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Kagan的计算中,删去了许多成功的VAN预报。而且,Kagan假定了一个任意的地震截止震级。我们认为,对SI-NOA目录,VAN的高成功率既不是由顺去调整预报规则造成的,也不是地震活动性的非随机性引起的。当考虑自1986年以来由VAN提出的预报规则时,如何我们从目录中去掉相关事件预报效果在统计上仍然是显著的,并且与主震有关的许多成功预报是不允许的。  相似文献   

2.
自从地震复发的“时间可预报模式”(岛崎和中田,1980)提出以来,Reld(1910)的“弹性恢复理论”又引起新的研究热潮。自然界特征地震的复发行为除了有服从确定性时间可预报模式的一面外,还包含受各种随机因素影响而表现的不确定的另一面。因此,如何在时间可预报模式中考虑不确定性,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索的课题。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当历史地震资料表明一条大型走滑活动断裂带不同段落的地震复发行为总体上服从于时间可预报模式、但明显存在有不确定性时,如何利用可易于获得的资料近似“替代”难以估计的各段落在上一次地震时的位错,进而建立一个概率统计模型对各段落地震平均复发间隔和未来地震复发概率作出估计。作者通过把不确定性引入“时间可预报模式”后,将一次地震i之后至下一次地震j的时间间隔表示成与地震i位错量大小呈正相关随机变量,并称这种带有不确定性的地震原地复发行为为“准时间可预报行为”。对走滑型断裂,一次地震时沿某断裂段的同震平均位错可用该段落地震烈度经验函数代替;假定同一断裂带不同段落具有大体相同的应变积累速率时,复发时间间隔行为可由地震后平静时间的对数与地震烈度的回归方程描述,从而在求地震平均复发间隔时无需单独估计断层的平均  相似文献   

3.
郑兆 《地震学报》2000,22(5):538-546
用统计模拟的方法对1990~1997年全国年度重点危险区与地震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由于统计模拟的方法有效地处理了地震和危险区的时空不均匀性,并且得到经运算105 次的统计模拟随机预报概率,将其与实际预报平均概率比较,得到较为客观的结果.结果表明:① 1990~1997年全国年度重点危险区的实际预报平均概率,比完全平均随机划定预报区的统计模拟平均随机概率高0.03719;② 考虑地震活动背景概率时,实际预报平均概率比危险区加权重的统计模拟平均概率高0.02183;③ 将中国大陆依地震分布不均匀性分为新疆西部地区、西南地区和其它地区3个区时,新疆西部地区的实际预报平均概率大大高出统计模拟平均随机概率,其差值为0.20962.   相似文献   

4.
采用Ms和ML震级表对Varotsos和Lazaridou(1991)宣称成功的22个希腊地震预报作了评估。如果我们假定预报的震级为Ms(预报的震级表在电报中未指明),用震中初步测定目录(PDE)估算地震活动性,我们发现有74%是虚报的(它们并不和某一指定的地震相关),9%偶然相关(任何一个或更多地震的随机概率p〉50%),以及17%是不确定的(0.15〈p〈0.40),没有什么成功预报其置信水平  相似文献   

5.
卡.  AB 魏若萍 《内陆地震》1998,12(3):283-285
一种新的空间模型表达式由表述地震样本的点集组成。该方法基于全集合形态测量,称为明科夫斯基函数。它包含了拓扑化特征和几何描述,以确定空间集的含量、形状和连通性。该方法对小样本、独立统计假定,全球以及区域形态数据的量额也是有效的。以东天山地震目录为例说明此方法  相似文献   

