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印度板块的北缘在哪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INDEPTH Ⅱ在雅鲁藏布江南的2条南北向深地震反射剖面资料的进一步处理,观察到主喜马拉雅逆冲断裂带(MHT)形成的反射向北逐渐倾没于藏南地壳之下.这一反射一直可延伸至康马穹隆北、浪卡子南,在向北延伸的过程中,断裂带向北倾角逐渐加大,可以看到MHT反射最北端的反射同相轴向北倾斜的角度到达27°30'~29°,最深处的双程走时达到22.5s左右.根据深地震反射资料并结合大地电磁(MT)资料,提出印度板块在雅鲁藏布江南30~40km(大约28°50'N)处沿MHT俯冲到了藏南的地壳之下,即在地壳范围内印度板块的最北部边缘位于雅鲁藏布江南30~40km处.  相似文献   

2.
3.
通过对INDEPTHII在雅鲁藏布江南的2条南北向深地震反射剖面资料的进一步处理,观察到主喜马拉雅逆冲断裂带(MHT)形成的反射向北逐渐倾没于藏南地壳之下。这一反射一直可延伸至康马穹隆北、浪卡子南,在向北延伸的过程中,断裂带向北倾角逐渐加大,可以看到MHT反射最北端的反射同相轴向北倾斜的角度到达27°30'~29°,最深处的双程走时达到22.5s左右。根据深地震反射资料并结合大地电磁(MT)资料,提出印度板块在雅鲁藏布江南30~40km(大约28°50'N)处沿MHT俯冲到了藏南的地壳之下,即在地壳范围内印度板块的最北部边缘位于雅鲁藏布江南30~40km处。  相似文献   

4.
地震层析对印度板块向北俯冲的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薛光琦  宿和平  钱辉  姜枚 《地质学报》2006,80(8):1156-11601237
通过对中美合作Hi-CLIMB项目在尼泊尔境内及西藏萨嘎以南采集的宽频地震数据的分析研究,笔者用远震层析反演方法对喜马拉雅—西藏碰撞带之下一些关键地段的关键性深部信息进行探讨,进一步证实印度板块在向北俯冲时,引发最剧烈的构造变形发生在其前缘并展示了向北缓倾的主边界断裂(MBT)和3次出现在剖面上的主中央断裂(MCT)的赋存特征;另外,自尼泊尔南缘至雅鲁藏布江断裂处有一条向北缓倾的界面,南端深为10km左右,北端约为25km;由于俯冲、挤压和缩短造成了高喜马拉雅和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壳增厚并由此造成了热地壳以及壳内局部熔融存在的现实。  相似文献   

5.
三维地震数据的同一共中心点道集是由不同方位角的地震道组成的。当地下地层倾斜时,共中心点道集的反射同相轴就存在方位角时差。本文根据方位角时差校正(AMO)的基本原理,从f-k域的正、逆DMO出发,通过稳相法得到积分法AMO脉冲响应的时间、振幅因子公式。把AMO应用于一束实际三维地震数据处理,经AMO处理后的剖面绕射波和断面反射波得到了加强,其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理解长江中下游地区在中生代成矿的深部动力学过程,Sinoprobe-03-02项目于2011年9月至10月,在跨宁芜矿集区和郯庐断裂带实施了从安徽利辛至江苏宜兴450km长的宽角反射/折射地震剖面。速度剖面结果显示,Moho面深度和地壳速度结构在郯庐断裂两侧东西方向存在明显的差异:(1)在东部扬子块体内部,地壳覆盖层厚3~5km,西部的合肥盆地下方,则达到4~7km。(2)剖面平均Moho面深度为30~32km左右,在郯庐断裂下方,Moho面深度在35km左右;在宁芜矿集区下方,Moho面整体深度偏浅,达30~31km左右,但局部范围内,Moho面深度至34km左右。(3)剖面的下地壳平均速度在6.5~6.6km/s左右,在宁芜矿集区下方,下地壳速度偏低,为6.4~6.5km/s左右。剖面上地幔顶部的速度结构平均在8.0~8.2km/s。在宁芜矿集区下方,速度偏低,为7.9~8.1km/s左右。(4)郯庐断裂带的下方,从地表开始,还存在20多千米长的低速异常带,一直延伸到Moho面附近。剖面的宁芜矿集区下方Moho面上隆、下地壳及上地幔的低速异常等壳幔结构特征,预示下地壳不以榴辉岩残体为主,支持燕山期地幔岩浆的上涌和侵入并成矿,是热上涌物质的源地。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 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喜马拉雅山及现今的构造体系。喜马拉雅的新构造活动也可能与板块构造有关,出人意料的是,迄今对这一年轻山脉新构造活动的研究只与距印度缝合线较远的小喜马拉雅的中央逆冲断层和边界主逆冲断层相联系。  相似文献   

