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钱迈平 《江苏地质》2003,27(2):65-77,F003,T001,T002
古人类的起源及演化是一个极其复杂而远未解决的问题,目前掌握的重要化石材料包括:距今约5600万年的灵长类,约1700万年的人猿超科代表,620万年(?)-440万年的人科动物,以及约350万年(?)-200万年的古人类和人造石器等。中国是世界上古人类及与之演化相关的化石发现最多的国家之一,先后找到已知最早的高级灵长类——约4500万年前的曙猿化石,人猿超科的早期代表——l400万年和800万年前的古猿化石,240万年-200万年前的人造石器,200万年前的能人(?)化石,170万年前的直立人及28万年-20万年前的智人化石等。拟从迄今的化石记录人手勾勒出古人类起源及演化的大致轮廓。  相似文献   

2.
中国第四纪人类牙齿大小的演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武 《第四纪研究》1999,19(2):125-138
对第四纪中国境内人类牙齿大小变化特点的分析及与世界其它地区人类牙齿测量数据的对比分析显示,从直立人到现代人,中国境内人类牙齿尺寸呈缩小变化,但在具体表现特点上,中国古人类牙齿尺寸的演化具有与世界其它地区人类不同的特点。作者认为,这些特点反映了中国古人类演化过程中生存环境和文化发展的特点,提示中国乃至东亚地区人类演化及文化发展的独特性。本文对其在东亚地区人类演化上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4.
青藏高原的隆起,沙漠和黄土的形成,人类的起源与演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青藏高原大幅度的隆起,地质历史由第三纪进入第四纪。西域组(或玉门组)底的不整合面应代表我国第四系的下限,约3.00Ma B.P.。随青藏高原的抬升,气候日趋干燥,塔克拉玛干沙漠形成。黄土是由北部戈壁、沙漠中细粒物质被风吹至南部,后经季雨冲洗堆积在盆地中形成的。青藏高原上不存在第四纪大冰盖。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与青藏高原隆起关系密切,西瓦古猿在向北迁移中灭绝,其旁枝在高原东部形成真正的人属,然后再向北、东迁移,最终演化为智人。  相似文献   

5.
地球的起源与演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叶玉江  吴淦国  张达 《现代地质》2003,17(2):119-124
地球科学在研究远古地球的形成与演化方面积累了越来越多的证据 ,人类对于太空的观测程度也不断提高 ,加深了对类地行星的认识 ,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太阳系中的火星和金星可能存在已经绝灭了的生命。慧星和小行星对地球的多次撞击有能力导致严重的环境效应及生命大灭绝。行星的演化可能有两种模式 :冷的星团加热及热的星云冷却。火星上存在与地球壳体非常相似的沉积岩 ,说明有流动水存在的可能。较高地热的太古代地壳热流输出被认为是认识地壳构造特性的关键。晚太古代会聚与离散大陆边缘的对比研究表明太古代板块运动与年轻的板块构造旋回在样式及幕次方面都没有根本的区别。元古代大陆的增生是由于元古代源于地幔的板块构造及产生于地幔的热柱构造导致新生成分的加入而造成的。裂谷、盆地、推覆及伸展、火山侵入作用是显生宙大陆增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张兴永 《云南地质》1994,13(3):278-284
本文讨论云南开远、禄丰、元谋和保山的古猿在人类起源研究中的地位。通过与人类起源有关的中国古猿、南方古猿和西瓦古猿的时空分布、形态特征及有关学科研究的新材料的分析研究,认为西瓦古猿是猩猩的祖先,南方古猿可能不是人类祖先,中国古猿则很可能是人类祖先,滇中是人类起源的关键区域。人类发展的阶段为中国古猿-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  相似文献   

