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深地震反射剖面数据子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立言  高锐 《地球学报》2001,22(6):491-496
深地震反射剖面数据子库(简称SB1),系国土资源部深部地球物理探测数据库下属子库之一.经过需求分析、数据标准格式设计,采用Microsoft Access 97作为开发平台的深地震反射剖面数据子库,具备关系型数据库固有的一切功能.SB1由用户查询、维护管理和报表打印等3个子系统组成.SB1收录了1996年以前,即原地质矿产部和国土资源部地球物理工作者执行深部地质计划和前沿科技计划等专项计划获得的大量深地震反射剖面调查原始记录、处理成果与解释成果.经调研数据分布和保存状况,依照"深地震反射剖面数据入库技术规定"完成了深地震反射剖面数据收集、整理及登录.迄今为止,SB1共收录国土资源部深地震反射资料累计测线19条、剖面长度859 km与入库原始记录数据量35.8 GB;原始记录、数据处理等入库数据记录格式皆统一采用地震勘探专业通用的SEG-Y格式;并采用通用的刻录格式ISO 9660共刻录数据光盘30张.SB1管理系统的库文件及其用户指南、管理员手册、系统盘说明等文档也已刻录成系统光盘,为数据共享以及其它应用提供了方便条件.  相似文献   

2.
中国及全球大陆不同构造域广泛存在壳内低速层。壳内低速层不仅与地壳表层金属、非金属矿床、油气资源及地壳变形密切相关, 而且也是一些重大地震和活动断裂的发育场所。一般认为,地壳低速层反映了地壳物质的含水、热状态和部分熔融等信息, 其研究对探讨地壳结构及其动力学演化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利用深地震测深资料的震相走时、振幅、相位信息识别壳内低速层的5种典型方法: 1)Pg震相走时中断;2)低速层顶、底界面反射波走时曲线近似平行;3)30°~60°入射角范围内低速层顶界面反射转换波强于反射纵波;4)低速层底界面反射波强于顶界面;5)低速层顶界面反射波极性反转等。研究实例表明, 以上方法为利用深地震测深资料揭示壳内低速层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深地震测深是探测壳幔岩石圈精细速度结构、探讨岩石圈变形和演化过程的一种有效方法,在青藏高原隆升、克拉通裂解等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地震测深方法与深部动力学研究的结合尚处于现象描述为主的状态.因此,本文对前人利用深地震测深资料进行深部动力学研究的相关方法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宽角反射/折射地震震相特征具有...  相似文献   

4.
大地热流测量数据子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旭  韩湘君 《地球学报》2001,22(6):521-525
大地热流数据子库是建立在Microsoft Access 97基础上,以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开发、基于Windows平台上的集数据储存、编辑、报表打印输出及基本数据解释处理于一体的数据库管理软件.具有运行速度快、操作简单、易学及可靠性强等优点.特别编制了强大的数据查询系统,提供了各种查询方式,大大方便了用户.  相似文献   

5.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子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子库研制"是国土资源部"深部地球物理探测数据共享与对比研究"项目的课题之一.在此介绍课题的研究概况,详细讨论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库的需求分析、开发平台的选取、系统结构和功能设计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宽频带数字地震观测数据子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秋生  史大年 《地球学报》2001,22(6):507-512
宽频带数字地震观测数据库是以Windows 98、MS Access 97数据库软件、个人Web服务器PWS(Personal Web Server)、ODBC(Open Data Base Connector)驱动程序为基础建立的.它采用网页与数据库接口的形式实现了数据网上发布与数据存储的完全分离.该子库具有运行速度快,操作简便及安全性强等优点.数据库收录了"九五"以前国土资源部(原地质矿产部)系统天然地震临时台网观测的数据约45 GB.可供从事地球深部构造研究、天然地震监测等方面的研究者按共享协议使用.  相似文献   

