井水位的固体潮效应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体应变固体潮对深井水位影响的偏微分方程出发,考虑到含水层和井孔之间相互渗流的边界条件,用叠加原理、冲量定理和分离变量法等方法得出了方程的解.通过对这个解中水井含水层参数给予一些可能的值进行数值计算,讨论了水井固体潮系数和位相滞后与水井含水层参数间的关系,较好地解释了井水位对固体潮响应的位相滞后现象.计算表明,井孔的半径、含水层的孔隙度及固体骨架的体压缩系数愈大,含水的导水系数愈小,则水井水位的固体潮系数愈小,而水位对固体潮响应的位相滞后愈大.井水对长周期的潮汐响应比对短周期的更好.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1990—2019年云南普洱大寨井水位的同震响应特征,分析井水位响应特征的变化与后续中强地震的关系,并探讨含水层渗透性对区域构造活动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同震响应幅度偏离统计关系时,井孔周边区域后续地震活动有所增强;固体潮相位差由负值变为正值,表明观测井孔含水层渗透性参数发生改变,这与区域地震活动的变化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分析认为,井水位同震响应和含水层渗透性参数变化可作为探索区域构造和地震活动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通过云南数字化井水位对青海玛多Ms 7.4地震同震响应特征进行分析,并对井水位同震响应机理进行讨论。结果表明,云南27口观测井对青海玛多Ms 7.4地震同震响应,主要分布在小江断裂带两侧及其附近地区。井水位同震响应形态有振荡—复原型、阶变(缓变)型和振荡伴随阶变型三种变化类型,以振荡—复原型变化为主。各观测井水位同震响应表现出的差异性与井震距、地震能量密度、观测仪器采样率、井-含水层系统等因素有关。水位秒钟值记录的动态变化更为完整,但水位秒钟值数据收集和使用的不方便之处需要改进。青海玛多Ms 7.4地震引起云南各观测井水位同震响应变化形态可以用弹性理论来解释,三种不同形态是由各观测井井—含水层介质对地震波的响应程度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将尹祥础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的理论和方法到地睛水位潮汐资料计算中,从岩石的应变与应力的非线性响应分析了井水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的物理机理、从理论上论证了可以应用地下水位观测资料来计算加卸载响应比,并研究出利用地下水位对固体潮响应来计算加卸载响应比的方法。以此方法计算了山东省莒南井Lu-14水位的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分析了1995年苍山5.2级地震瓣后井水闰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的短临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加卸载响应比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到地下水位潮汐资料计算中来,从岩石的应变与应力的非线性响应分析了井水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的物理。  相似文献   

12.
以山西省大同—阳高2次地震与忻州地震为例,利用尹详础教授的加卸载响应比理论,研究了山西承压井水位与含水层固体潮体应变的响应比、地震活动的响应比变化特征。表明,在多数地震前,井水位的响应比有大于背景值1、地震活动大于背景值2的高值异常变化,且具有突变特点。说明响应比方法对山西省中强地震有较好的预报效能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paper, the long time series data of the well water-level data of 12 wells in the Sichuan and Yunnan area is analyzed by the Baytap-G tidal analysis software, and well water level tidal respons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amplitude ratio and phase change) are extracted. We analyzed the features of the shape and stage change, and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the tidal response of well water level before and after the earthquakes, which can provide a new method and approach to analyzing the response relationships between well water level and earth tide and barometric pressu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Luguhu Well and 9 other wells are affected by earth tides, and their well water level amplitude ratios and phases are relatively stable; the Nanxi Well and Dayao Well water level changes are affected by the barometric pressure combined with tide force, and their well water level amplitude ratios and phases are more discrete. The water level amplitude ratios and phases of Jiangyou Well, Luguhu Well and Dongchuan Well are significant to large earthquak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ismic energy density and water level amplitude ratios and phases of M2 wave of the three wells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4.
缪鹏  王行舟  李玲利  翟洪涛  洪德全  王俊 《地震》2014,34(1):118-124
本文对郯庐断裂带南段开展了分段加卸载响应比变化研究,总结了区域内显著地震前加卸载响应比时序曲线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加卸载响应比表征了地下介质的损伤程度,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中小地震较为丰富的研究区域,加卸载响应比在显著地震前会出现短临高值异常; 而在中小地震活动水平不高的区域,加卸载响应比在震前更多地表现为长期的背景高值异常。  相似文献   

15.
对南昌地震台2008—2015年垂直摆倾斜仪观测数据分钟值进行分析,发现观测曲线有清晰的长趋势变化及年变周期特征。利用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分析法,对观测数据进行计算,结果显示,与台站周围震例及汶川地震有明显的对应关系,表现为明显偏离稳态值1;异常阈值Y1.3时,异常对应合理,具有显著的震前高值异常;异常的时间间隔及幅度与震级、震中距未表现出显著的比例关系,可能与发震动力过程复杂有关。  相似文献   

16.
昌黎井含水层系统的水位水温动态关系与地震活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研究深层含水系统水位,水温动态,目前多以变化形态的描述和年动态特征的分析为主,本文根据水位,水温的变化关系,研究了两者线性相关系数r值的稳定和回归系数b值随时间的变化,发现地震活动平静时间段的r值和b值相对稳定,而在地城活动频敏,强度较高时间段为r值和b 值变化较大,文章对1989年10月19日大同6.1级地震和1995年以来地震活动性及1998年1月10日张北6.2级地震前后r值和b值的变化进行了讨论,显示了比单一分析水位或水温动态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从对深层地下水动态与水温关系的分析认为,水位动态是深层含水系统热动平衡状态的反应,研究水位动态必须同时研究地下水热动态。  相似文献   

17.
巩浩波  李光科  廖欣  陈敏 《地震》2017,37(1):20-30
利用Baytap-G潮汐分析软件对川滇地区12口观测井数字化水位的长时序数据进行计算, 提取井水位潮汐响应特征参数(振幅比和相位差), 分析其形态、 阶段变化等特征, 探讨地震前后井水位潮汐响应特征参数的变化情况, 为深入分析井水位与固体潮、 气压之间响应关系的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 结果表明, 泸沽湖井等10口受固体潮影响的井水位振幅比和相位差变化相对稳定; 而南溪井和大姚井受到气压-固体潮综合作用影响的井水位振幅比和相位差变化则比较离散。 其中江油川10井、 泸沽湖井、 东川井等3口井水位振幅比和相位差对大震的响应显著, 并给出了地震能量密度与这三口井水位M2波相位差和振幅比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18.
以井—含水层系统潮汐理论为基础,利用Baytap-G潮汐分析程序计算鲁14井数字化水位的潮汐响应特征参数,提取井水位潮汐因子和相位差,分析远场大震前后井水位潮汐响应特征参数的变化情况,同时对固体潮和气压影响量进行分离,以期深入了解井水位微动态变化特征,为该井水位观测资料的动态评价和效能评估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鲁14井潮汐地下水流类型以径向流为主,潮汐因子和相位差变化相对稳定,但受远场大震影响显著,其含水层渗透性随潮汐参数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地震波作用可使含水层渗透性发生变化,但并非导致含水层渗透性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