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华北克拉通西部陆块贺兰山地区分布有大规模的古元古代S型花岗岩,它们可以为进一步解析孔兹岩带的构造演化过程提供重要制约。本文选取出露于贺兰山中段的黄旗口花岗质岩体开展系统的全岩主微量元素、Sm-Nd同位素、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研究,探讨其岩石成因和地质意义。黄旗口岩体主要岩石组合为英云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黄旗口岩体为至少存在两次岩浆事件的复式岩体,早期岩体时代为2056±24Ma,晚期岩体时代为1965±14Ma。黄旗口早期岩体和晚期岩体呈现出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都具有高的SiO_2(62. 77%~74. 79%)、Al_2O_3(13. 67%~18. 05%)和K_2O(2. 37%~7. 20%)值,低的NaT_2O(1. 36%~3. 47%)和FeO (0. 15%~8. 82%)值。岩体的A/CNK(1. 10~1. 42) 1. 1,含有S型花岗岩特征矿物(白云母、石榴子石和堇青石),表明岩体属于典型的强过铝质S型花岗岩。岩体轻稀土元素富集(∑LREE=70. 0×10-6~259×10-6),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LREE/HREE=6. 25~21. 5,(La/Yb)N=6. 75~54. 5),具有明显的负Eu异常(Eu*=0. 33~0. 93),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和Ti)。岩体εNd(t)值(+1. 26~+3. 78)和εHf(t)值(+0. 7~+8. 7)均为正值,二阶段同位素模式年龄分别为tDM2,Nd=2. 12~2. 34Ga和tDM2,Hf=2. 09~2. 82Ga。黄旗口两期岩体与孔兹岩系具有相似的主、微量元素特征和二阶段Hf模式年龄,表明贺兰山地区变质沉积岩为黄旗口S型花岗岩的主要源区物质。早期岩体和晚期岩体的εNd(t)和εHf(t)值均为正值,表明源区物质除古老地壳物质外,还有一定量新生地壳成分的加入,其中晚期岩体具有更高的εNd(t)和εHf(t)值,表明新生地壳物质的贡献更为明显。综合区域地质背景资料,本文认为黄旗口早期岩体形成于阴山陆块与鄂尔多斯陆块碰撞的早期阶段,暗示两个微陆块初始碰撞时间早于2. 05Ga,晚期岩体形成于陆-陆碰撞阶段的峰期,表明阴山陆块与鄂尔多斯陆块碰撞阶段的持续时间很可能大于80Myr。 相似文献
2.
扬子克拉通西缘康定杂岩中花岗质岩石的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2,自引:8,他引:2
扬子克拉通西缘康定杂岩中的片麻状花岗岩主要由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灰白色细粒二长花岗岩和少量的粉红色粗粒二长花岗岩组成.其中英云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形成于797~795Ma,灰白色细粒二长花岗岩SHRIMP锆石定年产生一个206Pb/238U权重平均767±24Ma,被解释为该期花岗质岩浆的结晶年龄.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灰白色细粒二长花岗岩和其中的闪长岩包体表现为右斜式稀土配分模式,具有很高的(La/Yb)N比值,无Eu异常,在原始地幔标准化的多元素蜘蛛网状图上表现了明显的Nh、Ta、P和Ti负异常.而粉红色粗粒二长花岗岩却表现了平坦的稀土配分模式,具有强烈的负Eu异常和强烈的Nh、Ta、sr、P和Ti负异常,但是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所有这些片麻状花岗岩具有εNd(t)=-0.57~+5.67,绝大部分样品εNd(t)>0.结合地质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和Sm-Nd同位素特征,康定杂岩中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灰白色细粒二长花岗岩形成于来自亏损地幔的初生地壳玄武质岩石和相关的杂砂岩在高压条件下的部分熔融,而粉红色粗粒二长花岗岩的岩浆导源于表壳岩低压条件下的部分熔融.结合这些片麻状花岗岩的岩石成因和构造鉴别,表明扬子克拉通西缘康定杂岩中新元古代片麻状花岗岩形成于安第斯型活动大陆边缘. 相似文献
3.
云开地区广泛出露以花岗质岩石为主体的变质杂岩,其周缘为浅变质的新元古代云开群所环绕,彼此间呈断层接触。花岗质岩石普遍遭受韧性流变改造,形成麻状、眼球状和条带状等有序变形组构,长期以来,对这套花岗质岩石的成因和形成时代存在不同的看法,从而制约了对云开地... 相似文献
4.
花岗质岩石中的岩石包体(简称“包体”),是指存在于花岗岩类岩石中的许多大小不等、形态不一、成分多样、结构多变、与寄主岩有明显差异的矿物集合体。对它的研究是岩石学的基础理论问题之一。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认识到,通过对包体的研究,能更广 相似文献
5.
