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章树安  吴礼福  林伟 《水文》2006,26(3):48-52
水文是水利和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重要的基础工作。经过整编的水文资料是国家重要的基础信息资源之一, 它被广泛应用于防汛抗旱、水工程规划设计、水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水环境保护、水科学研究及其他国民经济建设。长期以来,水文资料为我国水利和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控制水旱灾害、水环境监测与保护、水土保持与生态、水资源管理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对水文资料分析处理、存储、应用服务要求也相应提高。本文主要从技术角度,对我国水文资料整编主要技术方法和水文年鉴发展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对水文数据库有关技术标准制定、水文数据库建设成就进行回顾;同时结合水文信息共享和应用服务需求,对相关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2003年11月20~21日,由水利部水文局和国际合作与科技司联合举办的全国水文科技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水利部总工程师刘宁、水文局局长刘雅鸣、国科司副司长陈明忠出席会议并发表了讲话。出席会议的还有水文局副局长张建云、林祚顶以及规计司、国家防办、水规总院、发展研究中心等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刘宁在讲话中指出,多年来,水文科技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促进了水文事业的发展,为水利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面对水利工作新形势和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水文必将进入一个以科技为先导的历史时期,水文科技工作任务更多…  相似文献   

3.
章树安  章雨乾 《水文》2013,33(4):65-69
水文是水利和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是实现水利现代化和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基础与保障。研究水文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指导各地开展水文现代化建设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对已有的研究成果分析与总结,较全面地阐述了建立水文现代化评价指标思路与原则,应用德尔菲法,确定了10个一级评价指标和53个二级评价指标以及相应的平均权重,从而形成了水文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为我国水文现代化建设评价提供了有一定应用价值的评价指标,对各地稳步推进水文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水文》2012,(5):16
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和水利改革发展对水文工作要求越来越高,水文工作和水文科学研究也不断拓宽和深化。为交流我国水文基础理论研究和水文监测、预报技术等方面的新进展,全面提升新时期水文在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和水生态与环境保护等工作中的服务能力,推动新时期水文科技工作,水利部水文局下  相似文献   

5.
魏新平  蒋蓉  刘晋  李夏 《水文》2015,35(1):77-81
近年来,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加强,水文站网布局和功能逐步完善,水文基础设施整体水平不断提高,水文测报和信息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和水利工作对水文不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加强水文基础设施建设。总结了"十一五"以来全国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成就,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水利工作对水文的要求,阐述了水文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分析了水文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6.
《水文》1960,(1)
一水文是水利建設的尖兵,要兴修水利,馴服江河,首先要算清水賬,摸透河流的底細与規律。十年来,随着我国水利建設的飞跃发展,水文科学技术有了迅速的进步,并已取得了輝煌的成就。1.在水文站网建設方面:站网建設是水文科學技术的基础。到1958年底仅国家投資举办的  相似文献   

7.
水文资料整编工作相关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艳丽  侯元  李军  江龙  于鹏 《地下水》2010,32(3):137-138
水文资料为我国水利和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水文在各行各业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水文站收集的原始水文资料是瞬时值,无使用价值,必须经过整编才能服务于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水文资料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水文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资料整编质量,具体措施如下:提高水文测验精度;对于定线工作要严格把好关;资料整编人员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综合业务水平;参编人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8.
自70年代以来,国外水文技术发展很快,突出表现在计算机和卫星技术的应用。为加速我国水文科技现代化,提高水文测报质量,根据我国发射气象卫星计划,水电部水文局于1986年委托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协同有关单位编制《卫星采集传输水文数据系统规划纲要》,随后又委托航天部509所、539厂及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共同编制《应用气象卫星采集传输水文数据可行性论证报告》。  相似文献   

9.
值此《水文》创刊三十周年之际,谨向《水文》杂志编辑部的同志们致以热烈的祝贺。并借此机会向尊敬的《水文》读者、作者和审稿者对《水文》多年来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三十多年来,我国水文事业取得了很大进展,科技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为水利水电和其他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局一贯  相似文献   

