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象无线通信和警报系统技术改造刘克俊,张万鹏(陕西省气象局西安·710015)气象无线通信及气象警报在我省及全国广泛使用,省局业务发展处对无线辅助通信和气象警报系统做了两项技术改造,创造了良好的使用效果。1甚高频无线通信设备加装风扇散热及控制电路随着...  相似文献   

2.
我省气象部门即将装备使用甚高频天气警报机,这对改善沿海城市气象服务和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必将起到积极作用。甚高频天气警报机由 XSP—C10型气象警报接收机与 XFP—C10型气象警报发射机相配合构成气象警报系统。发射机功率五十瓦,发射频率149,850MHZ,接收机具有两种工作状态:一种是正常接收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接收机象一般收  相似文献   

3.
气象为农业服务,建设农村气象科技服务网主要借助于气象警报系统的建设.通过气象警报系统可以向社会、农村辐射气象预报、天气警报、农业科学技术及社会广泛需要的各种信息.目前气象警报网在吉安地区各县市普遍建成,并取得了十分积极的社会影响和较好的经济效益,为积极开展气象服务,增加气象科技投入开辟了一条可靠的渠  相似文献   

4.
平凉地区气象警报网是1988年开始建立并逐步发展起来的。截止1997年底,全地区共建成县政府和县气象局与县属所有乡镇政府间对讲警报网2个,县(市)与部分镇间的对讲警报网2个,乡—村对讲式天气警报网8个、行业专用对讲通信网5个,乡—村广播接收式天气警报网11个,共有各种(型)对讲机153台,发射机11台,接收机285台。各级地方政府累计投入建网经费60多万元,仅静宁县气象站就已建成乡—村天气警报网8个。建成的天气警报网,在宣传党的政策、教育组织农民、提供农业科技和各种信息、传递天气预警报、开展防灾…  相似文献   

5.
气象工作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在省委省政府和中国气象局的领导和支持下,我省基本建成一个适合贵州山区特点、布局比较合理的地面和高空气象控测网,天气雷达和卫星云图接收网及有线和无线结合的气象通讯网。建立了天气预服、气候资料处理、农业气象、人工防雷增雨及气象服务业务体系。为适应我省经济发展和防灾减灾的需要,今年建成了由综合通信系统、天气预报警报系统、气候资料处理、分析、诊断、应用、评价系统、‘农业气象预报情报服务系统、卫星遥感系统、人工防雹降雨指挥系统及气象综…  相似文献   

6.
罗森波 《广东气象》1996,(1):22-23,9
1现状防灾气象警报系统发展到今天,已经过了推广应用、发展高潮到巩固发展三个阶段。近年来,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影响已开始出现“滑坡”苗头。一些单位和用户在其经济景气时愿意使用气象警报系统,一旦本部门经济效益差,他们就觉得防灾气象警报系统是一种多余的负担,不愿使用。还有个别行业尽管经济效益较好,也不愿意使用气象警报机。这主要是他们对防灾气象警报系统还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他们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没有考虑到一旦受灾所造成的损失。如广州市一家工厂,经多次动员也不愿意使用防灾气象警报机,结果在1994年4月,由于受暴雨…  相似文献   

7.
由省气象台负责研制的“专业气象服务系统”已于七月七日在省台通过技术鉴定。本系统包括专业气象服务及其管理两大部分,该系统由专业用户档案管理模块、专业气象检索服务模块、专项天气预报模块、灾害性天气历史个例库、危险天气警报服务模块构成,把服务和管理融为一体。对危险天气自动化输入、警报提示、各种预报、随机文件处理等都有一定特色和创新。整个系统设计合理、布局新颖、操作简捷,实用性强,对提高服务工作效率有很大推进作用。系统在同类研究中处于国内前例,为气象部门更好地加强服务工作,具有很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得到专家们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8.
我省具有预报业务的县级气象台站共57个,1988年有30个建立了警报发射系统,1989年有40个,建立了警报发射系统,为了使我省的警报系统能够科学和合理的发展,有必要对它们的效益作出评价。下面就县级台站警报系统效益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9.
为农业服务是气象工作服务的重点。从我国整个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来看,服务工作必须深入到广大农村。近几年,黑龙江、辽宁、山东、山西等省,先后在原有天气警报服务网的基础上,组建了农村气象科技服务网。1989年,黑龙江省的服务网已覆盖了全省的主要农业区,到乡镇的总数占全省总数的80%,到村的总数占全省总数的10%。其它省的服务网也在不同程度上覆盖到了乡镇乃至村。实践证明,该网功能强,覆盖面大,在目前农村通讯条件比较差的情况下,建立以气象警报系统为依托的气象科技服务网,  相似文献   

10.
强化管理提高质量开创气象警报服务工作新局面梁文生,贾文秀,沈献荣,张自力汝南县1991年建成气象警报系统,经过5年运行,已发生了三个明显的变化:一是在服务网络上,已由过去单一的县至乡村的纵向网络,拓展为商业、交通、供销、计划生育、工商、税务、水利等4...  相似文献   

