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西藏是介于古代南北大陆板块之间的过渡地带,自石炭纪以来,依次经历了前特提斯洋→古特提斯洋→特提斯洋的兴衰变迁过程:金沙江、怒江、雅鲁藏布三条缝合线分别是不同地史时期南北大陆坂块的分界线。本文总结了西藏板块构造的基本特征,论述了板块构造对西藏成煤条件的控制作用,认为西藏板块构造的特殊演化经历,是造成西藏各成煤期含煤性普遍不好的主要根源。指出昌都板片成煤条件相对较好,是西藏的主要找煤远景区。  相似文献   

2.
河曲(meander)又称"曲流"或"蛇曲",指地势较平坦地区蜿蜒曲折的河道。在"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海拔4000m以上),经常可以见到许多河曲。素描图为西藏当雄地区见到的河曲。远处为白雪皑皑的山顶,近处蜿蜒的河曲中是流水,每年4月下旬,河曲流水边还可以见到冰块和残雪。  相似文献   

3.
钟华邦 《地质学刊》2010,34(1):103-103
堰塞湖(dammed lake)又称埝塞湖、壅水湖等。当河流被山石或松散物阻塞而形成的湖称为堰塞湖。堰塞湖的成因有地震、火山活动等,天然堤坝如决口,堰塞湖便迅速消失,有时形成严重的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4.
分水岭(Water divide,dividing crest,dividing range)是相邻两个流域之间的山岭,当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分别流入山岭两侧的河流。  相似文献   

5.
西藏地质,举世瞩目。“西藏阿里西部地区地质考察”系地质矿产部属国家重点项目“青藏高原地质构造与形成演化”中的二级课题。该任务是在青藏高原地质调查大队直接领导下,在王鸿祯、杨遵仪、池际尚、郝诒纯、刘增乾等教授指导下,由武汉地质学院和西藏第二地质大队派人组建的地调四分队所完成。他们以惊人的顽强毅力、团结奋斗、努力拼搏,战斗了十个春秋,耕耘着西藏这块未被开垦的处女地!现值收获季节,祝愿他们再上一层楼,夺取丰收,为国争光。  相似文献   

6.
电英质火山岩——西藏岩的发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不少斑岩矿床内都发育有隐爆爆破角砾岩筒,其胶结物是电英岩;这些电英质胶结物一直被视为单一电英岩化产物。基于浅凝相岩浆电英岩(佤山岩)的发现,我们设想过自然界存在一类富硼的酸性岩浆(佤山岩浆),可以在浅成—超浅成、地表和良好封闭条件下,分别形成电...  相似文献   

7.
西藏的地热资源非常丰富,尤其是高温地热资源,在国内处于前列.目前已发现各类水热活动显示区600多处,主要分布在西藏中南部,宽250~300公里,长2000公里,被称之为喜马拉雅地热带.它位于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热带东段,是环球地热带  相似文献   

8.
西藏的蛇绿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西藏地区的雅鲁藏布江、班公湖—怒江二条蛇绿岩(带)剖面层型的形成时代、构造环境、侵位机制,以及它们在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的基本特征和演化历史,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对比。  相似文献   

9.
《西藏地质》1996,(1):38-40
  相似文献   

10.
西藏的铬铁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的含铬变质橄榄岩体有百余处(个),岩体规模最大者面积达1100平方公里,为国内之冠.岩体合矿性好,已探明了全国最大的铬铁矿床,并伴生铂族元素和金刚石,目前已探明的富矿石储量约占全国总储量的三分之二.  相似文献   

11.
王伟  解超明  李才  王明  欧珠平措 《地质通报》2018,37(8):1472-1476
最新区域地质调查发现,西藏工布江达县松多乡存在天然非金属矿——黑曜岩。该矿源地处青藏高原冈底斯板块上,发育于新生代年波组中。"球泡"状黑曜石清晰可见,部分达到宝石级别。初步研究显示,该黑曜岩是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冈底斯成矿带上成矿种类以多金属为主,松多黑曜岩的发现不仅初步圈定了一个非金属矿点,还为区域后续找矿工作和考古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2.
西藏措勤中——新生代沉积盆地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措勤盆地位于西藏冈底斯地块中西段,是在古生界褶皱基底上发展起来的一个中一新生代盆地。通过对措勤盆地内发育的构造、地层、岩石及沉积相综合分析,讨论了措勤盆地与喜马拉雅构造带和班公-怒江构造带的对应演化关系,反演了措勤盆地的地质发展历史。其演化经历了盆地基底形成阶段(D—P)、复合弧后盆地演化阶段(J—E2)和高原隆升盆地消亡三个阶段(E2-现今)。  相似文献   

13.
根据西藏卫片解译 ,最新构造似乎是近南北走向的正断层。西藏高原中部的 1 4个地震断裂面扩散表明 ,主要为正断裂作用。这些解释不都完全受到限制 ,但最可信的一个解释是 :T轴指向近东西的时候 ,仅在标高较低的高原的边缘处 ,按断裂面的扩散才表现出活动的逆断裂作用。这些观测意谓着现代西藏的大部份皆呈东西向扩展。这种格局与印度和欧亚大陆的碰撞以及特别脆弱的西藏地壳和上地幔的形变有关。印度向欧亚大陆施加压力以维持西藏位居一个均一的高度上 ,而被此抬升作用所导致的静压力前锋向北传递其压力。因此西藏是亚洲的压力计量表。同时 ,微呈东西向扭张的 (流动 )西藏的下部壳层和上地幔 ,将拉张其表层。现在西藏与印度的相对位置 ,类似被一个刚性块体 (印度 )嵌入塑性物质中的死三角的相对位置。  相似文献   

14.
论西藏的盐湖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西藏湖区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盐湖区,也是世界最早发现和利用硼砂的闻名产地,尤以盐湖硼锂高度富集、成矿地质条件独特而著称。一、湖盆成因与湖系区划实地调查和卫片解译表明,西藏盐湖盆地主要是构造成因,且以断陷盆地和继承性断陷盆地为主,冰川和河流等外力因素起次要的作用。西藏的盐湖盆地多在第三纪末  相似文献   

15.
《西藏地质》1996,(1):32-34
  相似文献   

16.
西藏地热的调查历史可上溯到清代,但全面系统的研究则是1973年开始的。这次考察的目的是为研究青藏高原隆起机制提供地热学方面的资料,也为西藏的发展提供一种可供选择的能源。其结果,在西藏全境调查到600多处水热区,其中350多处做过直接调查,使人们对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热田温度场、压力、视电阻率、水热蚀变矿物和硫、氢、氧同位素及区域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基础上,提出羊八井热田的“自由对流模型”。根据由自由对流机制控制的热流体的“蘑菇形”温度结构,可指导浅层热储的布孔、设计钻孔合理结构并能预测深部热储的高温中心位置。有迹象表明,自由对流形  相似文献   

18.
19.
为进一步评价和开发西藏羊八井地热田资源,中国——联合国——意大利于今年三月在北京签订合同,由意大利承担此项工作。八月中旬意大利专家一行十八人到达羊八井,与中国专家协同工作,于九月底园满结束今年的试验研究工作。试验项目有:地质、水文、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化学分析、测试手段、钻井、测井等项。参加此项工作的单位有:西藏地质局地热地质大队、物探大队、“九二三”地热工程处、地热能研究所等单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