6.
统计地震学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统计地震学"决不仅仅是统计学在地震研究中的简单应用.对这一点的忽视常常导致对"统计地震学"意义的低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是系统讨论"统计地震学"基本问题的时候了.这种讨论不仅对.统计地震学"自身的发展,而且对与地震预测预报相关的交叉学科的研究都是有益的.本文的注意力集中于"狭义的""统计地震学",即以地震预测预报为目标的、针对地震现象(主要是地震活动性)的统计研究.我们把"统计地震学"基本问题归纳为7个方面:①地震活动的统计规律及其独立性问题;②长期地震预测的统计方法的有效性问题;③中期时间尺度地震活动的"异常"问题;④可能的地震前兆和地震预测预报方法的统计显著性问题;⑤地震的物理可预报性问题;⑥地震预测预报的地震活动性方法的能力和限度问题;⑦地震活动的物理模型的"真实性"问题.本文的目的不是对"统计地震学"提出一个"希尔伯特问题"的框架,而是试图引起更多的讨论,特别是引起人们对超越争论、超越算法的基本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采用一种新的统计检验方法对VAN方法在1987 ̄1989年间预报成功率和随机采样地震目录获得的成功率之间进行了对比(成功率是把成功预报的次数与所发出的预报总次数的比值)。与以往的检验不同,这次检验所采样的分布是从1960 ̄1985年间的历史地震空间和震级的分布所得出的。VAN方法预报成功率以延时22天为计达67.9%,而在NEIC人武部目录上随机极样中仅为37.2%,可达到上述指标(67.9%),  相似文献   

8.
对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地震发生概率模型的几点认识现行的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广泛使用地震发生时间过程的泊松模型。这种模型的基本假定是:①两次相继地震发生的时间、空间和大小是相互独立的。②在单位时间内,地震发生的次数的期望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υ可由工作区(带...  相似文献   

9.
缺震区理论认为,当某一断层或板块边界发生大地震后,再发生地震的危险性将随时间而增加.McCann等(1979)最早也是最明确地把缺震区理论用于地震预报,他们假定沿太平洋边缘划分高、中、低三种地震潜在区域.从那以后的10年里,大约发生过40次大地震(M>7.0),足以用来统计地证明早期预报.我们也分析了Kelleher等〔1 973)的地震长期预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相信,在长时间的平静后,潜在地震可能性增大的假设可以抛弃.数据表明,与那些预报相反.近期地萦活跃的地方的地震危险性比任何时候都大,而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的碎块近,O年来没发生过大地震.且仍保持平静.地震次数的‘丛生’与板块构造模型并不矛盾,模型仅约束长斯平均滑动速率而不是地震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吴忠良  蒋长胜 《中国地震》2006,22(3):236-241
地震前兆的效能检验问题既是地震预测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近年来围绕地震预测问题的一个争论焦点。传统的地震预测研究中关于地震前兆机理的一个基本假定,即地震前兆来自地震孕育过程中应力场的某种变化,与传统的地震前兆检验方案,即针对“异常”信息统计与地震之间的“对应”情况,并进行统计显著性检验,存在一个内在的逻辑矛盾。地震前兆的检验不是一个简单的统计问题,而是一个地球动力学问题,不考虑地球动力学的地震前兆检验是没有意义的,由此得到的检验结果则可能对相关研究造成误导。  相似文献   

11.
地震趋势区划结构自适应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劲峰 Fisc.  MM 《中国地震》1996,12(A00):78-88
简要地回顾了现有的地震区划方法,针对综合概率法需要进一步解决的“地震活动性时空不均匀性”问题,提出了包括趋势项、周期项、随机项和白噪声项等内容的结构模型及用于模型选择的系统。在结构模型中,不同的项目自适应等不同方法进行标定,其和就是震级上限的预报值。  相似文献   

