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地磁生物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磁生物学(Geomagnetobiolog)是地球物理生物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地磁学和生物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主要研究地磁场及其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的不同对地球上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人类)作用的规津(包括对人体的生理活动、疾病以及对动物、植物的发育、生长等影响)和机理,以及利用其对不同生物系统的不同效应于农业、医学、畜牧业、水产养殖、生态环境,乃至交通管制等问题。此外,它还研究地磁场在生命起源和演化  相似文献   

2.
济南市城地质环境的医学条件较为复杂。区内有多种医药用矿物可供开发,康复人民,同时又有自然和人为作用影响下形成的水土性地方病和水体污染侵害着人身肌本,危害着人民的身心健康,据此,环境医学工作者,应全面研究区内医药用矿物的种类,应用范围和医疗作用效果,促进医药用矿物的开发利用,深入研究地方病病因和形成机理,以制定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认真研究区内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各种有害元素及其化合物对人体  相似文献   

3.
由江苏省地质学会、安徽省地质学会、山东省地质学会、河南省地质学会、江苏省地方病协会、安徽省预防医学协会、山东省地方病办公室、河南省地方病协会 8个单位联合发起的苏鲁豫皖 4省“地球化学环境与人体健康”学术讨论会于 2 0 0 0年 11月 6日~ 8日在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校区隆重召开。与会代表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环境监测和地方病预防部门的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医学、营养学等学科的工作者 ,共 4 9位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是一次跨地区、跨学科、跨行业的学术盛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大学和徐州医学院等单位的有关专家应邀参加了…  相似文献   

4.
矿床地球化学近十年若干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矿床地球化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各种地质作用过程中矿床形成的地球化学问题,重点包括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成矿元素的源-运-储过程和矿床形成的驱动机制等。矿产资源勘查已越来越依赖于成矿新理论的指导和找矿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因此,近10多年来,探索成矿新理论一直是地质学家们的不懈追求,矿床地球化学研究取得明显进展。本文扼要论述了其中的几个方面,包括大陆动力学与成矿关系、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成矿年代学和分散元素成矿作用等方面的某些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从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关系得到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地壳元素与生命元素的相关性及一些典型地方病的致病源分析,揭示了地球化学环境中微量元素失衡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并由此指出了影响人体内微量元素平衡的因素,最后提出优化和利用地球化学环境、平衡膳食营养是维持人体内微量元素平衡、保障人体健康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研究人为地质作用是当代地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自立  侯满平  蔡源 《江西地质》2000,14(2):131-136
本文根据地球科学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了人类活动所引发的各种地质作用-人为地质作用的性质、特点和规律,以及全球变化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人类对地球的依赖与破坏而产生相互失调的矛盾,始终是解决人类社会与地球关系中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因此,加强对人为地质作用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而且拓宽了地质学的研究领域和服务范围,对促进地球科学的发展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地表微量元素含量对环境及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利用1:20万区域化探资料,研究了微量元素在土壤和水系沉积物中的分布,明确了元素含量在水系沉积物中基本能反映土壤中元素含量的变化趋势。通过研究微最元素含量分布对人体健康及农作物的影响,确定了Γ、Cu、Sn、MgO、Be、Mn、Ni、Sr、Cd等元素过剩或缺乏与地方病的关系,明确了Zn、Cu、Mo、P、K_2O、Mn等元素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对区内与地球化学环境直接有关的疾病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8.
生态环境地质学——21世纪新兴的地球学科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环境地质学研究人为地质活动所引起的灾害,地质环境学研究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两者是完全不同的学科。生态环境地质学应用生物学、环境学和地质学的原理和知识,解决由于人类利用和开发自然环境而引起的问题。生态环境地质学牵涉到分类学、生态学、生物化学、环境化学、沉积学、第四纪地质学和地球化学的研究,涉及到由于人为的地质作用而引起的元素重新迁移、重新富集和重新沉积的过程,对于生命和人类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还涉及到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包括下列内容:(1)生态环境地质可容负荷研究;(2)监测研究;(3)预警研究;(4)修复研究;(5)实验研究;(6)虚拟研究。  相似文献   

9.
指导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构思为:在历史地球化学观点及构造运动和地球化学运动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观点的指导下,以区域岩石圈(地球化学系统)的组成与态状来制约区域内构造运动和地质作用(包括岩石和矿产形成作用)的性质与特征,同时以元素和同位素在构造-地质运动过程中的再分配和再循环,揭示区域岩石圈的演化与分区,从而使区域岩石圈研究同区域构造、成岩和成矿作用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1:20万区域化探资料,研究了微量元素在土壤和水系沉积物中的分布,明确了元素含量在水系沉积物中基本能反映土壤中元素含量的变化趋势。通过研究微最元素含量分布对人体健康及农作物的影响,确定了Γ、Cu、Sn、MgO、Be、Mn、Ni、Sr、Cd等元素过剩或缺乏与地方病的关系,明确了Zn、Cu、Mo、P、K2O、Mn等元素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对区内与地球化学环境直接有关的疾病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一世纪的矿物学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陈丰 《矿物学报》2001,21(1):1-13
根据20世纪矿物学已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已经意识到尚未解决的问题,预测21世纪矿物学基础理论研究将在分子轨道理论和分子模拟、三维矿物物质、矿物表面和界面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些研究将借助更为快速、准确、精细的测试手段和仪器。应用于地球科学领域,21世纪矿物学将对诸如造山带(高压变质、蛇绿岩等);深部地质(组成、物理性质);古生物和现代生物,特别是微生物在地质过程中的作用;全球变化(风化、沉积、纪年)等方面的研究作出特殊贡献。同时21世纪矿物学在矿物材料研究方面将为人类的生活带来广泛、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地震应急卫星通信系统实施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破坏性地震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的破坏 ,地面交通及通信等基础设施也遭到极大的损坏 ,给政府震后应急救灾通信造成很大的障碍。本文旨在为震后现场应急救灾通信及灾情快速评估提供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并提出在实现该方案时可能遇到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油气形成的力化学作用--油气地质理论思考之一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传统油气地质学认为构造作用主要控制含油气盆地的沉积和油气的运移聚集,而烃类形成演化的能量主要是热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质和地球化学资料显示,构造活动对有机质直接成烃的力化学作用在成烃过程中举足轻重,从而引起高度重视。在地质和地球化学资料基础上,结合高分子力化学分析,阐述了力化学作用的基本特点,沉积盆地中应力分布、成烃力化学作用方式、反应类型、影响因素和实验证据以及力化学作用与油气分布,以推进油气  相似文献   