7.
深部重力、磁力测量数据子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季生 《地球学报》2001,22(6):501-506
为了保证入库数据质量的可靠和所包含信息的完整,首先将入库的数据按照重磁数据入库技术规定的要求进行检查,对于符合重磁数据入库技术规定的数据才能入库.同时,为了对入库的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建立了数据表.在深部重力测量和磁力测量数据子库中建立4个模块:浏览模块、维护模块、报表模块和数据处理与反演模块.文中对每个模块的功能加以了介绍.建立数据库的目的是为了用户能够使用它,并为自己的工作服务.为了便于用户使用,在深部重力测量和磁力测量数据子库中充分利用了ACCESS提供的窗体技术,并在窗体中显示大量的提示信息.由于采用了对用户友好的图形界面,用户可以很快地掌握并使用数据库.  相似文献   

8.
9.
川东北-大巴山盆山体系岩石圈结构及浅深变形耦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盆山体系研究已经成为大陆动力学的热点和前沿领域之一。为了进一步理解大巴山前陆的构造演化,解决该区油气勘探的关键问题,中国地质科学院与中国石化南方公司合作,2007年完成了一条300km长的深地震反射剖面。基于深地震反射剖面提供的岩石圈结构的几何图式和深地震测深剖面提供的速度数据,作者分析了川东北-大巴山盆山体系的岩石圈结构特征,探讨了变形样式与岩石圈结构的关系,提出了对大巴山造山带形成的新认识。川东北-大巴山盆山体系继承了扬子克拉通基底。较大的岩石圈厚度和强度,导致扬子克拉通在与华北克拉通拼合后的陆内造山过程中, 将其收缩变形集中在其顶部而不是中下地壳,区域性的拆离层使盖层和基底解耦,结晶地壳保持弹性只出现大尺度的挠曲几乎没有横向缩短,故大巴山造山带表现为"薄皮"、"无根"的特征。大巴山造山带的席卷深度和变形样式主要受区域性的深部滑脱面控制,该滑脱面发育于寒武系底部泥岩层内,由TWT 4 .0s反射所指示。沿该滑脱面,城口断裂将南秦岭震旦系和古生界地层逆冲到浅表并向南西推覆60km叠置于四川盆地中-古生界地层之上;且镇巴断裂和城口断裂均收敛于该滑脱层,其下伏的变质岩层基本未卷入变形。  相似文献   