8.
喜马拉雅山的崛起和青藏高原的隆升被认作是印度板块和亚洲板块中、新生代以来汇聚、碰撞、挤压的结果,是典型的陆-陆碰撞地带。此文介绍了在喜马拉雅山区进行的第一次深反射地震试验的结果。试验剖面布置在北喜马拉雅地区内,从喜马拉雅山山脊南的帕里到康马南的萨马达共中15点(CMP)叠加剖面上表现出如下特点:①显示了在地壳中部有一强反射带,向北缓倾斜下去,延长达100km以上。它可能代表了一个活动的道冲断裂或是一条巨大的拆离带,印度地壳整体或下地壳沿此拆离层俯冲到藏南之下;②上部地壳的反射,显示了上地壳存在着大规模的叠瓦状结构;③下地壳的反射显示了塑性流变特征;④在测线南部莫霍反射明显,深度达72─75km,发现了南部有双莫霍层的存在;⑤试验中还取得莫霍层下面32s、38s、48s等双程走时的多条反射,均向北倾斜,反射同相轴延续较长,信息丰富,反映了上地幔的成层结构。这些结果对印度大陆地壳整体或其下地壳俯冲到藏南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壳之下并导致西藏南端地壳增厚的观点给予了实质性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数据网格化是三维地质建模的常用方法。断层是普遍的地质现象,带断层的海量数据三角剖分在建模中较为复杂。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可以解决带断层地震数据Delaunay三角剖分的有效算法。该算法首先对数据边界进行初始Delaunay三角剖分,然后将其变尺度加密,生成较均匀三角网,最后将断层边界强行嵌入三角网,实现了三角网格化。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主要介绍1992年中美喜马拉雅和青藏高原深剖面与综合研究项目第一阶段(INDEPTHI-1)广角地震观测资料利用Seis81程序(Cerveny,1981)进行二维解释所获得的帕里一达吉地带的上地壳结构特征。主要成果为:(1)前寒武结晶基底之顶界表现为R1界面。据本项目地质调查,藏南拆离系(STDS)在帕里以北约10km处出露,向北缓倾并向地下延伸。认为R1界面不仅是结晶基底之顶界的反映,而且STD可能沿着R1界面展布,也即R1界面同时是一条沉积盖层和基底之间的拆离层。R1界面埋深3±0.6—11±0.6km。(2)上述拆离层在萨马达一达吉之间,以R1界面之上的负速度梯度楔状体(LVL)为特征。LVL可能是STDS活动时拖带下沉的中生代特提斯沉积,或可能是含水破碎带。(3)在结晶基底内部存在第二条拆离带(LVZ),表现为T2反射波组。LVZ在帕里埋深8.5±0.6km,向北陡倾,至萨马达为22.5±0.6km深;再向北,倾角变缓,至达吉之下,达27±0.6km深。LVZ在帕里─萨马达之间,厚仅0.5km;至达吉,增厚至5km;也具楔形负速度梯度带性质;它可能是花岗岩局部融熔体之反映...更多。(4)在萨马达─达吉。  相似文献   

12.
江陵凹陷北部高速玄武岩下二维广角地震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汉油田江陵凹陷北部高速玄武岩发育,利用常规地震资料很难得到高速玄武岩下的地震反射。分析研究表明,广角地震有利于玄武岩下的地震成像。通过综合正演和实际地震数据完成了广角地震资料的处理,获得了江陵凹陷北部高速玄武岩下的反射地震信息。在开展广角地震波场的识别和利用研究过程中,从正演模型出发,探讨了在不同地质条件下高速层对地震波场的影响,并针对靶区资料讨论了如何识别广角地震信息。在上述基础上,通过对实际地震资料做精细的分析和处理,最终完成了高速玄武岩下地震资料的成像。  相似文献   