11.
我们省气象台的专业有偿气象服务工作是从1982年开始的,前三年只是资料服务和电话服务,到1985年开始使用气象警报系统,到现在包括无偿服务的用户在内共有500多家,其中使用气象警报接收机的用户有300多家。现在,我们台专业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大,涉及到各个领域,有党、政、军、事业单位、交通运输、文教、商业、厂矿企业、农业、建材、科研、仓储等单位,甚至于个体户。服务内容不断增加,除了  相似文献   

12.
韩水根  郑耀文 《气象》1987,13(3):48-50
苏州市气象台(站)自1982年起开展有偿专业服务,几年间,专业服务得到很大发展。专业服务项目有短期晴雨、大风、雷雨、连阴雨、温度、霜冻、寒潮等天气预报和气象资料服务等。服务单位为城、乡露天及室内企业,包括供电、航运、仓库、砖瓦、保险、铁路、淡水养殖、化工、商业、冷饮、纺织、乡农业公司等部门;服务内容从天气预报发展为情报资料、污染评价;服务方式已由电话发展到天气警报服务系统。形成了以天气警报服务系统为主体,市台为中心,县站为基础的专业服务联合体。专业服务的发展,提高了服务的质量和经济效益。根据  相似文献   

13.
一种气象警报广播加密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气警报系统是台站气象服务的主要手段,由于社会上可调频对讲机,宽带接收机增多,部分单位、个人未经气象台站许可,擅自收抄气象广播信息现象严重,为此,有必要对天气警报系统语言广播加密,以杜绝非法用户,保障台站的知识权益。为了实现气象信息的加密广播,我们参考有关资料,设计制作了一种气象警报广播加密器。该加密器原理清晰,制作调试简单,经安装试用,效果不错。加密和解密原理如图(1)(2),在发射机中,话音信号经  相似文献   

14.
佛山市三水区灾害性天气监测靶向报警系统是基于自动气象站采集的气象要素数据,通过设置报警标准,网格化管理应急责任人数据库,设计建立警报分析引擎,根据制定的警报标准,对自动站数据进行定时轮询,最后生成警报,并自动将警报信息发布到对应区域应急责任人手上,同步推送到微博、微信等公众渠道。三水区灾害性天气监测靶向报警系统不仅为三水区气象应急责任人提供灾害性天气精细化预警服务,实现了针对强降水、大风、高温、低温、大雾等灾害性天气自动靶向预警功能,该系统还具备很强的扩展性,同时实现了城市空气污染自动警报以及气象探测设备数据故障警报等功能。  相似文献   

15.
气象现代化,通信是关键。我省甚高频气象辅助通信网在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服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网络组建较早,网络中使用的稳压电源有较多是无直流过压保护的,常因直流输出太高而造成了通信设备的损坏和网络通信的中断。据不完全统计,我市气象台、站在一九八九年四月至一九九○年九月之间,由于电源故障而造成通信中  相似文献   

16.
国家气象局业务司于1984年12月17—20日在北京开展了天气警报系统应用推广交流活动。 会上由北京、天津、辽宁等省、市气象局的代表介绍了天气警报系统应用情况及预报服务的经济效益;生产厂家介绍了各自产品的性能,并进行了现场表演;业务司介绍了天气警报系统研制试验情况及该系统的使用要求。 天气警报系统由甚高频调频发射机、用户专用调频接收机及自动翻转答询机绢成。当遇有危险性、灾害性天气时,由气象部门通过甚高频调频发射机发出告警信息,自动开启用户专用的警报接收机,此时接收机即发出有音响(喇叭)视觉(灯闪)的告警,告警后即开始重复灾害天气预报广播。 天气警报系统的发射天线高40—50米,该天线  相似文献   

17.
18.
农业生产是在自然的、多变的气候环境条件下进行的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过程,生产的每个环节都与天气、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因而农业生产迫切需要掌握当地的天气、气候知识及天气、气候预报信息。气象部门本身就是个面向社会和公众的服务部门,气象为农业服务是气象服务的首要方面。建国50多年来,我省气象为农业生产服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相似文献   

19.
气象通信为适应气象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以及为社会服务的需要,近年来,建立了甚高频气象辅助通信网、气象警报服务网。但对通信天线结构和架设中应注意的问题认识不足,影响着通信设备作用及通信效果的发挥。通过近年来的组网实践,体会到:利用超短波(VHF)波段进行组网通信,信道质量的好、坏,除在前期设计中保证电路有足够的系统余量外,另一个保证通信效果的因素,就是天线结构和架设问题。在天线的使用上有下列几个  相似文献   

20.
运用多种学科的理论,结合气象服务工作的实践,对天气警报服务系统的功能、结构及相互关系进行了系统性地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