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综合应用国产遥感卫星和北斗导航定位卫星技术,研发符合野外工作需求和特点的地质调查服务与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野外调查手持终端实现了对野外地质调查人员的定位跟踪和实时通讯,保障野外人员的生命安全;通过野外工作态势分析、作业路线管理和空间信息展示平台实现了对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的一张图管理、指挥调度和应急救援。系统针对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的管理特点,基于网格模式设计,建立了作业管理中心节点、遥感数据服务中心节点、专业应用中心节点、大区中心节点、野外工作站节点及移动节点等6大类节点,除作业管理中心节点及遥感数据服务中心节点唯一外,其余均为多节点设计,并建立了各类节点的建设标准,利于后续推广应用。该系统在提高地质调查业务工作效率、加强野外地质工作安全保障及提高地质工作信息化管理水平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主要介绍了基于北斗卫星的野外地质调查系统在丛峦叠障、植被覆盖茂密的中南地区野外地质调查中应用的情况,包括野外作业管理、人员安全保障以及遥感异常查证等。试验结果显示,利用该系统基本可实现野外地质调查人员的实时地理位置显示、历史轨迹回放、态势分析以及路线规划等;试验区内系统的通讯基本通畅,可以实现终端与终端、终端与指挥机之间的双向短报文通讯;利用北斗系统的定位功能,可实时记录异常查证点信息,对室内解译的遥感成果进行及时调整和修改,提高了野外地质调查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地质灾害应急调查还处在野外全手工记录、应急数据传输不及时、室内手工处理数据等效率低下的情况,进行了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工具箱配套数据采集终端的研制,重点进行了自动化数据采集、数据电子化、应急数据实时化传输、数据管理智能化等设计。本文主要介绍在基于Android系统下的平板终端上,设计开发出一套智能化地质灾害应急调查软件,该软件遵循地质灾害调查技术规范,采用结构化和标准化的调查表模板,结合可视化的Google地图数据资源,为地质灾害调查人员现场采集数据(如文字信息,灾害点空间信息,有关灾害点的语音、视频、图片信息,绘制灾害点平面图、剖面图、素描图等)和后期对灾害点的管理,提供了更直观、更快捷、更高效的技术支持手段。该软件利用GIS技术,将采集的数据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现在地图平台上,直观地反映地质灾害及隐患点的空间分布、灾害类型、灾害危害等级等详细信息,为地质灾害调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在矿产地质调查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智能矿产地质调查方法,指出智能矿产地质调查生态系统是与智能矿产地质调查相关的智能数据采集设备、应用、用户、标准、规范、智能地质调查云平台等组成部分及相互关系构成的完整系统。智能矿产地质调查的主要步骤包括:智能数据分析、重点工作区圈定、矿产地质数据采集、重点区野外工作、智能找矿预测等。提出了数据驱动与知识驱动相结合的找矿预测方法,集成了采用深度学习技术进行特征匹配找矿预测的方法和基于知识图谱的找矿预测方法。设计和基本实现了智能矿产地质调查云平台的架构与功能。应用特征匹配找矿预测方法在甘肃大桥-崖湾地区圈定了5个找矿预测区。  相似文献   

5.
基于Android的外业核查系统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清  木林  杨友长 《安徽地质》2014,(4):304-307
地理国情普查的目的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掌握地表自然、生态以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本文利用Android操作系统的java开源技术,通过移动设备的二次开发,实现了地理国情普查外业核查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样本采集、路径数据的存储、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等功能,使得外业核查工作的自动化程度大幅度提高,从而有效的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地质灾害野外调查手段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快速获取信息的需求以及国家精细化地质调查的要求,因此近年来掌上机、无人机、InSAR、高精度遥感等技术在地质灾害调查研究领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文章紧密结合地质灾害调查数据采集业务需求和工作流程要求,以微型无人机为采集端,采用无人机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图像融合技术,基于Android系统设计了适用于地质灾害野外调查微型无人机航线控制系统,开发了航线规划、智能续飞、图像快拼、离线地图以及针对不同形态灾害体的不同拍摄模式等功能,实现采集流程全自动化,为地质灾害调查人员提供了快速、便捷的无人机遥感影像数据采集手段,为地质调查工作提供了直观、精准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7.
在深入了解"北斗一号"导航卫星系统技术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地质调查工作流程,研究"北斗一号"导航卫星系统与数字地质调查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和实现方式以及系统的应用推广模式。研究表明,基于"北斗一号"卫星系统与GPS的双模式位置报送机制,可以为野外地质调查人员提供稳定的位置服务;北斗终端与手机的短信互通,在无手机网络的艰险地区也可与外界保持实时沟通。基于北斗导航卫星的DGSInfo系统可实现驻地实时监控和指挥,有助于野外应急事件的快速响应和处置,在中心节点可实现全局监控,为管理部门指挥调度和决策提供依据。GSIGrid野外地质调查管理服务与安全保障系统可在固定节点实现对移动节点的移动轨迹和通讯信息实时监控,并能与野外驻地和移动目标进行互动通讯,为野外地质调查人员提供查询服务,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管理与决策提供数据支持。集成系统在东昆仑1:50000区调项目示范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2020年5月7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鲁基乡中坝村发生森林火灾,过火面积约6.7 km2。林火后火烧迹地坡面灰烬厚约2~6 cm,同时表层土壤结构被扰动,在6月4日傍晚20 min左右的强降雨下,中坝村后山4条沟道同时暴发了火后泥石流灾害,对沟口的41户164名居民构成严重威胁。通过遥感解译、野外调查,查明了火烧区4条沟道的火烈度及物源分布特征,分析了火后泥石流的发育特征,并进行了危险度评估。基于火后泥石流暴发降雨阈值、实时雨量监测数据与群测群防于一体,提出了一套适用于山区火后泥石流的预警避险方案,在该沟得到成功应用,并确保了沟口居民安全。  相似文献   