10.
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对保证水土资源合理利用及预防洪涝灾害发展重要作用,加强水文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保证水土生态环境稳定,本文对我国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必要性进行分析,针对我国水文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的整个水文站网不完善及布局不合理、水文监测能力薄弱和水文业务系统功能单一、技术落后及维护不到位等实际问题,提出从加强水文监测站点建设、促进水文监测能力的提高和强化水资源管理及水土保持建设,促进水文服务能力的提高等方面推动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及监控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进程,促进水文监测工作的全面开展,保证水利相关工作的不断协调与完善,推动国家及社会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现代科技突飞猛进,世界经济正由物资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水利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发展知识型水利。知识型水利是指以知识和技术高度密集为基础的水利,是一种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化之上的水利。发展知识型水利,这既是新时代的要求,是由我国的现实国情决定的,也是促进我国水利可持续发展,走向市场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型水利,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科技在水利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要发展水利产业化经营,提高人员文化素质,保护环境,实现水利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水文学及水资源的学科前沿和研究需求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胡四一 《水文》2006,26(3):1-4
水资源学发展与水文学发展有很大的不同。水文学已形成一门系统、完整的科学体系,而水资源学尚没有完全形成以知识为纽带的科学体系。水资源的自然属性的研究(如水资源再生机理等)是水文学在水文循环领域的延伸,而水资源学的知识是水文学、工程科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经济学等学科在伸向水资源领域的横截面。认识到这一点,对于开展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的科学研究和推动水资源学的学科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区域水平衡基本原理及理论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现健康的区域水平衡是中国水利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挑战, 对保障国家水安全、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总结前期水平衡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 定义了区域水平衡的概念, 从水收支平衡、经济社会供需水平衡、经济与生态用水平衡、人水关系和谐平衡4个方面和时间、空间、系统3个维度解读其内涵。提出了区域水平衡的基本原理, 包括水量平衡原理、供需平衡原理、协同平衡原理及和谐平衡原理, 分析了以基本原理支撑实现区域水平衡需要重视的科学问题。从理论基础和基本理论2个方面论述了区域水平衡的理论体系, 其中, 理论基础包括水文学、水资源学、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理论, 基本理论包括水资源收支时空均衡理论、水资源供需优化配置理论、经济与生态用水协同论、人水和谐论等, 并展望了基本理论的应用前景。研究成果可进一步拓展区域水平衡研究思路, 为今后开展区域水平衡管控与实践提供研究框架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程琳  刘金清  张葆华 《水文》2011,31(2):15-19,61
根据几十年来水文工作的经历以及相关资料,就历史阶段、建设阶段和发展阶段的中国水文发展历程进行概述。重点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在水文站网建设、水文测报、水情报汛、水质监测、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回顾了在水文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并总结了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5.
程琳  刘金清  张葆华 《水文》2011,31(1):17-21
根据几十年来水文工作的经历以及相关资料,就历史阶段、建设阶段和发展阶段的中国水文发展历程进行概述。重点介绍了改革开发以来在水文站网建设、水文测报、水情报汛、水质监测、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回顾了在水文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并总结了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水文循环与水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02-2005年中国公开发表的关于水科学研究的论文及国家重大攻关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科研报告,综述了近年来中国在水文循环诸要素如降水、径流、蒸发,水文模型,河流与泥沙、湖泊、沼泽与湿地、冰川与冻土以及地下水与土壤水等方面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进展.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对饮用水源保护区进行科学合理划分是实现水资源综合开发、合理利用、积极保护、科学管理的基础工作,也是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手段强化水资源管理的根本保证,是防治水污染、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措施。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涉及经济社会发展、人类活动影响,地表、地下水资源数量,地表、地下水资源水质,陆地水文、工程地质水文,以及水利、环保等学科内容,是一项技术性较强,涉及学科较多的技术工作。通过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涉及关键技术研究和保护区划分工作的开展,合理确定水源的保护范围和保护目标,为地表、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保护、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保障供水安全、生态与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18.
Water resource is the focus and hinge betwee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Watershed is the basic unit of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 studies. It is the current hotspot in water science research to carry out the integrated research of the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 at the watershed scale. The Heihe River Basin is the second largest inland river basin in northwestern China, which becomes one of the hot watersheds for its unique hydrological and 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the 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 the scientific advances achieved in the Heihe River Basin were estimated from the new sight by combining 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and problem focus, time evolution and spatial variation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Heihe River Basin has made positive contribution to the world science in remote sensing, evapotranspiration, water cycle,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utilization, and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in arid areas. The great achievements has promoted the Heihe River Basin up to the same levels as the international typical basins in the past 30 years, especially after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major research program entitled “Integrated Study of Eco-hydrological Processes in the Heihe River Basin” (referred to as “Heihe River Program”) supported by a grant from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and large field observation experiments. The number of published articles has ranked the top 20 in the global watershed science research. Some important scientific achievements have been obtained at the mechanisms of eco-hydrological processes in inland river basins, which can actively serve the decision making of the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Heihe River Basin. The data mining and contrastive study based on bibliometrics can afford scientific reference for the watershed science research.  相似文献   

19.
寇怀忠  牛玉国 《水文》2005,25(6):37-40
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之一。加强对水资源的配置管理、保护利用是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国家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的发展的重要保证。水文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应用服务水平直接影响着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本文介绍了发达国家在水文信息资源管理和应用方面的经验,以期对黄河水文信息资源应用.乃至全国水文信息资源共享及服务能力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