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宁德下洋伊利石矿呈脉状产出,贮存于晚侏罗世南园组火山碎屑岩石中,共发现有3个矿体。矿石可分为石英一伊利石型及叶蜡石伊利石型。矿体受北东向断裂控制,由火山碎屑岩经过热液交代形成。 相似文献
3.
肖恩玲 《广东有色金属地质》1995,(1):30-39
本文着重阐述梅县嵩溪银锑矿床矿石特征,包括:矿石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矿物共生组合、主要金属矿物特征与矿石组构、矿石中银的赋存状态以及矿石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等。从多方面信息探讨了矿床成因。概括地论述了该矿床银锑矿石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4.
5.
7.
8.
云霄岩田山伊利石矿床是福建境内新发现的少有的伊利石矿床.在对岩田山伊利石矿床形成地质特征总结基础上,通过对矿石XRD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研究,认为岩田山矿床是以伊利石矿物为主的伊利石矿,矿床成因属低温热液蚀变型伊利石矿床,风化作用对矿石起到了改造(良)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对代县黄花梁铁矿区区域地质、矿体地质特征、矿石特征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矿床成因,并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1.
肖坂金矿床是产于中元古界麻源群变质岩中 ,受发育于麻源群中的低角度正断层(剥离断层 )的控制 ,形成于燕山早期 ,属中低温岩浆热液矿床。矿化类型以构造蚀变岩型为主 ,部分石英脉型。麻源群卓地组 (An Zz)和葛坑组 (An Zg)含金性可达 5.8× 1 0 -9~ 1 1 .9× 1 0 -9;不同类型矿石与变质岩 ,加里东期—印支期变形中酸性岩体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 ,轻重稀土比值 ,La/Sm、Sm/Nd比值均具有非常相似的特征 ;矿石的硫同位素δ3 4 S介于 - 2 .7‰~ - 5.1‰ ,矿石铅同位素组成投影点位于造山带偏向地幔一侧 ,反映出本区铅来源具造山带特色 ;初始锶比值(87Sr/86Sr) io为 0 .71 4 6~ 0 .71 51 ;本区存在为金矿成矿提供主要矿源的细碧角斑岩的可能性很小 ,区域上金矿床 (点 )的分布主要局限于麻源群变质岩隆起区及其周边地区或麻源群之上侏罗纪火山岩比较薄的地区。上述特征反映出肖坂地区金矿床成矿物质 (成矿元素 ) ,主要来源于麻源群变质岩 ,但受到燕山早期重熔型岩浆岩的影响。因此 ,在区域上金矿找矿的战略方向应该是在麻源群变质岩分布地区及其周围 ,特别是有燕山早期中酸性侵入岩的附近 ;在侏罗纪火山岩分布地区 ,则应该在火山岩比较薄的部位寻找金矿床。 相似文献
12.
Xiaofeng Li Chunzeng Wang Jingwen Mao Renmin Hua Yarning Liu Qinghong Xu 《Resource Geology》2005,55(4):397-404
Abstract. The Yinshan polymetallic deposit is a hydrothermal vein-type deposit closely related to Late Jurassic felsic-inter-mediate volcanic-subvolcanic activity in Jiangxi Province, South China. Illite is a major alteration mineral observed in the deposit. Our study shows that the Kübler index of the illite has a close relation to ore-forming fluids of different stages of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and mineralization. The early Pb-Zn-Ag mineralization dated at 130–136 Ma is characterized by relatively low water/rock ratios and diffusive fluid movement within phyllite, whereas the later Cu-Au-S mineralization at 122 -125 Ma was accompanied by higher water/rock ratios and localized fluid flow through fractures and channels. Illite formed in the early Pb-Zn-Ag mineralization stage contains swelling layers while the illite formed in the later Cu-Au-S mineralization stage has no swelling layers but was associated with intensive chloritization. The last stage of mineralization (at 104 Ma) was minor and did not produce significant amounts of illite. 相似文献
13.
