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龙饮矿泉水水源地位于韩城涺水河一级阶地之上,含水层为第四系中下更新统砂砾石层,取水深度为69.75~162.81m,最大开采量为2 638.56m3/d,水质评定为含锶、偏硅酸的重碳酸—钠·钙型矿泉水。通过对矿泉水水源地所处的区域地层条件、岩性组合、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认为该矿泉水的形成是砂砾石层风化溶解,锶、硅离子交替吸附的结果,其主要补给源为西北部山前断裂带奥灰水侧向补给,以及上覆潜水越流补给等共同作用而造成。近30a的开采实践证实,矿泉水中锶(Sr2+)含量随着开采时间推移总体呈下降趋势,偏硅酸(H2Si O3)含量基本稳定。建议在今后的生产中,要加强水质的监测。  相似文献   

2.
矿泉水含有人体所需的众多矿物质、微量元素以及气体成分,具有纯净无污染的特点。青海省河南县研究区矿泉水中锶含量0.523~1.74 mg/L,矿化度0.75~0.78 mg/L,Ca~(2+)、HCO_3~-毫克当量均大于75%,属于重碳酸钙含锶天然饮用矿泉水。通过对研究区内矿泉水出露情况、补径排条件、矿泉水赋存条件、形成机制以及水化学特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富锶的地球化学特征、断裂构造及地形地貌条件是矿泉水形成的主要因素,且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矿泉水中锶的含量0.523~1.74 mg/L,属优质的富锶矿泉水,可作为饮用天然矿泉水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地层条件、构造条件、矿泉水形成的物质基础、水文地质条件等几方面,对曲海天然饮用富锶型矿泉水形成机制进行了浅析,并对该矿泉水的水质、水量进行分析,该矿泉水阴离子以重碳酸氢根(HCO3-)为主,矿泉水中界限指标锶含量0.523~1.74mg/L,达到了《饮用天然矿泉水水质标准(GB8537~2008)》中锶的界限指标要求,属重碳酸钙富锶型天然饮用矿泉水。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2020,(4)
江苏涟水县深层地下水水质较好,能达到饮用天然矿泉水的水质要求,摸清涟水县矿泉水资源分布及水质特征,对区域矿泉水开发利用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涟水县深井水进行水样采集和测试分析,探索矿泉水赋存水文地质条件及水质特征,结果显示:研究区深层地下水感观特征、界限指标和污染物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其中界限指标偏硅酸(H2SiO3)含量37. 90~76. 15 mg/L,锶(Sr)含量0. 406~0. 81 mg/L,含量较稳定,均达到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属于偏硅酸-锶型饮用天然矿泉水。矿泉水分布于涟水县全境,主要赋存于第III、IV承压含水层,水量较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姚旭菲  赵依 《吉林地质》2012,31(1):112-114,129
介绍了吉林省辉南县饮用天然矿泉水资分布,其中已完成勘查评价6处,大椅山镇13处、抚民镇12处、金川镇18处,总计49处。根据化学成分确定了天然矿泉水类型,在已发现的泉点中,偏硅酸质量浓度大于30 mg/l的泉(井)点40余处,占总数95%以上,个别为偏硅酸—锶复合型。分析了矿泉水形成的地球化学条件和地质构造条件及其水源补给径流条件。最后对矿泉水进行了评价并展望了其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舒城县柳抱泉矿泉水主要赋存于晚侏罗系毛坦厂组安山岩的风化壳及裂隙中,通过对矿泉水赋存条件、同位素特征及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矿泉水起源于大气降水,形成年龄为29年或更老,属深循环的承压水;研究区内第四系下部主要为风化、半风化的安山岩,安山岩中锶、SiO_2含量高,遇地下水后,部分锶、SiO_2组分发生溶解,富集于水中,便形成了锶型、偏硅酸型矿泉水。矿泉水清澈透明、口感甘甜,各项指标完全符合国标要求,属重碳酸钙型含锶、高偏硅酸型优质天然饮用矿泉水。  相似文献   

