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定量重建贵州梵净山一万年以来的植被与气候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乔玉楼  陈佩英 《地球化学》1996,25(5):445-457
在孢粉分析和^14C测定年龄资料的基础上,以现代梵净山植被带及其气候状况为类比系统,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定量重建贵州梵净山1万年以来的古植被和古气候演化历史,将其分为三个阶段:10-7.8kaB.P.,7.8-2.7kaB.P.和2.7ka B.P到现在,依次为升温期,高温期和降温期、其中高温期年平均温度比现代年平均温度高出1.6-3.3℃。1万年以来的年降水量比较稳定,使本地区一直处于较湿润状态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盐湖与台湾湖泊沉积物之古气候记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位于干旱-半干旱区的内蒙古盐湖中沉积物提供的环境和气候条件之相关讯息,能解读出最近23kaB.P.以来详细的气候变化:据今20~23kaB.P.期间,气候呈温干特征;之后,气候变冷进入末次冰期的极盛期。在14.5~20kaB.P.期间,降水量大幅度减小,夏季风萎缩,而冬季风更加强劲。自14.5kaB.P.开始,全球进入冰消期。约在11kaB.P.左右,出现异常降温的新仙女木(YoungerDryas)突变事件。自2.3kaB.P.以来,夏季风乃处于衰退减弱之趋势,其中仍有明显的气候波动。台湾的撤退池和嘉明湖沉积物,则记录着最近数千年来的气候变动,其中的冷暖变化竟也大多与内蒙古盐湖的记录相对应。似能说明20~23kaB.P.以来较大范围的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3.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环境演变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张兰生  任国玉 《地学前缘》1997,4(1):127-136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在10-8.5kaB.P.经历了三次阶段性增暖后进入全新世暖期。8.5-8.0kaB,P.和4.-3.5kaB.P.暖期的开始与结束事件中降水变化落后于温度变化300-500a;暖期盛期时的年均温较现代高2-3℃,降水多100mm左右;暖期中存在多次短期寒冷事件,年均温最冷时较现代低3℃以上。3.5kaB.P.,以来冷干趋势之上叠加着大致由300a稳定与500a波动构成约800a  相似文献   

4.
据延庆杨户庄等剖面的介形类化石,结合孢粉、有孔虫及延庆盆地的古地磁资料,确定含化石地层为下更新统。通过剖面下部产出的海相介形类、咸水介形美、有孔虫及剖面上部含的有孔虫、咸水介形类、轮藻等化石古生态的分析,认为延庆盆地在早更新世曾通过河道与海洋相通。推断有2个可能的通道:(1)吉永定河、桑干河、妫水河等河流;(2)经过八达岭、军都山的河流.笔者从地层对比确认新构造运动十分强烈.八达岭、军都山等山峦可能是早更新世以来逐渐升高形成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环境演变   总被引:60,自引:2,他引:60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在10~8.5kaB.P.经历了三次阶段性增暖后进入全新世暖期。8.5~8.0kaB.P.和4~3.5kaB.P.暖期的开始与结束事件中降水变化落后于温度变化300~500a;暖期盛期时的年均温较现代高2~3℃,降水多100mm左右;暖期中存在多次短期寒冷事件,年均温最冷时较现代低3℃以上。3.5kaB.P.以来冷干趋势之上叠加着大致由300a稳定与500a波动构成的约800a的周期性变化。全新世暖期原始农业文化的阶段性发展与暖期内环境波动相对应;暖期结束时发生了由农业向牧业文化转换的事件;暖期以后的冷干期为农牧交错文化时期,农业经济随冷干程度的变化而兴衰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盐湖的主要沉积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蒙古盐湖的沉积地层主要由碎屑、粘土 淤泥类和盐类化学沉积组成,构成完整连续的地层剖面。碎屑层的沉积代表干旱气候条件,植被稀疏;风化作用强烈;粘土 淤泥类属较深湖沉积物,反映沉积时的暖湿气候条件;有盐类沉积时气候干旱程度增加,厚层的芒硝和泡碱的沉积,代表有突然的降温过程。根据盐湖沉积演化过程分析,近20kaB.P.以来内蒙古地区的古气候变化以暖湿-冷干交替变化为主要特征。在15~12kaB.P.、11~10kaB.P.和5kaB.P.以后,有几次较大的降温过程。  相似文献   

7.
华北地下水古环境意义及古气候变化对地下水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华北地下水的同位素和化学组分受补给时期的气候影响指示了过去3.5万a的气候变化,其δ18O的变化反映出了晚更新世向全新世转变时期的气候变化和晚更新世气温的波动;而在全新世则反映了夏季风带来丰沛降水的湿度变化。据地下水14C年龄统计特征结合其它地质记录划分出了地下水的补给期。全新世以来对地下水补给有意义的补给期是6kaB.P.左右和4kaB.P.左右,而3kaB.P.左右地下水补给明显间断,钻孔土壤水ωCl变化说明3kaB.P.左右气候干旱对地下水产生重要影响,可能是后期浅部水咸化的主要时期。  相似文献   