14.
含氡地下水对某些地方病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福山 《铀矿地质》1991,7(4):218-222
  相似文献   

15.
材料科学和地质学的发展及前景(英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材料科学可定义为一门涉及化学、物理学、矿物学、地质学、冶金学和合成材料等领域的科学。“工具制造者的人类” ,主要是使用石器 ,并由此而增进了其智能的发育。燧石、石灰岩中氧化硅富集体提供了制作武器和工具的材料 ,土壤则可用于制陶业和陶瓷业。材料科学主要是由研究工业矿物演化而来 ,它与地质学的关系密切 ;合成材料以其特殊的性能满足了人们的需求。火和压力在处理天然材料的工艺发展中起着头等作用 ;金银铜铁及其它金属能用作装饰品、防御武器和制造工具。有些金属的使用显示了人类各历史时期的特点。人们后来发现某些结晶体具有特殊的性质 ,如石英的压电性、红宝石激光 ,钻石和刚玉的高硬度 (可用作磨料 ,将来仍具开发潜力 )。合成材料和在太空合成的材料具有远大前景 (如碳的同素异形体carbyne car bynoid)。在材料科学中 ,特种玻璃 ,硬而防火的陶瓷、磨料、特殊耐火材料 ,只不过是材料科学中业已开发的几种工艺矿物而已。材料科学的发展对于现代文明和解决人类当今和未来所遇到的各种问题都极其重要。与世界人口增长相关的问题 ,可以通过科学、绿色革命和生物技术 ,以及一切天然资源的合理开发来解决 ,这将有助于避免“南北对抗”。肯定地说 ,材料科学及其未来的发展 ,会有助于人类去应付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大渡河流域地质灾害分布及其发展趋势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大渡河是长江的主要支流之一。是四川重要的水能资源基地。目前已建电站及拟建电站17个,总装机可达2336万kW,年发电量988.7亿kW.h。大渡河流域受地形、岩性、构造、斜坡结构等影响,地质灾害频繁。据不完全统计大渡河流域共发生地质灾害913处,其中滑坡385处,崩塌105处,泥石流358处,不稳定斜坡65处。随着大渡河梯级水电工程的开发,地质灾害的影响日益显著。文章通过统计分析,从地貌、岩土体结构、构造等方面对大渡河流域地质灾害的控制因素和分布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流域内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作了科学合理的预测,为今后流域的经济发展和防灾减灾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便将地质灾害的危害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7.
史洪岳 《地质论评》2000,46(4):393-399
地质作用、地质环境、医药矿产与人类生存、健康的关系极为密切,建立和发展医药地质学有利于科学、系统、深入地探究其内在关系,促进地质学在生命科学中发挥就有的作用。医药地质学建立的思想基础是人地同一理论,实践基础是药用矿产在人类防病,治病和保健中的广泛应用及科学研究,技术支撑是无机、有机成分的微区、微量等现代测试、分析技术的进步。本文论述了医药地质及其建立的基础,展示了医药地质学在地质学和生命科学发展中  相似文献   

18.
工程地质中的声波CT层析成像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韦景勤 《江苏地质》1997,21(2):111-114
CT技术在工程地质中主要用以解决地质构造、地层结构、工程地质力学等地质问题。结合实际讨论了声波层析成像中设备的选择、观测系统的建立和资料处理等问题。工程地质中的实际使用证明了其效果良好。与工程地质中使用的其他物探方法比较,CT具有成图效果好、直观、不受文化层和地表障碍物影响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运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X射线荧光光谱等分析手段对花石嘴元墓出土的化妆品进行了初步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其主要成分为无机物,以碳酸铅最多,其次为磷氯铅矿,另含有少量石英;有机物含量则非常低,可能为油脂。根据古代文献的记载及相关的研究,推测该化妆品应作肤用增白之用。  相似文献   

20.
高原机场建设工程“3S”技术综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开发新机场和扩建老机场已经成为西部地区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在青藏高原地区,机场建设前期工程中,如机场选址、机场工程地质、生态环境等因素的评价中,采用何种技术方法尤为重要,将直接影响机场建设工程进展及经费的投入。文章在西藏阿里、四川康定、云南腾冲、昆明小哨等多个机场的工程地质勘察项目实践基础上,探讨“3S”技术在高原区机场建设工程中的作用及其关键技术,提出基于“3S”技术的高原机场建设工程地质勘察关键技术方法,为高原机场建设创优工程与现代化管理提出新的思路。在机场建设工程地质勘察中,应用“3S”技术,通过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虚拟现实和全数字摄影测量等高科技,制作测区的高精度正射遥感影像地图以及各个拟选机场的遥感图像三维虚拟动态系列动画图(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场区的构造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以及生态环境等特征信息提取和综合评价,为机场建设工程决策者和具体的工作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