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太阳射电三频率高时间分辨率三年同步观测的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3.
本文对太阳射电精细结构这一领域进行了较为详尽深入的调研 ,发现由于观测仪器技术指标 (时间、频率、频率覆盖、偏振、灵敏度等 )相对不高 ,有很多的精细结构 ,在时间上、在频率上并没有被完全分解开来 ,或是没有被检测到。对FFS的研究 ,还处于发现 -认识 -逐步深化的阶段。观测资料还很单薄。在微波高端 (厘米波段 ) ,精细结构的观测资料更是很少。另外 ,对FFS也只是有一个侧重频谱形态的分类。本文利用我国的“太阳射电宽带快速频谱仪”的观测资料 ,几年来 ,对微波频段的射电快速精细结构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有 :发现了弱偏振微波尖峰辐射中两个偏振分量之间的时间延迟和偏振反转现象 ;首次发现了微波 (短分米波段 )高偏振U型爆发并给出解释 ;首次发现了厘米波N型和M型爆发并给出解释 ;首次发现了高偏振微波斑点并给出解释 ;首次利用甚高频率分辨率频谱仪 ,通过对大样本的分米波尖峰辐射的统计 ,给出了更为可靠的、更小的相对带宽的下限 ;结合高空间分辨率的观测资料 ,对运动Ⅳ型爆发及其伴生的精细结构作了探讨 ;对双向电子束的起源及其加速位置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5.
本文分析了云南天文台四波段快速采样射电望远镜在1990年1月至1991年3月间记录到的毫秒级尖峰辐射事件。结合此期间S.G.D.公布的米波射电大爆发资料,给出了毫秒级尖峰辐射的各种特征,总结出毫秒级尖峰辐射同Ⅲ型、Ⅱ型和Ⅳ型太阳射电爆发的关系,最后做出了相应的解释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太阳射电精细结构这一领域进行了较为详尽深入的调研,发现由于观测仪器技术指标(时间、频率、频率覆盖、偏振、灵敏度等)相对不高,有很多的精细结构,在时间上、在频率上并没有被完全分解开来,或是没有被检测到。对FFS的研究,还处于发现-认识-逐步深化的阶段。观测资料还很单薄。在微波高端(厘米波段),精细结构的观测资料更是很少。另外,对FFS也只是有一个侧重频谱形态的分类。本文利用我国的“太阳射电宽带快速频谱仪”的观测资料,几年来,对微波频段的射电快速精细结构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有:发现了弱偏振微波尖峰辐射中两个偏振分量之间的时间延迟和偏振反转现象;首次发现了微波(短分米波段)高偏振U型爆发并给出解释;首次发现了厘米波N型和M型爆发并给出解释;首次发现了高偏振微波斑点并给出解释;首次利用甚高频率分辨率频谱仪,通过对大样本的分米波尖峰辐射的统计,给出了更为可靠的、更小的相对带宽的下限;结合高空间分辨率的观测资料,对运动Ⅳ型爆发及其伴生的精细结构作了探讨;对双向电子束的起源及其加速位置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针太阳射电时间分辨率观测研究中的普遍关心的事件证认问题,分析了精细构事件与干扰信号在“空域”上的特征差异,在“10cm波段高时间分辨率太阳强度纹”上,采取了抗干扰和识别干扰的技术措施,极大的抑制了雷达干扰,提高了事件的置信度。在缺乏同地域精细结构同时性事件情况下,本文介绍的措施,对事件的自证认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1990年7月30日射电爆发中spike辐射的观测和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利用北京天文台 2.6—3.8 GHz频谱仪的观测资料,找到 11个微波尖峰辐射事件.尖峰一般具有数十毫秒的寿命,数百个sfu的流量密度和数十至数百MHz的带宽,这与以前的报道类似.尖峰的偏振度各式各样,有的尖峰还有数千MHz/s的频率漂移.某些尖峰在二个偏振态之间有8毫秒的时间延迟(最大延迟可达16毫秒).另外,还发现了尖峰的偏振度随频率剧烈变化的偏振反转现象.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简要地叙述了1990年7月30日伴随日面2B级光学耀斑发生的射电爆发,在2840、2640、和1420MHz波段上同步观测结果,其中包括射电爆发在以上波段的秒级时间轮廓和毫秒级时间尺度的spike辐射活动.对它们的形态和频率特征作了简要分析,同时对spike辐射的迴旋电子脉塞增长率、相对辐射频宽和准周期振汤的某些特征及辐射源区的某些物理参数,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和量级的估算.  相似文献   