赣东北蛇绿岩中两类花岗质岩石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岗质岩石在蛇绿岩的岩石组合中只占很小部分(通常<10%),但对蛇绿岩的成因,特别是形成和演化过程的精确年龄测定有重要的意义[1].蛇绿岩中的花岗质岩石有结品分异型、剪切型、俯冲型和仰冲型四种成因类型,形成于蛇绿岩演化的不同阶段[1,2].蛇绿岩中花岗质岩石的研究不但有助于了解蛇绿岩的形成和演化,而且可以限制研究区的大地构造演化. 相似文献
6.
花岗质岩石成因分类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花岗质岩石类型多 ,分布广 ,差异大 ,因此 ,国内外学者依据不同的判别标准提出了多种花岗质岩石的分类方案。通过对 2 0多种有代表性的分类方案的分析和对比 ,笔者认为 ,Barbarin(1999)提出的花岗岩类成因分类方案较为合理 ,但应补充橄榄玄粗质花岗岩类这一重要类型。文中较详细地介绍了Barbarin (1999)的分类方案 ,论述了含白云母的过铝质花岗岩类 (MPG)、含堇青石的过铝质花岗岩类 (CPG)、富钾的钙碱性斑状钾长石花岗岩类 (KCG)、富角闪石钙碱性花岗岩类(ACG)、岛弧拉斑系列花岗岩类 (ATG)、洋中脊拉斑质花岗岩类 (RTG)、过碱性和碱性花岗岩类(PAG)以及橄榄玄粗质花岗岩类 (SHG)的特征及其形成的地球动力学环境 ,并简要讨论了这种分类方法的优点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样品来自南沙地块北缘、洋陆过渡带附近2个拖网站位,主要为代表陆壳基底的中-酸性侵入岩,如花岗闪长岩(中性组)和二长花岗岩(酸性组)等。分析了这些中-酸性侵入岩的长石、黑云母和角闪石等矿物的主量元素成分。中性组的斜长石的牌号(An为13~38)明显高于酸性组的斜长石的牌号(An值为9~12),岩石主要组成部分的斜长石成分与岩石类型一致。两组岩石的黑云母均为富镁黑云母,黑云母成分反映其岩浆物质来源为幔源或壳幔混源,且酸性组的黑云母成分反映其寄主岩石受到地幔物质的影响要大于中性组,角闪石只出现在中性岩石内,为壳幔混合成因,反映其寄主岩石为典型的I型花岗岩。矿物共生组合温压条件计算表明,中性组岩石的结晶温度和深度分别为544~630℃(平均为573℃)和18~19 km,而酸性组岩石的结晶温度和深度总体上都低于中性组岩石,分别为416~538℃(平均为494℃)和9~10 km。本研究所揭示的矿物化学特征与所计算的温压条件为基于全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提出的岩石成因模型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三条切割花岗岩的断裂构造岩的显微构造和岩石化学变化特征的研究和对比分析,认为:断层岩岩石化学的变化与变形的关系密切。一般,石英含量随变形程度的增加而升高,长石则降低,而斜长石成分却向偏基性转变。但是,在脆性变形条件下产生的具较低的变形温度,较高的差异应力和应变能以及较高的应变速率的断层岩岩石化学变化,比在塑性条件下产生的具较高的变形温度,较低的差异应力和应变速率的断层岩的变化小。 相似文献
9.
饭铺闪长岩的岩石成因模型可为深入认识北秦岭古生代中性岩浆作用的活动规律及深部过程提供进一步的限定。饭铺岩体两件样品的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值分别为422.1±5.5 Ma和424.2±5.2 Ma,表明其形成于晚志留世。其锆石的176Hf/177Hf比值介于0.282 560~0.282 676,εHf(t)值介于-8.48~14.45,TDM2为1 938~488 Ma。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饭铺岩体属钙碱性系列,均具有富硅、碱、钙和镁,Mg#值介于41.7~57.4。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中,饭铺岩体具有Nb、Ta、Ti异常。饭铺岩体的稀土总量为117×10-6~171×10-6,(La/Yb)N比值范围是6.71~18.1,δEu值介于0.82~0.95,表现为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的配分特征,未显示明显的负Eu异常。饭铺岩体形成于岛弧构造环境,岩浆起源于下地壳,可能受到少量幔源物质的混合,推测是商丹洋向北深俯冲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10.
花岗质岩石的片麻理和构造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岗质岩石的片麻理受结晶作用和构造环境田双重控制,岩浆体系的结晶作用与变形作用的时间关系及变形的P-T条件是岩石组构形成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冀东地区广泛分布着太古代各种花岗质岩石(英云闪长质—奥长花岗质—花岗质片麻岩,及微斜长石花岗岩)。在这些花岗质岩石中见有各种成因组构:残余岩浆组构、聚集重结晶组构、交代一熔蚀组构、分凝—共结组构及塑变—碎裂组构。运用这些标志性组构不仅可以研究该区花岗质岩石的成因而且可以追溯这些花岗质岩石的形成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12.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2012,54(4):668-681
Microclinization of granites originally enriched in plagioclase forms 1) porphyritic (porphyroblastic) biotite granites; 2) coarse- to medium-grained (even-grained) biotite-, two-mica, and muscovite granites; and 3) pegmatitic granites. Additional post magmatic metasomatic processes effecting granites are early albitization, greisenization, late albitization, and late microclinization. Maximum relative activity of cations in the evolution of post magmatic solutions may be arranged in the following series: K-Na-Si-Al-Na-K or else (with greisenization stage undeveloped) K-Na-K. This series corresponds to the concept of acidity-alkalinity of high temperature post-magmatic solutions and reflects the changes in their acidity at the various stages of metasomatism.--R. M. Hutchinson. 相似文献
13.