8.
福建宁化天鹅洞石笋晚第四纪同位素古温度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洪阿实  彭子成 《地球化学》1995,24(2):138-145
应用同位素测年测温技术,得出福建宁化天鹅洞内碳酸盐堆积物的同位素古温度,在与全球深海O同位素曲线对比后得出,该地区大约在210-18kaB.P.之间,经历过五次大的气温变化过程,分别相当于O同位素第6、5、4、3和2阶段。里斯冰期的结束时间估计在155kaB.P.,武木亚间冰期的起始时间估计在65kaB.P.。结果表明,宁化地区晚第四纪古气候环境没有形成冰川的条件,但明显受到全球气温变化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中国东北全新世干湿状况的演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任国玉 《地质论评》1999,45(3):255-264
通过综合分析植物花粉,沙土埋藏土壤,泥炭形成与发展,沙丘活动历史,黄土状土堆积和黑土发育等多种资料表明,我国东北地区的湿润程度或土壤水分含量在5ka BP以前的早中全新世较低,中晚全新世不能增加,早中全新世最干燥时段出现的^14C年代9-8ka BP,中晚全新世湿润时期可能是最近的2ka,近现代气候比过去10ka平均状况湿润。  相似文献   

10.
田国强  王强  刘萪 《地球学报》1991,12(3):79-84
本文根据长江三角洲地区7个钻孔的介形虫化石群古生态的研究成果,并参考有关资料,讨论了该区第四纪海相介形虫的时、空分布及其古环境。文中指出,海相介形虫的分布与该区第四纪海侵层有关,它在距今约0.30Ma形成的海侵层中富集,上述结论与对中国东部沿海平原海平面研究所取得的认识(第四纪高海面仅在0.30Ma以来才表现明显)相一致。该区介形虫化石群的成分较渤海西岸稍多,可能与该地区易受外海影响有关;而它又比广东、福建、香港的化石群简单,这可能是气候、水温差异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简单体系水溶液包裹体pH和Eh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斌 《岩石学报》2011,27(5):1533-1542
流体包裹体pH和Eh参数的计算一直处于探索阶段。已经发表的计算公式,由于缺少高压(>1bar)环境下化学组分反应平衡常数,常常利用常压(1大气压)下化学组分反应平衡常数代替而推导出的,对于大多数自然界捕获的包裹体,不可避免地产生较大计算误差。根据水溶液包裹体中离子反应热力学特征,结合前人推导的计算公式,我们分别建立简单体系水溶液包裹体pH和Eh计算公式。由于利用较高压(>1bar)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基本上解决不同条件下、特别在较高温度、压力下捕获的水溶液包裹体pH和Eh的计算难题。4种简单体系水溶液包裹体pH计算公式:① H2O包裹体:pH=pKw② CO2-H2O包裹体: 3-(mCO2Ka,1+KW)· -2mCO2Ka,1Ka,2=0③ NaCl-H2O包裹体: 2= ④ CO2-H2O-NaCl包裹体: 3+ 2-(mCO2·Ka,1+Kw)· -2mCO2·Ka,1·Ka,2- =0计算数值精度分析表明:CO2-H2O和NaCl-H2O包裹体的pH值按照公式计算,相同或接近于实际测定的天然酸雨、海水pH数值范围。CO2-H2O-NaCl包裹体与Crerar(1978)公式计算误差不超过10%。4种简单体系水溶液包裹体Eh的计算,引用Ryzhenko and Bryzgalin (1984)年推导的Eh公式。文中列举了3个实例,详细叙述不同类型包裹体捕获温度、压力下pH和Eh计算过程。自然界中水溶液包裹体成分十分复杂,本文涉及的只是自然界几种简单体系水溶液包裹体,给出的pH和Eh公式只对特定组分组合反应平衡条件有效,它不适合另外一种组分组合平衡条件下的关系,因此使用时务必注意平衡的组分组合条件。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Analysis of the four cases of the sequence boundary (SB)-transgressive surface (TS) relation in nature shows that applying transgressive surfaces as sequence boundaries has the following merits: it improves the methodology of stratigraphic subdivision; the position of transgressive surface in a sea level curve is relatively fixed; the transgressive surface is a transforming surface of the stratal structure; in platforms or ramps, the transgressive surface is the only choice for determining the sequence boundary; the transgressive surface is a readily recognized physical surface reflected by seismic records in seismostratigraphy. The paper reaches a conclusion that to delineate a SB in terms of the TS is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 better than to delineate it between highstand and lowstand sediments as has been done traditionally.  相似文献   

