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一、概述短波远距离传递时间信号主要通过天波传播,借助于电离层的反射来实现。当前,一般采用BIH所给出的经验公式计算短波传递时延值,其关系式为: τ=d/V_d 式中d为大圆距离;V_d=290-(a/(d×10~(-3)-b))(Km/ms);a=139.41;b=2.90。用此公式计算发射台和接收台之间短波传播的时延值,认为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值。现代的技术工作对短波的时间同步精度要求优于0.1ms的情况下,如果忽略了电离层高度变化的 相似文献
3.
从低频导航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主副台的同步精度直接影响着导航精度。传统采用的主副台主从同步工作方式不可避免地要引入主副台间电波传播时延起伏导致的副台同步误差,进而会对导航精度产生影响。后来采用的被称为“自由同步”的主副台同步方式,副台发射时延作为一个常数由固定监测站通过对台对的时间差测量实施监测控制。这在原理上摆脱了副台测收跟综主台的电波传播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但又较大程度地依赖台对至监 相似文献
4.
《天文研究与技术》2015,(2)
抚仙湖1 m新真空太阳望远镜(New Vacuum Solar Telescope,NVST)利用多波段成像系统对太阳光球和色球同时进行高分辨成像观测,并对观测图像进行多波段同步高分辨统计重建,以大幅度降低重建所需的计算量,并改善低信噪比波段的高分辨重建效果。大气色散是影响多波段同步高分辨重建效果的主要因素。借助多层湍流大气的模拟,通过比较不同天顶角下色散引起的波像差、相对谱比,分析了大气色散对多波段同步高分辨重建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对于1 m太阳望远镜,当天顶角在60°以内时,色散对近红外以及波长相差不大的可见光波段的多波段同步高分辨重建的影响较小,而393.3 nm波段受色散的影响明显,天顶角超过45°时分辨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5.
毕少兰 《紫金山天文台台刊》2003,(2)
为了进一步探索太阳对流区的物理性质 ,我们利用高精度N的日震观测数据来研究太阳内部扰动磁场对低阶太阳P模振动的影响。对于一个时间相关的MHD湍流源 ,我们给出了导致频率变化的各种可能性。如果只考虑磁扰动的贡献 ,不同值的振动模的频率变化仅只是涨落磁场能谱的函数。我们发现频率的变化随着太阳内部磁场强度增加而变大 ,并且和太阳活动周期密切相关。我们的计算表明太阳磁活动导致的频率变化可达 0 .3μΗz。 相似文献
6.
太阳质量变化对小行星轨道根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林森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2000,(21):72-79
利用变质量天体力学方法研究了太阳质量变化对小行星轨道根数的影响,质量变化包括因光子辐射和太阳造成的质量损失以及因太阳吸积周围星际物质造成的质量增加两个联合因素,利用Gylden-Meshcherskii(G-M)型变质量天体轨道根数变化方程的一阶和二阶解对7颗小行星轨根数的长期和周期性的影响作了数值计算,在一阶解中太阳质量流失对小行星轨道半长轴,轨道偏心率和近点辐角的变化率产生增大作用,而质量吸积起减小作用,在二阶解中两者起到增大作用,不过质量流失不大于质量吸积的作用,故总的趋势是使半长轴,偏心率和近点辐角的变化率增大。 相似文献
7.
1 定时精度计算方法罗兰C地波定时精度既受发射和接收设备时延的影响,又受到信号传播路径的影响。传播路径时延一般认为只受传播路径上大地导电率和大气折射率的影响。时号时延误差包括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可通过理论计算和搬运钟比对方法校正;随机误差 相似文献
8.
过去二百多年的观测表明,黄赤交角在以47.″13±0.″03/世纪的速率在减少。但由摄动理论求得黄赤交角变化率为-46.″84/世纪。观测值与理论值之间有-0″.30的差异。青木信仰(Aokj 1967)认为,△ε可能是由于地幔与地核之间耗散性耦合效应所引起的。他采用了最简单的地球模型,设球形地核外面包有一个地幔球壳,他们之间仅存在粘性耦合。Aoki取△ε=-0.″32/世纪,求得粘滞性耦合系数λ=6.8×10~(27)焦耳·秒。这比其他人的估计值大一个数量级。由此求得地球自转速度减速率为6.7×10~(-7)/世纪,比观测到的地球自转减速率10~(-3)/世纪大得多。因此Aokj的理论还难以得到人们的承认。 相似文献
9.