7.
人类起源研究回顾与中国古人类学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对人类起源研究的回顾和对我国人类进化概况的认识,将我国古人类学研究推向更高的境界的首要任务是找到新的比较完整的化石和有关材料,关键之举是高水平的创新研究,发现和综合考量蕴藏在其中的各种信息,因此在新的世纪,必须大力进行野外调查,发现更多人类化石和旧石器以及有关的材料,进行深入的形态学和考古学研究,还要寻求人类古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在人类起源与进化研究方面的协调,构建更加坚实的我国古人类年龄框架,适当地进行我国古环境与人类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宇宙中恒星的演化始于巨星的形成 ,后者的质量是太阳系的数百倍 ,寿命估计为数百万年。重元素合成于巨星的内部。它们控制了巨星爆炸过程中 (超新星 )形成的气态云和盘状物的冷凝加速度。冷凝和旋转的加速导致后代恒星质量越来越小 ,寿命越来越长 ,直到形成像太阳这样的小星体 ,其质量为 1.989× 10 30 kg ,寿命已有几十亿年。这些小恒星的形成是冷凝过程中产生的水成冰氢星子不断聚集的结果。上一代巨星的原始星盘中的物质只有一小部分参与了冰氢星子的形成。这些星体形成于致密、高速旋转的原始恒星星盘中 ,周围环绕着巨行星和褐矮星。由于星体达到恒星状态 ,它们开始影响原恒星盘 ,结果导致星体相互分散 ,同时 ,最近的巨星发生表面去气作用。后者可以从巨星到恒星的质量衰减得到证实。UpsilonAndromedae、5 5Cancri和HD16 84 4 3等天体的巨行星记载了这样的事实。太阳系中的表面去气作用主要反映在近太阳巨星的流体外壳完全消失。由于流体外壳消失 ,铁硅酸盐熔融核暴露地表 ,形成小的类地行星。木星也经历过表面去气作用 ,依据是木星具有很高的平均密度 (1.3g cm3) ,几乎是土星密度 (0 .7g cm3)的两倍。因此 ,类地行星的形成经历了两个阶段 :原行星 (其父巨星具有重的熔融核 )和正常行星 (在其父行星  相似文献   

9.
10.
柴达木盆地西北角分布有基岩,盆地西部分布山麓堆积及河、湖相沉积地层,新生界发育有多个北西—南东走向的规模不一的背斜,新近系分布有富钾地下卤水。利用统计方法分析卤水中TDS、K+和B2O3的富集情况。结果显示:TDS值出现双峰,卤水样品富K+和B3+的概率分别为628%和6129%。使用Piper图研究地下卤水时,经常出现样品点过于集中而不易反映主要离子含量的变化。本次研究改进了前人的图示方法,绘制适合于表示地下卤水的水化学图。利用钠氯系数、氯溴系数、氯碘系数、钾氯系数、脱硫系数、钙镁系数对研究区卤水水样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卤水样品多数未达到石盐沉积,少数达到石盐沉积。研究区水样氢、氧稳定同位素数据显示新近系地下卤水δ18O值和δD值均发生漂移,表明卤水经历长时间的蒸发浓缩。研究区地下卤水起源于早上新世的古大气降水,上新世以后由于青藏高原快速隆升,柴达木盆地抬升和沉降中心东移,接受沉积形成良好的盖层,同时大气环流的改变致使气候变得干燥,地下卤水经历蒸发浓缩封存,形成现今的卤水。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中下游地区下蜀黄土成因研究的回顾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进一步认识下蜀黄土的成因及其在我国东部环境演为研究中的意义,回顾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下蜀黄土研究的主要成果,系统地评述了下蜀黄土的风成说、水成说和多成因说。下蜀黄土的成因,从营力的先后及主交看,风成应是第一位的。因此,在利用下蜀黄土保存的古环境信息研究我国东部变化时,应慎重选择剖面,以获得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近期我们对我国不同成因伟晶岩进行了地质地球化学研究[1~3],证明湖南幕阜山伟晶岩属岩浆分异成因,云南哀牢山伟晶岩属变质深熔成因。本文就两地伟晶岩中绿柱石及海蓝宝石矿物学、形成物理化学条件作对比研究,以探讨不同成因伟晶岩特性。1 地质背景幕阜山位于江南古陆中段,区内出露中元古界冷家溪群变质岩,岩浆活动强烈,广泛出露燕山期花岗岩岩类。冷家溪群地层强烈褶皱,普遍发生浅—中深变质作用,形成板岩、云母片岩,是幕阜山花岗岩体的主要围岩[4]。含铍花岗伟晶岩在二长花岗岩中广泛分布,部分在冷家溪群变质岩中产出…  相似文献   