12.
用云南天文台高时间分辨率(10ms)高频率分辨率(0.5MHz)的射电频谱仪观测分析证认了米波窄带短持续时间快频漂爆发的存在.这种爆发既不同于经典的III型爆发,也不同于spike和I型爆发,是一种新的米波爆发型别.它的特性与分米波的“blips”相近.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研究了22GHz频率上高分辨率(~4′)的太阳射电观测资料.发现源区域由两部分组成,即对应于黑子群中前导黑子的角径较小、温度较高的核,和对应于色球钙谱斑、环绕核的角径较大、温度较低的晕.此外,还分析了源区域的SVC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傅里叶变换解卷积积分的方法,分析了1990年5月21日北京天文台2840MHz和2640MHz的射电爆发资料,分别求出了它们的激励函数.从激励函数曲线图中明显看出:激励函数曲线与观测曲线相比明显变窄,并且复原了被传输过程所平滑的精细结构.  相似文献   

15.
以新月时月亮的射电辐射为温度基准和准口面温度定标的方法,在22GHz频率上于1993年7月~3月测量了13.7m射电望远镜抛物面天线的增益。根据测量的增益值(67.10─±0.07db)定标了太阳射电流量,流量测量的系统差为±5.8%,偶然差为±2.7%,测量的宁静太阳亮温度(非源区)为10100±300K。除此之外,还推导和计算了不同源模型下的天线方向图改正因子Ks,并计算了太阳射电源的流量密度。  相似文献   

16.
    
  相似文献   

17.
观测表明,富星系团内存在着大量的高温热电子.它们将与微波背景光子相互作用.本文考虑了星系团集合使微波背景辐射产生的畸变.我们的理论估计表明,富星系团集合的高温热电子散射背景光子,使背景辐射谱偏离黑体辐射谱.在背景谱的维恩区,畸变小于2.74K黑体峰值强度的1%,这个结果与最近COBE卫星的探测结果是一致的.没有得到Matsumoto所探测到的在700μm附近有相当于黑体谱峰值强度10%的重大畸变.星系作为微引力透镜,对背景辐射的影响不可能探测得到.星系团内热电子的轫致辐射在微波波段更弱.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次提出了从观测得到的具有星周尘埃壳层的恒星的能谱分布求取星周尘埃云的消光,并由此可通过改正星周消光改正后的星际消光法求得恒星距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γ射线暴是宇宙中恒星尺度的最剧烈爆发现象.γ射线暴瞬时辐射结束后,进入余辉辐射阶段.X射线耀发是γ射线暴X射线辐射衰减过程中出现的短时标闪耀现象.X射线耀发的脉冲轮廓具有不对称性,其上升时标小于下降时标.在部分γ射线暴中,X射线耀发的亮度达到瞬时辐射的亮度.X射线耀发的持续时间与峰值时间具有线性关系.X射线耀发的光谱比...  相似文献   

20.
Synchro-CurvatureRadiation──弯曲磁场中一种新的、更普遍的辐射张家铝(中国科技大学天体物理中心合肥230026)郑广生(香港大学物理系)关键词同步辐射,曲率辐射,脉冲星磁层在脉冲星的辐射模型中,同步辐射和曲率辐射占有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