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大地震前出现气象异常,这在地震史料上已有大量记载。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几次强烈地震,震前的气象异常也是很突出的。如1966年东川市6.5级地震前连续三天有霾;1975年辽宁海城7.3级地震前出现地气雾,顺断裂走向的异常增温,强低压等;1973年四川炉霍7.9级地震前几小时风尘大作,风向紊乱,震前数日出现了历年同期最高气温;1972年云南石屏5.6级地震,傍晚气温打破了十几年的规律,异常升高等。这些现象反映了气象与地震有一定的关系。一次大地震的孕震场能否造成中期的气象  相似文献   

2.
地震与气象关系的研究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地震队科研人员遵照毛主席关于调查研究的教导,对地震与气象的关系作了一些研究、分析,积累了一些资料。他们系统地查阅了三千多年史料中的旱情记载,整理了全国各地震区降水量资料,深入研究孕震过程中的气象效应,结果发现:六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一至三年往往是旱区。  相似文献   

3.
地震与气象     
气象和地震历来被视为风马牛不相及的两门学科,然而,在近年来广泛开展的群众性科研活动中,发现了他们之间存在着可以肯定的某种联系。于是气象工作者与地震工作者携起手来,共同商确,并各自借助对方的结果用于自己的预报,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内别开了新生面。人们对于气象热异常与地震的发生存在密切的关系较为肯定。这种关系在历代史书中可以查得。例如,1505年10月9日江苏松江(现上海市松江县)地震,震前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孕震过程中伴生的气象效应着手,探讨利用气象指标预告地震的可能途径.为气象台、站作震前预报提供一种思路方法.  相似文献   

5.
日本兴起“天气经济学”研究热去年的冷夏,今年的酷暑,气象的异常使日本经济受到巨大影响,这种情况使经济学家对“天气经济学”越来越关心。日本气象协会12日举办的首次关于气象与产业关系的“气象讨论会”盛况空前,许多大超级市场、食品和制药厂家纷纷进来参加。“...  相似文献   

6.
今年4月6日在内蒙和林格尔地区发生了6.3级地震。在这次地震发生的前几年,气象要素就有异常表现,越是接近于发震,气象异常就越为明显。为了进一步研究气象和地震的关系,现将这次地震前的气象异常做以下分析。  相似文献   

7.
43年来云南地震活动对水旱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郭维栋  汤懋苍 《高原气象》1995,14(3):373-378
本文利用1951-1993年降水、地震资料,分析了云南省及其邻域的地震与汛期降水的相互关系。发现不同地质构造区域的地震对降水的影响明显不同,得到板内地震多为“湿震”,板缘地震多为“干震”的结论,并通过分析特定时段和区域的资料进一步证明了上述结论。最后还讨论了板内、板缘地震与水旱相联系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测项目是地面气象观测的难点,云状观测更为突出。近年来云状观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给气象资料的“三性”带来一定的影响。如笔者在报表审核中发现,一些站的云状记录中很少出现关于Ns的记载,有的甚至全年未出现一次;实况出现大暴雨,但云状却记为满天的Sccug等等。这些不合理记录的出现故然带有一定的人为因素,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是出于技术上的原因。下面就目前云状观测中存在的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谈谈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每当我们进行气象科学研究和进行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的时候 ,都不应该忘记我国古代人民对气象的认识和贡献。早在殷代甲骨文中有许多是天气占卜 ,如问 (今天 )云下不下雨 ,这说明了他们已经知道雨是从云中降下来的。《吕氏春秋》中是这样记载了我国古人对云分类的最早认识 :“山云草莽 ,水云鱼鳞 ,旱云如烟 ,雨云如波” ,山云指的是晴天午后山区的朵朵积云 ,它的形象像草莽 ;鱼鳞云现代称为卷积云 ,往往会发展成降雨的坏天气 ;旱云指的是天上丝丝缕缕的卷云 ,这种云是不会降雨的 ;而雨云指的是可发展为持久阵雨的雨层云。关于云的形成原因 ,…  相似文献   

