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现设地球物理系(1958)、地球化学系(1995)、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系(1998)和测绘工程系(1996)4个系;一个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一应用地球物理解释理论开放研究实验室,一个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一地球信息探测仪器重点实验室;五个实验中心;三个院管研究所。学院现有勘查技术与工程(含应用地球物理及应用地球化学两个方向)、地球物理学、地理信息系统和测绘工程4个本科专业;已建成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固体地球物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空间物理学、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核技术及其应用7个硕士点;拥有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固体地球物理学和地学信息工程3个博士点以及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一部分。上述学科中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是教育部(2002)重新确认的国家重点学科,该学科(1997)由应用地球物理学、应用地球化学、数学地质和遥感地质四个原二级学科组成,其中应用地球物理学科(1988)被原国家教委审定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固体地球物理学为吉林省重点学科。学院教职员工总数113人,其中教授28人(含双聘院士1人,“长江学者”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1人,吉林省优秀省管专家1人,博士生导师16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47%。学院现已培养本科生10000余人,硕士、博士研究生1000余人。其中有中科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长江学者”2人。一批著名专家学者在国内外大学及研究院单位任职。学院年平均在校本科生人数约为760人,年平均在校硕士及博士研究生人数约为260人。依托教育部“211工程”和“985科技创新平台”,十五期间学院各项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近年来承担和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发改委、国家科技攻关、国家863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料学基金以及多项省部级研究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经多年的交叉融合,目前学院整体形成了以下主要研究方向:(1)能源探测理论与方法(2)地球圈层结构探测理论(3)中深层固体矿产资源探测理论与方法技术(4)环境与工程探测评价技术(5)高新探测技术与地学信息综合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2.
张秋生,辽宁盖县人.1953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后留校任教,接着考入长春地质学院矿床研究生班,1957年毕业,他是新中国培养出的第一代研究生.后曾任长春地质学院讲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矿床教研室主任,矿床研究所所长,吉林省第四届地质学会理事长,东北经济区技术经济研讨协会理事、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  相似文献   

3.
《新疆地质》2005,23(2):F003-F003
冯京,男.汉族,新疆奎屯人,1962年10月出生.地质矿产教授级高工。1983年7月毕业于长安大学(原西安地质学院)地质矿产调查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1年7月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工程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2000年12月国务院授予政府特殊津贴。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质矿产处(科技外事处)处长。  相似文献   

4.
美国大学水文地质专业设置和从业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统计 ,美国有 390 0多所登记注册的学院和大学 ,其中相当一部分为 2年制的社区学院 (CommunityCollege)或成人教育学院。正规的 4年制大学有 130 0多所 ,其中约 4 0 0所属于全国性招生的综合性大学。水文地质专业绝大多数是在这些大学的地质系 ,地质科学系 ,地球科学系 ,或水资源系开设的。所有正规的4年制大学都可以授予学士学位。然而只有一半左右的学校开设研究生课程。在约 4 0 0所的综合性大学中 ,可授予博士学位的尚不足三分二 ,而能在水文地质研究方向上授予博士学位的则更少。据笔者粗略的统计 ,全美大学中开设水…  相似文献   

5.
休斯敦大学的地质系笔者在校时的地质系正式名称为:休斯敦大学中心校园,自然科学及数学学院;地质学系。据数学系的学生们说,数学属于哲学,不入自然科学范畴,所以在学院的名字前特意加上一个and字样。该校1978年在校学生人数,研究生154名,大学本科生(3,4年级)190名,人数非常之多,但毕业人数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一共不过二十余名。  相似文献   

6.
<正>辽宁省地质勘察院(原辽宁省地质矿产勘查局区域地质调查队)成立于1960年,是一支从事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地质工作的专业队伍,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6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15人。  相似文献   

7.
邓军 《岩石学报》2019,(5):I0001-I0002
<正>翟裕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翟裕生院士1930年2月生于河北省文安县,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57年长春地质学院研究生毕业。从大学期间学习地质专业起,已经从事地质事业七十载。  相似文献   

8.
青年岩石学专家──刘喜山刘喜山,1944年生,山东招远县人。1969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现任长春地质学院岩石学教授。自1969年以来一直从事于本科生的岩石学和研究生的专题课教学以及指导他们进行专题性科学研究工作。长期致力于变质地质学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
四年一度的国际地质大会(IGC)可以称为“地球科学的奥林匹克盛会”,世界各国学者会聚一堂,盛况空前,学术交流和成果展示丰富多彩,充分展现了当前地学研究的水平和最新动向。 1 大会概况本届地质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历时11天(8月24日至9月3日),与会者来自世界各地85个国家和地区,共4500人左右。其中日本学者人数最多(1700人),其次为美国、  相似文献   