9.
Hyperion高光谱遥感岩性识别填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yperion高光谱数据在蚀变矿物填图方面已凸显其优越性,而在岩性识别方面大多仍在探讨中.通过应用Hyperion数据结合野外光谱采集,在研究区进行了岩性填图的试验研究.同时,叙述了野外采集光谱数据的过程,建立了野外实测光谱数据库,利用野外实测岩石光谱作为端元光谱进行SAM(Spectral Angle Match)光谱角岩性填图.这对于地质环境复杂地区的岩性填图工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11.
吴陶  陈文俊  罗光强  宋军 《探矿工程》2016,43(10):22-24
我国是突发性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提高地质调查队伍的应急调查效率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研发的便携式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工具箱,具有在地质调查的团队合作性、应急性、野外性等多方面的突出特点。现场应用证明,便携式工具箱配合野外数据传输装置,能够快速采集、储存、传输现场资料。野外无纸化录入数据后,自动生成各种规范的地质调查表,实现采集、编辑、输出一体化,大幅度提高应急调查的综合效率,为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王丹鹤  吕玉增  孙拓 《矿产与地质》2021,(1):119-125,134
在地球物理勘探工作,野外的数据采集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工区的地形地貌对野外的施工质量和进度都有很大的影响.故而在物探项目的踏勘、设计、数据采集以及资料处理解释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详细了解地质、地形地貌等信息,并及时快速的进行查看和再现.Google Earth平台能直观显示卫星图、航空照相和GIS数据等三维场景,但如何精...  相似文献   

13.
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修测的核心任务是挖掘、利用前人资料和对前人资料的二次开发。在1:25万玉林市幅数字地质填图试点的过程中.总结出一套基于数字填图系统的前人地质资料利用与数据采集的工作方法。其工作流程和工作步骤可分为6个阶段:①前期准备阶段;②室内地质资料录八阶段;③野外数字地质调查阶段;④室内资料整理阶段;⑤图件编制阶段;⑥成果提交阶段。该工作方法与传统的地质调查方法相比,提高了地质调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已基本上达到了在1:252万区调修测区推广应用的“实战性”要求。  相似文献   

14.
基于VSAT小站的应急通讯系统针对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特点,遵循任务牵引、技术先进、机动灵活、平战结合原则进行系统设计与架构,可实现网络数据交换与传输、视讯会商、语音通话及传真等功能。在西北艰险地区开展了基于地质调查工作的系统测试与应用,实现了野外现场视频、语音信号与西安中心固定站的实时传输,同时实现了与北京地质力学研究所卫星便携站和视频会议终端双向视频的实时传输互联。   相似文献   

15.
In the modern geological mapping activities geomatics technologies can facilitate data collection during field survey and avoid practical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transposition of that data onto topographic maps. This paper describes an innovative tool (the Solid True OrthoPhoto; STOP) for the structured acquisition and recording of geological field survey data that is immediately available in a GIS framework. An experimental software graphical interface has been developed to manage the STOP application during the survey. The benefits of the STOP system were tested by producing a digital map of the Quaternary formations and landforms in a 3-km2 sector of the Rodoretto Valley, a minor tributary of the Germanasca Valley, northwestern Italy.  相似文献   

16.
郝慧珍  顾庆  胡修棉 《地球科学》2021,46(9):3091-3106
矿物智能识别是地球科学与信息科学的重要交叉方向,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本文在调研国内外研究动态的基础上,把矿物智能识别划分为4个阶段,即矿物采集、数据获取、模型构建、分类判别;根据测试方法和获得的数据类型,把矿物智能识别分为基于化学成分、显微光学图片、光谱分析的3条基本路线;总结了应用于矿物智能识别的机器学习方法和技术,包括统计学习、线性回归模型、距离度量模型、树结构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及其与样本问题相关的新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消除地质学与人工智能的鸿沟、建设可用于学习的高质量矿物数据集、完善适合矿物智能识别的机器学习方法、增进模型可解释性、加强工业推广的实践是该领域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GPS在易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质量监控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旭坤 《云南地质》2010,29(4):461-462,428
GPS的单点绝对定位及航迹功能应用到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野外施工质量监控,能有效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点位失真、采样随机性大等问题,提高野外定点精度,并可及时了解野外进度及采样点的到位情况。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介绍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和应用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地勘装备野外施工、运维管理、数据安全等特点和需求,提出了综合集成移动通信、互联网、宽带卫星通信等技术的地勘装备北斗系统应用的总体思路和技术框架,并详细介绍了中装集团钻探装备、物探仪器等两大类产品的北斗应用终端产品的型谱规划和应用平台的开发方案,对于提升地勘装备北斗应用技术水平具有较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基于GIS的1:5万区调野外空间数据快速采集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GIS技术综合多源地学空间信息,应用于区域地质调查的重要方面-野外空间数据采集。根据我国1:5万区调工作流程和数据采集的特点,在野外空间数据采集子系统中应用系统工程的思想,采用MapGis和ArcView工具型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二次开发;从野外空间数据采集的标准化、数据字典、地质观察点定位、空间数据及其相关的属性数据的一体化采休、素描图的绘制等面加以研制,初步实现了1:5万区调系统中的野外  相似文献   

20.
做好信息收集机制,对企业运行数据进行有效加工,促进信息系统高效应用,协助智能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