7.
景洪市偏硅酸矿泉水水点数量较多,部分含锶、含锂,而锌矿泉水、碘矿泉水的发现尚属首次,是宝贵的天然资源,且含量均优于国家标准,对于人体具有一定的养生保健作用。通过资料收集分析、水文地质调查、钻探、综合研究等手段,查明景洪市矿泉水水源地的区域地质特征、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结合景洪市矿泉水的分布特征,对偏硅酸矿泉水、锌矿泉水、碘矿泉水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矿泉水的进一步开发利用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8.
新寨矿泉类型属于低钠、低矿化度的含氡偏硅酸矿泉水.偏硅酸平均含量45.43mg/L,符合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氡平均含量306Bq/L,符合国家医疗饮用矿泉水标准,也符合欧洲和日本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并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宏量元素和徽量元素,如:Cu、Mg、Fe、Sr、Zn、Se、Ge等,水化学成分稳定。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长春莲花山地区地下水中富含Sr和偏硅酸,查明地下水中锶及偏硅酸的形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通过Piper三线图法及对研究区矿泉水形成的物质基础、水动力条件、水化学条件的深入研究。【研究结果】研究发现长春莲花山地区发育的松散岩、碎屑岩、火成岩是该地区地下水中锶及偏硅酸的富集的物质基础;大气降水与地表水入渗补给等为地下水长期与周围岩石(矿物)发生水解和溶滤作用、为地下水最终富锶及偏硅酸创造了条件。【结论】区域地层中存在16.3~80 m巨厚的基岩风化带,使富锶及富含偏硅酸的地下水呈面状分布,部分区域两种地下水同时存在,这一点不同与以往在基岩构造带上发现的线状分布的矿泉水源;前人在此区域上没有发现富含锶及偏硅酸的矿泉水,这一发现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矿泉水赋存于沁水向斜北部东翼三叠系砂页岩地层中,1987年和1993年经山西地矿局和地矿部组织鉴定,水质符合《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GB8537-87),属含锶-偏硅酸重碳酸-钠钙型矿泉水。Yh_1、井、K_1井均已开发利用,生产瓶装天然矿泉水和矿泉水系列饮料。  相似文献   

11.
江西兴国县地下水中富含偏硅酸,水资源丰富,但对矿泉水资源禀赋等研究相对薄弱,开展该县偏硅酸矿泉水水化学特征和健康功能研究,可为当地发展矿泉水产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基础支撑。本文应用数理统计、水化学分析、离子比值等多种分析方法研究了兴国县潜在偏硅酸矿泉水的分布、水化学特征以及成因与物质来源,并基于感官指数和健康指数对其健康功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潜在偏硅酸矿泉水主要分布在岩浆岩裂隙含水岩组、碎屑岩孔隙裂隙含水岩组和变质岩裂隙含水岩组中,这三类含水岩组的调查水样中,发现潜在偏硅酸矿泉水的比例分别为48.5%、45.7%、29.6%,且主要分布在海拔400m以下区域。潜在偏硅酸矿泉水的偏硅酸含量多集中在32~40mg/L之间,主要来自硅酸盐矿物的水解;在变质岩、岩浆岩裂隙含水岩组区,偏硅酸的富集以溶滤作用为主;在碎屑岩孔隙裂隙含水岩组区,偏硅酸的富集受溶滤作用和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共同影响。该县岩浆岩裂隙含水组区潜在偏硅酸矿泉水口感最佳,深层碎屑岩孔隙含水组区潜在偏硅酸矿泉水健康指数相对较高。本文认为,兴国县矿泉水勘查开发靶区宜以岩浆岩裂隙含水岩组区和深层碎屑岩孔隙裂隙含水岩组区为主。研究成果可为揭示兴国县偏硅酸矿泉水资源价值和功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武山温泉热流体主要赋存于F1、F2断裂交汇部位的碎裂状斑状花岗岩体中,热水水温56.2℃,富含锂、锶、氟、偏硅酸等多种微量元素,主要用于浴疗治病和保健。本文通过对温泉地热资源形成的地质背景分析,初步论证了地热田的热储和控热构造,评价了地热资源储量,并对温泉开发利用前景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矿泉水形成与赋存条件,指出该矿泉水赋存于第四系中、上更新统中粗砂为主的孔隙中,属松散岩类孔隙水。该矿泉水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钙·镁型,锶、偏硅酸达到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GB8537-87)的界限指标,属含锶-偏硅酸的重碳酸钙·镁型饮用天然矿泉水。  相似文献   