一、基本原理经典天文测定地球自转是以垂线为依据的。垂线在南北方向的变化影响纬度测定,东西方向的变化影响地球自转速率的测定、固体潮使地球发生周期性形变,因而测站的垂线方向也有周期性变化,即在测定地球自转中有固体潮影响。在地面观测站P点,由日月引力产生的引潮位可表示为: 相似文献
10.
太阳常数的变化与太阳软x射线辐射流量及低频天波时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982年在陕西临潼接收的美国罗兰-C西北大平洋链Y台发射的100kHz低频一跳天波时延的实测资料及SMS-GOES测量的太阳1~8A软x射线的每日辐射流量与SMM/ACRIMI测量的太阳常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太阳1~8A软x射线辐射流量与太阳常数之间存在较强的负相关;低频一跳天波时延与太阳常数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正相关。并对此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章公亮 《中国天文和天体物理学报》1982,(3)
本文根据太阳字宙线在行星际空间传播方程的量纲分析解,利用太阳质子观测资料求出的等效扩散系数,讨论传播对太阳宇宙线成分中氢氦比的影响,其中包括随太阳风速、空间坐标的变化.从Perron等收集的HEOS和PIONEER卫星观测的资料中消除了随离太阳距离和能量变化后,可以看到太阳宇宙线的氢氦比是随耀斑磁经度而增大的.经过传播改正得到的太阳上发射的氢氦比初始值与太阳风成分比是接近的. 相似文献
12.
13.
14.
王菲鹿 《紫金山天文台台刊》2003,(2)
使用不同的恒星辐射不透明度数值 ,对 5至 9个太阳质量恒星的演化模型进行计算 ,来研究辐射不透明度对赫罗图中蓝回绕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赫罗图中 ,使用OPAL不透明度值的恒星演化迹中存在着蓝回绕。而且 ,随着辐射不透明度的增加 ,蓝回绕会快速收缩直至消失 相似文献
15.
杨志根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1993,(14):238-242
本采用我国上海、昆明和乌鲁木齐三个VLBI站的对流层大气高度参数ht和对流层内温度垂直梯度βt参数月均值资料,估计了对干大气时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地平高度ε=10°-20°时两参数的变化可引起干大气时延周年变化的幅值分别为1-5mm和2-15mm;ht的周日变化也可引起大气时延周日变化约1mm,因此,对于1ps级精度的VLBI物理模型,ht和βt不应当采用测站的固定常数值。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利用天体力学中的摄动理论和天体物理学中的气体星多方模型理论研究了太阳多方模型对行星轨道要素变化的长期摄动影响。文中给出了太阳日多方指数n=3的模型由于自转、扁度和内部密度分布等因素对行星轨道要素变化的长期摄动效应的理论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行星轨道要素除长轴、偏心率和轨道倾角不受长期摄动外升交点经度、近日点经度以及平近点角均受长期摄动的影响。最后利用理论结果对行星轨道要素的长期投动效应做了数值计算,数值结果在表1中给出。 相似文献
18.
几年以前天空实验室的观测发现太阳日冕中多数瞬变过程是以环状形式发生质量喷射,并且测得环状瞬变过程前导边缘是加速运动或者是等速运动。这些日冕环是细长的环。环中的磁能密度大约是热能密度的十倍。观测表明:磁场是控制日冕环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对太阳耀斑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一些新的发现主要来自高分辨率的观测,特别是来自"阳光"卫星的结果。综述的范围包括太阳耀斑中磁重联的新证据、硬X射线源(包括所谓的超热源)的分类、X射线喷流的发现、环-环相互作用的证据以及对耀斑大气动力学过程的新认识等。基于这些新的知识,讨论了有关耀斑模型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也是千万颗恒星中极普通的一颗。它不够大,目前观测到的质量最大的恒星能够达到150倍太阳质量;它不太老,只有50亿岁,正值壮年;它不太亮,绝对星等只有4.83等,但视星等有-26.74等。正因如此,我们可以利用距离优势更加充分地观测太阳;也正因太阳足够普通,才有了作为恒星研究目标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