12.
回顾就预报地震和地震危险性问题所引出的争论,模型和方法,试图对发生于某一特定时间空间和震级窗内的地震,研究其发生概率定量化的统计方法是本文强调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利用门限(MF)反馈模型建立常规动态方程的方法,对首都圈大灰厂等3个蠕变仪台站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和计算。通过震例检查统计,证明断层活动测量仪观测序列的地震前兆异常显示水平较高,特别是中短期异常信息的映震能力尤为显著。认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台站的资料对地震预测预报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目前我国长,中,短期地震预报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认为,我国地震大形势,长趋势判定的技术思路和主要方法目前是统计,类比和外推,它不能揭示地震活动的活跃或平衡的本质,有时出现失误和偏差,地震活动长趋势实质上是个地震动力学问题;中期预报的主要困难是地震何时发生和是否发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目前我国使用的各类预报方法的预报效能均较低,准确的时间报难以达到;短期预报的主要难点是发震地点的不确定性和地点预报的复杂性,现“以场求源”思路受到挑战。作者对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石耀霖  刘杰 《地震学报》1998,20(4):363-372
基于断层网络的弹簧-滑块-阻尼器力学模型而提出的细胞自动机模型,产生了具有确定性混沌的人工合成地震目录.一个挑战性的问题是,如何仅利用地震目录反演原系统的某些特性,直至在一定时限内预报合成地震.我们运用一种改进了的应力释放统计模型,从合成地震目录中较成功地反演了系统应力的时间变化,但根据应力变化对地震发生进行有效的概率预报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基岩地震动的随机模型及其参数确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牛荻涛 《地震学报》1995,17(1):128-131
地震工程界对随机地震动已进行了40多年的研究,提出了多种较好的随机过程模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日本学者金井清(Kanai)(1961)提出的过滤白噪声模型.进一步,欧进萍等(1991)在评述既往随机模型基础上,提出了地震地面运动的过滤有色噪声模型.然而,这些模型都存在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合理确定模型中反映地震强度的参数————谱强度因子S0. 随机地震动研究的基础是强震记录,基于地面强震记录,人们对地震地面运动随机模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对基岩地震动的模拟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基岩强震记录统计基础上,研究基岩地震动的随机模型和模型参数,为建立工程抗震的合理地震动模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川滇地区强烈地震预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川滇地区地震活动有频度高、强度大和周期短的特征,强烈地震的预测预报是地震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人们期望地震前有所预报,达到有所预防,减轻地震时的灾害和损失。本文介绍从历史强烈地震前的中强地震活动过程中,提取同期强烈地震参数预报信息,统计出一些有意义的规律,应用于当前中强地震活动期的新强烈地震预报。  相似文献   

18.
通常用成功率和报警率来表示地震预报的效率,它们分别由成功预报数与总预报数和成功预报数与应被预报的事件数之比确定,这里,我们针对震级高于给定阈值的事件来设想预报系统下,且假定系统单一指标“是”或“否”。对于这样一个预报系统,用于确定系统预报率的事件震级的观测误差引起了识别预报目标数的增加和识别成功预报数的减少,事实上,当忽略事件震级的不确定性时,预报率可能被显著低估。这可能会导致舍弃有价值的预报系统或低估实际的地震风险。本文给出了估计预报率的一种方法,该方法考虑了独立震级分布的任何对称的观测震级的误差,目标识别的不确定性可以表示为从实际到观测震级概率转换的结果,给定预报效率参数,偶然连接率和转换概率,由预报和转换过程的分析求解这个预报率估计问题,假观测误差为正态分布,预报/转换过程的数值试验和蒙特卡罗模拟看来证实了所得的解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9.
地震损失概率预测研究中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基于假定未来某段时间内研究地区或场地上地震烈度影响事件遵从贝努利(Bernoulli)随机独立试验过程,利用历史地震烈度-额度统计关系,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地震损失概率预测的危险性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0.
吴忠良  蒋长胜 《中国地震》2007,23(3):211-224
从"统计预测"、"经验预测"、"物理预测"的角度讨论了世纪之交地震预测预报研究的国际进展。"统计预测"包括地震预测预报方法的统计检验、"统计地震学",以及统计物理在地震预测预报中的应用;"经验预测"包括搜索可能的前兆异常的尝试、建立将可能的前兆异常现象与地震孕育过程联系起来的简单模型、发现对地震预测预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的新现象,以及地球介质变化的动态监测试验;"物理预测"包括地震孕育和发生的物理模型、地震断层带性质的观测和实验研究,以及对震源的直接探测和钻探。讨论了"统计预测"、"经验预测"、"物理预测"之间的关系,对"把经验预测或统计预测变成物理预测"的发展战略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