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此文为福建协和大学化学系王、林二先生所作,刊载于美国科学杂志之中。我国之温泉虽多,然曾经如此之详细分析与研究者尚属创见,爰将其内容译述于此。  相似文献   

2.
余敬 《地质科技情报》1997,16(3):110-112
综述了国际最具权威性的科学杂志《自然》新近对我国十年来科技发展的系列报道,指出了我国科技发展的成功之处与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3.
我国“九五”遥感技术与应用研究发展战略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要介绍了卫星遥感,微波遥感,三S一体化等国际遥感技术发展热点,遥感参与全球变化研究,区域发展,减灾防灾的应用研究进展,以及遥感走向实用化,商业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详细分析了“六五”、“七五”、“八五”我国遥感技术与应用研究现状,三个五年攻关的效果显著,我国的遥感技术与应用研究发展迅速,在整体水平方面处于发展中国家领先地位,但与美国,欧共体等发达国家尚有较大差距,阐述了中国遥感技术与应用研究发展  相似文献   

4.
2005年12月,我随“江西省赴美、加安全生产考察团”对美国、加拿大进行为期16天的安全生产学习考察。期间,加拿大温哥华市议员李松先生给我们介绍了加拿大安全管理的做法;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MATIONAL SAFETY COUNCIL)组织了联邦矿山安全与健康局、联邦高速公路安全管理中心、美国国土安全局以及建筑工程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部门人员,分别给我们介绍了各自领域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使考察团成员受益匪浅。特别是联邦矿山安全与健康局帕特卡女士(Patricia W.Silvey)介绍的美国矿山安全管理的成功经验,更使我们学到了真经,并引发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美国“格罗玛·挑战者号”、“乔迪斯·决心号”以及日本“地球号”大洋钻探船搭载的重入钻孔系统进行调研,介绍了大洋钻探重入钻孔技术现状、系统组成、工艺流程与应用。经过了大量实践验证的“挑战者号”和“决心号”上的重入钻孔系统和采用的重入方法是成熟可靠的,可为我国大洋钻探船的建造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李兆麟 《广东地质》2002,17(1):1-11
第31届国际地质大会2000年8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大会总报告的主要内容涉及资源,环境及可持续发展,介绍了“成矿与物质转移过程中的变质作用”研究方向,从理论,机制及研究方法等方面,阐述变质作用中物质转移与成矿的关系,同时还介绍了一些国家如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等的地质研究现状,并对当前我国地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2002年9月,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地学部大地构造分部赞助,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召开了一次构造学研讨会。2003年4月美国在网上以“构造地质学与大地构造学的新航程”(new departures in structural geology and tectonics)为题,发布了会议讨论的核心内容和理念。2003年10月在西北大学召开的“21世纪新构造地质学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有关专家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8.
“INDEPTH”是中国和美国地学家合作开展的大陆动力学研究项目,本文介绍项目的战略目标和酝酿协议过程及执行单位,阐明喜马拉雅造山带与大陆动力学研究的重大意义及当前国际上研究工作动态,喜马拉雅造山带和青藏高原研究的科学目标、研究工作方针和方法,新一轮研究工作特点,我们的工作方针和战略目标;文章最后就组织管理工作提出了几点指导性措施。  相似文献   

9.
研制了“二维小波分析”程序系统,旨在能够广泛地应用于地球物理数据处理和其他应用领域,这里介绍“二维小波分析”程序的运行环境、安装和使用方法步骤,展示程序的处理功能,介绍一些处理结果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保罗·克鲁格曼是美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政治评论家、前美国政府经济顾问。不久前,他写了一本书,叫《美国怎么了?》,对美国近百年来的“繁荣发展时期”和“停滞不前时期”的两种经济现象做了深入浅出的评论,指出此“两种方向的发展”都非“自然演进”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