10.
HQE爆破地震测线的地壳浅部的精细结构研究结果表明,上地壳的速度结构由疏松盖层、沉积层、加里东褶皱构造层及元古宙结晶基底等4个构造层构成,且大致以武夷山为界,宁都以西的低速凹陷区与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相对应,加里东褶皱基底底部剧烈起伏,其最大埋深可达10km;而在宁都以东地区,地表速度明显增大,且加里东褶皱基底底界的深度明显变浅,仅为3~5km。笔者根据地壳浅部速度精细结构的变化特征对剖面沿线的构造单元进行了划分,并对邵阳盆地、衡阳盆地、茶陵盆地及泰(和)兴(国)盆地等盆地的分布范围、性质、基底及其主要地层分布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深部地球物理探测数据库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国土资源部(原地质矿产部)"深部地球物理探测数据共享与对比研究"项目组在1998~2000年期间取得如下主要进展:①调研了数据分布和保存状态,抢救、收集分散的数据(约40 565 km),按入库技术规定进行了整理,汇总入库.所收集的数据约占应收集数据的92%;②制定了7个专业方法数据入库技术规定;③建立了7个专业方法数据标准格式,初步实现了规范化和标准化技术研究,为抢救、收集分散在各单位和个人的数据并入库提供了技术准备;④实现了数据载体及数据格式转换及不同载体间的转换与传递,使用刻盘技术将数据保存在光盘上;⑤引进先进的系统软件,研制与建立了7个专业数据子库管理软件系统、数据共享和光盘库系统和总库管理系统.编写了各数据子库使用指南、管理员手册、数据字典、数据统一编码,研究中开发应用了GIS、MAPGIS等先进软件、将专业方法理论与计算机技术结合,实现数据快速存储,多功能查询;⑥探索研究了数据共享原则和办法,提出了可行方案,推动了深部地球物理探测数据共享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一井是世界上正在进行的所有科学钻探项目中唯一进行连续取心并且深度超过5000m的科学钻探项目, 共获取岩心4400余m.扫描岩心图像为国际大陆科学钻探项目中数据量最大的数据库.随着后期取样分析及研究工作的全面展开, 大部分岩心或被分解或已经不复存在.岩心扫描图像逐渐成为最直接最有效的信息源之一.为充分利用岩心扫描图像, 在原DIS系统基础上, 用微软公司的ACCESS2003建立了岩心扫描图像数据库, 并采取静态与动态网页相结合的ASP和VB技术, 开发了友好的查询程序和用户界面, 将8000余幅100余Gb的图像数据进行高效系统的管理并通过互联网实现了社会共享.一年多的试运行表明, 运用新的信息技术可以长久有效地保存岩心的原始信息, 提高对岩心进行科研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为了能较好地满足台网编目室日常工作的需要 ,我们开发了数字台网地震数据库管理系统。该系统满足了编目室日常编报工作的需要 ,实现了对地震信息的数据库管理 ,为用户提供了在矢量电子地图上进行任意多边形地震信息查询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金属矿地震勘查方法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金属矿地震勘查方法形成了以2D、3D、VSP方法为主的地震反射系列,提出了地震散射法,并取得了一定的试验效果.金属矿地震找矿的应用范围得到了扩展,不再局限于矿体本身,控矿构造、蚀变晕、重要岩性层等大型深部构造单元成为了地震间接找矿的目标体.目前,金属矿地震勘查方法,尤其是3D、VSP方法,面临着成本高、技术难度较大等问题,应进一步加强基础理论和解释方法研究,建立金属矿地震技术示范区,为推广和应用金属矿地震方法开拓思路、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5.
横过西昆仑-塔里木结合地带的深地震反射剖面, 首次揭露出新疆地学断面南部山盆结合部位地壳与上地幔顶部的精细结构, 发现了塔里木岩石圈下部南倾、西昆仑山岩石圈下部北倾的强反射特征,它们相向倾斜、相互交织,构成了塔里木岩石圈挤入到西昆仑北带之下,与青藏高原西北缘岩石圈相碰撞的地震证据.深地震反射剖面还揭示出西昆仑山与塔里木盆地在岩石圈尺度呈"V"型的盆山耦合关系, 这种"V"型的耦合关系代表了陆内陆-陆碰撞变形过程的一种样式.  相似文献   

16.
MAPGIS在建立地质图数据库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MAPGIS在国内应用相当广泛,主要用于数字制图及空间数据库管理、空间分析。MAPGIS数据格式可与其他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如ArcGis的数据相互转换。本文主要介绍了利用MAPGIS地理信息系统,以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地质图为例,应用第二代《中国地质图集》(中文版)中的MAPCAD数据,讨论建立1:200万地质图数据库的方法、步骤及建立地质图数据库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地震勘探中的数据保真问题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真度是指输出结果对研究对象的描述所能保持的真实性程度,它在采集和处理过程中包含空间域、时间域和频率域三个方面的意义。对数据采集的保真要求是从早期的地震勘探就开始的,但对数据处理的保真却是现代地震勘探的要求。地震勘探的发展史就是数据的量纲级增长史。从早期的1D 勘探,到目前的3D、4D 勘探,还有3分量、9分量接收,地震数据是按量纲级增加的。这种海量的数据是精细结构和岩性信息的地震描述所需要的,在采集和处理中如果不精确考虑其保真度,确保质量,将会付出惊人的代价。从采集和处理两方面分析了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的高保真问题及对现代开发地震的意义。认为数据保真应该同高分辨率勘探一样成为一个系统工程,从采集到处理成为一个连续化的整体。  相似文献   

18.
基于GIS的中国地下水资源空间数据库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中国地下水资源数据库是国土资源大调查预警工程项目"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综合研究成果之一.它包含了该项目重新评价的覆盖全国范围的地下水资源与环境的所有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利用先进的GIS技术,较好地实现了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由纸介质向数字化信息流的转变,为更大范围地实现数据共享奠定了基础.本文从该数据库系统的总体结构、地下水资源信息的标准化、图层划分、数据采集、建库技术流程、质量控制体系等方面阐述和探讨了中国地下水资源数据库的设计思想及建设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