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内蒙古狼山地区新元古代狼山群变形特征及区域构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狼山群作为阿拉善地块东北部重要的前寒武系地层单元,记录了复杂的构造变形演化历史。本文通过对狼山西南段出露的新元古代狼山群进行构造地质试点填图、剖面测制等方面的研究,总结了狼山群构造变形特征,并对其变形时代和期次进行了初步划分。研究表明狼山群第一期构造变形特征表现为一系列同斜倒转褶皱构造(D1),第二期为近东西向的韧性右行走滑剪切(D2),第三期为北东向巴彦乌拉山—狼山断裂活动对狼山群构造变形进行改造(D3)。结合该地区前人研究成果及年代学资料认为:新元古代狼山群同斜倒转褶皱主要受到古亚洲洋向南俯冲,在古生代晚期沿恩格尔乌缝合带与阿拉善地块北缘拼合,导致近南北向的构造挤压,在狼山地区形成了早期枢纽NEE-EW向的褶皱;晚古生代末期-中生代早期古亚洲洋关闭后发生的板内变形在狼山地区形成韧性右行剪切;三叠纪中晚期韧性左行剪切形成北东向走滑断裂,并使早期形成的褶皱枢纽走向转为北东,奠定了狼山地区现今的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2.
狼山群的层序划分与霍各乞矿区复式倒转向斜的厘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狼山群遭受了强烈的伸展、挤压、剪切多种变形体制和不同构造层次的变形,其变形构造序列可分为四期。在详实的构造解析以及区域对比基础上,狼山群的地层层序明确为三分,即从下到上分为三个岩组,它们与渣尔泰群的书记沟组、增隆昌组、阿古鲁沟组可以对比。结合构造填图确定狼山北坡霍各乞地区主体构造实为复式倒转向斜。  相似文献   

3.
<正> 东升庙矿区是以硫为主伴生多种有益组分的大型硫铁矿矿床,含矿岩系为中元古代狼山群的一套类复理石建造特征的浅变质沉积岩系,厚度大于736m,主要含矿层分布于狼山群第二岩组的第二、三、四岩段。矿区位于中朝地台内蒙地轴西端的狼山复背斜南翼,南邻狼山前缘大断裂。狼山群在多次构造运动作用下发生了强烈的褶皱,倒转,并派生一系列逆冲断层,形成推覆构造,使地层和矿床受到切错、破坏。矿区的褶皱及其逆冲断层大体呈北东走向,主要褶皱自东向西为三贵口倒转背斜、那云山倒转向斜和东升庙倒转背  相似文献   

4.
江晓庆 《地球学报》1993,14(2):103-115
狼山群第1岩组混合岩的产生可能是火山活动的结果,而不是断裂活动或区域变质作用的结果。一些证据表明,所谓“变钠长斑岩”实际上是变英安流纹岩。围岩蚀变类型较多而且复杂,主要有硅化、滑石化、黑云母化和白云岩化。狼山群第2岩组底部的石英岩是硅化作用的产物。同生断层是导致地层的划分对比工作非常困难的原因。狼山群的变质温度和变质压力分别是300℃和119×106Pa。矿石中的“交代结构”形成于成岩期。铜矿体的线性分布特征可能暗示着同生断层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正> 东升庙多金属硫铁矿是华北地台北缘西段狼山一带的主要矿床之一,赋存于中元古界狼山群(Pt_2ls),因其矿种多、储量大而为广大地质工作者所瞩目。自1958年发现该矿后,对于其成因,先后提出过“中温热液”、“沉积变质”、“沉积变质、热液叠加”等观点。近年来李兆龙(1986)、刘仁福等(1986)认为该矿与炭窑口、霍各乞、甲生盘等矿床一样,是“海底火山喷气沉积-变质矿床,”吴智慧(1987)也对东升庙矿床提出“海底远源喷气沉积变质”的成因观点,但综观涉及东升庙矿床含矿岩系狼山群岩性组成的诸多研究报道与资料,却还未见矿区狼山群中有可作为“海底火山喷发”直接证据的变质“海相火山岩类”。因此,在东升庙一带的狼山群中搞清是否存在变质海相火山岩,进而确定其类型归属,具有  相似文献   

6.
<正>华北地台北缘西段广泛分布新太古界乌拉山群、中-新元古界渣尔泰山群(狼山群)和海西期以来中亚造山过程中形成的大量中-酸性侵入岩。在渣尔泰山群(狼山群)中产有东升庙、炭窑口、甲生盘、霍各乞等重要大型~超大型Zn-Pb-Cu-Fe多金属硫化物矿床和朱拉扎嘎金矿床(图1)。该区经历了~新太古代结晶基底形成、中元古代被动大陆边缘裂解(翟裕生等,2002;翟裕生等,2004;翟明国等,2000;赵国春等,2002;Zhai Mingguo et al.,2007)、新元古代进一步拉张~沉陷(彭  相似文献   

