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健康的珊瑚礁生态系统具有造礁、护礁、固礁、防浪护岸、防止国土流失的功能。同时, 珊瑚礁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极高, 被称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我国南海拥有200多个珊瑚岛、礁与沙洲, 是世界海洋珊瑚礁最丰富的区域之一。近年来,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围填海等人类活动的影响, 珊瑚礁生态系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或破坏, 危及海洋生态与岛礁安全, 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修复至关重要。本文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现状、修复方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系统的珊瑚礁多维生态系统修复模式并付诸实践, 以期提供更有效的珊瑚礁生态系统修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澳大利亚的东海岸,有一串星星点点如同珍珠般点缀在海上的岛屿,这便是我们这期要介绍的世界海洋遗产——大堡礁。大堡礁具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珊瑚礁生态系统,是世界海洋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整个生态系统于1981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大堡礁面积34.8万平方千米,横跨14个连续的纬度  相似文献   

3.
珊瑚礁源源小断地向人类社会提供多样的产品和服务,是宝贵的海洋资源,但珊瑚礁受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的双重影响正处于严重退化之中.文章以三亚珊瑚礁为例,利用海洋生态足迹方法评价珊瑚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状况.三亚源自珊瑚礁的海洋生态足迹主要来自于本地居民消费、外来旅游消费、贸易输出及其他方面.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的海洋生态足迹已远远超出了珊瑚礁自身的生态承载力,并呈现不断增长趋势,打破了珊瑚礁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迫切需要拓宽捕捞范围、调整渔业结构和发展生态旅游等来减少对珊瑚礁的破坏,并加强珊瑚礁的保护、管理和科学研究,以实现珊瑚礁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4.
珊瑚礁及其生态系统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珊瑚礁的形成机理、分类、生态环境以及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从而指出了珊瑚礁生态系统是海洋中生产力水平极高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5.
1960?2017年北部湾珊瑚礁区海洋热浪增强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气候变化、区域气候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海洋热浪频发,北部湾珊瑚礁正处于快速退化之中。探究海洋热浪逐年增强的机制,对预测珊瑚礁未来生长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北部湾东部4个海洋站(北海、涠洲、海口、东方)实测海表温度历史资料和该海域的相关气候资料,选取SSTA、DHM、DHW、DHD 4种指标,采用相关分析和对比分析法探讨该海域近58年海洋热浪的变化趋势及原因,结果表明:(1)1960?2017年北部湾东部珊瑚礁区海洋热浪爆发的强度及频率逐年波动上升;(2)海洋热浪逐年增强源于全球性的厄尔尼诺事件增多、区域性的高压系统增强及风场减弱等多因素共同作用;(3)全球变暖背景下造成的海洋热浪爆发对北部湾东部海域的珊瑚礁生态系统已经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珊瑚礁通常位于被称之为“海洋沙漠”的海域,那里的水温高、海水清洁,但缺乏营养物质。可是在珊瑚礁周围物种很丰富,生物生长非常繁荣,形成了独特的珊瑚礁生态系统。为什么珊瑚礁生态系统能够维持很高效益的生物活性?一般认为,这是因为它能有效地再循环微量营养物质和溶解气体。  相似文献   

7.
珊瑚礁不仅是海洋中的一大自然景观,而且在维护自然界生态平衡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科学家的最新研究表明,珊瑚礁还具有吸收 CO_2的功能。因此,珊瑚礁有望在抑制地球温暖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珊瑚礁生态系统面临退化威胁的情况下,珊瑚礁生态修复工作成为人类帮助珊瑚礁恢复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并且在全球各个珊瑚礁区域都得到广泛应用.我国近岸珊瑚礁生态系统退化严重,本实验探讨利用珊瑚移植技术在三亚市蜈支洲岛典型的近岸珊瑚礁环境下恢复造礁石珊瑚的覆盖率,希望推动企业参与海洋生态保护并从中受益.在与当地旅游公司的...  相似文献   

9.
珊瑚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性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珊瑚礁是一种重要的热带海洋生态资源,但以前人们对其利用主要在生物学和物理学特性方面,往往造成对珊瑚礁的破坏。文中从珊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强调对珊瑚礁的生态学利用,特别在利用珊瑚礁的“海洋牧场”效应、海岸屏障效应、水下景观效应和生态科普教育作用等方面对生态性利用方式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珊瑚礁资源衰退状况和原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南海珊瑚礁资源衰退状况严重,珊瑚礁破坏率高达 90%以上,其中,占全国珊瑚礁总面积98%的海南,80%~95%的珊瑚礁受到破坏.除自然因素外,对珊瑚礁资源的不当的、过度的开发利用,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海洋环境污染等人为因素,是珊瑚礁资源衰退的主要原因.建立南中国海珊瑚礁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国际合作机制,正确评估珊瑚礁的生态功能与价值,建立珊瑚礁自然保护区及监测网络系统,是中国珊瑚礁资源保护性开发利用的可行对策.  相似文献   

11.
海南岛珊瑚礁鱼类的初步研究及前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静  田明诚 《海洋科学》1995,19(5):28-32
鱼类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纲,根据Nelson1984年的估计,全世界有28000种现生鱼类,目前记录到的约为20000种,其中海洋鱼类约12000种。我国海洋鱼类已知有2000余种,约占世界海洋鱼类种数的六分之一。然而尚有一些种类还没有被记录到,其中很多是生活在珊瑚礁区域的小型鱼类。珊瑚礁只分布在地球上南、北纬30°线之间,且具有高温、高盐的少数浅海岸地区,我国的海南岛即位于其间,海南岛沿岸有较丰富的珊瑚资源和珊瑚礁鱼类,遗憾的是这一自然生态环境正在遭到人为的破坏,因此如何加强对珊瑚礁鱼类的…  相似文献   