13.
The Himalayan mountains are a product of the collision between India and Eurasia which began in the Eocene. In the early stage of continental collision the development of a suture zone between two colliding plates took place. The continued convergence is accommodated along the suture zone and in the back-arc region. Further convergence results in intracrustal megathrust within the leading edge of the advancing Indian plate. In the Himalaya this stage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intense uplift of the High Himalaya,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the breaking-up of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Asian continent. Although numerous models for the evolution of the Himalaya have been proposed, the available geological and geophysical data are consistent with an underthrusting model in which the Indian continental lithosphere underthrusts beneath the Himalaya and southern Tibet. Reflection profiles across the entire Himalaya and Tibet are needed to prove the existence of such underthrusting. Geodetic surveys across the High Himalaya are needed to determine the present state of the MCT as well as the rate of uplift and shortening within the Himalaya. Paleoseismicity studies are necessary to resolve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patterns of major earthquake faulting along the segmented Himalayan mountains.  相似文献   

14.
嵇少丞  龙长兴  夏斌 《地质学报》2006,80(12):1919-1929
褶皱是挤压造山带中最普遍的地质构造,但是为什么在地震反射剖面上却极少呈现褶皱呢?本文从一个构造地质学者的角度出发,数值模拟了几种常见褶皱构造的地震波反射响应。结果表明,传统的反射地震技术并不能正确成像闭合褶皱、斜歪或倒转褶皱及二级以上的多级复合褶皱。褶皱陡倾翼的反射消失,而褶皱转折端的反射形成一系列断断续续分布的假水平层理,这些假水平层理在下地壳中极易被错误地解释成由地壳拉张形成的水平构造层理或由底侵作用形成的水平基性岩席。笔者认为,老、中、新褶皱造山带的下地壳中大多数不连续水平反射可能是由褶皱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山区地震数据采集方法的技术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区地形复杂,浅层地震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成孔形式不一,数据采集困难。通过对岩石出露区、坡积物堆积区及黄土覆盖区进行试验分析,采用了封孔、压孔、组合炮及特殊观测系统等手段,有效地压制了干扰,提高了信噪比,使目的层反射波明显,得到了较理想的野外原始数据。  相似文献   

16.
传统面元规则化处理主要采用静态和动态面规则化等技术,但因丢道或借道原因,仍存在覆盖次数不均匀或振幅信息误差。煤炭地震勘探一般具有覆盖次数低、面元小的特点,借鉴同济大学辛可锋利用DMO实现三维数据规则化的方法和Biondi提出的三维叠前地震数据方位角校正方法,从方位角校正的角度入手,利用DMO和DMO-1相结合的处理流程对煤炭地震数据进行规则化。某煤矿区的地震数据规则化处理效果证实,在施工条件复杂、测线方向变化频繁、观测系统规则性很差的勘探区,对采集数据进行规则化处理,可使CMP的空间位置趋于规则分布,缺失的偏移距得到一定的弥补,更符合数据处理对观测系统的要求。处理后的数据既保持了原来的振幅特征,同时也提高了时间剖面的信噪比,数据规则化处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据已有地质资料分析研究,张掖盆地南缘存在隐伏叠瓦状逆冲断裂构造带.可控震源地震勘探可以精确、快速、有效探测隐伏断裂构造格局.通过野外试验确立了数据采集与处理抑噪关键技术.基于地震剖面标准反射波组的形态和相互空间位置变化,共解译推断逆冲断层 4 条、岩性分界面 1 处;查明了张掖盆地南缘第四系地层结构、厚度变化规律等地质要素.为张掖盆地水文地质填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油田局域网的特点,利用网络存储技术中的SOCKET编程方法,结合Linux或Unix系统中的常驻进程及输入输出控制技术解决海量地震数据交换的问题,这个方法可以实现远程磁带或磁盘数据的读取。对常用的地震数据SEGY格式及其存储特点进行分析,在SEG-Y格式的地震数据的读写技术中,采用位运算的方式解决移位及浮点数的读写操作。网络存储技术的应用实现了远程海量地震数据的存取,位运算方法提高了地震数据输入输出的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