10.
学院概况地球科学学院前身是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始建于1952年。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院士)、喻德渊教授、地层古生物学家俞建章教授(院士)、岩石学家董申保教授(院士)、沉积学家业治铮教授(院士)、构造地质学家吴磊伯教授和张寿常教授、探矿工程学家胡伟同教授都曾在学院从事过教学、科研和领导工作。1997年原长春地质学院更名为长春科技大学,原地质系与能源系合并更名为地球科学学院。2000年6月合校更名为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学院由地质学系、资源工程系、能源科学系、国土资源系和实验中心组成。现有本科、硕士、博士生共计1110人。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36人。其中教授44人(博士生导师24人),副教授42人,博士后工作人员5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国际矿产资源科学院院士5人。外籍兼职教授12人,校际兼职教授30人。学科专业地球科学学院目前有六个本科专业,十个硕士点学科和七个博士点学科以及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个变质动力学开放部级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11.
《矿产与地质》2005,19(1):F003-F003
贾国相.男.1955年5月生.四川省梓潼县人,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共党员。1978年,毕业于昆明工学院地质系地质勘探专业,2000年7月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MBA研究生班,2002年至今,在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学院攻读资源经济管理博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12.
公报     
经本会常务理事会1983年9月通讯审查,特别批准下列同志为本会会员。韩德馨男 1918年9月西南联大地质系毕业北京大学研究生部研究生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院留学研究生中国矿业学院北京研究生部教授煤田地质。秦蕴珊男 1933年6月 1956年北京地质学院普查系毕业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市南海路七号)副研究员海洋沉积。  相似文献   

13.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2011,(2):F0002-F0002
张建国教授男,汉族,1956年10月生于辽宁省丹东市,祖籍湖北省汉川市。1978年毕业于原长春地质学院,1981年在原长春地质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1986年以访问学者身份赴联邦德国进修,后转为博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14.
含明金的矿床中,金的分布往往是不均匀的,地质品位变化大,难以圈出矿体获得工业储量.但在生产中,这类矿床有的也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例如,湖南某石英脉型金矿在1976~1980年期间,人平均采金达10两左右,每年都上缴较大的利润.该矿每年的生产品位都高于地质品位.根据有关资料,按年度对生产品位和采区的平均地质品位统计对照如下:  相似文献   

15.
长春地质学院已有八一和八二届研究生共49人被授予硕士学位,这是我国从一九八一年以来实行学位制度以后获得硕士学位的第一批和第二批研究生。 这两届研究生共40名指导教师。根据研究方向和论文工作需要,采取跨教研室、跨学科或跨系的教师指导,如钻孔电磁波法的指导教师是由物探系和基础部的教师共同指导的,有的岩石学导师是由岩石学、矿床学的教师共同负责的,有的数学地质专业的指导教师是由数学和地质专业的教师共同指  相似文献   

16.
《国外铀金地质》2014,(1):F0002-F0002
刘红旭,男,汉族,1977年3月生,吉林省松原市人,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地质矿产研究所副所长。2000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查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3年获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工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构造地质学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2011年获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优秀党员”称号,2013年被中核集团地矿事业部聘为“伊犁基地铀矿资源扩大与评价技术研究”项目总地质师。  相似文献   

17.
《国外铀金地质》2011,(4):F0002-F0002
邵飞,男,汉族,1963年8月生,江西省都昌县人。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1983年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地质系水文地质专业,获学士学位,2007年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现任核工业270研究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东华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老师,《世界核地质科学》、《铀矿地质》杂志编委。  相似文献   

18.
《全国变质图件编制与研究》协作会,于1981年1月15日至1月17日在长春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地质部地质研究所、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长春地质学院以及新疆、福建、河南、山西、云南、辽宁,吉林等省(区)地质局的代表共24人。  相似文献   

19.
《国外铀金地质》2010,(1):F0002-F0002
蔡煜琦,男,甘肃秦安人,1969年10月生,中共党员,双学士,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硕士研究生导师,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会员。1992年7月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现东华理工大学)地质系,获铀矿地质勘查专业工学学士学位;2002年7月获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学士学位。现就职于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地质矿产研究所,任副所长。  相似文献   

20.
刘玉海,男,1933年1月25日生于辽宁省台安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 ,享受政府津贴专家。1958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1961年硕士研究生 毕业 后留校任教,1982年调入西安地质学院(现长安大学),直至2000年11月25日去世。   刘玉海教授一生桃李满天下,他先后培养了10名博士研究生、18名硕士研究生和数以千计的 本科生。   刘玉海教授一生著作颇丰,先后完成了《延安城市工程地质》、《大同城市地质研究》、《 地震工程地质学》、《大同机车工厂及邻区地裂缝研究》等学术专著,并与他人合作完成了 《黄河大柳树坝址区工程地质研究》、《中小型水电工程地质》、《南迦巴瓦峰地区地质》 等专著,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90余篇,在病重期间仍在主编《中国城市工程地质》 专著。   刘玉海教授曾是中国环境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地质研究会理事,西安地质学会常 务理事,国际工程地质协会会员,西北大学兼职教授等。   刘玉海教授德高望重,知识渊博,虚怀若谷,平易近人,他为 我国的工程地质事业和地质教育事业,为长安大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奉献了毕生的精力。   刘玉海教授永垂不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