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岩浆成因夕卡岩的包裹体证据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有关钙夕岩的岩浆成因学说问世已数年,尔后,又有人从地质和实验方面继续就这个问题提供证据和展开讨论。但我国在这个领域毕竟起步较晚,研究程度还不高,尤其缺乏作为岩浆成因夕卡岩直接证据的熔融,熔-流包裹体系统研究资料。本文初步报道我国几个钙质夕卡岩矿床中石榴石石熔融、熔-流等包裹体测温结果,为岩浆成因夕卡岩说提供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2.
岩浆熔体包裹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现代对于熔体包裹体的研究已经有50余年,但它们在反映岩浆系统特征方面的价值是直至最近10~15年间才逐渐被火山学家、岩石学家和包裹体学者所意识到。熔体包裹体的研究结果之所以难以被接受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1)缺乏可靠的分析技术;2)熔体包裹体捕获后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3)包裹体中熔体存在不均匀的现象;4)较高的均一温度,很难测定。但随着分析方法的改进和熔体包裹体的系统研究,学者们逐渐确定了熔体包裹体在解开岩浆系统复杂性方面的实用性,可以这么说"熔体包裹体的研究正值当年"。例如:现代的研究提供了岩浆中溶解和出溶的挥发分含量的不可否认的证据,并且从熔体包裹体中得到的气相、盐类卤水和岩浆不混溶信息证明岩浆的相分离远比从结晶相图中推论得到的要复杂得多;包裹体岩相学已详细地描绘了熔体包裹体捕获之后经历的特定变化——结晶,挥发分的扩散,气相出溶,以及泄露等。因此,如果有细致的包裹体岩相学的观察以及精确的测试分析,那么,从熔体包裹体中得到的成分数据是有用且可靠的。 相似文献
3.
岩浆包裹体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岩浆包裹体化学成分研究难度较大,为了获得可信的数据,应当注意:1.非演化型岩浆包裹体的化学成分可以代表其初始成分。演化型岩浆包裹体应先均一、淬火后再行测定。2.均一演化型岩浆包裹体应严格遵守加热规则,否则过热作用会使包裹体壁部分熔化,造成淬火后所测包裹体成分与其真正的初始成分并不相当。3.实测资料证明,“边界层效应”对于岩浆包裹体化学成分影响微不足道。4.岩浆包裹体的化学成分只能代表其主矿物结晶时周围岩浆的成分,即仅相当于岩浆液相线上的一个点。5。把显微冷热台测温、激光喇曼探针和电子探针分析技术结合使用,对查明单个包裹体中挥发组分的性状和浓度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前途。 相似文献
4.
金刚石中岩浆熔融包裹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数颗金刚石发现了罕见的岩浆熔融包裹体。包裹体质由球粒和基体组成,球粒主要为Fe质球、Si-Fe质球和Si-Fe-Mg质球,基体成成Si-Al-K质、Si-Mg-Fe质和Si-Fe-Ca质等。不同金刚石中包裹成分变化较大,推测包裹体(球体和基体)是经熔离作用的岩浆熔体在温度下降、氧速度很低和淬火作用条件下形成的。金刚石的结晶可能与火山喷发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6.
7.
岩浆包裹体挥发组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浙江省桐庐、寿昌中生代火山杂岩石英晶屑及斑晶中单个岩浆包裹体收缩气泡内的挥发组分,借助激光喇曼探针进行分析,定量给出的有CO_2、CH_4、H_2O、N_2、CO、H_2、H_2S、SO_2。 结合岩浆包裹体显微测温、测压和化学成分数据,计算了单个包裹体被捕获时的P_总、f_(O_2)、f_(CO_2)、f_(CH_4)、f_(H_2O)、f_(CO)和f_(H_2)等物理化学参数。并据此讨论了桐庐、寿昌中生代火山岩浆演化中的某些物理化学条体。 研究表明,此类研究已经成为现代岩浆岩石学,特别是现代火山岩石学研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新兴领域,它可以帮助我们重溯天然岩浆结晶演化的物理化学历史。 相似文献
8.
夏林圻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85,(2)
近年来,随着研究技术的不断改进,研究领域的扩大,岩浆包裹体研究已经成为现代岩浆岩岩石学研究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分支。 1.研究技术的改进:实践证明,淬火法不是均一法测温的理想方法,因为它不可能对试验过程中包裹体内的相变进行连续观察,操作过程也十分繁琐,尤其不适合于含低粘度熔体介质的包裹体。目前欧美等国主要使用Leitz1350型高温热台,其缺点在于升温极限小于1400℃, 相似文献
9.
10.
矿物包裹体的成因矿物学标型意义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火山岩、次火山岩中的玻璃包裹体、斑岩型矿床中的高盐沸腾包裹体、绿岩带脉型金矿中的低盐 CO2 包裹体和油气田中的有机包裹体是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矿物包裹体。它们不仅能清楚地反映矿物的成因 ,而且有一定的指示找矿的作用 ,可以作为成因矿物学的标型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1.
