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青海省地震灾害形势严峻,在地震灾害不能准确预报的条件下,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不断增强群众的危机意识和防震减灾能力,是减少灾害损失、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全稳定的基础工作。结合现实对本省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进一步做好防震减灾宣教工作的对策措施提出作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2004年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防震减灾工作方向和主要工作任务,同时把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本文通过总结山西省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实践,结合新时期防震减灾工作的要求,就进一步做好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提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江苏省10个县(市)的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组织管理、宣传内容、宣传形式、宣传队伍建设和社会效果几个方面进行了抽样调查,分析了各地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状况,提出了今后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是增强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利用互联网充分做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将对影响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的广度、深度和效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在分析互联网在历次地震中的表现和网络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在互联网中应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防震减灾公益广告是一种利用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电视媒体向社会公众宣传防震减灾知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从而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科学素养,获取良好的社会效益的一种行业性广告。防震减灾公益广告作为科普宣传的一种重要手段,承担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增强社会公众对地震谣言的识别能力和免疫力、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地震科学的发展,消除社会上对于地震工作的误解,争取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防震减灾公益广告树立地震部门在公众中的形象,使公众消除对地震工作的陌生感,拉近和公众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张家口市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特点和对策。防震减灾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涉及到各行各业,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大力支持,希望社会各界都来关注、参与防震减灾工作。  相似文献   

7.
朱宝霞  申文庄  马明 《中国地震》2014,30(3):373-381
公众是实现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以下简称地震重防区)防震减灾工作目标、提升社会防震减灾能力的主力军,而公众对地震重防区的认知与防震减灾宣传密不可分.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许多公众对地震重防区和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低、公众的防震减灾素质有待提高、防震减灾宣传针对地震重防区的内容不够全面、宣传方式和手段不够多样化等问题.据此,提出建议:强化地震重防区宣传,丰富防震减灾宣传内容;防震减灾宣传方式和途径多样化;完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制度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吸取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经验和教训出发,从贯彻"预防为主"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着眼,阐述了地震宣传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防震减灾工作的宣传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诠释,提出了进一步做好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对策和建议,对于保障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文高 《高原地震》2005,17(1):65-67
近年来,高台县防震减灾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中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对高台县的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经验进行总结,以便为今后的防震减灾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乌兰浩特市民众对防震减灾知识的认知程度,乌兰浩特地震台走进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组织开展社会问卷调查,从调查对象、内容和结果进行统计,发现受众不同,对防震减灾知识的认知程度不同。为提高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力度和成效,科普宣传形式应多样化,宣传内容应标准化、大众化。此项工作的开展,可为后续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公益广告有效地引导了公益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得到了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但防震减灾公益广告宣传模式研究相对缺失,本文根据防震减灾公益广告的发展现状,调查分析了防震减灾公益广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给出了防震减灾公益广告宣传模式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韩林  郑燕 《高原地震》2005,17(3):63-66
阐述了青海省民族地区开展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及如何行之有效地进行防震减灾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汶川地震后应急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盐城市防震减灾工作的实际,从加强盐城市县级地震机构和能力建设、健全和完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加强抗震设防工作、加强监测台站建设、全面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加强地震应急救援建设等6个方面提出了今后做好本地区防震减灾工作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5G技术高速发展带来了一场数字技术革命,这对防震减灾信息的传播与服务效果提出更高要求,也为其提供新的发展契机。防震减灾作为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要工作,既关系到现实民生,又影响到社会秩序稳定,其科普宣传活动和知识内容需要更多元化的传播方式,公众对科普工作、科普知识的关注也呈现出一种指数级的增长趋向。本文通过对已有防震减灾科普传播形式的分析,对5G技术如何助力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的传播内容、形式、媒介和理念等进行思考,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注入活力并提出可行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雄安新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在中小学校园内开展情况及学生对防震减灾知识的认知和需求,课题组2020年年底在雄安新区3县选取部分中小学开展问卷调查.调查表明,雄安新区中小学生对防震减灾知识关注度较高且参加意愿较强,对地震应急避险知识认知水平较高,在地震预警常识、地震谣言辨别方面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震后救援、自救互救认知...  相似文献   

16.
以太原市防震减灾中心开展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为基础,分析太原市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要适应新时代防震减灾工作的需求,发挥新媒体宣传的优势、创新科技成果等方面进行改进,通过科普宣传更大程度地提升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和应对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为了实现防震减灾十年目标,切实做好地震应急工作,1995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件》(以下简称《条例》)。文章宣传了贯彻《条例》的意义和目的,并从制定防灾预案,强化政府防震减灾职能作用;加强震情应急研究,做好防震救灾基础工作;加强地震应急宣传,提高社会防震减灾意识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山东枣庄市地震办公室在贯彻《条例》时所做的实际工作和经验体会。  相似文献   

18.
冯韬 《四川地震》2019,(2):45-47
受众参与是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的重要基础。从传播学仪式观的理论视角,以云南防震减灾科普民歌为案例,提出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有效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的对策建议:①细分受众,有针对性地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②强调受众参与,强化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实效;③创新形式,依托少数民族地区喜闻乐见的文艺体现形式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  相似文献   

19.
提高地震安全,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地震信息社会服务是不可缺少的途径。地震信息主要包括法规建设、地震监测、震害防御和应急救援资料,服务内容包括法规宣传和普及、地震灾害影响服务、工程建设监管服务和防灾避震服务等。通过地震信息社会服务,可以增强社会防灾意识,提高建设工程安全,减轻地震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