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地质灾害链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用系统的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各种地质灾害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地质灾害链研究的出发点。当前,地质灾害链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地质灾害链的理论及其评价方法和技术还不完善。在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阐述了地质灾害链的定义、分类和分级,初步总结中国地质灾害链的分布规律,综合分析地质灾害链的研究现状,阐明了其发展方向,并提出地质灾害链防治的一些措施和建议。按诱发因素,地质灾害链可以分为:内动力地质灾害链、外动力地质灾害链、人类工程活动地质灾害链以及复合型地质灾害链。依据地质灾害链的规模不同,地质灾害链依次可以分为四级:一级地质灾害链,全球级别的地质灾害链;二级地质灾害链,区域地质灾害链;三级地质灾害链,流域地质灾害链;四级地质灾害链,单条冲沟地质灾害链。在中国的东部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台风灾害链活动频繁、影响范围广、造成的损失巨大。在青藏高原地区尤其是南北向地震带,内、外动力地质灾害链活动频繁,影响深远。地震灾害链、崩塌和滑坡转化为泥石流问题、滑坡坝溃决问题、冰湖溃决灾害链、台风灾害链等问题将是未来地质灾害链的研究重点;地质灾害链评价、预测及其风险评估将是地质灾害链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地质灾害链的防治是地质灾害链研究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2.
正系统简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是对一定区域或流域的潜在地质灾变体形变因素,灾变诱发因素及相关因素数据实时监测的基础上,运用灾变预警模型分析理论,结合区域地质气象信息数据,提供预测预警信息,并及时发布。系统架构示意图系统特点采用标准化、模块化设计、组网灵活、可扩展性好;支持固定式测斜仪、雨量计、裂缝位移计、孔隙水压力计、土压力计等多种常用监测传感器的集成、实现自动监删;适应野外全天候工作环境,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乐山市地质灾害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参加乐山市10年减灾规划,重点调查地质灾害,确定出崩塌、滑坡、泥石流、土壤盐碱化、下湿田和地面塌陷等灾种。在综合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受灾损失等实际情况之后,再参照《四川省泥石流、滑坡危害程度评分标准》,对乐山市地质灾害进行了分区,将该市的地质灾害划分为2个区、5个亚区和9个地段。对各地段存在地质灾害隐患与危害程度均作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是全国地质灾害极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每年因此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严重制约着重庆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重庆市地质灾害类型众多,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文章在大量的野外调查和室内制图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重庆市地质灾害的特征;同时从地形地貌、降水、地下水、岩土体性质、人类工程活动等方面探讨了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最后针对区域内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方面提出了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5.
1998年湖南、江西两省连降暴雨,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在湖南省境内,发生128起不同规模的崩塌、滑坡、泥石流,造成100人死亡,50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1 13亿元;江西省在汛期因洪灾和地质灾害共死亡193人,其中因地质灾害死亡112人。由此可见,汛期的洪涝灾害常常伴生有地质灾害。近年来,汛期地质灾害已引起政府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相关科研单位亦对汛期地质灾害成因机理及防灾减灾方面开展了研究。笔者通过对多年实践资料的整理,结合大气降水引起的地质作用分析,综合探讨了大气降水激发的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地面塌陷等地质灾…  相似文献   

6.
曹卫峰  王安祥 《贵州地质》1993,10(2):150-154
本文对贵州省的主要地质灾害,如斜坡变形、塌陷、泥石流、淹没、地裂和地震等的危害及其发生发展作了概略性论述,并提出了合理开发资源是保护环境的治本观点。  相似文献   

7.
油田地质灾害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守余  李东旭 《地学前缘》2004,11(1):236-236
油田地质灾害指在特定的地质背景下,由于人们勘探、开发和利用石油资源的工程活动而诱发形成的灾害性地质事件,如地表变形、诱发地震等。油田地质灾害的形成、分布和演化受灾害发生地的动力学环境、石油地质环境和石油勘探开发工程活动的控制,它是由于石油地质环境产生突变的或渐进的改造和破坏,并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失的现象或  相似文献   