南岭地区各时代的花岗岩类,就其时空分布和共生关系来说,大概有四个较为明显的岩石组合: (1)以黑云母花岗岩为主的岩石组合。 (2)斜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组合。 (3)花岗斑岩-石英斑岩组合。 (4)以晶洞钾长花岗岩为主的岩石组合。本文要讨论的问题,就是这四个岩石组合是否代表四个成因系列。 相似文献
14.
煤层气储层的显微孔裂隙成因分类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煤岩学方法研究煤储层特性,可直接观察孔裂隙的分布、形态、数量、充填状态等特征,有利于查明显微孔裂隙成因、影响因素及演化规律。将显微孔隙分为生物成因孔和非生物成因孔;显微裂隙划分出内生裂隙、继承性裂隙、层面裂隙和构造裂隙;分别研究了各类显微孔裂隙在煤储层中的分布、随煤化作用的演化规律及其与渗透率的关系,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柴达木盆地西部狮子沟一带新生代沉积岩磁组构分析结果显示, 岩石磁组构具有磁面理发育、磁线理不发育、磁化率量值椭球呈压扁状的特点; 磁化率各向异性度P值不大, 反映总体构造变形相对较弱。岩石磁组构反映的应力状态总体为以NE向挤压为主, 与轴向NW的背斜构造发育相一致。该区岩石磁组构大多具有原始沉积磁组构特征, 磁面理产状大体上反映沉积岩层的层理, 同时也记录了受NE向挤压作用的痕迹。根据岩石磁组构与地层层理之间的关系分析, 柴西地区两翼不对称的狮子沟背斜具有断展褶皱性质, 其形成与下部的花土沟逆冲断层向南西方向的仰冲有关。 相似文献
16.
17.
武夷山中段加里东早期交代改造型花岗岩类的特点及形成的碰撞造山环境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武夷山中段 加里东早期混合花岗岩类为英云闪长岩-斜长花岗岩-富斜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组合,交工结构非常发育,微斜长石或正长石的Or含量较高,属铝地饱和系列,锶同位素初始比大于0.710,总体上是改造型花岗岩特征。但部分岩性偏中性,黑去母MF值>0.38,轻稀土富集而铕亏损较小,Rb/Sr<1,这些特征却接近同熔型花岗岩,继承了围岩特征。与碰撞型花岩相比又有明显相似性,因此它们是同碰撞造山 相似文献
18.
在松辽盆地深层发育的中生代酸性火山岩中首次发现氟碳钙铈矿.氟碳钙铈矿的寄主岩为球粒流纹岩、流纹岩、流纹质熔结凝灰岩、流纹质凝灰岩,其寄主岩分布深度为2 930~3 830m,形成时代为早白孚世晚期.氟碳钙铈矿常与石英、碳酸盐、钠铁闪石、钠长石、绿泥石、绿帘石、粘土矿物等次生矿物共生,并与天然气储层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氟碳钙铈矿是岩浆后期热液和大气降水多阶段、多次作用萃取的产物,这种相互作用是多无体系参与并经历了多阶段演化,氟碳钙铈矿形成于富Ca2+抖和CO23;的流体及还原环境.松辽盆地周边地区广泛发育的中生代火山岩与松辽盆地深层中生代火山岩十分相似,松辽盆地周边地区是否存在一个巨大的氟碳钙铈矿潜在资源,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9.
新疆塔斯特花岗岩的碱交代及其地质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新疆塔斯特花岗岩体岩石结构和地球化学的研究,提出该岩体曾遭受范围较广,强度不大的碱交代作用和碱质深源的新认识,并认为碱作用及其强度是该区金富集规模的控制因素之一。该区地槽褶皱晚期局部松弛的拉张对塔斯特岩体的成岩、分布和碱作用起着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2012,54(4):337-349
Precambrian sapphirine-bearing rocks were discovered in the core of a borehole on the River Bug in the zone of the metasomatic changes of the pyroxene body. Their origin is a particular case of regional granitization and takes place in connection with the formation of charnockite. The area of modified pyroxenite, 1.7m thick in the core, has a symmetrical zonal structure and is subdivided into six subzones (in the direction to the center). I. Pyroxenite, serpentinized, carbonatized pyroxenite (initial rocks); II. Diopside-phlogopite-anorthite; III. Corundum-anorthite phlogopite; IV. Sapphirine -corundum- microcline -biotite; V. Corundum-sillimanite-sapphirine-microcline; VI. Sillimanite-sapphirine-corundum-prismatine-microcline. The minerals are not unstable together, some are replaced by others with a general tendency to forming a microcline rock. --Author's English Summary.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