13.
关于沥青成因的讨论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英国北威尔士和我国黔东湘西、新疆乌尔禾和塔里木的沥青为例,讨论了沥青的 Pb、Sr、Nd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1)沥青(前身物石油)的形成可能有多种途径,如壳源有机物生成(北威尔士、黔东湘西)和深源无机合成,后者的地质环境为地幔俯冲带(乌尔禾沥青)或下地壳麻粒岩相(塔里木);(2)沥青生成的时代比习惯认为的要古老得多。Pb、Sr、Nd 同位素还可给出原油运移、沥青沉淀的年龄。深入研究沥青的成因,对油气资源评价、勘探目标选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由于人类移动水,石油等流体而诱发的地面沉降,土地沙化,塌陷,地裂缝,地下水水质恶化及海水入侵等地质灾害,不仅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制约了灾害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探讨了这些人为地质灾害的特点及其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红粘土的成因及其对工程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根据国内外的文献资料,通过对广西贵县和柳州龙船山地区红粘土的研究,本文分析了红粘土的成因及演化过程,认为红土化过程实质是一个物理化学改变的过程,并探讨了红粘土中特殊的矿物成分,结构连接方式以及其演化过程对其工程地质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近20年来, 古DNA研究技术和方法已迅猛发展.目前从古人类残骸中获取DNA序列, 进而讨论人类的演化、亲缘关系和迁移成为分子人类学的一个重要方向.本研究对采自陕西临潼仰韶文化6 000多年前的姜寨遗址第一期和第二期文化层中的古人类残骸进行古DNA提取、扩增和测序, 获得了169 bp的线粒体高变控制区Ⅰ的古DNA片段, 与现代西安人同源性序列有2个位点的突变.另外, 通过在不同实验室进行重复性实验和系统发育分析等方法详细地论证了所获得的DNA序列的可靠性.在所研究的6个姜寨遗址样品中有3个样品获得古DNA序列, 古DNA的提取成功率为50%, 高于一般的古DNA研究材料的提取率, 说明姜寨遗址的人类残骸是研究古DNA的理想材料, 为今后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姜寨遗址及其他同地区仰韶文化遗址的古人类墓葬及中国古人类分子演化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渤海湾盆地异常高压晚期形成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渤海湾盆地各凹陷的形成演化、异常高压纵向分布特征、异常高压主体分布层位和异常高压形成机制具有相似性。首先对东营凹陷、沾化凹陷和辽西凹陷进行了压力场演化的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渤海湾盆地凹陷异常高压形成的时代比较晚。然后对沾化凹陷的渤南洼陷进行了压力场演化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渤南洼陷超压形成时代也比较晚,异常高压主体层段--沙四上段和沙三段的超压在东营期末开始形成。综合以上分析,认为渤海湾盆地现今异常高压具有晚期形成特征。  相似文献   

18.
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姚家组西部坡折带成因及演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辛仁臣  王英民 《地球科学》2004,29(5):621-624
沉积盆地的坡折带是非构造圈闭发育的最有利场所.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综合研究结果表明, 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姚家组沉积时期西部明显发育富裕一级坡折带和泰康-大安二级坡折带.隐伏断裂、差异沉积与压实作用控制了坡折带的形成与演化.松辽盆地西部发育扎赉特旗、嫩江和哈拉海3个隐伏岩石圈断裂带, 坳陷期主要受松辽盆地北部物源、齐齐哈尔物源和英台物源影响, 扎赉特旗、嫩江岩石圈断裂带和齐齐哈尔、英台物源控制了富裕一级坡折带的形成和演化, 哈拉海隐伏岩石圈断裂带、松辽盆地北部和英台物源控制了泰康-大安二级坡折带的形成和演化.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大尺度区域地下水演化研究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过去10年的研究中,构建了长3500km、高差5000m和跨度2万年的大陆尺度气候一地质环境陆地水系统演化断面,揭示了华北平原地下水形成的古地质环境与古气候演化过程及动因,发现近2万年以来该平原地下水的每一主要补给周期为1000-2000年,而且不同尺度系统间存在自相似性,在突变或灾变事件发生之前存在一个熵值较大的平衡期,可作为预测或判断突变或灾变事件依据之一;近50年来人类活动影响使连续统一的华北平原地下水循环系统演变成局部以垂向运动为主模式。在西北内陆黑河流域,相对百年尺度冷期,地下水补给量减少4.38~7.61亿m^3/a,这种变化与山区降水和气温关联度分别为0.97和0.80,与平原区降水和气温关联度仅为0.43和0.60;人类活动对该流域水循环的影响强度由20世纪50年代的19%、经过60~70年代28%,增至80~90年代的54%,进而导致下游区生态环境严重退化;上述成果实现了数字化和虚拟实现的可视化。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Human activity during the Holocene in the Horqin region, northeastern China, has been widely documented. As an important proxy record of human activity, black carbon (BC) in sediments has been linked to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daptation. A loess-paleosol section located in south Horqin was chosen for this study. Holocene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daptation to the environment were discussed by analyzing BC, organic carbon (OC) and other proxies. The conclusions included: (1) before 3900 cal BP, human activity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was dominated by climate change. For example, the rapid decline of the agrarian Hongshan culture was caused by a slight decrease in temperature at ~5000 cal BP; (2) during 3900-3200 cal BP, the heavy dependence of human societies on nature gradually lessened and the ability of those human societies to adapt to the environment was enhanced. However, the farming-dominated Lower Xiajiadian culture was nonetheless replaced by the pastoralist Upper Xiajiadian culture due to an extremely cooling event at ~3200 cal BP; (3) during the late Holocene period, the marked influence of climate change on human activity might have lessened as a result of a clear improvement in human labor skills. After this, human living styles were influenced by cultural developments rather than climate change because humans had mastered more powerful means of productiv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