10.
文莉 《气象知识》2010,(3):20-23
地震是一种十分可怕的自然灾害,不过,与地震同样可怕的,还有它的“帮凶”——地质灾害、气象灾害及气象次生灾害。如2008年5月12日我国汶川发生的特大地震,不但夺去了成千上万四川同胞的生命,而且更可怕的是,地震还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11.
《气象科技》1975,(4):28-28
风暴潮是指由于大风和伴随大风扰动的大气压力剧变而导致海面异常显著的升降现象,也有称之为“气象海啸”或“风暴海啸”。风暴潮的周期约为10~3—10~5秒,或者1—10~2小时,介于地震海啸和低频天文潮之间。我国风暴潮的高度一般为1米,最大的有数米。我国大陆位于太平洋西岸,台风季最长,侵袭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地震与气候异常的关系,从地震活动的角度对2011年发生在我国的4次成灾性气候异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1年长江中游春、夏季大旱的直接原因是3月24日发生在缅甸的7.2级地震;长江中下游6月上旬出现旱涝急转则与3月11日日本东部的9.0级地震及缅甸地震密不可分;鄂赣交界发生的4.6级地震对黄河中游秋汛的影响最为明显,这是“震侧强涡”造成的结果;2012年1月贵州冻雨较多也是受到印度锡金和我国东海两个地震形成的“拍涡”影响,这表明地震活动是影响天气、气候变化的可能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李自治 《气象》1977,3(5):6-6
地震前有许多前兆现象,“地气雾”是其中的一种。它和气象上的雾和浅雾有些类似,但仔细辨别还是可以区分的。 “地气雾”是由于地壳活动造成的。它的颜色比  相似文献   

14.
《气象科技》1978,(1):12-12
澳大利亚气象局前副局长、澳中关系委员会全国司库哈利·艾什顿应邀于1977年9月25日至10月9日来我国进行了气象学术交流活动。艾什顿先后访问了北京、上海、广州,与各地气象科技人员进行了学术座谈,参观了气象站、哨和气象仪器工厂以及工农业项目,并游览了名胜古迹。艾什顿自1975年退休后,即根据中国提供的气象资料,进行了题为“中纬度西太平洋海岸近期气候趋势”的学术研究。这次(第四次)访华,他就此题作了学术报告。我国气象工作者作了“我国近代气候趋势”、“热带海洋对副热带高压长期变化的影响”和“上海地区气候和温度变化”的专题学术介绍。我国气象  相似文献   

15.
就一个天气系统或者气候系统造成的降水现象而言,前者如台风或锋面降水,后者如梅雨或一地的气候极值,各时段的雨量强度常常具有保持不变的特点。如果象引用“地震震级”来表示地震强度那样,也引用“雨量等级”的概念来表示降水的强度,这种现象就可以称为“雨量等级守恒”。利用“中国气象报”创刊五年来登载的大量暴雨新闻进行验证,结果十分有趣。作者最后就我国降水问题的分析研究现状,提出了若干思考以及规范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日本气象厅长序列温、盐度资料,通过动力计算等方法估算了24°N断面源区黑潮热输送量,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热输送的低频变异特征,并探讨了前期(前秋、前冬和春季)和同期(夏季)热输送变异与我国夏季降水异常变化的关联性.结果显示,源区黑潮热输送存在着显著的准2a和约16a的低频变异特征,但其变化周期有着明显的时域性及季节差异;近50年来,源区黑潮热输送呈长期增强的线性趋势,且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进一步分析表明,前期和同期热输送变异对我国夏季降水的指示性有所不同,而夏季源区黑潮热输送的异常增强可能通过引起南海北部及邻近海域的海温(升高)及水汽输送异常(西南异常气流),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的偏多相关联.  相似文献   

17.
我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史,有光辉灿烂的科学文化,中国古气象学也在其中闪烁着璀璨的光辉。 气象与人类息息相关。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气象观察记录的国家。远在三千年以前,殷圩甲骨文中就有阴、晴、雨、雪等记载。周朝前期,气象观测经验被编成诗歌谚语,男女老少都可以传诵,如《诗经》里“朝隋于西,崇朝其雨”,意思是早晨太阳  相似文献   

18.
“5.12”汶川地震前近地面大气电场异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在四川省开展的近地面大气电场数据异常与地震发生相关联的研究情况,并对“5.12”汶川地震发生前一个月内,距离震中50km的两个地面电场仪的异常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地震发生前近地面电场异常持续时间在8小时以上,且地面电场波形、最大值的变化规律均不同于由雷电或其它天气系统引起的地面电场变化。综上,通过对地震前地面电场异常进行分析,可以为地震监测、短临预报提供一条新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9.
从气象图表(如天气图)上可以得到某气象灾害(如暴雨、高温,也可以是一般气象现象、要素、变量等)所笼罩的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F,从气象资料中可以得到该气象现象的出现概率p。本文证明:F对时间的平均值等于p对天气图面积的平均值。本文初步讨论了这个定理的应用,还指出对这类问题的深入分析会引出分布函数概念和熵气象学。  相似文献   

20.
文摘     
地球每年约发生500万次地震,其中大部分发生在地中。地震波是透视地球的“X射线”,不但地球上有地震,月球和别的星球上也有“地震”。 月亮上发生的“地震”叫月震 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上的两名宇航员在月球上安装了地震仪。 月球上每年约发生近万次月震。而且多发生在月球围绕地球运行最接近于地球的时候。这说明月震与地球对月球的引潮力有关。此外,流星的碰撞也会引起月球的震动,总之,引起月震的原因来自月球之外,这正和地球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