7.
内蒙狼山有色金属成矿带,面积约六千多平方公里.区内已探明的霍各乞、东升庙、炭窑口三大铜、铅、锌、硫多金属矿床,均属沉积变质矿床,受含矿层位严格控制.矿床具有沉积成矿和变质改造的特点. 区域地质特征狼山有色金属成矿带,处于蒙古地槽海西褶皱与中朝准地台交界带. 区域地层主要是上元古界狼山群浅变质岩系,局部有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及第三系地层分布. 狼山群(Ptl)为本区含矿层,分为三个组(即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狼山—渣尔泰山地区,在中元古代形成了相似的沉积岩石组合,分别称为狼山群和渣尔泰群,本文对其褶皱、构造、变形与演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正> 东升庙硫铁矿位于内蒙乌拉特后旗区内。为一以硫为主,伴生锌、铅、铜等多种组分的特大型硫铁矿床。矿床产于元古界狼山群(Pt/s)中。矿体的产出严格受地层层位控制。因此,合理地划分含矿地层,对于正确连接矿体,进一步深入探讨矿床成因,进而指导即将进行的详勘工作与今后的矿山生产,均将有重要的意义。对东升庙矿区含矿地层狼山群,前人有过“三组九亚组”的划分方案,自上而下依次是:  相似文献   

10.
在内蒙中部东升庙矿区元古宙狼山群第二岩组第四岩性段中,发现颇具规模的菱铁矿层.虽然菱铁矿体与含铜硫铁多金属矿体同出现于一个岩性段中,但大部分菱铁矿是独立矿体.  相似文献   

11.
狼山位于内蒙古中部巴彦淖尔盟,在狼山主峰出露一套角闪岩相变质杂岩,它主要由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角闪岩、黑云变粒岩、黑云石英片岩组成,局部夹磁铁石英岩。其原岩以中、基性火山岩为主,顶部则为变粘土质碎屑岩。这套变质杂岩,至少经历了两期混合岩化作用,它与狼山南、北坡中元古代狼山群有明显的差异,作者对其中黑云斜长片麻岩测得sm—Nd等时线年龄为2735 Ma,证明其时代应为晚太古代。从变质杂岩地层层序、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特征来看,它与绿岩带有许多相似之处。狼山主峰变质杂岩是该区的结晶基底,中元古代狼山群中的层控多金属矿床,就是在该基底上发育的裂陷槽中形成的。结晶基底自身的岩石中,Cu、Pb、Zn、Au等元素含量均较高,亦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狼山地区多金属成矿带位于中朝准地台的北缘——内蒙地轴的西段.矿床大都赋存于狼山群第二岩组中,其岩性主要为片岩、千枚岩、板岩、大理岩和石英岩等.区内地层经历了多次构造变形,并受到不同程度的岩浆热液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湖北随州大狼山群片岩中碎屑锆石的U-Pb年龄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北随州大狼山群片岩样品中锆石LA-ICP-MSU-Pb年龄结果表明,锆石属于碎屑锆石,未受到后期绿片岩相变质作用的明显改造,锆石年龄代表了其原岩的年龄,是不同构造-热事件的响应。本区锆石的U-Pb年龄多集中在新元古代早中期(884~758Ma),可分为4组,反映南秦岭地区在该时期至少经历了4次构造-热事件,可能与Rodinia超大陆的聚合与裂解过程相对应。其中1颗锆石还给出了2500Ma的年龄,反映在南秦岭地区可能发生过新太古代末期至古元古代早期的构造-热事件。通过地层和锆石年代学的限定,认为大狼山群的成岩时代应为早震旦世。  相似文献   

14.
<正> 东升庙硫铁矿区位于内蒙地轴西端狼山复背斜南翼东段,其南部为一区域性的山前大断裂。矿区内构造复杂,褶皱、断裂均很发育;岩浆活动多次发生,但不甚强烈。主要分布地层为中元古界狼山群,是一套浅变质岩系,自下而上可分为三个岩组,九个岩段,其中第二岩组(Ptl_2)是矿区主要储矿岩组,几乎所有矿体均赋存其中。东升庙硫铁矿为产于狼山群中的特大型矿床之一,不仅规模大,且伴生有铜、铅、锌以及金、银等较多的有益组分。不少单位对其矿床地质、区域成矿规律等进行过大量的科研工作,特别是对变质作用、热液迭加等方面探讨较多,研究程度较高。而对其原始沉积作用有  相似文献   