8.
江苏地质灾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家骅 《江苏地质》1993,17(2):97-99
我国地域辽阔,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种类繁多,活动强烈,已成为影响土地利用、国土开发、经济建设、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平衡的重大问题。江苏近十年来的地质环境调查也发现多种地质灾害,有些已对经济建设与城市发展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舟曲县因发生"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而倍受世人关注。本文在概述县域自然地理条件,地质背景及生态环境变化的基础上,深入讨论了舟曲县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规模、稳定状态及危害性特征,并以泄流坡滑坡和三眼峪泥石流为例,详细分析了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发育特征及危害评估,以期对正在舟曲实施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矿山地质灾害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中国是世界上矿山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之一。矿山地质灾害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常见的矿山地质灾害包括矿井突水、瓦斯爆炸、采空区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盐碱化、三废污染、煤层自燃、尾矿库溃坝、地方病、矿震等。灾害发生的原因有客观及主观两类。对矿山地质灾害必须予以高度关注。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是项综合的系统工程。矿山腐败现象和官商勾结敛财害民是矿山地质灾害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应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灾区防灾形势异常严峻,为增强灾区各级政府应急抢险技术力量,省主利害部门积极协调组织多支专业队伍开展灾区汛期地质灾害督导、排查、巡查、应急抢险调查及防治知识宣传培训等工作,极大地提升了各级政府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取得了显著的防灾减灾效果,为夺取灾后恢复重建及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大胜利提供了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12.
正正确使用或准确提炼地质灾害术语是对研究对象求得科学理解与正确描述的前提。术语或概念是对事物表象特征与内在本质基本认识的表达,是对事物从感性到理性、个性到共性和特殊性到一般性的认知提炼,代表着对事物的定性。术语描述要尽可能简洁明确,让人望文思义,忌讳泛泛而论、似是而非或离题太远。定义术语要考虑直接含义与间接含义、内  相似文献   

13.
《城市地质》2015,(Z1):268-268
<正>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诱发的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地质现象。根据灾害发生的动态特征,分为突发性地质灾害和缓发性地质灾害,北京的地质灾害以突发性的为主。北京面积16410平方公里,其中山区1 0072平方公里,占61.4%,三面环山,总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突发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山区,主要有泥石流、崩塌、滑坡和采空塌陷。泥石流是北京山区最严重的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现状,规划前期调查和勘察、先期工程治理等方面的阐述,阐明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在三峡库区建设中的重要性及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根据现有法律,每一座大型工程项目都应该建立局部生态监测系统。俄罗斯科学院地质生态研究所(ИГЗ PAH)研制出采用自动监控手段综合监控最常见地质灾害的监测系统(地震、滑坡和浸没作用等)。该研究所在设计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和为各种大型工程项目(“Голубой пoTok”天然气管道运输系统、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地质灾害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涛 《城市地质》2000,12(4):21-23
本文从统计学的角度阐述了北京地区的地质灾害具有频发、灾种多,群发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地质灾害概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地质灾害概说朱济成(北京市地质环境监测总站)1地质灾害及其类型地质灾害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地质环境(如山脉、丘陵、平原、海洋、河流、湖泊、地下水、矿产、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等)由於遭受自然或人类活动的严重破坏而恶化,造成了人畜的伤亡和物质财富的毁损...  相似文献   

18.
陕西地质灾害特点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喜成 《陕西地质》2001,19(2):75-81
陕西地质灾害种类齐全,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和地面沉降灾害,影响这些灾害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地貌-岩土类型,地质构造、降雨、人为作用和地下水,全省划分出27处地质灾害易发区,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与降雨的叠加影响,会对地质灾害产生放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简要介绍台湾省自然地理和地质背景的基础上,论述了本省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发育分布规律。地震、火山、边坡灾害、河流侵蚀与淤积、地面沉降及水环境污染是台湾省的主要地质灾害。加快地质灾害调查和勘探进度,控制和消除人类诱发因素,加强监测预报、建立健全预警系统,是减轻台湾省地质灾害损失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质灾害概况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文明历史悠久的国家。但人口众多,自然地理、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复杂,地质灾害分布广泛,发生频繁,是世界上地质灾害严重的国家之一。按地质灾害的破坏形式、动力作用、物质组成和破坏速率划分,我国的地质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