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特殊的水文水资源特点,从水资源赋存、供水状况、用水状况、水资源利用效率、水资源管理等五个方面构建了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选择SPA(集对分析法)对贵州省2001-2015年水资源安全状况进行了动态评价。结果表明:贵州省2001-2007年水资源处于临界安全状态,2008-2015年水资源整体处于安全和较安全等级(除2009干旱年份外)。从影响水资源安全的5大要素类的变化看,水资源赋存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显著,H2值较不稳定;供水状况因受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2001-2015年H2值由0.53上升到0.90;用水状况因生产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的提高,H3值由2001年的0.87下降为2015年0.20;水资源利用效率因万元GDP用水量以及农田亩均灌溉用水量的显著下降,H2值由2001年的0.26增加到2015年的0.88,向安全和较安全等级转变明显;水资源管理受生活污水处理率、森林覆盖率显著提高的影响,H2值由2001年的0.09增加到2015年的0.58,由原先的极不安全等级提升到临界安全等级,但在某些方面,如万元GDP污染物减排率等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供水状况、水资源利用效率、水资源管理这几个方面均表明人类行为对水资源安全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前新疆农业生产严重缺乏水资源,针对新疆地区的农业水资源现状,重点研究了新疆农业水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分析了新疆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问题,力图实现新疆农业水资源合理利用,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3.
新疆地处我国西部干旱地区,且随着近年来新疆地区经济迅速发展,新疆的水资源开发已经初具规模,由于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及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污染严重等问题。通过对新疆各地区实际水资源数据的整理进行预分析,并将7个水资源承载力相关指标应用于改进主成分分析法,实现最终分析,基于生态环境保护视域下对新疆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按照当前水资源利用现状,水资源承载力将持续下降,针对新疆水资源承载力后续潜力不足等问题,应通过选择合理的开发水资源模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结构性改革和虚拟水贸易等措施大力发展节水设备和节水农业。保证新疆地区水资源可持续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张掖市甘州区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是解决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缺水问题的关键手段.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从微观农户的角度出发,对张掖市甘州区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研究.基于对2012年甘州区农业灌溉用水和投入产出情况的调查数据,用DEAP2.1软件测度该地区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并对农业节水潜力进行估算,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政策建议.结果表明:甘州区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水平高于农业生产效率水平;调整种植规模比减少水资源投入对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具有更明显的效果;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较高的几个乡镇水资源投入冗余较多,水资源浪费较严重,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的乡镇反而投入冗余较少浪费现象也较少.甘州区的农业节水潜力估算结果为7682.5×104 m3.研究结果对张掖市甘州区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的建设效果做出评价,为进一步提出如何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提供相关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孔灿 《地下水》2023,(6):224-225+228
水资源是宝贵的自然资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水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水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也逐渐凸显,特别是地处干旱区域的新疆天山以南各地区。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目前也是当地今后需长期坚持的原则。本文分析了喀拉玉尔滚河流域概况、径流的组成、区域分布、年际和年内变化,以期为区域合理、高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聂思雨  张旭  李红艳  周艳春 《水文》2022,42(2):42-47
为推进长白山区经济发展和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选取14个指标建立长白山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的TOPSIS模型对2015-2019年的长白山区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用障碍因素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白山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数处于0.284~0.73,具有显著的地区差异性,从西至东,水...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淮河流域1980~2006年用水量和用水结构的变化趋势,对全流域综合用水水平进行了评价,对流域农业和工业用水效率与国内北方缺水地区以及部分发达国家用水效率进行了比较,通过国内外的比较,可以看出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淮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将稳步提高.考虑淮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以及流域工业化、城镇化等经济社会发展因素,对未来淮河流域的经济社会用水变化趋势做出了判断,认为在2020年以前,淮河流域经济社会用水量仍然呈现低速稳定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2020,(2)
水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新疆地区取得较为快速的发展。在分析新疆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供需矛盾突出、地下水资源开采过度、水资源污染严重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跨流域引水、加强地下水资源保护及水环境保护等具体对策措施,以期保护区域水资源环境,实现新疆水资源可持续性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
海洋  龙爱华  张沛  邓晓雅  李扬 《冰川冻土》2019,41(2):494-503
水资源紧缺是限制我国西北干旱区农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正确评估地区农业用水效率及其影响机制,可为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提供理论依据。以新疆为研究区,基于1988-2015年的长系列数据,分别计算出历年北疆、南疆、东疆典型作物(小麦、棉花)生产水足迹,并采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定量分析气象因素(年降雨量、年日照时数、年均温度、年均风速、年均湿度)和技术因素(农机总动力、有效灌溉率、化肥施用折纯量)对作物生产水足迹的影响贡献率。结果表明: 1988年至2015年,东疆小麦、棉花生产水足迹显著高于北疆和南疆,在气候变化和技术进步的综合影响下,各地区典型作物生产水足迹逐年降低,其中技术进步对新疆典型作物单产水足迹影响显著高于气候因素,是驱动新疆各地区典型作物生产水足迹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地区尺度上,北疆、南疆、东疆气候变化和农业技术发展均呈现显著的地区差异,总体来看,北疆气候条件最适宜作物生长,东疆气候最为恶劣,北疆、南疆农业技术发展速率整体上高于东疆。  相似文献   

10.
新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量少,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为发展新疆地区的农业,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和和使用至关重要,以新疆水资源为对象,通过对新疆地区的水文现状进行分析,以区域水文相关指标参数作为基础,利用变化范围评估方法(RVA)对水文改变指标体系对新疆水资源改变程度进行评价计算,结果表明:新疆水资源在2013年-2015年间,整体改变程度不大,与前几年相比基本持平,而在2015年之后受降水量增多、气温逐年升高以及冰川雪山融化速度加快等因素影响,地区水资源整体呈现逐年增多趋势,为新疆地区的农业发展和植被生长提供了更为充足的水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