16.
Wheat is the world’s second largest crop, supplies 19% of human calories, and is the largest volume crop traded internationally. Its uniquely malleable physical properties make it a valued industrial substance, albeit often an invisible one, as well as a food. This combination of transformation, invisibility and mobility demands new ways of thinking about wheat geographies. In this paper we document and analyse several ‘moments’ in the life of Australian wheat; at the supermarket, in the lives of coeliac sufferers, in laboratories, industrial factories and on the farm. We illustrate diverse patterns of interaction with wheat. The major plane of differentiation is between wheat as food and wheat as industrial substance. The explicit connection of food to the human body tends to fix the identity of wheat, whether as healthy staple of the nation, or harmful poison to coeliacs who must negotiate its presence using the regulatory regime of food labelling. This is no small task given the ubiquity of wheat; our survey of 10,235 supermarket items found it in 29.5% of labelled food items. In contrast, when wheat is physically and chemically disassembled to become an industrial substance, its presence and identity become mutable, hidden and often invisible.  相似文献   

17.
大东沟金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东段,辽东古裂谷的西端。矿体主要产于古元古界盖县岩组二段绢云千枚岩内,呈似层状、透镜状、褶皱状、脉状,受NWW向褶皱构造和NE向断裂构造共同控制。围岩蚀变主要为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及少量碳酸盐化。金属矿物以黄铁矿为主,次为毒砂和磁黄铁矿,另有少量白铁矿、黄铜矿、方铅矿、自然金、银金矿等。岩浆热液期为主成矿期,可划分为4个阶段:早期无矿石英阶段(1)、石英-金-毒砂-黄铁矿阶段(2)、石英-金-多金属硫化物阶段(3)、石英-碳酸盐阶段(4),其中(2)和(3)阶段为金主要成矿阶段。该矿床岩浆热液期石英中发育5种类型的流体包裹体:富液相包裹体(Ⅰ型)、富气相包裹体(Ⅱ型)、含子矿物三相包裹体(Ⅲ型)、CO_2-H_2O三相包裹体(Ⅳ型)和单相包裹体(Ⅴ型)。Ⅲ-1阶段主要发育Ⅰ型、Ⅱ型和Ⅲ型包裹体,均一温度155~482℃,w(NaCleq)5.86%~34.51%;Ⅲ-2阶段主要发育Ⅰ型、Ⅱ型和Ⅲ型包裹体,均一温度111~450℃,w(NaCl_(eq))1.91%~33.59%;Ⅲ-3阶段主要发育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包裹体,均一温度158~420℃,w(NaCl_(eq))2.41%~33.31%。包裹体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结果显示,各阶段包裹体气相成分类似,主要为CO_2、CH_4以及少量N_2。岩浆热液期成矿流体的C、H、O同位素特征显示:δ~(13)C_(V-PDB)为-18.6‰~-9.6‰,δD_(V-SMOW)为-98.3‰~-77.1‰,δ~(18)O_(H_2O)为2.97‰~7.43‰,暗示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来源,并混有部分大气降水和围岩有机碳组分。流体包裹体特征表明,流体的不混溶作用为矿质沉淀的主要机制;其次,地层中早期形成的碳质、黄铁矿层可能为成矿物质沉淀的有利成矿结构面。该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岩浆热液型。  相似文献   

18.
广泛分布在烃源岩及输导通道中的分散可溶有机质作为一种新的气源逐渐受到重视。分散可溶有机质成气不仅关系到原油的消耗, 还关系到天然气的资源评价结果, 因而定量评价这一过程对油气勘探有着重要意义。笔者总结对比了传统成烃模式与考虑分散可溶有机质成气模式的异同, 建立了分散可溶有机质成气的地质模型, 初步计算了塔里木盆地分散可溶有机质的成气量。指出分散可溶有机质这一气源使得地层成气区域突破了烃源岩的分布范围, 成气中心向构造高部位偏移, 成气期推迟。计算得到塔里木盆地分散可溶有机质成气模式中源内分散可溶有机质裂解成气与源外的比例为1:2.88, 在成气晚期白垩纪末至现今这一阶段油裂解成气量为799 千亿m3, 是传统油成气模式的4.23倍。  相似文献   

19.
生态城市是人们对人和自然关系的认识不断升华的结晶,生态城市已超越传统意义上的“城市”的概念和单纯环境保护与建设的范畴,从生态城市理念和建设情况的分析中,说明生态城市建设是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共生系统的全面持续发展的产物,真正目标是创造人与自然系统的整体和谐。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夏明生先生认为“Ma”及其派生单位(如“m/Ma”和“℃/Ma”)在地学期刊中属错误用法的观点,查阅了国家标准GB 3100-93和国际地学期刊有关规定。进而提出“Ma”和“Myr”均可表示“100万年”的观点,并指出这两个单位在国际期刊用法中的区别,即“Ma”用于表示某一地质事件距今的绝对年代(absolute dates),而“Myr”用于表示某一地质事件的延续时间或时间间隔(duration或interval)。另外,还提出了Ma”和“Myr”的派生单位供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