12.
国际珊瑚礁领域研究现状及知识图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文献计量和科学知识图谱的方法,对1902—2017年期间国际珊瑚礁研究领域的科技论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西方海洋研究领域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在珊瑚礁研究领域起步较晚,但近5年发展迅速,并在论文影响力、国际合作和研究技术发展方面有待加强。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我国珊瑚礁研究的发展建议,本研究将为了解当前国际珊瑚礁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以及我国今后珊瑚礁保护方面的政策制定、项目规划和科学研究提供情报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选用珊瑚与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碳酸盐岩,主要针对ESR测年中有关测试与年龄估算的偏离问题开展了系统研究。通过对珊瑚与珊瑚礁样品进行辐照剂量响应实验发现,海洋碳酸盐岩样品在低剂量辐照时要采用较小剂量辐照;在年剂量估算时应进行辐照效率实验或选择合适的k值;在测试较老海洋碳酸盐岩样品的ESR年龄时,应开展热活化实验,研究样品的平均寿命。  相似文献   

14.
珊瑚礁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近年来为适应珊瑚岛礁工程建设的需求, 珊瑚礁研究得到较快发展.珊瑚礁是发育于热带海洋环境中由生物作用和地质作用共同形成的地质体, 是一种特殊的岩土介质类型.雷州半岛西南部珊瑚礁区无论在其物质组成还是发育环境上都具有独特性, 该区海洋水动力作用在珊瑚礁体不同部位强度不同, 具有明显的分带性, 是造礁珊瑚生态环境和碎屑沉积分带的主要原因, 它与珊瑚礁地貌分带、珊瑚礁工程性质相结合, 形成了珊瑚礁不同的岩体结构和工程地质分带.在分析了该区地质背景、岩体结构和工程地质分带等的基础上, 对雷州半岛西南部珊瑚礁区场地稳定性进行探讨, 为该区工程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远离陆地的浩瀚海洋有着多种类型的海底世界,其中珊瑚礁海底五彩缤纷、扑朔迷离,是最迷人的海底世界。珊瑚礁一向被科普作家、旅行家称之为“海底公园”。而公园的框架则是由  相似文献   

16.
人们都知道,地球的陆地上靠近赤道的地区生长着繁茂的热带雨林,同样,在温暖的海洋中也分布着一簇簇、一丛丛“雨林”——珊瑚礁。这些壮观的海中雨林分布在世界几十个国家的沿海地带,总面积达61.7万平方公里。然而,这些令人陶醉的海洋瑰宝却正处在严重的危险之中。根据最新的估计,10%的珊瑚礁遭  相似文献   

17.
珊瑚礁生态系是海洋中最重要的生态系之一,一般处于热带与亚热带海域。众所周知,热带海洋的上层水由于浅部温跃层的存在,阻碍了营养物质的向上输送,从而使有机物产量和输出通量都较低,即热带海洋的上层水是一层十分贫瘠的寡营养水。但处在热带海域中的珊瑚礁确有异常高的生产力,所以人们称珊瑚礁为热带沙漠海洋中的绿洲,对被包围在贫瘠海水中的珊瑚礁如何能维持高生产力这一问题,几十年来人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Bilger et al.,1995; Atkinson,1987; Atkinson et al.,1992;宋金明,1997),最初的结果是珊瑚礁生态系不需要外来的营养盐输入,是一个典型的自养生态系,但后来,经过科学家的反复研究结果表明,珊瑚礁生态系中的营养物质有较小的部分向外边贫瘠的海水输送。因此,为维持珊瑚礁的生产力,珊瑚礁内必定有外源的营养盐输入,基于这个出发点,人们又提出了几个维持珊瑚礁生态系高生产力的原因。本文通过对珊瑚礁生态系高生产力及其原因的系统探讨,提出了维持南沙珊瑚礁生态系高生产力一个新观点——拟流网理论,这对深入研究珊瑚礁生态系的物质循环,特别是生源要素的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海南岛鹿回头珊瑚礁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前人在海南岛鹿回头珊瑚礁区所做的工作主要集中于以下三方面:(1)鹿回头珊瑚礁区地貌的粗略描述;(2)鹿回头珊瑚礁记录的古海平面研究:(3)鹿回头珊瑚礁记录的现代环境信息研究。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将鹿回头珊瑚礁分为8个生物地貌带:礁前斜坡活珊瑚带、礁缘砾石突起脊带、外礁坪带、中礁坪带、内礁坪带、海滩、沙堤、洼地,它们是全新世海平呵和气候环境变化的产物。关于本区珊瑚礁的研究,结合全球珊瑚礁与环境的研究来看,许多工作有待于展开和补充,大致可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1)珊瑚礁的生物地貌过程;(2)珊瑚及珊瑚礁的高分辨率环境记录;(3)珊瑚对海洋环境污染的记录:(4)珊瑚礁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及人文系统的关系及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洋是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球系统中,其与大气、陆地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调节全球气候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全球变化引起的海洋变化十分明显,现在已经能够观测到海洋的大尺度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的变化,其中海洋食物链结构、海岸带富营养化和珊瑚礁退化最为  相似文献   

20.
人们往往把珊瑚礁比喻成“海洋中的热带雨林”,与陆地上的热带雨林相媲美。这是因为珊瑚礁中有着丰富的物种,除了有大量色彩艳丽的鱼类和形状奇特的珊瑚外,还有隐藏在珊瑚礁缝隙中的大量其它生物。这些生活在缝隙中的生物种类组成了珊瑚礁中最大量的生物体,形成了食物链的基础。无论从生物学上还是从进化角度来说,作为物种的形成和生物多样化的来源,它们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