岩浆包裹体研究已经成为现代火山岩岩石学的一项分支学科。研究方面涉及:重溯火山岩浆结晶演化的热历史,提供有关火山岩浆沿下降液相线的成分数据;查明火山岩浆结晶演化过程中化学成分(包括挥发组分)的变迁规律;查明各种岩浆事件的性质(分离结晶、不混溶、混合、混染),及其发生发展的物理化学条件;帮助探索解决某些疑难问题,如下地壳—上地幔的性质及玄武岩浆起源、细碧岩—角斑岩系的成因、测定蚀变火山岩建造的年龄等。此外,岩浆包裹体的实验岩石学研究,以及利用岩浆包裹体阐明火山建造的含矿性,研究火山沉积作用、地热作用等,对于火 相似文献
12.
岩浆绿帘石特征及其地质意义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国际上对岩浆绿帘石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岩浆绿帘石的特征及其在花岗质岩浆中的结晶行为,讨论了岩浆绿帘石的地质意义。岩浆绿帘石的稳定与岩浆成分、fH2O以及fO2关系密切。它通常作为中、高压近固相线结晶矿物,主要产于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等钙碱性花岗质岩石中。该矿物在岩浆中的结晶可早可晚(相对于黑云母或角闪石),氧逸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它在岩浆中的最小稳定压力。作为早期结晶的矿物,绿帘石不能作为压力计来反映岩体侵位深度,因为在绿帘石晶出时,岩浆中液相体积在50%~80%,这样岩浆可能会有快速侵位的过程,但它的地质意义在于能够对岩浆上升速率做出估算。而晚期近固相线晶出的绿帘石时,能够作为压力计反映岩体最小侵位深度。据此可以应用于对地壳演化和隆升的研究。由于氧逸度对绿帘石的稳定有很大影响,因此在能够作为压力计时,首先需要确定岩浆氧逸度情况。通常磁铁矿型花岗岩最小侵位深度在3×108 Pa左右(10 km),而钛铁矿型为5×108 Pa以上(17~20 km)。 相似文献
13.
我国五大连池、集宁碱性玄武岩矿物中的岩浆包裹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五大连池火山近代富钾玄武岩及集宁新生代碱性玄武岩矿物中的岩浆包裹体。所研究的岩浆包裹体属演化型岩浆包裹体。其主矿物经受了缓慢地冷却和结晶。我们可利用电子探针分析均一后的包裹体以获得初始化学成分。岩浆包裹体的测温测压结果表明,集宁碱性玄武岩中的橄榄石斑晶是在1295—1310℃和3.1—3.5kbar下结晶;五大连池火山富钾玄武岩的矿物斑晶是在岩浆缓慢上升和冷却过程中结晶。这表现为自橄榄石向单斜辉石,岩浆包裹体的均一温度(1308→1178℃)和CO_2压力(0.9→0.4kbar)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4.
15.
16.
“鸟眼”(Birdseyes)是古代碳酸盐岩地层中一种常见的沉积构造现象有些人把鸟眼构造作为潮上干燥环境的典型标志。对于“鸟眼”的定义及其成因,Deelman( 1972)认为,鸟眼构造是沉积期间或刚刚沉积之后由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作用形成的一种(原生的和准同生的)沉积构造。只有确定了其成因方式之后才能进一步论述其形成环境。也就是说,不能把次生作用(如成岩后的溶解作用)形成的孔洞称作鸟眼,也不能一见鸟眼构造就认为是潮上环境。笔者赞同这种观点。本文仅对我国震旦系和白平系一第三系碳酸盐岩中的鸟眼构造特征、成因及古环境意义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岩浆岩中的熔体包裹体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熔体包裹体是岩浆岩矿物生长过程中捕获的天然岩浆珠滴 ,它们有效地保存了大量有关其主矿物形成时周围岩浆介质的物理化学信息 ,所以它们是其主矿物结晶演化史的忠实记录员 ,它们能够提供岩浆系统成分和演化的重要信息。文中对熔体包裹体研究的若干基本原理进行了讨论 ,它们涉及 :(1)熔体包裹体的一般特征 ;(2 )熔体包裹体封闭过程中和封闭后的演化 ;(3)熔体包裹体的均一化研究 ;(4 )熔体包裹体化学成分和挥发组分研究。熔体包裹体研究可以对岩浆岩石学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 :(1)重建天然岩浆结晶演化的热历史 ;(2 )提供有关岩浆沿下降液相线的成分数据 ;(3)查明天然岩浆结晶演化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迁规律 ;(4 )解决岩浆岩石学中的一些疑难问题 ,如岩浆不混溶作用、岩浆混合作用、岩浆混染作用、岩浆中硫的性状、地幔部分熔融和地幔交代作用等方面的问题。将熔体包裹体数据和常规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实验岩石学信息综合一体 ,可以提高我们模拟岩浆作用过程的能力。熔体包裹体研究已经成为现代岩浆岩石学的一个独立的分支 ,其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8.
不同地质条件下产生的宝石的包裹体及其组合不同,深成岩浆产生的包裹体以固相为主;气成热液产生的包裹体三相都有;伟晶岩产生的包裹体以气液相为主,天然宝石的包裹体以自形矿物为主并含少量的气液包裹体,而合成的宝石以人工残残余物为主,优化宝石包裹体都受到后期改造,宝石中的包裹体有的具有指示产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