15.
朝鲜半岛左接中国大陆右连日本岛链,其地质位置重要不言而喻,对其区域地质演化历史和构造属性的准确厘定,直接关系到对整个东北亚地质的全面理解和认识。本文对朝鲜半岛狼林地块西部的南浦群和甄山群的相关岩石进行了研究。野外露头、手标本和岩相学观察表明,南浦群和甄山群岩石保存了深熔作用的宏观和微观证据,矿物组合以及矿物间的反应结构表明南浦群和甄山群混合岩经历了角闪岩相到麻粒岩相的变质作用,并且在晚期熔体结晶过程中发生了逆反应或退变质过程。7件样品的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朝鲜半岛西北部地区在古元古代经历了多阶段(期)的变质和深熔作用过程。南浦群岩石在1917Ma可能经历了第一阶段(期)变质作用,在1877~1855Ma经历了第二阶段(期)变质深熔和石榴石持续生长,熔体冷却结晶时代为1842Ma。甄山群样品给出的变质深熔和石榴石生长的时代为1841~1830Ma,1785Ma可能代表深熔作用中抽取的熔体冷却的时代。但是,为何南浦群和甄山群样品记录的变质和深熔作用时代显示较大的差异,尚需更进一步的研究。综述前人研究成果可知,狼林地块与华北克拉通东部辽吉活动带,在变质和深熔作用类型方面存在不同之处,然而它们所记录的古元古代高温变质-深熔时代的一致性,表明二者可能至少在古元古代之前就形成了统一的大陆。  相似文献   

16.
华北地台北缘西段铜多金属矿床的热水沉积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元古代后狼山成矿区和于陆缘拉张拗陷阶段,一直延续至晚元古代末期。狼山群食矿岩系中存在的限层变基性火山岩,热水沉积岩和条纹条带状构造,胶状构造均显示狼山成矿区在1800-950Ma期间处于高地热异常的被动大陆边缘。  相似文献   

17.
东升庙多金属硫铁矿床产于中元古界狼山群一套细碎屑-碳酸盐岩含矿建造中。矿床受元古宙裂陷槽次级断陷盆地控制,具时控、层控性。据容矿岩石、矿石矿物微量元素和硫、碳、氧、铅同位素及稀土元素分析研究,认为矿床具有多阶段成矿特点,矿床成因类型属海底喷气沉积一弱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18.
夏学惠 《矿床地质》1992,11(4):374-383
东升庙多金属硫铁矿床产于中元古界狼山群一套细碎屑-碳酸盐岩含矿建造中。矿床受元古宙裂陷槽次级断陷盆地控制,具时控、层控性。据容矿岩石、矿石矿物微量元素和硫、碳、氧、铅同位素及稀土元素分析研究,认为矿床具有多阶段成矿特点,矿床成因类型属海底喷气沉积-弱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19.
《地学前缘》2017,(3):263-275
华北克拉通北缘渣尔泰-白云鄂博-化德元古宙裂谷带,是一条重要的成矿带,发育一系列大型、超大型矿床。裂谷带自西向东分别沉积了中元古代渣尔泰群、白云鄂博群和化德群。最近的研究表明,分布在狼山地区的渣尔泰群中火山岩夹层锆石U-Pb年龄及碎屑锆石年龄将其时代限定为新元古代,而渣尔泰山一带的渣尔泰群碎屑锆石年龄最小峰值大于1 700 Ma,二者很可能不是同一套地层。前者被从原渣尔泰群中解体出来,称为狼山群。但由于狼山群与渣尔泰群岩石组合的相似性,以及地层展布在区域走向上相连,特别是它们都是华北北缘重要的含矿层,矿化特征也具相似性,导致目前为止这两套地层的叠置关系还不清楚,这对于认识华北北缘中新元古代裂谷发育特征和演化,以及对认识相关矿化规律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和难度。本文对发育于狼山地区平行山体走向的韧性剪切变形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狼山韧性剪切带内变形岩石糜棱面理走向NE-SW,向NW或SE陡倾,矿物拉伸线理向SW或NE缓倾,野外及显微运动学标志显示为左行走滑韧性剪切带。剪切带内两个糜棱岩化云母石英片岩样品中变形白云母的40Ar/39Ar坪年龄分别为(356.7±2.5)Ma和(379±4.7)Ma,表明剪切带形成于晚泥盆世。狼山韧性剪切带很可能是古亚洲洋闭合过程中导致阿拉善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发生相对滑动所形成的。该剪切带晚泥盆世的左行走滑导致新元古代狼山群和中元古代渣尔泰群叠置到一起。因此,在渣尔泰山北侧和狼山南部及阿拉善块体北缘的覆盖层之下,很可能分别存在隐伏的新元古代成矿带和中元古代成矿带。  相似文献   

20.
狼山,位于内蒙西部巴彦淖尔盟境内,属阴山山脉.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成矿条件好,是个有望的以铜铅锌为主的多金属成矿带. 一、区域地质特征狼山地处中朝准地台与蒙古兴安地槽褶皱带之间的过渡带而偏地台北部边缘(前人称为削弱带). 出露地层主要为元古界狼山群(Pt),其下伏地层为前震旦系阿拉善群,局部地段出露下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