14.
玉田啤酒厂饮用天然矿泉水井位于城关镇三里屯西200m,玉田酒厂院内,矿泉水赋存于第四系砂、砾卵石层中,属含锶、偏硅酸的重碳酸钙·镁型矿泉水,现已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5.
重点阐述了南排河天然矿泉水的赋存环境,尤其对珍贵的碘-锶-偏硅酸型矿泉水的分布、成因、开发利用作了论述,并对开采现状、发展前景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6.
魏荣道  姚宝贵 《甘肃地质》2005,14(1):86-89,95
本文就永登龙泉第三系锶型承压矿泉水的产出条件、分布特征进行了概述,着重对其形成的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对锶型矿泉水的成因进行了探讨,为寻找同类型矿泉水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乾隆泉饮用天然矿泉水产于著名的承德避暑山庄之南的崔梨沟。该泉水受NNW向大南沟断裂控制。赋存岩层为上株罗系张家口组、鸡冠山组火山碎屑岩。降水入渗过程中,淋滤了火山凝灰岩中的多种成分,形成了重碳酸钙-钠型、低矿化度矿泉水,水中含偏硅酸49.5mg/L,氟1.0mg/L,锶0.136mg/L,锌0.004mg/L,锂0.001mg/L,对人类具有很高的医疗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位于中国四大地理区(北方区、南方区、西北区和青藏高原区)的相接部位,气候类型多样、地质构造活动强烈、地形复杂、地貌形态多样,复杂的地质条件、多样的地理气候环境和水文地质条件,为锶矿泉水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对全省644个水点的样品检测分析,表明锶含量主要集中在0.09~1.00 mg/L,最高值达15.6 mg/L,锶含量≥0.40 mg/L、达到饮用天然矿泉水界限含量的水点共有411个,占全部水点的58.1%,锶是甘肃省地下水中普遍含有并且含量较丰的微量元素之一。经统计分析表明,在水文地质单元上,以山前盆地第四系地下水为主的河西走廊平原区和以白垩系碎屑岩孔隙裂隙水为主的陇东黄土丘陵区地下水中最有利于锶的富集;地下水类型上,以中新生界碎屑岩地下水锶最易富集,而以变质岩为主的基岩裂隙水不利于锶的富集;循环特征上,以具备深循环条件的盆地型地下水系统最有利于锶的富集,而循环路径短、交替条件较强烈的局部水流系统中地下水锶偏贫。围岩中的锶丰度,决定了地下水中锶的含量,白垩系和新近系碎屑岩、古生界碳酸盐岩中锶丰度高,决定了白垩系碎屑岩地下水、新近系碎屑岩地下水和碳酸盐岩岩溶水具备锶矿泉水富集的物质条件;同时锶在地下水中富集,还与地下水所处的构造环境和地下水循环运移特征有关,盆地型的地下水流系统和进行深循环的地下水从补给区到排泄区径流距离远,循环路径长,地下水在含水层的滞留时间长,有利于锶在地下水中的溶解和富集。  相似文献   

19.
在系统的分析济南平阴氡温泉水化学成分和同位素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地形和水文条件,研究了氡温泉水的起源和形成年龄,结果显示:济南平阴氡温泉水温为28.3℃,pH值为中性,水化学类型为Cl·SO4-Na·Ca型,富含氡、锶、氟、锂、溴、偏硅酸、偏硼酸等微量元素,且含量均符合理(医)疗热矿泉水水质标准,其中氡含量特别高是该温泉的一个显著特点。氡温泉水的同位素测定资料显示,平阴氡温泉热水起源于大气降水,用氚及14C法估算出的氡温泉水的表观年龄在15.81±2.17 ka。  相似文献   

20.
黔西南高砷煤开发现状与污染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省黔西南州的兴仁县是典型的高砷煤矿区,经化验,该区煤中砷含量普遍偏高,最大可达21 000mg/kg,为Ⅱ型的高砷矿区;水体和土壤砷含量亦高,土壤中砷的最高含量为234.141mg/kg,最低含量5.279mg/kg,平均值37.735mg/kg;水中砷的含量相对较低,最高含量为0.004 3mg/L,平均值为0.000 5mg/L;河流沉积物中砷的最高含量为219.140mg/kg,最低值为20.676mg/kg,平均值为60.700mg/kg。分析认为土壤中砷与受矿业活动影响的灌溉水体有关,矿业开采已造成了当地水环境、土壤环境、大气环境的严重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