尤溪县金鸡山矿区牛角顶矿段铅锌矿产于南园组第二段火山岩覆盖层下部栖霞组地层与石英闪长岩体接触处所形成的矽卡岩中。主要为交代作用,属矽卡岩型矿床。矿体产状与矽卡岩近乎一致,呈不规则状、透镜状和似层状,矿石组分较复杂,品位中等,矿床规模为中型。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罗甸透闪石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甸透闪石矿床属燕山期岩浆热液矿床,成矿作用为接触交代;侵入岩体为辉绿岩,属偏碱性基性幔源浅成岩,岩体呈似层状顺层侵入于二叠系中统栖霞组(P2q)与茅口组(P2m)接触面之间;围岩蚀变有透闪石化和大理岩化,由岩体向外依次分为大理岩化带→透闪石化带;软玉矿体赋存于外接触带茅口组一侧,顺层产出;含矿带厚10~30余米,其中夹矿体十余层,矿体形态以似层状为主,次为透镜状,厚0.05~0.3 m。在1000 km2范围内发现5个辉绿岩体露头,呈带状出露,长3~35 km,显示有矿化,具有较好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德化邱村金矿床地质特征和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德化县肫村金矿床主要受构造断裂带控制,北东向断裂和近东西向断裂与成矿关系密切。主断裂既为导矿构造,也是容矿构造。单矿体定位于其主构造欠一级构造或次级构造与其它构造的交汇部位,形成富金矿包,闪长玢岩可作为该区主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6.
成因类型与控矿条件的不确定一直是制约砂宝斯金矿床找矿突破的关键因素.就成矿背景而言, 多数学者认为其形成于造山过程的挤压背景, 而是否与伸展构造体系有关则鲜有研究.为重新确定砂宝斯金矿床的成因类型, 在详实的野外调研基础上, 对该矿床的控矿构造、成矿流体特征、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结果表明, 矿床受大型拆离断层控制, 矿体主要赋存于拆离断层的次级张性断裂中.通过扫描电镜首次发现了含砷黄铁矿, 与毒砂、黄铁矿共生于早阶段, 指示该矿床形成于中温或中温偏高的热液环境.石英中流体包裹体较为发育, 以气液两相为主.主成矿阶段流体具有中温(峰值为200~260℃)、低盐度(平均值为5.56% NaCl equiv.)、低密度(平均值为0.87g/cm3)的特征.成矿流体气相成分主要为H2O、CO2与CH4, 属于H2O-CO2-CH4体系.硫主要来自深源岩浆(成矿早阶段黄铁矿δ34S为-1.3‰~5.6‰), 也有少量地层硫.成矿流体盐度随着温度降低而降低, 不同流体混合是成矿物质卸载沉淀成矿的主要机制.综合研究表明, 砂宝斯金矿床的成因类型属受拆离断层控制的中温热液脉型金矿床, 形成于燕山晚期地壳强烈伸展和幔源物质大规模参与地壳演化的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丁家山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研究丁家山铅锌矿的地质特征、矿物组成、稳定同位素、微量元素等表明,它是一个主要产于中元古代马面山群龙北溪组上段绿片岩系中,可划分为火山喷发(主成矿期)、变质、改造叠加、表生4个成矿期的VHS型铅锌矿床,并具有4条明显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8.
泰宁李家坊金矿位于崇安-石城深断裂带中段,矿体是在区域变质、构造活动、岩浆侵入的长期作用下形成的,矿体主要贮存于中元古代交溪组混合岩化变质岩中,为断裂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主要成矿期为志留纪. 相似文献
19.
福建马坑矽卡岩型铁(钼)矿床地质特征及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福建马坑矿床为赋存于莒舟—大洋花岗岩外接触带黄龙组(C2h)灰岩和林地组(C1l)碎屑岩层间构造破碎带中的大型层控矽卡岩型铁(钼)矿床。笔者利用Re-Os同位素方法对矿体中7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成矿时代研究,获得的模式年龄为(131.9±1.9)~(133.3±2.3)Ma,加权平均年龄为(133.0±0.8)Ma,表明马坑铁(钼)矿床的成矿作用发生于早白垩世;其与莒舟花岗岩体的岩浆活动和侵位年龄一致,表明为同一构造-岩浆-流体活动的产物。7件辉钼矿样品中,5件样品Re质量分数为(0.47~5.14)×10-6,另外2个分别为51.87×10-6和186.2×10-6,再考虑到莒舟—大洋岩体为弱过铝壳源型花岗岩,推断成矿物质主要为地壳来源,可能混有少量地幔物质。白垩纪马坑铁(钼)矿的成矿可能为华南岩石圈减薄的响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